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 |《平沙落雁》
《平沙落雁》在古琴曲中的历史不像《广陵散》那样悠久,乐曲的结构也远不如《广陵散》那样雄伟,古书中用文字谈到有关它的材料也很少。
尽管如此,它却是近三百多年来古琴曲中最受欢迎,流行最广的一首乐曲。
©傅抱石 1963年作 《平沙落雁》
成交价:RMB 8,280,000
这首曲子最早出现在明末(公元1620年左右)编印的《徽言秘旨》中。《陶庵梦忆》中说《徽言秘旨》的编者尹芝仙曾在绍兴向王本吾学会了它(有些琴书中说这支乐曲是由明初朱权所作,但还没有找到可靠的根据)。
以后在琴书中便常常见到它,在现存一百多种古琴谱中竟有近四十种刊印了《平沙落雁》,可见这支琴曲在古代是非常流行的。
《平沙落雁》不仅在古代非常流行,即使在今天仍然是古琴曲中最流行的。我们统计了散布在全国各地的八十多位弹古琴的人,其中有五十多位都弹过这支曲子,可见它一直是最受欢迎的琴曲。
©张大千 郑月波 《平沙落雁图》
估价:RMB 300,000-350,000
古人以平沙落雁为题的诗、画、乐曲是很多的。宋代画家宋迪的《潇湘八景》中以《平沙落雁》为题材的画,明代杨基以《平沙落雁》为题有这样的诗句:
江横秋水白,日落寒沙浅,
鸿雁万里来,翩翩下平远,
欲堕更低飞,斜行两三转。
此外在琵琶古曲中西黄鼓乐中以及其他器乐曲或曲牌中也常有以《平沙落雁》为题的作品。
古人对这个标题有这么浓厚的兴趣决不是偶然的,成行的雁群飞翔在水天一色的大自然中,景色本身就能给人以自由辽阔庄严静穆的感觉。
尽管有些文人墨客对雁有许多思乡悲秋的臆想,在清末出版的《枯木禅》《立雪斋》等琴谱中也给《平沙落雁》填写了一些类似的辞句,但古琴曲本身是丝毫没有这种伤感的影子的。
©陈佩秋 《平沙落雁》
估价:RMB 250,000-350,000
由于从古至今弹奏《平沙落雁》的人是这么多,自然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演奏风格,乐曲结构上也逐渐由原来的四段,演变成现在的七、八段。
但是它们共同的地方还是不难发现:像开始奏出的泛音曲调,像快结尾时的“煞音”;以及把“撮音”逐渐紧缩造成了的高潮等主要特点,还是普遍保留了的。
现在的《平沙落雁》虽然分成了七段,但根据它的作用,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同的组成部分:最先是逐渐展开的部分,其次是全曲的主体部分,最后是导向结束的部分,我们顺次介绍如下。
【注】本文所谈的《平沙落雁》是根据管平湖先生所弹的《琴学丛书》所刊载的。
第一部分逐渐展开(包括第一、二段):
乐曲一开始以轻飘的泛音奏出,像是远处传来了歌声,慢慢地揭开了一副江畔黄昏的图画。
第二段像是在安静的景色中突然出现了有生命的东西,像是天边偶然传来了一声雁的叫声,给下一段生动的主题作了提示。
第二部分全曲主题(包括三四段及五段前一半):
接着前一段,出现了更多雁声的主题,像是彼此呼应一般,直到音乐引到全曲最高音,像是雁声被风吹到天上去了,又像是雁群忽然飞远了。
第四段是上一段的重复,但是由于情绪的发展加了许多撮音,加强了音量,像是雁声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第五段像是群雁飞得倦了,渐渐转着圈子顺次落下来,最后几声“拨剌”突然“煞”住,像是最后一支雁也拍着翅膀落在沙滩上。
这时音乐突然终止,显得非常安静,像是天空中的飞雁一个也不见了。但是静得太突然,反而使人感到紧张不安起来。
第三部分导向结束(包括第五段后半及六七段):
第五段末尾突然的结束究竟是暂时的,终于在一个最低音之后又展开了全新的乐段。渐渐以舒缓的节奏引进了新的动机,像是雁群落地未定又突然互相惊扰乱飞起来。这动机逐渐压缩逐渐紧张,后来才又安静下来。
现在出现了许多滑音的奏法,描写群雁在安定之后,个别的孤雁正在闲散舒适地呼唤,最后也渐渐沉入了睡乡。
尾声一段泛音用着与乐曲开始时相似的乐句,把前面停在Do的乐段拉回到原来的La调式上。第五段以来出现了几次的终止倾向,到现在才算是圆满地结束,于是一切都重归于安静,只剩下几点寒星在天空䀹着眼睛。
©何海霞 《平沙落雁》
估价:RMB 200,000-250,000
平沙落雁具有着非常鲜明的标题性,通过它合乎逻辑的音乐结构,形象地刻画了这富有诗意的景色,它根据民族心理传统习惯创造了美丽动听的曲调,尽情地抒发了自由辽阔的想象与愿望,无怪乎几百年来,它一直是琴曲中最受欢迎的一支。
平沙落雁不只在乐曲结构与内容表现上有许多成功的地方,它还根据内容的需要,曲情的发展,充分发挥和利用了古琴乐器的特点:像散音、泛音、按音等音色的对比,像滑音奏法,像三度五度八度的使用等都是值得我们学习与研究的。
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调素琴 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晨曦古琴馆 | 云南昆明最知名的古琴馆之一
地址:昆明市五华区篆塘路118号
名称:晨曦古琴馆 晨曦艺术学校
雅集:每月最后一周六晚上7:30(公益)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