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敬篆刻及其刀法之基本点画与刀法(二)
丁敬(1695—1765),钱塘县(今杭州)人。字敬身,号钝丁、砚林,别号龙泓山人、梅农、砚林外史等,又署无不敬斋。因其学识渊雅而又隐于市廛,后人亦称其为隐君。
从具体技法而言,丁敬篆刻在刀法上多种多样,有冲,有冲切结合,但主要是用切刀法,是一种笔笔钝拙而不光整的短刀碎切法,有时还辅之以披削和剜 ;在结字上不拘成法,为适合印面布局而大胆增损笔画,同时积极探索古文入印。西泠丁敬的出现,影响并造就了一批追随者,形成了古拙、朴茂、雄厚、生辣的群体风格,随着一个新高潮的到来,篆刻重心从黄山渐移向了浙江。西泠印派形成、发展,在乾隆、嘉庆、道光、咸丰时期,称雄于印坛足足一百五十多年,彪炳印学史册。
中国传统篆刻艺术,是一处充满生机、蕴藏着无限丰富的形式美的宝藏,有待我们去深入开采,深入研究。为此,我们开设“篆刻讲堂”栏目,与读者分享西泠名家篆刻及其章法等相关知识。
基本点画与刀法:点
丁敬篆刻,风格多样,用字包括汉缪篆及其变化,也多古文入印。这里我们将点的变化从形态和走向的角度分为两类。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这里列举之点,不是印文对应的篆书之点,更不是楷书之点,而是丁敬将它刻成点状的那些个印痕。
二、走向
走向,或称走势。当点因延伸而具有长度时,它就必然同时具有了走向。其实,点的走向不同与刀法关系不大。丁敬刻印款常以石就刀,刻印文若也是以石就刀,线条走向不同时,刀法同样就只体现在对不同笔画的笔意理解和表达上了。
(3)斜点丁敬的印,主要是拟汉印而变化之,横平竖直是其基调,适当地加入斜向笔画对全印的生动性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斜点也是一种斜笔。“胡姓翰墨”中墨字上部两点,作弧形点,分别从上面左右框中穿出。左点主要用切刀,分数刀刻出现形,在穿过横线时线条自然连贯。有粗细变化,甚至轻凿使之残断。右点流利光洁,主要以冲刀为之。中部两斜点,粗细一致,长短略异,分别与上下的斜线平行等距,给人以工稳整饬之感。
胡姓翰墨
“洗句亭”一印,字掺隶法。三点水中,上点笔意十足,自外向内尖出,刻法似三角点;中点为斜点,线条等粗,首尾皆圆;下点自细而粗挑起,收笔处向上带出。用刀以冲刀为主,端头辅以碎切和削。
洗句亭
“淡”印三点水亦近于隶法,“炎”四点,或重起轻收,或轻起重收,皆强调笔意表现。端头多垂直下切,两侧短切数刀,使之略显厚重。点与点和而不同,形态自然而富于变化。
淡
“周亦耕”印朱白文相间,亦字两斜点一粗一细,粗者圆厚光润,细者瘦劲斑驳,刀法为短切后加以披削或做残。
周亦耕
白文印“我是如来最小之弟”,小字两点外斜,也是带隶意的笔法。两点短促,呈三角状。两侧短切,聚于收锋处,起笔端头切带转,使浑圆光润。
我是如来最小之弟
(4)弧点
“芗林翰墨”印,四字均有婀娜的弧线。“翰”左上对称的左右点,作相背的八字形两弧点,近于方折;“墨”上方框内两点,延展至框外。阳文弧点,多用碎刀细切,与长弧线在刀法上呼应,在线形上亦相谐和。
芗林翰墨
“杭世骏印”为粗白文印,方笔为主,“骏”之左下四弧笔,弧度渐变,十分生动。用刀冲切结合,稍加披。留朱的小半圆和三个相似而不相同的细线,似不经意,其实是很用心的。与右上“杭”的留朱细线,形成呼应,又有变化。
杭世骏印
“飞鸿堂藏”中的“堂”上部左右两点取横势,又略带弧度和微折起笔。
飞鸿堂藏
“卫尗”和“柬圃”均为细朱文印,其中的小弧笔都比较含蓄。“柬”右点一波三折,有内敛之势。这些弧点,多用短切刀带转,使之轻巧而圆厚。
卫尗
柬圃
基本点画与刀法:线
线是点的延长。在书法篆刻中,线(条)是长度较大于或远大于宽度(即粗细,或称线径)的笔迹、刀痕。篆书的线条,是用笔书写(或镌刻、融铸、先书后刻铸)形成的痕迹。从书写而言,通过用笔的提按、正侧锋运用,使线条有粗细为主的线形变化;通过墨的枯湿、运笔的徐疾、纸的表面光洁度和吸水性能差异等,形成以线条边缘光糙为主的质感变化。与其他字体相比,篆书的线形粗细变化较小,尤其是玉箸篆、铁线篆。在篆刻中,古玺、秦印、汉印都有很多线条等粗的例子,玉印和圆朱文印因为工整,成为这方面的典型。丁敬篆刻大量是从继承汉印变化而来,故长线条很少大起大落的粗细线形变化;另一方面,因为主要用短刀碎切,线条常有持续不断的小幅度粗细变化或扭折,产生一种糙的线质,正体现积点成线的原理,并显现其逆锋涩进的过程和“屋漏痕”式的行迹。又辅以冲刀、披、削和剜,从而不失光糙变化。因为斑驳、苍莽,刀味、石趣中暗含一种古拙之意。
一、线形线质
线形主要表现为线的长短、粗细和曲直,以及端头的形状。线质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线的光糙、断连、粘搭几方面,与刀法关系最大。曲直涉及线的走向,放在下一节讲。
(1)长短
线条的长短是相比较而言的,同在一方印中出现,或同在一小结构中出现。长线条更能显现丁敬和篆刻浙派刀法的线质效果。大印大字中有较多的长直线,横须平,竖则直,挺拔劲健,不因用刀错锋接续而忽略了大方向,致使整体上疲软或走形生出病态。成组的线条,多平行等距,在刀法上稳中有变。“略观大意”中的一些横画,冲切结合,既有线条一侧冲,一侧切,也有单侧线条上的长切、短切变化运用,率性中见经意。竖画多短于横画(示意图中仅标相比较而言的短画)。
略观大意
“大恒”,线条粗细均匀,长竖线内敛而带笔意。两印中的短笔画都比长笔画更灵动、多变和似不经意,也多几分笔意。另见“南屏明中”“钱琦之印”“下调无人采高心又被瞋不知时俗意教我若为人”等大印。
大恒
小印、小字印,笔画较短,往往多用碎刀细切。如“茹古”、“南叙子”等印。有些印、字都不算大,但字少,又用了长弧笔,等于把几个线条合成了一个,如“了痴”,用刀也是以短切为主。反之,多字小字印,线条便更短,如“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用更细碎的切刀。
茹古
南叙子
了痴
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当然另一方面,长短本是相对的。在一印中,无论其绝对尺度的大小,印内还是有长短对比和刀法的差异。
(2)粗细
线条有粗线条、细线条和粗细变化(渐变或突变)的线条。与“长短”不同,“粗细”在一方印中往往是全粗、全细的。
粗线条本身是沉雄、厚重的。丁敬的印,很多取法秦汉,白文印在线粗的基础上,切刀起落间形成一定程度的错接,似用笔之逆锋涩进,更显得苍古。如“王德溥印”、“明中之印”、“书厓”等。
王德溥印
明中之印
书厓
“太素”一印,基调为粗线,但有几个收细甚至快速收尖的笔画,可谓粗中有细。有特粗者,往往线条间留朱极少,类似汉满白文印。刀法上还有一点小差异,前二印线条较圆浑,用刀在转角、端头处稍带转势;后二印线条较方刚,在转角、端头处常用刀刃顶出最彰显点。
太素
自古朱文印少用粗线条,原因是其不如细线朱文来得清晰易辨、洁净秀雅。丁敬做了这方面的尝试。一类是文粗边细,强调文边对比。包括缪篆朱文印如“艺圃启事”、“扬州罗聘”、“大宗”等,结字方,线条刚直,边较细或极细;小篆朱文印如“赤林”,边极细、文较粗;古文奇字朱文印如“宝晋”,边细,以至无。另一类是文粗边粗,强调文地对比。如“用拙斋”,线条厚重,转角、端头皆方中带圆,稳实雄健。这几类印,都以短刀碎切为主。
艺圃启事
扬州罗聘
大宗
赤林
宝晋
用拙斋
细线条之应用,在朱文印中多见。一种为宽边细文,用先秦文字,近似古玺风格,线条以劲拔坚挺为主。如“杉屋”、“卫尗”、“宝古”等印。基本上用短切刀,线条瘦硬中更兼迟涩、凝练意味。“宝古”冲切结合,一些线条过细以致未能钤出,也许为后世损坏。丁敬有将此类印放得很大的,如“彰甫;另一种用小篆文字,有方角,如“黄模”印,转折处外方内圆,外侧用短切刀,内侧切中带转、剜。
杉屋
卫尗
宝古
彰甫
黄模
“茹古斋印”也类似,线条极细挺,线质斑驳而不失刚劲。也有圆角的,出自元明印,线条婉转流丽,如“性存”、“樊榭后人”,或用理性曲线,结字更求匀称,如“诗正”。短刀碎切使这一路印似圆朱文,又与圆朱文印拉开很大距离,更体现浙派独有的朴拙趣味。
茹古斋印
性存
樊榭后人
诗正
白文印中也有细挺一式,或谓源出于汉玉印。不过这类印,也同汉代工整的玉印大相径庭:首先是刀法不同,导致线质迥异,这类印中最工整的“容大”,线条也不是光洁平滑的。
容大
其余如“敬身父印”、“寂善之印”,空间都不是紧凑的,线条也不完全平行等距,应是出于汉凿印。“丁居士”有更多较大块的空。诸印皆用碎切刀法,其中“敬身父印”更率性,用刀表现笔意,结字强调疏密对比,偶带跌宕之势,印角、印面都做了残损处理,生动自然。
敬身父印
寂善之印
丁居士
粗细变化,有发生在字间的,如“苇田”、“梅垞包芬”。一般笔画多的字,线条就细密一些,笔画少的字,线条就粗重些。二印都是以切刀为主,线条有苍莽浑厚之感。
苇田
梅垞包芬
也有朱白文相间的,通常是白文粗,朱文细。这样,恰好两者都是白多朱少,显得匀称。如“金氏八分”。
金氏八分
也有发生在一字诸笔画间的,不多见,如“相人氏”中,“氏”有强烈的横相竖细对比。足够粗的二横,起到了让整印布局均衡的作用。
相人氏
方角白文“金农之印”,横势线条均近印中部粗,近印边缘细,似模仿外圈易磨损自然形成的效果,“金”又有横细竖粗,对比强烈。
金农之印
“方君任”线条较圆,其中有一字中数笔间的粗细不同,也有一笔中的粗细渐变。用刀主要是短切法。
方君任
朱文印“绮石斋”也有较多的线条粗细变化,这当中虽有残损所致的可能,但肯定也包含了作者对线条丰富性的追求。
绮石斋
也有不少是一笔中见粗细变化的,我们通常说它们是有笔意的,是体现了笔法的。如“天赐长年”、“两般秋雨庵”,多有两端细中间粗的笔画,有时这种渐重渐轻体现在笔画的近收尾处。具体而言,这两印的笔法、刀法还不一样。前一印以切刀为主,更显峭折和豪迈、洒脱,后一印则较多用冲刀,更多婉转和柔韧性,也体现了一种整体的装饰趣味。
天赐长年
两般秋雨庵
“赵贤”,赵字“肖”上部中竖、贤字右上“又”垂下的长笔,都有“中肥”的线条,粗细相差很大。
赵贤
“半塘外史”,史字下部,同样是个“又”,后一笔转角后直接缩成个小尖头收笔。“外”的左部,一个大“S”,起笔就很见侧落向左转行之笔意,然后左圆转、右方折,渐行渐重收笔。
半塘外史
朱文小印“淡”和白文大印“徐观海印”,都用了一头尖的笔画,有隶书倾向。后印用刀多长切或冲刀法。
淡
徐观海印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