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在明朝的官职,相当于现在什么级别?

天天见闻 天天见闻 2022-04-17 中国历史 阅读: 572
摘要: 刘伯温在明朝的官职,相当于现在什么级别?刘伯温投奔朱元璋后,除了做了八谋臣,吴元年(1367年)以后,又先后任职太史令,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及资善大夫、上护军,封爵为诚意伯。明王朝正式建立的,朱元璋擢升刘伯温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在明朝,那些官职为正二品呢?从刘伯温的散官与勋官上看,明朝正式建立后,他已是标准的正二品高官了,虽然他的职事官可能仍然是御史中丞,但是,他还有个封爵——如意伯。

刘伯温在明朝的官职,相当于现在什么级别?

在明代开国功臣中,刘伯温在民间的影响非常大,说他是“能掐会算”的神人,有“前知五百,后知八百载”之能,所以,人们常常将他与蜀汉丞相诸葛亮相提并论。这样的能臣干吏,理应受到重用,那么,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后,给予了刘伯温什么样优厚的待遇呢?他所得官职,与现在相比,又相当于什么级别呢?且听老黄为你试作辨析。

两朝为官的刘伯温

刘伯温,原名刘基,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温州市文成县)人。刘伯温天资聪明却好学习,聪慧过人,12岁即考中秀才,元统元年(1333年),23岁的刘伯温举进士。在家待业3年后左都御史相当于什么官,被元朝政府授为江西高安县丞(正八品)。因其为人刚正不阿,在任内重拳除恶,地方豪绅对他恨之入骨。看透世清的刘伯温,5年任满后,便辞官归乡,过起自由自在的耕读日子。

至正三年(1343年),元朝又征召他出任江浙儒副提举,兼任行省考试官。后来因检举监察御史职,得不到朝中大臣的支持,还给他许多责难,他只好上书辞职,任期约一年。刘伯温在元朝的仕途,就此中止。

至正二十刘基年(1360年),刘伯温被正为打天下招揽人才的朱元璋延请至应天(今南京),成为朱元璋的谋臣。作为谋臣,刘伯温参与军机八年,给了朱元璋许多有益建议,比如,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建策,辅佐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后灭掉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此外,刘伯温还建议朱元璋脱离“小明王”韩林儿自立,以“大明”为国号,来招揽天下义师民心,并参与制定朱元璋的灭元方略,为大明的建立,立下不世之功。

刘伯温投奔朱元璋后,除了做了八谋臣,吴元年(1367年)以后,又先后任职太史令,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及资善大夫、上护军,封爵为诚意伯。那么,这些官职与爵位,都是干什么的,相当现在什么级别呢?

太史令是个什么官?

朱元璋25岁时参加红巾军起义反抗元朝,1356年被奉为吴国公。朱元璋建明称帝的前一年,亦即1367年正月,始称吴元年。刘伯温被授太史令的时间,就是吴元年(1367年)。

太史令是何官职?太史令也称太史,相传夏代末已有此职。西周、春秋时,太史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为朝廷大臣。

秦汉设太史令,职位渐低。魏晋以后修史的任务划归著作郎,太史仅掌管推算历法。隋改称太史监,唐改称太史局,肃宗时又改为司天台,五代同。宋代有太史局、司天监、天文院等名称。辽称司天监,金称司天台。元代改称为太史院,与司天监并立,但推步测算之事都归太史院,司天监仅余空名。明朝初年,仍称太史院,后来改称钦天监。

太史令最初的职责非常多,到了刘伯温时代,就成为专一主管推算历法的技术官员了。职级为正三品。

明初,即置太史监,设太史令,通判太史监事,佥判太史监事,校事郎,五官正,灵台郎,保章正、副,挈壶正,掌历,管勾等官。以刘基为太史令。吴元年,改监为院,秩正三品。(《明史·卷七十四·志第五十·职官三》)

刘伯温在太史令的位置上,并不只是演算历法那么简单,而是在职责范围内,主动作为的,比如,他就任之初,就向朱元璋进呈了《戊申大统历》。荧惑星出现在心宿位,预示有兵灾祸乱,刘伯温借观天象之机,请求朱元璋下诏罪己。天气大旱时,刘伯温请求处理久积冤案,朱元璋便当即命令刘伯温予以平反,大雨也就从天而降。刘伯温又趁机请求建立法制,防止滥杀现象。朱元璋这时正要处决囚犯,刘伯温便问是什么原因,朱元璋将自己所做的梦告诉他。刘伯温说:“这是获得疆土和百姓的吉象,所以应当停刑等待。”三日之后,海宁归降,朱元璋很高兴,就将囚犯全部交给刘伯温释放了。

刘伯温的太史令,相当于现代国家气象局局长兼天文台台长。

御史中丞是干什么的?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8年),朱元璋正式即皇帝位,定都应天(今南京市),国号大明。明王朝正式建立的,朱元璋擢升刘伯温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史”是中国古代一种官名,先秦时期,天子、诸侯、大夫、邑宰皆置,是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国君置御史,则开始于秦朝,御史专门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到了东汉时,始设置御史台,为王朝的监察机构,职掌握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御史台以御史大夫为主官左都御史相当于什么官,御史中丞副之,领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

唐朝贞观之前,御史台仅仅风闻奏事,没有司法权力。贞观间,御史台设置台狱,受理特殊的诉讼案件。开元十四年(726年)后,专设受事御史一员,以御史充任,每日一人轮流受理词讼。从此,凡重大案件,御史台和刑部、大理寺组成三法司联合审理。大理寺负责审讯人犯、拟定判词,刑部负责复核,同时报御史台监审。元代的御史制度空前发达,御史台直接在地方设立行御史台,与行枢密院、行中书省并立。

明初,延袭元制,也设有御史台,左、右御史大夫分别为邓愈与汤和,刘伯温与章溢为御史中丞。

初,吴元年置御史台,设左、右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侍御史……以邓愈、汤和为御史大夫,刘基、章溢为御史中丞。谕之曰:“国家立三大府,中书总政事,都督掌军旅,御史掌纠察。朝廷纪纲尽系于此,而台察之任尤清要。卿等当正己以率下,忠勤以事上,毋委靡因循以纵奸,毋假公济私以害物。”(《明史·卷七十三·志第四十九·职官二》)

洪武十三年(1380年),罢御史台;洪武十五年(1382年),更置都察院。其职守是,“纠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都察院的主官为左、右都御史(即原左、右御史大夫),左都御史主掌都察院,右都御史辅之。左、右都御史同正二品;其下的左、右副都御史(即原御史中丞),正三品。

刘伯温的御史中丞,为御史台正三品副职,相当于现在的监委副主任之职,属副部级高官。

资善大夫与上护军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授刘伯温为弘文馆学士。十一月,朱元璋大封功臣时,又加授刘伯温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

先说说弘文馆学士。

弘文馆最初始设于唐朝,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修文馆于门下省。李世民招集天下名士,充实到修文馆中,有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陆德明、孔颖达、虞世南等名流入馆,号称“十八学士”,这些人后来都成为李世民手下的得力干将。。唐武德九年,唐太宗李世民一即位,就将修文馆改名弘文馆。

学士为长官,负责校正图书、教授生徒、参议朝廷制度及礼仪。明初亦设弘文馆,刘伯温为学士,不久即废,其职责与品秩不详。宣德间,复建弘文阁,不久并入文渊阁。

再说资善大夫与上护军。

资善大夫是“散官”,是与职事官表示所任职务的称号相对而言。散官也始自隋朝,是加给文武重臣的荣誉称号。官员有实际职务者为职事官,散官是有官名而无职事的官称。刘伯温的御史中丞与太史令,就是有职有权的职事官,资善大夫就是一个官名,而无实际职责。资善大夫虽然有名无实,但是,却可以反应出一个官员的职级。资善大夫始设于金朝,为正三品下,元代升为正二品。

在明朝,散官又称散阶,明之文散阶有四十二阶,以历考为差:正一品,初授特进荣禄大夫,升授特进光禄大夫;从一品,初授荣禄大夫,升授光禄大夫;正二品,初授资善大夫,升授资政大夫,加授资德大夫。刘伯温能加授资善大夫,表明他此时已是正二品的职事官。

上护军为“勋官”称号。勋官是官称的一种,授给有功官员的一种荣誉称号,有品级而无职掌。北周时本以奖励有功的战士,后渐及朝官。隋置上柱国与柱国以酬军功勤劳,皆无职掌,凡十一等。其初皆名散官,到了唐朝,为区别“散官”始别称为“勋官”。明朝的勋官也分文武,其中,文勋十级,武勋六品十二阶。刘伯温的上护军为武勋之正二品勋官。

在明朝,那些官职为正二品呢?明初沿袭元朝制度,设立中书省,置左、右丞相。甲辰正月,初置左、右相国,其中李善长为右相国,徐达为左相国。吴元年,改右相国为左相国,左相国为右相国。洪武元年,改为左、右丞相。由中书省统六部,但不设置中书令。左、右丞相为正一品,平章政事为从一品,左、右丞为正二品。另外,六部尚书、都察院都御史亦为正二品。

明朝初年,正二品尚书及都御史等职相当于正部级。从刘伯温的散官与勋官上看,明朝正式建立后,他已是标准的正二品高官了,虽然他的职事官可能仍然是御史中丞,但是,他还有个封爵——如意伯。明朝建国前后,获得封爵的功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共一百五十位,其中公爵25位、侯爵79位、伯爵12位、子爵11位、男爵、23位。刘伯温的如意伯为三等伯爵,为12位伯爵之首,在功臣大排名中的名次为第一百零五位。

只是,刘伯温受封后,在京城只呆了一年,便于洪武四年辞官回乡。刘伯温是个知进退的聪明人,所以,才逃过了朱元璋的屠刀。洪武八年农历四月十六,刘伯温病逝于故里,享年六十五岁。明武宗正德八年(1513年),朝廷赠他为太师,谥号文成。

(图片来自网络)

其他相关
雨天来到泸州张坝桂圆林,为大家讲述一段关于它三百年的历史

雨天来到泸州张坝桂圆林,为大家讲述一段关于它三百年的历史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5-31 阅读: 2
声明:本文为江阳沽酒客原创作品,图文皆是,未经许可和授权不得,否则必究。 你有没有见过雨天的张坝桂圆林,当然我说的是现在。过去几十年,在张坝还没搬离原住民的时候,我相信他们每一个人都有雨天张坝的印象。 ...
历史上关于明成祖朱棣活刮3000宫女的说法,是真?是假?

历史上关于明成祖朱棣活刮3000宫女的说法,是真?是假?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5-31 阅读: 2
在古代凌迟是一个技术活,不同的朝代要求凌迟的数量不一样。最严重的有3600多刀。你可以想象一下这需要多长的时间。如果真的需要活剐3000人,那得需要多少刽子手?那得多少时间才能完成这样的事情? ...
风水峦头格局详解

风水峦头格局详解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5-18 阅读: 2
1.将军笔、将军案的风水格局2.法师笔、笔架山的风水格局3.龟背的风水格局4.棋盘山的风水格局5.香炉案的风水格局6.纱帽山的风水格局7.鼓山的风水风水格局8.玉女峰的风水风水格局9.三台案的风水风水格局10.琴案、卷帘案的风水风水格局...
关于蒙古,四则有趣的历史冷知识

关于蒙古,四则有趣的历史冷知识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5-16 阅读: 2
冷知识一 蒙古人为什么侵略南宋? 当年,蒙古人和汉人的国家(南宋)无冤无仇,为什么在1235年,蒙古大军突然大举动员、攻击南宋呢?是不是因为蒙古人“天生侵略成性”呢? 其实,这件事说起来,还没有那么简单,老冯为你简单扼要解释一下: ...
关于历史上的10个国君“冷知识”

关于历史上的10个国君“冷知识”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5-11 阅读: 1
国君,这个封建时代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他们的生活和故事总是引人入胜。然而,历史上的皇帝并不只是我们通常所知的那样,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冷知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关于国君的10个冷知识。 1. 秦始皇嬴政,他的一生都在追求长生不老,曾多次派遣方士去寻找仙药。然而,他的这种追求并没有成功,反而加速了他的死亡。...
南明史:一场关于人性的荒诞历史

南明史:一场关于人性的荒诞历史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5-02 阅读: 1
对于明朝灭亡,依据认知惯性认为是李自成的大顺军敲响了明朝的丧钟,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上标志着一个朝代的终结,而后清朝成为下一任王朝接替者,对于彻底完成大一统期间的这段历程是模糊的,对于南明与清的抗争也不太关注。 ...
我来说两句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