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谦恭未篡时”有着怎样的背景故事呢?
摘要: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见唐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当然,历史是不能假设的,但周公与王莽的例子的确可以说明,真假有时确实难以分辨。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见唐•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周公:名姬旦,周武王之弟,成王之叔。武王死,他辅佐成王,忠心耿耿,而流言却诬他有篡位之心。王莽:西汉末年大臣,未篡位时,假装谦恭下士,散舆马衣裘,赈施宾客,家无所余,曾使人迷惑。
这两句大意是:周公在流言蜚语盛传时诚惶诚恐,王莽在未篡位时十分谦逊恭谨。
白居易原诗的后两句为:“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意思是周公辅佐成王,忠心耿耿,而流言蜚语中伤他有篡位之心;王莽是个大野心家,但在阴谋未得逞时,表面上十分谦虚恭谨。
若此时他们都溘然去世,那么就无法评判两人谁好谁坏了。当然,历史是不能假设的,但周公与王莽的例子的确可以说明,真假有时确实难以分辨。但历史是无情的,真假在历史的审判台上终将现出原形。以此二句说明时间是对人的重要考验,不能只凭一时一地的现象就下结论;它启示人们必须十分审慎地体察真伪,否则就会把周公当作篡位者,把王莽当作谦谦君子,那就大错而特错了。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