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会大咖 | 刘建达:“双减”背景下的基础教育综合素质评价
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强调要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 “双减”工作的总体目标分为两个方面:在校内方面,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在校外方面,使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学科类校外培训各种乱象基本消除,校外培训热度逐步降温。“双减”使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有效减轻,使各项负担显著减轻,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但是有些家长有时候也感到茫然,减了作业,这些家长有些不踏实,一时半会还适应不了。以往学生拼命做作业是常态,如今作业明显少了,这些家长就认为学生不用努力学习了。然而,国家倡导的不是不学习,而是高效学习,让学生从成堆的作业中解放出来。
“双减”背景下,以往的多种多样的考试也减少了,禁止提前结课备考、违规统考、考题超标、考试排名等行为。上海市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小学严禁组织对小学低年级(1-3年级)学生进行全学区、全区范围之内的学科统考统测,小学阶段不能进行期中考试,小学3-5年级期末考试仅限语文、数学两门学科,其余学科只能进行考查,这让有些家长感到十分意外。减少不必要的考试是正确的,但在过去习惯于考试的思维下,如何用科学的方法来评价学生是接下去要去探索的问题。
为此,国家颁布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列出了很多非常详细的操作细则,在不考的情况下或者尽量减少考试的情况下,切实实施教育评价。《方案》提出了四种评价方式, 即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结果评价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例如期末考试、高考、中考等考试。相较结果评价,《方案》更多强调的是过程评价。过程评价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形成性评价,它不同于侧重于报告学业成绩的终结性评价,侧重促学效果。增值评价跟学校有关系。
综合评价,即综合素质的评价,特别关注如何基于立德树人理念来进行评价,是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个性特长,扭转唯分数论的重要举措。这四种评价的要求并不同,结果评价要改进,使之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过程评价要强化,之前过程评价基本上都是停留在嘴上,只打雷不下雨,现在要切实落实,真正实施起来;增值评价是一种新的探索,概念虽然不新,但是这个做法在我国应该说还是比较新的;综合评价我们一直在做,持续进行完善,如今还需健全。
《方案》特别强调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在当前背景下,我们可以结合四个方面来完善学业考评制度。首先要注重综合性评价和特色评价相结合;第二要把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结合起来;第三是结果评价与增值评价相结合;最后是线上线下评价相结合。
那么,基础教育阶段如何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呢?本文拟就这个问题提出几点建议。首先,我们需要理清综合素质评价的定义。以各个省在国家出台《方案》之后颁布的一些相关文件为例,广东省颁布的文件对综合素质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定义,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学业水平,考察学生对基础课程知识的掌握,特别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二)思想品德,考察学生的思想品德、公民意识等方面的素质养成;(三)艺术素养,考察对艺术的理解;(四)身心健康,考察身体机能与运动技能,还有心理健康状况;(五)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参加劳动和进行社会调查(如图一所示)。
图一:综合素质评价
对于综合素质, 学科核心素养是重要的部分。对于核心素养的指标的研究,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比较权威的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了三个大方面的核心素养:自主发展、文化基础和社会参与。每一个方面又各有两个方面的素养,例如,社会参与有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两方面的素养。每一个素养再细分为三个要点,形成一个框架,例如学会学习包括了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三个方面(具体见图二)。
图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示意图
具体到英语学科,高中学段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学习能力、文化意识四个方面,每个方面包含四个维度。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素养同样也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个方面,但每方面压缩至三个维度:语言能力分为感知与积累、习得与建构、表达与交流; 文化意识包括比较与判断、调适与沟通、感悟与内化;思想品质包括观察与辨析、归纳与推断、批判与创新;学习能力包括乐学与善学、选择与调整、合作与探究。
《方案》中提到的各种评价方式,核心就在于过程评价,因为过程既是结果的前提,过程评价的结果也必然反映到结果评价上去;增值评价与过程评价内涵是一致,都关注评价学生个体内的发展和差异;综合评价,尤其是综合素质评价,本质上是一种典型的过程性评价。因此,我们需要注重过程性的评价。过程评价是测评连续体(如图三所示)。
图三:过程性评价连续体
在从学生进入学校到毕业这个过程中,测评是一个不间断的连续体。在这个连续体中,不同的阶段会做不同的事情,例如,中考、高考等一些大规模的标准化考试。此外,还经常会进行做事测评、档案袋测评、非正式或正式反馈,在此过程中进行观察,跟学生沟通。同时,教师也应鼓励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鼓励通过不同的评价方式来去收集学生的表现。评价的结果是为了促学,所以必须根据评价的结果来进行反思。在反思过程中,我们会基于某一种评测标准,例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等。这是一个注重过程评价的理论框架。过程性评价,也称为形成性评价,从定义上讲,强调过程,强调师生共同加入评测的队伍,相互反馈信息,老师根据得到的反馈信息来调整教学,达到教学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断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科上的表现来对一个学生作出判断。过程评价中,很多实践证明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档案袋的建立。在多年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基于纸笔和文件夹的档案袋的建立确实费事费力,尤其是大规模的档案袋有些不现实,工作量太大了。不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立电子档案相对来说轻松很多,这为档案袋的运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电子档案袋也使得教育评价改革的落实、四种评价的实施变得相对简单。基于这个理念,我们进行多种实验。
首先,我们认为,一个理想的综合素质评价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一)建立基于形成过程性的评价档案,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由经过公示的形成性写实记录组成,而不是临时抱佛脚似的的应付填写;
(二)可见有力的数据和证据支撑,基于写实记录的数据分析,可以清晰解构素质养成轨迹,而不是凭主观印象进行评价;
(三)反映学生个性的鲜活像,就是每个学生都不一样,所以翻开成长档案一眼就可以看到每个学生成长的轨迹,成长的过程和素质养成情况,以及个性特长的发展,而不只是见到一些分数。
这样做下来,最终目的就是建立一个见证成长过程的电子档案袋,了解学生怎么从一颗种子成长为一朵绽放的花朵。
在具体实施中,需要注意:
(一)以形成性教学评价为基本理念,帮助老师和学生记录教、学、评过程中里程碑式的时刻,形成集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一体的电子成长档案。
(二)不只是学生和老师要参与,其实要把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参与进来,包括学校、教育部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家长,用人单位等等。各个利益相关者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如图四所示)。教育主管部门,比如教育局和教委,组织和管理评价工作;学校组织、管理和审核全校评价。班主任评价学生,引导、组织评和审核班级评价,根据评价调整教学的策略。任课老师评价学生,根据评价调整教学策略,思考怎么去促学;家长评价孩子,根据评价调整培养方式。家长可以随时看到自己孩子的电子档案袋,看到孩子的成长情况,也可以随时评价。学生自己是被评价的,也可以评价自己和同学。老师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招生单位、一些用人单位也可参考和依据电子档案袋进行评价,做出招生和选拔的决定。
图四:综合素质评价利益相关者及其职责
电子档案袋的形成主要包括五个步骤(如图五所示)。
(一)明确指标,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明确和细化评价指标。明确了之后,就进行写实记录。
(二)班主任、任课老师、家长和学生对素质养成和里程碑式的成长事迹进行卡片式记录,并用评价标签标记。班主任对重要的观测点进行奖励。这是进行一种写实的记录,记录证据,然后进行评价。班主任跟老师评价确实比较好的,可以奖励。我们创造了一个可以区分程度的“勋章”概念,例如,在马路上捡到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这是好事;去养老院做慈善、服务老人也是好事,但两者相比,权重可以是不一样的。
(三)整理遴选符合要求的成长卡片进入成长档案。因为平时的记录可能很多很乱,我们根据国家的评价指标挑选一些重要的情况放入成长档案。
(四)公示审核。对于需要核实真实性的证据,可以放到网上,让有打开权限的学生、家长、班主任、任课老师等审核。
(五)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撰写评语,可以是阶段性的总结,也可以是诊断性的,并且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提出不同的建议。所有这些最后就形成一个电子档案袋。具体来说,我们是通过记录卡的形式来去构建一个同学圈、社交圈,并且利用区块链技术记录学生成长档案信息,利用无法作伪和更改的方法记录学生的成长信息。像“朋友圈”一样记录和查看成长的过程,构建一个有温度、有真相、会变通、有智慧的成长档案。评价首先是激励和成长,然后才是甄别与选拔。人是流动的,成长也是动态的。我们还设计了可视化数据总结,可为评价提供支持,为决策提供思路。同时,也可以生成关于学生学习的分析、诊断的可视化报告单给学生、家长参考。
图五:形成性电子档案袋的建造步骤
当然,我深知推广基于过程性评价的电子档案袋的使用非常艰难,但是我坚信这种评价符合《方案》精神,也是基础教育综合素质评价的大方向。 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基于过程性的电子档案袋就会成长起来。我们一起努力。
专家简介:
刘建达,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教授,国家教材委员会外语学科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语言测试、外语教育、语用习得。
内容来源 | 英语教学研究基地微信公众号。本文为刘建达在2022年1月全国基础外语教育“三亚论坛”上的主题报告。
明师俱乐部进行编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进行联系。
2022年11月18-19日
第六届中国英语教师发展大会
刘建达校长将进行【 专题讲座 】
英语课堂的教学评价机制课堂实践机制
欢迎参加
关注明师俱乐部
年度盛会 | 2022年第六届中国英语教师发展大会(一号通知)
新课标下四大热点话题公开课来了!专家讲座+优质课+资料包,齐了!
寻找100个最美的英语教育书架,万元图书大奖等你拿!~
名家谈 | 辩证理解课程标准中的“英语学习活动观”
10000套教师PPT课件模板,直接领取!
2022秋小学英语1-6年级各版本课件教案(全套),英语老师人手一份!
教学资源、精彩活动、趣味互动
福利折扣、在线咨询
明老师微信ID:MingJiaZhang123
请不要重复添加明老师,谢谢!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