一位懂生产的大享,对二战的影响超过任何一位英雄
自由轮,排水量约15000吨,一次装载能力约1万吨(战争期间常超载),每艘自由轮可装2840辆吉普车、440辆坦克、2.3亿子弹,一艘就能把一个师送过大西洋。二战期间美国佬建造约2700艘,每艘价格当时约200万美元(相当于今天3400万美元),其中一半以上是凯泽组织建造的,凯泽用他模块化的造船方法,把造船周期从240天(八个月)缩短到平均45天,并且以超过一天一艘的速度向美国军方交船。1942年11月,”罗伯特.培利号“耗时4天15小时建成下水(至今仍是世界上建造最快的万吨轮)。这种条件下,凯泽还是发了财,曾建立劳工医保体系。
一位英雄的胖纸,呵呵
”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排水量7800吨,是二战中终结了纳粹德国潜艇的功臣,当时日本人造类似的航母至少要二至三年的时间,亨利·凯泽的船厂以二三个月的一艘的速度狂造50艘。
讲一位大享的故事吧,二战中,他没上过战场,但他对战争的影响比任何英雄都大,他用自已的智慧、经验,帮助盟军打赢了反法西斯战争,顺道还发了财。他对战争的影响超过任何一位英雄。
他之前从来没有造过船,却能一夜之间掌握造船技术的精髓,成为”美国造船之父“。二战期间,他的船厂建造了1000多艘自由轮和50多艘航空母舰,打赢与纳粹潜艇的”吨位战争“。
他就是亨利·j·凯泽
亨利·j·凯泽(Henry John ,1882年5月9日生,1967年8月24日) 早年是位穷吊丝,他是德国移民的后裔,没有什么家世和背影,13岁就离开学校出去打工,最早在当收银员,然后学会了摄影,开照像馆掘到了第一桶金,之后他投身美国西部建设,修公路、建钢厂、铝厂,接手别人不敢想的项目
胡佛水坝就是他修建的,他想办法加快混凝土凝结速度,缩短了水坝的建造周期,至于质量吗,今天胡佛水坝还是美国西部的重要景点,电影里经常能看到,那是凯泽他最大的墓碑。
二战中,他却成了造船之父和美国的国家英雄。
除了组织生产,凯泽没有爱好(除非有必要),没有绯闻,不收藏古董和艺术品。图中是他的夫人,是他早年开照像馆的时候认识的,他和老婆相濡以沫一辈子
修桥、修路、修水坝,卖砂石、钢材、铝材,凯泽早早就当上了亿万富翁。
二战爆发了,1940年,纳粹的铁蹄横扫西欧,磨刀霍霍向英国。
德国潜艇在大西洋上开展潜艇战,在卡尔.邓尼兹海军元帅(当时是上将)的指挥下,德国潜艇大批击沉英国运输船,英国的船越来越少,就跨过大洋,找到好基友,求扬基佬出手帮忙。
英国人要订购60艘万吨轮,当时造这么一艘船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当时主要的大船厂都已经忙于造军舰,没时间搭理英国人,凯泽找了一帮公司把生产接下来,他告诉英国人,这种船他用不了一年就能造出来,英国人觉得这个是胖纸是个傻白甜。
凯泽和英国人谈条件,把船的图纸和建造方法改了一下,不再采用铆接,而采用了当时很新的焊接工艺,这样造船的工时缩短了一半。
凯泽先买下几个小船厂,然后拉一些分包商入伙,凯泽把大轮船拆分成一个个能用火车、汽车运输的小积木,由分包商在各地的厂房里流水线生产,改变了几百人挤在一起的大场面。流水线生产,速度更快,质量更有保证,最后运到船厂的时候,只要焊在一起,刷上油漆就能下水,凯泽的船厂常常10多条船同时建造。
当时认为他造的船是一次性用品。但实际上,尽管速度快,自由轮的质量并不差,全世界用了几十年,至今还有二艘能使用(这可是七十年前呀)。
自由轮样子并不美,被罗斯福总统称为“丑小鸭”,但这并不影响凯泽批量生产的信心。
男人都上了前线,船厂大量使用女工
240天,他并不满意,他改进生产条件,提高通用化程度,把能流水线做的的事情,绝不搬到船台上做,生产时间缩短到了40天!
自由轮使用三胀式蒸汽机,并不先进,但当时英国煤炭多,很实用。
1942年11月,”罗伯特.培利号“耗时4天15小时建成下水(至今仍是世界上建造最快的万吨轮)
”罗伯特.培利号“的建造流程,第一天,铺龙骨
第二天,装分段,装隔段
第三天,装甲板
第四天,装上层建筑
第四天15小时,下水,走你。(实际上,该船下水后,还进行了些补建,这么快的速度有宣传的成分)
诺曼底登陆的海滩,图中可见十多条自由轮,准备向岸上送货
这种万吨轮,凯泽的船厂造了一千多艘
凯泽这家伙一旦干上了造船这一行,就象上满了发条的闹钟,再加停不下来。他的下一个目标是:
造航母
1942年,凯泽找到老朋友罗斯福总统,说他能更快的造军舰,从海军那里拉来了订单,然后,他的船厂开始用造自由轮的方法,下饺子一样,造出了足足50艘航空母舰(整个二战,日本人只造出来20多艘航母,到战争结束,全打光了)。
他的航母主要是在巡洋舰基础上设计出来的护航航母,比较慢也不太结实,但美国人很快组织了大批由一艘航母和5艘驱逐舰组成的反潜编队,大西洋上到处都是,逼得德国潜艇不敢上浮。
1967年8月24日,这位“美国造船之父”在夏威夷去世,享年85岁。他被藏在美国加洲奥克兰“山景城公墓“,那儿埋得都是百万富翁。
***************************************************
老美在生产组织方面超过了整个世界,现代物流体系就是老美搞得。
个人感觉,有几点造成这种情况:
1、得益于美国佬长期的大范围生产和商业活动——一个美国地理范围等于一个欧洲,美国商人熟悉大规模生产的生产资料运输工作。
2、美国大规模的流水线生产模式一方面使得生产成本极低,另外一方面培养了大批精通规模化生产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以及一线工人。
3、美国作为新兴工业国,对于新技术的运用更为大胆。
以上最终造就了自由轮奇迹。
不过早期的自由轮的确是一次产品,老美的想法是自由轮开过去都不用开回来,拆解作为原料。当时赶工期造成设计和生产都有问题,甚至有航行中解体的;在后期根据使用经验优化设计方案,提升焊接工艺后产品质量越来越好,这才造就了使用70年的奇迹。
*************************************
美国在二战中的工业产能优势无非是工业资源与人力资源足够多。
讲量化对比:三倍于德国的钢产量/三倍于德国的军工劳动力/三倍于德国的发电量,在没有大规模战损的情况下拥有三倍于德国的各种工业物资产能,在效率上并不怎么突出。
战后美国工业能力要是很强的话,怎么会有日本奇迹与美国在汽车造船等领域的衰败?
它依靠的是对自由世界人才体系与经济体系的整合并承担高端产业才有后来的成就而已。
***********************************************
物流水平和管理水平也是生产力的有效组成部分。如果没有有效的组织形式,只能陷入无尽的浪费和内耗中。你只看到了最终的结果,却忽视了其中的细节,德国及其盟友占领大部分欧洲后,强大的资源并没有有效的利用起来,即使是本国的生产力水平都未能全面发挥。
*********************************************
自由轮作为一种远洋轮是不合格的,毕竟有十几次明确记录在风和日丽的日子航行中被小波浪打掉了船首的钢板,继而漏水沉没。英国人的统计数据有说过自由轮在有风浪的日子里24小时沉没概率在17%。
至于现在还在用的自由轮都在东南亚跑近海,说实话这是一种耻辱,因为那里的近海航线上还有200年船龄的木质风帆船在跑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