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电视剧与原著对比,来说说电视剧哪些更出彩
亮剑属于少见的电视剧改编水准明显高于原著的作品,亮剑原著中很多人物塑造以及剧情设计其实是优于原著小说的。原著小说甚至能出现一些稍有常识的军迷都不会犯的常识性错误,例如小说中说山本一木感慨日本军队的火力和重武器比起欧洲国家大大的有所不足,说他在诺门坎战役中看见苏联四个坦克旅,上千辆的T-34坦克,铺天盖地的过来,毫无留情的碾碎了日军的精神与肉体。
言归正传,这里说说亮剑电视剧比原著好在哪些地方。
亮剑
赵刚的塑造
赵刚作为亮剑中除李云龙外最重要的男性角色,其实小说中塑造是很单薄的,根本没有体现赵刚足够的过人之处。小说中李云龙起初跟赵刚关系也是平平,但后面成了生死与共的战友,怎么说呢,虽然大家经历了战争,认为关系变好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但比之电视剧就有明显的区别了。电视剧中安排赵刚是神枪手的剧情,通过枪法让李云龙刮目相看,个人认为这方面的设定是很合适的,因为李云龙这个人对政治完全不感兴趣,让一个武人刮目相看,当然是武力方面比较合适。
另外,电视剧安排赵刚救援和尚,并且从和尚那里听到日本在训练一支特殊的分队,赵刚就立刻敏锐的察觉到这队伍的与众不同,不可小觑,显示了赵刚敏锐的洞察力。同时赵刚作为政委,在小说里说实话根本没有体现出他搞政治思想工作的能力,但电视剧有一个桥段加的很好,那就是淮海战役时,面对一大堆战俘,赵刚如数家珍的说出战俘们曾经所属部队在抗战时的战绩,一下子拉近了距离,还询问战俘们家乡里是不是已经分到牛了?政治思想工作能力可谓出类拔萃,这是小说里没有的剧情。
赵刚
野狼岭之战
第三,这种纯粹的白刃战伤亡是极其惨重的,这样作战就是有斩获,最后也会挨批评。而且现实中那个年代的我军战士往往营养不良,体质不如日军,而且双方因为枪支的差距,我军用的汉阳造枪身短,刺刀也短,在装备上也是极其不利,同时日军还佩戴有护具,这都是我军不能及的。
简单来说,小说这一战是为了凸显李云龙的勇气,搞了一处很失败的埋伏战,而且许多都低级错误。
而为什么说电视剧改编就没有问题呢?道理也很简单,电视剧对付的是华北日军观摩团,敌人很少,独立团已经胜券在握,而冷兵器拼斗也仅限于李云龙本人、和尚、张大彪等独立团寥寥几个高手,同时楚云飞就在旁边,李云龙要打出些威风。而小说搞得双方阵亡比例差不多1:1,李云龙这波直接让独立团损失三分之一人马。
日军观摩团
五一大扫荡
亮剑电视剧有别于”神剧“的一点便在于不仅把胜仗拍出来,把伤亡惨重的败仗也拍了,而小说中抗战部分的剧情却基本只写独立团占便宜,唯一一次吃亏还是被山本一木偷袭团部,像鬼子扫荡,我军反扫荡这种大事,小说中竟然不详细描写,甚至还很简单的一笔带过。历史上42年的“五一大扫荡”之后,我军根据地被敌人一千六百多个据点分割,有所谓一枪能打穿根据地之说,之后经过艰苦斗争,到了44年才恢复到之前的实力。而电视剧中就着重描写了当时的惨烈,骑兵连全军覆没,独立团伤亡过半,而丁伟率领下新一团也伤亡了三分之一,孔捷新二团伤亡三分之二。
小说中这段剧情,完全不提独立团有多少损失,李云龙在那里烦恼这些天打仗都是小打小闹,不痛快,试想如此惨烈的战斗之后,这种想法合适吗?
骑兵连全军覆没
李云龙等人在军校
李云龙等人在军校的剧情,电视剧的添加有亮点也有败笔,先说败笔,那就是张白鹿这段感情戏,加得太过了,但亮点却比小说更多。首先是李云龙闹军衔低的剧情,小说中李云龙在上军校时是副军长,说真的副军级给他授一个少将,真是完全不过分,反倒是孔捷和丁伟有理由喊冤,小说中孔捷是打到海南岛后提的正军,而丁伟则是打锦州时就是纵队司令,按照授衔是1955年,丁伟在正军的级别上已经7年,孔捷是5年,而李云龙连正军都不是,凭啥去闹呢?倒是丁伟和孔捷多少是真的有点委屈。电视剧里李云龙好歹是正军级,加上他的资历,觉得受了委屈倒是很正常。
当然,这只是小细节,但是电视剧孔捷对上军校的态度起初就跟李云龙、丁伟有所不同,这点改编就很好,因为孔捷是上过朝鲜战场的,实打实的见识过最先进的现代化武器,跟李云龙、丁伟可不同,他实实在在的知道,该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而小说中去过朝鲜的孔捷竟然跟李云龙、丁伟一起对于军校学习不屑一顾,这明显不合理。
李云龙、丁伟、孔捷
更重要的剧情是,电视剧让我们看到了李云龙的进步,在刘伯承骂醒李云龙几人之后,李云龙是真的认真的学了,一是在跟张白鹿聊天的剧情中,李云龙提到了自己正在研究大纵深战役理论。虽然张白鹿部分很是败笔,但是这里体现李云龙的进步,还是可以的。
李云龙研究大纵深战役理论
二是电视剧中解放一江山岛之战部分,李云龙也可谓出谋划策了,而要知道登岛作战,以前李云龙从未涉及过,而电视剧中是特别提及李云龙是深入研究了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的登岛经验,这明显体现了李云龙的进步。
总得来说,个人认为亮剑是一部电视剧成就了小说,而不是许多作品那样,小说被电视剧改编之后水准下降。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