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居士是谁(佛教是迷信吗?在欧阳修临终对子孙遗训中找答案)
六一居士是谁
欧阳修人生七个折点
1:奉儒谤佛期
欧阳修北宋中期文坛领袖,一代宗师。他年轻时奉儒家为正统,以振兴儒家为己任,因此一度大肆诽谤、诋毁佛法。其中最著名的文章即是《本论》文中开篇第一句即是“佛法为中国患千余岁”。欧阳修是宋代古文运动和儒学复兴的先驱,他的文章和观点,在当时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号召力和影响力。
2;作新唐书删佛法事迹高僧言论
民国时期高僧印光大师在《林文忠公行舆日课发隐》(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下)一文中,也说到“旧唐书,凡佛法事迹,及士大夫与高僧往还之言论,俱择要以载。欧阳修作新唐书,删去二千余条。五代史亦然。盖惟恐天下后世,知佛法有益于身心性命、国家政治,而学之也。其他史官,多是此种拘墟之士。故古大人之潜修而密证者,皆不得而知焉”。而欧阳修编写的《五代史》也是如此。这个结果导致古代那些潜修密证的高人,都不得而知了……
3:自封“六一居士”华丽转身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欧阳修对待佛法的态度却有了重大转变。他36岁时写下《本论》一文大肆评论佛法,但64岁时竟然自称为“六一居士”!从谤佛谤法到自称“居士”,这简直是完全两个方向的华丽转身!
4:与高僧论道
公元1045年,39岁的欧阳修被贬滁州。在滁州,欧阳修写下了千古名作《醉翁亭记》,这是欧阳修文章的巅峰代表作之一。同时,在被贬的这几年里,欧阳修先后结识、参访了当时著名的祖印大师、庐山圆通寺居讷禅师,与之论道,肃然心服。(南宋释志磐《历代会要志四·韩欧排佛》)虽然此时欧阳修的态度没有太大改变,但与多位大师的交游经历,也为日后打下了基础。
5:蒙宰相推荐高僧醒悟
欧阳修同时代还有位著名高僧——契嵩禅师,针对学术界的排佛浪潮,写下多篇文章辨析,合为《辅教篇》一书。
宰相韩琦阅读契嵩禅师的文章后,又转给欧阳修。谁知欧阳修看完《辅教篇》后,惊叹地对韩琦说:“不意僧中有此郎也!黎明当一识之。”(想不到僧人中还有这样的人!天亮后一定要认识一下)
契嵩禅师与欧阳修会晤后,欧阳修对契嵩禅师的文章和见识十分赞叹,“当时排佛之心,已廓然熄灭而无余矣!”从此对佛教的态度彻底改观。(明·释原旭《宋明教大师镡津集重刊疏》)
6:梦释迦佛说冥府十王醒悟
嘉佑六年(1061年),欧阳修荣任参知政事(副宰相)。但此时欧阳修饱受多病苦恼。有一天他梦见去到一个地方,看见十个人戴着官员帽子列坐,其中一人问:“参政你怎么来了?”欧阳修问:“您等就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冥府十王吗?”对方说:“是的。”欧阳修又问:“世人饭僧(供养)、印造经书,真的有利益吗?”对方回答说:“怎么会没有利益呢!”欧阳修醒来之后,病也好了。从此更加敬佛。(《佛祖统纪·卷四十五》——此事为欧阳修之孙欧阳恕所述)
公元1070年7月,64岁的欧阳修与一位僧人同游。这一年,他自号为“六一居士”。后来他将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六一居士集》。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欧阳修在去世前两年,对佛法的态度已经彻底改变!
而且,据《道山清话》(作者佚名)记载,欧阳修为小儿子取小名叫“僧哥”。北宋王辟之的《渑水燕谈录·卷十·谈谑》中也有同样记载,不同的是——小儿子的小名叫“和尚”。(末学谨按:试问如果没有改变,一个当初疯狂谤佛的人,怎么会自称居士,又把小儿子的小名叫“僧哥”呢?)
7:临终与子孙前忏悔并遗训子孙不要重蹈其覆辙
公元1072年,欧阳修临终前叫来儿女家人告诫说:“我年轻时以文章名世,却大力诋毁佛教,近来于诸经忽闻奥义,正准备研究正果。不料心怀志愿就要去世了。你们不要重蹈我的覆辙,轻言儒释道三教的异同!”
随后,欧阳修开始诵持《华严经》。当诵到第八卷时,安然去世,享年66岁。(《佛祖统纪·卷四十五》)
这篇文章值得很多对佛教持怀疑乃至诽谤的人好好读和悟。一代宗师欧阳修可谓学富无车才高八斗,可是,他的早期思想都有严重的局限和偏执,何况我们凡夫俗子,我们的认知局限和思维维度怎么能与通达宇宙真理的佛陀相提并论。既如此,更不可以轻言诽谤。
不是说我们不理解不知道的事就说是迷信。这样人云亦云,再加上历史原因,许多不明真相以讹传讹,那是迷信。导致无量的众生与佛无缘与极乐无望与解脱无缘。
这种情况一般来说有二类人:
一类是真愚痴,不学无术的人,什么也不看什么也不读,人云亦云,也分不清青红皂白六一居士,别人说是迷信他也跟着说是迷信。
二 类是所知障
什么是所知障呢,按佛教大德解释指执着于所熟之法而障蔽其真如根本智。所知障又称无明惑、无始无明、智障等。为二种无明之一(一念无明和无始无明)或三障之一·
也就是说不是你知道的东西多了引起障碍,而是你知道东西少了,障碍了你,比如说你学了一些知识, 文章,包括欧阳修早期的文章,他早期的文章就是诽谤佛法的,那么你看到以后呢,就认为哦,他都谤佛了,那个佛法肯定是怎样怎样的。
除了欧阳修以外,其实还有很多包括现代社会的。也有一些有影响的人,他也会由于他自己的认知的问题,他们对佛法的一些片面的看法,这样就导致很多的吃瓜的群众,也会跟着人云亦云的去对佛法产生误解,这个就是所知障。就是你知道的东西太少,它就会障碍你对事物本来面目地认知。
包括自己年轻时也是这样,一提到佛教就认为是迷信。后来,我就反复去思维一个问题:一个被无数人所批评和指责的东西,为什么三千多年了还这么兴盛,三千多年,多少潮起潮落,沧海桑田,多少人类文明沉沙于岁月河底。而佛教佛法旗帜还在高高飘扬?还有历史上多次的灭佛运动没有让佛法灭掉,相反在科技越发达的今天被指为迷信的佛法越兴盛?因为太多的疑问,驱使我有一探究竟的念头,如是我开始了教法的学习。
佛教的基本教义比如缘起、法印、四谛、十二因缘、因果业报、三界六道、三十七道品、涅磐等等。
还有关于善恶因果与修行方面的,佛教的善恶因果观与修行法门,既与其它一切宗教、道德说教有共通之处,又自有其殊胜之处。
关于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方面的,这是佛教教义的理论方面、哲学方面、辩证思维方面。佛教关于生命和宇宙的真相的理论,是建立在佛教修行基础上的成果而不是像某些宗教只是建立在神话上的。
佛陀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佛陀是由一位王子一样的人,一步步修行成佛。他只是把他修行成佛所看到的世界真实的面目告诉大家并把修行成佛的方法告诉大家。于是佛陀带领很多弟子按他说的方法去实修,并获得成就。弟子们把佛所说的法整理结集流传下来就是佛经,即法宝,僧团即僧宝,佛即佛宝,这就是“三宝”的来由。
这样越学心越明朗,越学对周围的人和物越欢喜,那些过去所嗔恨的人不再面目可憎了。那些过去人生中难解的疑惑迎刃而解了,几乎在生活中你遇到的一切问题包括许多你纠结的心里问题,在佛经里都可以找到解决的方案。真正应了那句话:有佛法就有办法!
其实,在学习佛法之前六一居士,我是半个文艺爱好者,中外历史、哲学(包括马克思的资本论都读过,古典文学都有些涉猎。就连新旧约全书等等都读过)。直到我读了佛经以后,才发现,没有任何一个宗教经典能如佛经般浩瀚。没有任何一个圣者能如佛陀般智慧如海。可以说甚至还发现,你只要熟读一部《华严经》绝对可以成为大文学家,因为经中海量华丽的排比词句是任何世间作品难以企及的高度。难怪大多先贤感慨:“世上善言佛说尽”
所以真诚的建议有些对佛法不熟悉的、甚至认为佛教是迷信的人,你先去了解他,你去读几本佛经,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去了解怎知到底迷信到什么程度?只有你去了解了,才有资格做评判。不然的话会给自己乃至他人带来很多的障碍。障碍你的生命走向幸福走向光明走向解脱!
音频:心安梵呗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