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应用软件成隐私偷窥者
日前,一款名为“ZAO”的换脸软件火了。上传自己照片就能跟明星换脸,活跃于各种影视剧中,过一把当主角的瘾,听起来令人兴奋。然而,还没来得及享受太久荣光,ZAO就猝不及防地陷入隐私之争。
该软件用户协议规定:用户上传发布内容后,即同意授予“ZAO”及其关联公司和“ZAO”用户在“全球范围内完全免费、不可撤销、永久、可转授权和可再许可的权利”。如此换脸,风险不小,独一无二的个人生物学信息一旦被泄露,比账号密码被盗的后果更为严重,可谓“换脸一时爽,丢脸苦断肠”。“一家科技公司,录下了你的脸,知道了你的手机号、社交账号,离刷开你的卡还有多远”。从网友的评论中,可以看出人们对技术发展带来的隐私泄露的担忧。
在平台和用户之间,始终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虽有用户协议,但许多人在注册之时并没有细看,或者对种种条款看了也一知半解。对于人们来说,不得不让渡更多隐私,换取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便利。互联网时代,用户隐私如何保护?
针对“ZAO”用户隐私协议不规范、存在数据泄露风险等网络数据安全问题,工信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对公司负责人进行了问询约谈,要求其进行自查整改。而这或许仅是冰山一角,一位从事网络信息安全的专家表示,目前应用软件窃取用户隐私问题十分突出,值得重视。
大数据时代,数据已经成为资产和金矿,企业通过大量收集数据,建立模型,进行分析和预测,数据过度采集和滥用的情况普遍存在。而刷脸支付目前看整体是安全可靠的,支付公司有一整套安全风险控制机制,但攻防双方不断对抗升级,可能某一天,新的攻击手段出现,就会突破目前刷脸支付的安全机制。
我国历来高度重视数据安全问题,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根源在于利益的诱惑。某些企业心存侥幸、明知故犯,侵犯用户权益,挑战法律权威,罔顾社会责任,火了一时,却引火烧身,可谓极其短视。
加强和提升数据安全,还须在法律法规、技术手段、政府监管、社会意识等方面多管齐下。对于程序开发者来说偷窥者,要让使用者获得充分知情权,让信息公开透明。另一方面,人们在使用App时,也应当多个心眼,不要轻易上传自己的关键信息。大数据时代偷窥者,在鼓励企业创新的同时,要让法律和伦理成为技术开发的红线,要加强监管,防范越界和“擦边球”行为,对违法违规者严厉问责处罚。时刻守住信息安全底线,才能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让科技为人们带来更美好的生活。(朱婷)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