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候的由来及应用
▲主敬以立其本
古人老早就开始通过观「象」来确定时间(观象授时)了。
注意,古人所观的「象」,除了天象(日月星辰的运行)还有气象(风雨雷电的动静,比如「凉风至」)和物象(鸟兽草木的进退,比如「苦菜秀」)。或许最早的观察是从气象、物象开始的。为啥?因为离生产生活更近些!
把气象和物象组合起来便构成物候历,七十二候属物候历。
1.
《诗经》中经常提到物候,比如「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诗经》
这些零零碎碎的记载反应物候现象与农事活动的密切关系。
那么,七十二候是什么时候凑齐的呢?有学者(张闻玉)考证,完整的七十二候最早见于战国时代的《吕氏春秋》。在这,顺便提一下,清末俞樾在《七十二候考》中讲,「古书之纪时物虽详,而分为七十二候,实始《(逸)周书》」。《逸周书》确实列出了七十二候,可惜的是——成书的年代大有问题。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
反正,七十二候至少战国时代就被古人总结出来了,没跑。
至于七十二候与二十四节气配对,始于汉代的《淮南子》。
2.
关于七十二候,自古有很多解释,比如吕不韦的《吕氏春秋》、俞樾的《七十二候考》、托名吴澄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以及《时训解》。
在这,我们不妨就各家真知灼见作一个简明扼要的梳理吧!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
3.
不难发现,七十二候大多确切地反映了温度、湿度的变化。
更牛的是,涉及面广,且是日常生活中最易感知的。比如,燕子(玄鸟)春去秋来、大雁(鸿雁)冬来夏往都能准确反映时令,被称为候鸟;知了(寒蝉)、青蛙(蝼蝈)顺季节而隐现是很明显的,被称为候虫;此外,一些植物——比如桃、桐、菊——都是大家熟悉的,甚至就长在屋前屋后或田间地头。
©《农家耕田图册》
这彰显七十二候反映农业气象条件的特点——具体、简单。
此外,七十二候用于指导农业生产生活也来得直接、准确。
瞧吧,物候起源很早,一直沿用至今,原因多半就在这里。
4.
在这,不得不提的是,如果拿当下生活比对七十二候,有些物候现象不科学,比如「雉入大水为蜃」怕是没有的事儿;有些物候意义很晦涩,比如「天气上腾地气下降」之说就不着边;有些物候名称有歧义,比如「蝼蝈」。
©明·王圻《三才图会》
此外,更要命的是,七十二候受到二十四节气的约束,每一个节气必须三候、五天一变。试想,物候的变化怎么可能那么精确、规矩、老实?
这样,物候的可靠性打了折扣,物候的作用也就受限制了。
为什么现在很多历书都删去了七十二候呢?道理就在这里!
5.
可能有人要问了,学习、了解七十二候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七十二候是古人对农业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我们学习、探索七十二候就好似——文化考古,借此了解古代黄河流域的生活方式和农耕文化。
当然,在这当中还能感受到古人的精神面貌,多奇妙的事!
▲穷理以进其知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