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者融入社会需要个人家庭社会共同努力
此次新冠肺炎有较强的传染性,前期没有完全掌握发病机制加上边探索边治疗,一旦有确诊病例,让周围的人有些恐慌。如今,我国经过全体医务人员两个月的努力,疫情已经得到控制,截至昨日零时,累计出院病例71740例。这些出院的治愈者,不论曾经是轻症、重症还是危重症,都会不同程度地留下生理、心理创伤。有媒体报道,一些治愈者好不容易战胜病毒出院,却遭遇排斥、歧视甚至不公正待遇。这无疑又增加了他们的社会创伤。如何让新冠肺炎治愈者重新融入社会?为此记者采访了湖北医药学院伦理学教研室马菊华教授。
■记者 谭祥军特约记者 郑建超 鲍晓宇
不具备传染性,不要排斥
1
新冠肺炎治愈者出院后个人如何调整心态?
把生病当成一次人生体验
人生活于家庭关系和工作关系组成的社会状态中,健康和疾病也就不是一个纯医学的概念,而是成了一种社会评判:健康和疾病,取决于一个人支配身体和社会环境的能力,取决于是否适应我们的生活环境、社会交往、人际关系的要求和期待。疾病治愈者,完成了从疾病状态到健康状态的转变,是否定义为“健康人”,除了医学指标治愈者,社会评判也会对认知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得了传染病,对个人而言很容易让自己追问“为什么是我?”患病对生理感觉的刺激,加上心理的自我否定,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挫败感治愈者,这是人之常情。首先要接纳自己,接纳不同状态的自己。疾病是人生的一种常态,生病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必然遭遇,病毒面前人人平等,只要暴露于病毒中,都有感染的可能。把生病当成一次人生体验,“我康复了,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其次,认可自己。一个人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自我感觉,知道自己是谁,了解自己的感受和记忆。我们是生活在集体中的人,社会学家乔治·米德指出:“与我们的自我概念有关的并不是别人实际上如何评价我们,而是我们想象中他们如何评价我们。”因此,自我感觉根本上取决于自我认可。认可自己,才能克服被贴标签的心理,主动融入正常生活。
再次,反思自己。事物的存在是偶然更是必然,有其自身的根源。对事关生死的任何重大事件都要善于反思,未来的生活中尽量避免重蹈曾经的痛苦经历,比如注重个人健康,提升免疫力等。
接纳自我、认可自我、进一步反思自我,为回归社会生活做好心理建设。
2
新冠肺炎治愈者家属如何接纳治愈者回归家庭?
家庭成员更应注重情感陪伴
从伦理角度讲,中华民族是在血缘纽带的基础上形成的独特血亲关系,向来对血缘关系格外注重,有浓厚的“家”文化传统,家具有非凡的意义和独特的地位。家属对治愈者的接纳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有学者判断,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后中国的社会群体生活会发生一些变化,但不管怎么变,注重家庭亲情的传统不会变。
同时,在后续的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对治愈者的生活关心、情感陪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按最新研究,新冠病毒入侵人体之后并未止步于“肺炎”,心脏、肾、食道等脏器也可能被其侵袭。
3
社会普通民众应该怎样正确看待新冠肺炎治愈患者?
要学会换位思考
专家对新冠肺炎治愈者的解释是:新冠肺炎康复期已经达到出院标准的患者其实已经不具备传染性,并且有专业人员的监测,所以群众没必要盲目恐慌排斥这些康复患者。
1926年,马尔塞·茅斯发表了《集体暗示的死亡对人体的身体影响》一文,通过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过去的社会观察,说明违反集体规则是可以致人于死地的。从人种观察出发的这个例子虽然涉及的是过去的社会,但人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在当今社会并不少见。良好的社会关系会提升感幸福从而更促进健康。
因此,社会要在集体生活中接纳新冠肺炎治愈者。他们在染病期间经过了病痛体验,作为非患者的普通民众要换位思考,问问自己“如果患病的是我呢?”你不想被如何对待,你就不要去那么对待别人,也就是常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
用人单位如何减轻治愈者的压力,让他们继续工作?
适当调整治愈者的工作强度
疾病虽然治愈了,但身体完全康复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建议用人单位适当调整新冠肺炎治愈者的工作强度,直至完全康复足以胜任社会角色。
同时还可以建立公益团体,对传染病患者进行康复期心理支持和社会关怀。以2019年7月15日我国出台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为契机,建立正规的健康教育组织,创建市、区级生命教育馆,普及全民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行动,促进形成传染病的预防及保健、康复共识。
此外,马菊华还建议,社会生活回归正常后,各地建立生命体验馆,通过让民众体验疾病疼痛、濒死感受,强化生命情感,重建与逝者的生命联结,治愈丧亲创伤。同时把生命体验馆建设作为“健康中国”行动的一部分,成为公众生命教育场所。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