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者大胆开麦:我们离日韩漫画还有多大差距?
作者 / 共鸣
从租书店的四拼一日漫、报刊亭的漫画杂志到手机里的阅读APP,「漫画」在不同时代、以不同的媒介形式陪伴许多读者。近十年,国内漫画行业重心从纸媒转向移动互联网,一度经历急速扩张,根据艾瑞咨询的预测数据,连年增长的漫画市场规模将在今年达到56亿元。
与此同时,随着资本热钱的褪去,面临“自给自养”的平台与作者,这些年依旧面临诸多挑战:
国产漫画,何时能迎来下一个大爆款?
为什么大家都在做网文改编?
漫画家的生存状况如何?
平台对好漫画诞生究竟起到什么作用?
对比日韩,我们还有哪些差距……
成立四年,在行业中仍算年轻的哔哩哔哩漫画,近期发布了一系列重磅访谈视频, 针对众多业内和读者关注的问题大胆开麦。
参与嘉宾中,既有漫画家L.DART刘冲、许辰、浅野龙哉与出版方/平台编辑等国内资深从业者,也有打造《电锯人》《我独自盗墓》等爆款作品的日韩明星编辑。一起聊聊他们眼中漫画行业的现在和未来——
点击小程序观看:林士平 x 山下智博
(BV号:1Wt4y1K725)
点击小程序观看:李泫锡 × 丸子叨叨叨
(BV号:1Jd4y1w7bi)
点击小程序观看:国内漫画从业者对谈
(BV号:1R84y1v73R)
01他山之石:日韩凭什么每年N部爆款?
谈到近年的漫画行业, 远藤达哉的 家庭喜剧漫画《间谍过家家》和藤本树的邪道少年漫画《电锯人》绝对是两部无法绕过的世界级爆款,且都在今年推出了改编动画。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两部漫画背后,都有着 林士平这位金牌漫画编辑的功劳。
知名UP主山下智博来到集英社本部,对林士平编辑进行了采访——
▶▶ 百万人气漫画《间谍过家家》,竟是部“很难成稿”的作品?
相较于实际构思和绘制作品的漫画家,漫画编辑这一职位并不那么为人所熟知。但对一部成功的日本商业漫画来说,编辑可能是除作者之外最灵魂的人物。
日本漫画编辑负责把关和培育作品,和作者 “两人三足”一般共同参与创作,既要足够理解漫画家埋头工作的创意与苦功,又要站在出版公司或大众读者的视角,理性地提供选题方向和细节意见。
由黑木华主演的日剧《重版出来》生动而热血地描绘了日本漫画编辑的生活
现实中编辑干预创作的实例比比皆是,例如在编辑要求下,《鬼灭之刃》主角的招数从“鱗滝式呼吸术”修改为更简洁的“水之呼吸”
以百万人气漫画《间谍过家家》为例,漫画围绕由“间谍丈夫+杀手妻子+超能力女儿”组成的“虚假家庭”展开,每个人都试图维持秘密身份,却意外产生种种滑稽又温馨的笑料。
这部作品,其实是作者远藤达哉攒了近20年的大招,在筹备阶段的命运并不顺利。
连载开始前,远藤达哉已经将近40岁,出道近20年。虽然画功有口皆碑,但他前两部连载 《月华美刃》《TISTA异瞳枪手》都因为人气不足早早“腰斩” (指被编辑部要求中途停止连载)。此后7年左右时间里,他没有创作长篇,辗转为 加藤和惠、 谏山创等人担任助手,发表了多部短篇。
《间谍过家家》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的奇迹。架空的近代背景、间谍角色的反差描绘、粉发女童角色设计……许多广受好评的漫画要素,其实是远藤达哉从自己这些年发表的多部短篇中抽取、改造、糅合的结果。
但若是没有集英社编辑的鼓励,这部作品可能更晚——甚至根本不会诞生。
“(《间谍过家家》)对远藤老师来说是久违的连载,对本来说有复健的感觉。”林士平这样回忆道。 筹备阶段,远藤达哉一度对自己的创作缺乏信心,“总担心能不能连载”。但是编辑部在评议后,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投入充分的宣传资源,这才得以让这部厚积薄发的作品顺利连载。
根据其他采访,林士平还为《间谍过家家》提出了不少实质建议,包括而不限于:确定原版漫画名《SPY x FAMILY》、禁止他描绘(过去作品那样)黑暗深邃的内容……
漫画创作是个具有极高个体自由度,又相当复杂的过程。长期连载的高压下,漫画家难免遇上构思“瓶颈期”。此时除了建议休息疗养,林士平也会顺应作者情绪状况给予支援。
而对远藤达哉来说,连载时既要为劳埃德、阿尼亚、约尔等角色设置有趣的互动,又要避免与角色秘密身份和真实想法产生矛盾,这让《间谍过家家》成了一部“很难成稿的作品”。这种时候,林士平会组织会议,碰撞灵感,用“提出自己觉得有趣的想法”的方式帮助漫画家打破僵局。
▶▶ “作家觉得开心的话,就同意让他们做下去。”
《间谍过家家》的成功万里挑一,而林士平等编辑, 更多时候往往面对的是那些不被大众知晓、需要“押宝”未来的“璞玉”漫画家。
例如如今因《炎拳》《电锯人》而被粉丝称为最“自由”漫画家的藤本树,17岁向集英社投稿的短篇 《庭院里有两只鸡》并未获奖,但其中无视成熟商业套路的锐气吸引了林士平。2011年,二人建立起持续至今的合作关系,藤本树在林士平推荐下研究了大量电影和漫画,对其漫画创作产生巨大影响。
在大众喜好和流行变幻莫测的时代,有意思的作品不一定很快就会获得相应人气,林士平编辑将自己的工作形容为“不断在读者兴趣和漫画兴趣中寻找重叠部分”。谈及商业和作者性的平衡,林士平提到: “因为是商业媒体,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让读者开心。但我觉得,作者都觉得不好玩就没法画了。”
虽然最终大概率 只有一成的作品能崭露头角,林士平编辑依然会支持那些“虽然卖的不好,但感觉未来会被重新审视”的宝藏漫画。“就算不知道读者的反应,作家觉得开心的话,就同意让他们做下去。”
正在Jump+连载的《全部破坏掉》就是被林士平称为“虽然卖的不好,但感觉未来会被重新审视”的作品
▶▶ “像祈祷一样”看作品投稿
林士平坦言,最初进入集英社的契机只是工资高。而如今,带出多部大作的他已经升任Jump+副编辑长,并继续承担连接作者/作品与商业世界沟通桥梁的作用,在跨媒介改编时承担来自粉丝的压力,例如在《间谍过家家》动画阶段,他都会亲力亲为参与检查脚本、分镜、美术甚至挑选声优。
而面对大量的新人投稿,林士平在采访中表示,他依然 抱着“为漫画界贡献的话,肯定会有好运”的“祈祷”的心态每周逐个检查作品,即便无法采纳,也会仔细阅读和反馈。如果是判断能共事的作家,便会慢慢花几年时间一起磨合工作。 在他看来,为作家和作品尽力的“献身”精神是担任编辑最重要的能力。
第二支对谈,则是UP主丸子叨叨叨对资深韩国网漫PD(韩漫行业语境下的编辑)李泫锡的采访。
近年来韩国漫画产业迅速崛起,在全球范围取得强势成绩。 即便在日本这种本土漫画传统深厚的市场,韩国互联网巨头同样在营收上占据压倒性优势,头部平台 Kakao Piccoma去年交易额超7000亿韩元,数次登顶日本苹果谷歌应用商店榜首,成为包括游戏APP在内最高收益的应用程序。
哔哩哔哩漫画韩漫人气榜(11.11),其中多部作品由REDICE出品
▶▶ 韩国漫画,人设比剧情更重要?
在李泫锡看来,漫画的故事固然重要,但主流的叙事形式和情节是相对既定的,“比如说莎士比亚所创作的几种情节,故事梗概差不多归为几类”。
出品网漫时,PD往往更加注重角色建构,追求使人感到共情或耳目一新的角色人设。“ 重要的是将不同时代的角色和当时的想法融入和反映到故事里……如果一开始角色设定很好,人物关系到位,就能自然而然串联起来了。人设非常好但是故事垮掉的概率反而很小”。
而随着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漫画也要求作者基于对现实的理解,塑造与时俱进更加立体的角色性格。
例如,对《我独自盗墓》等重生复仇漫画的角色而言,相比于单纯善良正义的品质, “读者现在更倾向于有着自己的思想,想要与那些泯灭社会正义的权势进行斗争和反抗的角色。”
此外,随着时代的变化,韩漫变得更加重视女性角色的塑造和地位。对于女频作品,李泫锡会非常重视女性读者“我即女主”的阅读体验,着装、饰品、妆发等视觉要素都很重要。
▶▶ 现在的年轻人更喜欢条漫?
此外,竖向滑动、适应网页/手机阅读的“条漫”形式无疑也是韩国网络漫画给人留下最直观的印象。
曾在日本Square Enix任职的李泫锡提到,日漫基于从右向左翻页的阅读习惯排列分镜,但条漫的分镜“不能是错综复杂的,这样很难看懂”,同时,条漫也不只是纵向拼接书页或画格就能了事,同样需要活用多种景别和特效,将叙事节奏牢牢固定在手机屏幕中心。
正在哔哩哔哩漫画连载的韩漫《魔鬼》,条漫分镜同样要求文字、场景和角色的空间安排详略得当,保证顺畅的阅读体验
对谈视频中提到,正因为这些特点,加之网漫更新迅速、获取便捷,符合现代生活节奏,“可能用一个等车的时间就能入坑”, 收获了大量20多岁的年轻用户群体,与日本出版漫画35岁左右的受众年龄形成鲜明对比。头部韩漫作家的收入和地位如今显著提升。李泫锡认为,韩漫未来还会创造更加优异的成绩。
02 国内大咖赤诚相谈:“现在是做漫画的好时机吗?”
第三支视频则由UP主赫萝老师主持,请到多位国漫从业者,从自己的从业经验出发连线对谈。他们分别是:
知名漫画家L.DART刘冲:代表作 《神契幻奇谭》《BLISS~极乐幻奇谭》
知名漫画家 许辰:代表作 《镇魂街》
知名国漫的日本分镜师 浅野龙哉: 《FACELESS》(主笔)《小魔头暴露啦!》(分镜师)
Terry:中信出版集团墨狸工作室总编辑
白叶:哔哩哔哩漫画资深编辑
▶▶ “最好的漫画必须是六边形战士?”
首先,三位漫画家分享了 自己对于“好漫画”标准的理解。作为踏入行业多年的资深创作者,他们所追求的目标是什么呢?
在L.DART看来,他心中的好漫画,仍然是童年读到的像 《哆啦A梦》那样——兼具商业性和思想性,影响无数人成长的漫画作品。
一方面,它代表了深入人心的卡通形象和童年情怀,动画书籍多年来持续发挥商业价值;另一方面,其中也包含了作者 藤子·F不二雄个人的审美趣味、反战思想甚至爱情观念,“不会因为要拼命表述作者自己的思想而排斥掉一部分观众,也不会像课本一样把我的思想强加给你, (让人)从娱乐当中得到很多。影响了很多孩子,我认为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浅野龙哉最在意的,则是如何用画面吸引读者的同时,满足漫画家自身“作者性”的叙事野心, “为了用‘演出’表现故事,就有了‘画’这个形式。但画只是为了让观众更好享受故事的入口”。为此,需要在漫画创作中寻找“画”“演出”和“故事”之间的平衡。
浅野龙哉最喜欢的漫画是手冢治虫《火之鸟》
许辰最喜欢的漫画是《幽游白书》
而同样是在国内获得商业认可的漫画创作者,三人的创作风格却大相径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 国内的漫画审美取向,仍然处于一种多元混杂的状态。打开哔哩哔哩漫画,我们可以在热度榜前列可以同时看到来自不同国家、风格各异的漫画作品。
L.DART刘冲从2008年开始在《龙漫少年星期天》连载《神契幻奇谭》,讲述现代背景下华夏儿女继承神契力量的奇幻故事。正在哔哩哔哩漫画连载的续作《BLISS~极乐幻奇谭》,依然延续了他黑白手绘页漫的创作模式。
《BLISS~极乐幻奇谭》
许辰09年入围金龙奖,10年开始在有妖气连载黑白页漫《镇魂街》,讲述女大学生夏玲误入人灵共存的镇魂街结识曹焱兵,展开救世守护之旅的热血故事。2016年被改编为动画,一度引发现象级的热度。有妖气被收购后,《镇魂街》也将继续在哔哩哔哩漫画连载。
《镇魂街》
来自日本的浅野龙哉,最初跟随导师 大冢英志(漫画学者、《多重人格侦探》原作)在世界各国进行漫画教学和讲座,之后留在中国工作。他的日常工作,却是用iPad作画为《小魔头暴露啦!》绘制条漫分镜。此外,他作为主笔的漫画《FACELESS》也完全采用数码绘制,在日本作为页漫上线,在国内则是条漫。
《小魔头暴露啦!》
关于中日韩漫画风格的差异。浅野龙哉认为,日本的漫画风格总体上更“扭曲”“伸展”,但并不粗糙。而中韩漫画在他印象中精度会更高,人体会画得很“正”。
许辰则提到:“韩漫比较像是工厂的产物,有着庞大的素材库,细化的分工,作者的存在感偏弱。日漫更加以个人为主导,助手为辅,所以作品风格独立看,匠人精神是比较明显的。 国漫我觉得还在探索阶段。”
在L.DART看来,这是 由漫画产业在本国地位所决定的。在日本,商业漫画成为产业链的源头,后续有着完善的动画改编/商品开发能力;但在中国和韩国,“ 漫画可能就是产业的终端了,所以本身的做工越来越精细……日本的市场是允许 《一拳超人》这样 (画风)的作品成功的,这在中国和韩国的市场是不可能的。”
L.DART还提到,近年来可以明显感觉到,“(读者)对于中国自己的文化有一种自我认知的觉醒”,对漫画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有了更明显的偏好和要求。 而总体上,在中国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漫画审美趋向似乎仍然处于一种“未知”的状态。
UP主赫萝老师对嘉宾发言的总结
▶▶ “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赚钱,是活下去。”
站在出版方和平台方的角度,来自出版方中信与平台方B漫的两位编辑还聊了聊他们对近年市场环境变化的看法——
中信编辑Terry回忆道, 十余年前他刚进入出版行业时,漫画基本上还是以日漫为主。只有 夏达等少数明星作者有机会进入实体出版领域,印象中“那时大家对漫画的整体需求,还是‘精致化’,甚至日漫化的”。
而在最近几年,他明显感受到热衷于国产漫画的年轻读者越来越多,国产漫画似乎逐渐变成了一个以IP改编内容为主的市场……同时,日本ACG内容的消费者群体也依然可观,他们的兴趣往往集中在漆原友纪、富坚义博《咒术回战》《鬼灭之刃》等情怀向近期大热的作家作品。 国产漫画与日本漫画的受众似乎被“分割”成了两块。
B漫编辑白叶则指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商业漫画生态中“不管是读者还是平台方,大家都不愿意试错”,由此导致漫画内容的同质化。
首先当用户出于海量内容、碎片化、快节奏的网络内容环境,漫画需要具备极其细分的标签元素,“恨不得把所有核心内容贴到简介”才能吸引目标读者与推荐机制的青睐,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内容多样化减少的风险。其次,当平台逐渐从追求流量转向追求收益,扶持变现能力不明朗的原创作品,对平台来说就成为了相对“冒险”的选择。 在这些因素叠加下,漫画平台一度更愿意将市场验证过的小说改编成漫画。
白叶提到,当新作者进入行业,他们也往往会根据漫画平台上的漫画判断整体市场风向。“比如说(平台)上线了很多穿越、重生、金手指、龙傲天、反派流……那原创作者也会觉得, 是不是只要做这种作品,被平台签的几率就更大?赚到钱的几率也更大?”
哔哩哔哩漫画的编辑直言,面对现实,平台承担着急迫的生存压力: “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赚钱,是活下去。”
而在维持正常运作的情况下,哔哩哔哩漫画也正试图做出改变,选择更多“为新人的未来支付稿费”,放开自由度扶持原创作品。用更多元的作品打造健康的漫画市场生态—— 而不是“所有人都在同一条赛道上。”
▶▶ “现在是做漫画的好时机吗?”
市场环境的急剧变化、平台运营方针的不稳定……多种因素叠加下,网络漫画生态在过去几年起起伏伏,很多时候甚至是“ 作品熬死了平台”。
在对谈视频中,L.DART虽然提及自己的工作强度相当之高,但随着这几年外部环境冷静下来, 他反而会推荐那些真正喜欢漫画的新人进入行业。并发出了“中国漫画行业真的弱吗”的灵魂拷问。
至于对于行业内新人的职业路径建议,L.DART表示,还是希望新作者“尽量保证自己温饱。然后再在这个行业里面尽量坚持。”
许辰则认为:“市场没理由拒绝优秀的作品,但不是优秀的作品就一定能够成功。更多的时候需要好的心态和耐心来等待时机。对于新人,才华是最为重要的。如果只是喜欢,作为兴趣就可以了。但要是作为职业,那最好出类拔萃,因为竞争是残酷的。 最好能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这样你的筹码会更多,压力也会小一些。”
03 结语
从上述的对谈当中,我们不妨先简要对比日韩两个漫画大国的行业现状——
▶▶ 论及商业模式与漫画表现
日本拥有历时悠久的纸媒杂志惯性和黑白漫画传统, 实体出版仍是主要收入来源,形成了独到且多样的审美体系。
韩国的单行本市场和动画带动能力都不如日本,但下滑阅读的全彩条漫针对手机打造,适应快节奏的生活,能够做到 用网络付费收益支撑行业。且国际化势头迅猛,并为近年来崛起的韩国影视工业输送优秀剧本。
▶▶ 论及平台生态与编辑制度
篇幅有限的日本纸媒杂志,塑造了作品之间“竞争上岗”的作品生态,乐于用短篇比赛和连载试错的方式培养作者;编辑相对更注重 个人关系,林士平甚至曾在其他采访中提及自己与作者的理想关系是“磕磕绊绊的家庭”。
而主流韩国网漫平台,最初作为Naver、Kakao等门户巨头的 产品部门存在,注重等免机制、AI推荐、评论反馈等提高用户体验的机制。PD的定位也和日漫编辑略有不同,李泫锡提到其工作内容是“参与创作企划,方案确立后再去匹配相符的作者”。
日漫编辑林士平:“Jump+在投放率方面没有优势,集英社的优势是‘宣传力+二次展开’,再加上编辑的基础体力。”
韩漫编辑:“比起去找100个作者,不如去挖掘一个优秀的PD更有价值”
▶▶ 国内现状观察
而在第三支视频中,多位国内漫画行业资深从业者们谈及创作理念、作品取向、平台策略,相信观众可以从这场赤诚相谈中感受到一代漫画人的热爱与坚持。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时至今日,我们似乎仍然很难从过往成功的商业作品中,为国产漫画归纳出一条成熟、明确的“好漫画诞生记”。相较于韩国,中国的动画产能和规模这些年来越发稳定,有产业联动放大IP影响力的潜质,但中国漫画行业自身近些年,却并未迎来下一部《镇魂街》《一人之下》《镖人》级别的爆款作品。
相较于日韩,中国的互联网基础建设同样完善,人口基数更大,但各个年龄与圈层的网络漫画受众仍然有待激活,如平台编辑所言,网漫读者的“盘子仍然不够大”;当资本热钱撤走,平台发展思路从“流量-免费”转向“付费-盈利”,消费习惯的转变也仍需读者相当一段时间适应。
而无论像日漫“两人三足”还是像韩漫“用户至上”,都是基于本国现状自然形成的创作生态,创作惯性和读者喜好或许天差地别,但背后都有着一批具备专业素养、对内容导向有话语权的编辑团队,给新人展示和试错的机会。
哔哩哔哩漫画上连载的人气作品
面临游戏、短视频、追星等多种娱乐方式的挑战。国内漫画人想要实现自我造血,改善生存现状,相信最终路径仍将回归内容源头—— 平台尊重和培养优质的作品与创作者,做出表率。
希望包括哔哩哔哩漫画在内的从业者们,能够汲取海外优秀经验,立足行业现状,用实际行动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道路,惠及创作者和读者。
参考资料
1. 艾瑞咨询,2021年中国二次元产业研究报告
2. Manga Plus,“The Making of a Jump Manga!” vol.7 SPY x FAMILY
3. Korea JoonAng Daily,Korean webtoon companies post record-high sales
— 点击图片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口述历史 · 美影厂背后的老艺术家们
自学必备!人体结构表现技法专项训练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