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弹”为何成为俄乌冲突新“热点”?
“脏弹”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武器?它属于核武器吗?
最近,俄乌之间围绕“脏弹”问题展开“口水战”。按照俄罗斯方面的说法,在西方指挥下,乌克兰已经开始实施“脏弹”挑衅计划,俄方已掌握乌方准备用“脏弹”发动恐怖袭击的信息。对于俄方的指控,乌克兰多次否认,而美英等国反过来警告俄罗斯,声称如果俄罗斯使用“脏弹”或者任何其他核武器,将面临严重的后果。
那么,置身于舆论漩涡的“脏弹”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武器?它属于核武器吗?这次各方围绕“脏弹”问题进行的博弈,可能给俄乌局势带来怎样的影响?就相关问题,军事观察员曹卫东进行解读。
主持人:请问什么是“脏弹”?“脏弹”是否属于核武器?
曹卫东:“脏弹”又称放射性炸弹,是一种大范围传播放射性物质的武器。它引爆传统的爆炸物如黄色炸药等,通过巨大的爆炸力,将内含的放射性物质(主要是放射性颗粒)抛射散布到空气中,造成相当于核放射性的尘埃污染,造成灾难性生态破坏。
“脏弹”不属于核武器。核武器目前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原子弹,第二种是氢弹,第三种是中子弹。制造核武器的门槛比较高,制造“脏弹”的门槛比较低。如果做原子弹,一定要丰度达到93%的浓缩铀,而提炼核武器的“废料”就可以用来制造“脏弹”。按照美国的标准,只要弹体的放射性物质丰度在0.7%以下就可以作为“脏弹”去使用。
主持人:既然“脏弹”不属于核武器,为什么会引发外界对核问题的关注?
曹卫东:第一,“脏弹”虽然不属于核武器,但是毕竟不同于一般的常规武器。一旦投入使用,会对局部地区生态造成很长时间的破坏。如果扔了一颗普通的炸弹,可能楼倒了、人亡了,但是楼可以重新修建,这个地方还可以继续生活。而如果投掷了“脏弹”,这个区域由于受到了核沾染,就等于彻底荒废掉了。
第二,如果冲突一方使用了“脏弹”,那么另一方报复的时候很有可能会使用战术核武器,大家担忧的是这种“螺旋式”的报复行为所导致的冲突升级。
主持人:“脏弹”以前在战场上出现过吗?
曹卫东:“脏弹”的始作俑者是美国。美国在1999年轰炸南联盟的时候大规模使用了贫铀弹,导致当地民众癌症发病率上升。海湾战争的时候,美国也使用过贫铀弹,而且不小心误伤了自己人。在被误伤的100多人中有22人出现了“海湾战争综合征”,表现为体质下降、心情烦躁,他们体内铀的含量比普通人要高5倍。
所以,如果美国把贫铀弹提供给乌克兰,算不算使用了“脏弹”呢?我认为应该把贫铀弹列为“脏弹”的一种,因为它也具有放射性。
主持人:就在俄乌双方就“脏弹”问题争执不休之际,不知是否出于巧合,北约和俄罗斯相继举行大规模核威慑演习。您认为这次“脏弹”疑云,仅仅是一轮“舆论战”,还是暗示着俄乌冲突正在进入更危险的阶段?
曹卫东:俄乌冲突持续到现在,双方投入的武器装备不断升级,打击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比如“北溪”管道、克里米亚大桥,以及乌克兰的一些基础设施等,都受到了打击。美国和北约在此期间一直在拱火浇油,我想现在各方可能已经看到了俄乌冲突升级的后果。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