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外传》不仅仅是宁财神写的,还有他
在2006年,一部名为《武林外传》的电视剧横空出世。
虽然《武林外传》角色单一,取景单调,道具简陋,甚至连打斗场面都用画外音来代替。
但就是这样一部电视剧,却意外的成为一代人最经典的银屏回忆。
《武林外传》一共80回,以章回体的形式再把每回故事分割成两个小故事。
每个故事都能做到精彩而不沉重,加上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就构成了这部电视剧最吸引人的元素,相对那些主题深奥,情节烧脑的影片来讲,《武林外传》更加通俗易懂。
当年在电视台一经播出,就大受好评,每天两集《武林外传》成为大多数人童年美好的回忆。
虽然从现在的角度来看,《武林外传》没有什么特效,但故事却很动人,因为能打动观众内心的永远是内在的故事。
在影视创作中,一个好剧本不一定能拍出好作品,但一部好作品一定会有一个好剧本。
因为故事是最基本的。
《武林外传》的成功一定不能忽略的,就是编剧宁财神,80回故事全是由宁财神编写。
不过,《武林外传》的编剧不仅仅是宁财神,还有他,吕秀才。
为什么是吕秀才,剧中有一回故事能证明。
在第三回:众伙计沦为小跟班,莫小贝建起八大派。
故事开始,是莫小贝在白马书院闯祸惹事,不仅和同学打架,还撕掉先生的绝版书。
先生到同福客栈找佟掌柜,但先生不是来责骂莫小贝,而是称赞莫小贝敢于打破常规。
并以前朝吕秀知府的孙儿,即吕秀才为例子。
吕秀才小时候规规矩矩,老老实实,但长大后穷得连饭都吃不上,只能把祖产变卖给佟掌柜。
先生认为管教孩子不能太过严厉,要是给管傻,管死,不就成了吕知府的败家孙儿。
而说到动情处,先生情绪激昂地问同福客栈的人。
这知府的孙儿有前途吗?他有希望吗?有人性吗?
吕秀才被先生当面骂成猪狗不如,而且吕秀才还不能反驳先生。
吕秀才三岁识千字,五岁背唐诗,七岁熟读四书五经,八岁精通诗词歌赋。
吕秀才一直以此为豪。
可被先生当面说成一个没有前途,没有希望,没有人性的人。
吕秀才深受打击,以酒消愁,醉酒后还想自杀。
但在白展堂的鼓励下,吕秀才振作起来,立志要写书。
但书没写成,先生又来了,因为莫小贝在学校又闯祸,打了先生,刮了先生的胡子。
因为上次先生称赞莫小贝敢于打破陈规,所以佟掌柜对莫小贝放任不管,怕管得太严,把小贝管成死读书,但放任不管,小贝又顽劣不堪。
不过在邱小东的四书五经派刺激下,小贝一改往日的顽皮,不仅弃恶从善,还学会了背三字经。
先生开心的又跑到同福客栈,称赞小贝聪明,并再次打击吕秀才。
吕秀才写书的事被先生知道,先生再次当着吕秀才的面骂吕秀才,
“就凭他那猪脑子,说破了半天,他也不过是个说书的,一个只会之乎者也的庸才,他写出的书会有人看吗。”
在故事情节的编排上,这一回的故事主角虽然是莫小贝,但故事讲述的却是吕秀才。
剧情以小贝在学校闯祸为叙事点,先生到同福客栈家访为幌子,借此打击吕秀才,
而吕秀才在先生的不断打击下,耐挫心越来越勇,以这种循序渐进的情感铺陈,吕秀才从最开始的绝望,慢慢的找回信心,最后重新找回自己
而最后吕秀才立志要写的小说就叫《武林外传》,以同福客栈的人为蓝本。
看到这里是不是很有趣,吕秀才要写的小说居然就叫《武林外传》,《武林外传》不就是这部电视剧吗?
其实这是一种戏剧的表现手法,把现实生活中的元素穿插到影视作品中。
观众在观看电视剧时,潜意识里就知道银幕上的故事是一种虚构的现实。
而把现实生活的元素穿插到作品中,以此来模糊现实和戏剧的界线。
而界线一旦被模糊,真正的现实和虚构的现实就会混淆在一起。
这种手法在《武林外传》里面很常见。
比如,有一回故事叫莫小贝梦回影视城,莫小贝在梦境中穿越到21世纪。
而最后莫小贝梦醒后,居然还带着一张21世纪的百元钞票。
还有时空穿梭的老吴,老吴最后遗忘了一瓶维生素C在明代。
而这种表现手法最经典的几回故事,应该是删减的几集。
吕秀才写了一本《武林外传》的小说,而且是以同福客栈的人为蓝本。
可偶然的是,在同福客栈的人中了移魂大法后,白展堂穿越到平谷飞龙影视基地,看到宁财神和尚敬在拍摄白展堂他们的故事《武林外传》。
而这时白展堂才发现他们所处的世界是被人按照剧本给安排好的,而此时的现实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让人细思极恐。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像这样把现实的元素穿插到作品中,来模糊真正的现实和虚构的故事(现实)的界线,就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戏剧效果。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脑洞,当然也很佩服宁财神那种异想天开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