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背后,中国硬核科技打开哪些想象空间 | 新京智库
给观众带来“纪录片”式真实感的科幻电影,是中国电影工业发展以及中国工业和科技水平的体现。
▲国家电影局1月28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档票房达67.58亿元,取得我国影史春节档票房第二的成绩。图/新华社
文 | 孔雪
近日,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在全国院线热映。影片中的行星发动机、太空电梯、月球基地、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等“硬核科技”引发了全民热议。中核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国家队”也发声大力支持,词条“你们只管想象,我们负责实现”登上热搜。
专家们表示,《流浪地球2》不仅代表了中国科幻电影的高水平,也标示着中国电影工业进入了新阶段。
1
科幻作品的两种意义
总体上说,科幻作品具有两种意义。一方面,它审视人类的互动模式和科技发展路径,思考当下对未来的影响,探索世界的其他可能性。另一方面,它本身也构成了当代的社会学文本,反映其所属时空的价值观、政治理念乃至工业水平。
历史上不乏科幻作品对于科技发展的推动甚至成果预测的案例:科幻小说《弗朗肯斯坦》(1818)中对人体电流的描写启发了科学家埃尔·巴肯(Earl Bakken)在1957年发明了电动心脏起搏器;德国电影《大都会》(1927)出现了人形机器人;法国电影《月球上的女人》(1929)非常精准地描述了登月多级火箭发射过程;《2001太空漫游》(1968)中出现了通用的平板电脑;《星际迷航》(1979)中出现了3D打印机、语音识别、存储云;《太空堡垒加拉提卡》(2003)中使用了激光武器……
然而,科幻对于世界的影响远不止于此。事实上,科幻被广泛应用于大国的战略研究、国防安全等更严肃的领域。
2019年,法国国防创新局发布报告称,法国军方将聘请一些科幻作家组成“红队”,联合开发一系列关于反恐行动、新型武器等元素的复杂场景;同年,德国国防部启动了“卡桑德拉计划”,让一批文学学者通过科幻作品来预测人类世界“不可预测的危机”;北约的盟军转型司令部(Allied Command Transformation)在更早的2016年就发布了其自创的科幻小说集《2036战争愿景》。具体场景包括未来先进武器滥用、生化危机扩散等等。
在利用科幻作品完善其国际政治、军事战略的道路上,美国启动更早:20世纪80年代初,科幻作家拉里·尼文(Larry Niven)和杰里·普内尔(Jerry Pournelle)在里根政府时期成立了国家太空政策公民咨询委员会(Citizens’ Advisory Council on National Space Policy),他们发表了40页的报告《太空:重要前沿》,包括了太空太阳能系统布置、发展太空军事力量对全世界的作用,太空战情境下苏联对美国造成的威胁等。
1983年,美国总统里根宣布在太空部署“战略防御计划”,其中就援引了该报告的内容,要求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与美国军方开展更紧密的合作。随后,媒体挪用当时大热的科幻电影名称,将该演说称为“星球大战”演说。2018年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成立美国太空部队也被看作是“星球大战”计划在三十多年后的延续。
据BBC报道,2001年9·11事件之后,美国五角大楼曾启动一个专项,要求一些著名科幻作家和电影导演合作共同思考事件之后美国的潜在威胁。
2015年,美国太平洋理事会和布鲁金斯学会合作,共同出版了科幻小说《幽灵舰队》。小说重点关注大国之间的战争,描述了随着私营航天公司的崛起,自主无人机和军舰的作战空间从太平洋上升到近地轨道的场景。
科幻小说在这里的作用类似于思维实验,帮助这些大国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不容易预测到的危机做准备。而科幻电影与之相比,往往增强了娱乐属性以及创作者的社会思考。因此,诸如《星球大战》系列、《星际迷航》系列等科幻电影中还包含了对其所属时代的政治隐喻。
根据美国特洛伊大学乔尔·坎贝尔 (Joel Campbell))在《最后的阵地:在星球大战和星际迷航中的国际关系与政治》一书中的分析,《星球大战》的第一个三部曲(1977-1983)反映了美国社会在经历了越战和水门事件之后对美国政府和外交政策的怀疑。第二个三部曲(1999-2005)描绘了导演乔治·卢卡斯(George Lucas)心中的后冷战时代,是经历了9·11和伊拉克战争的美国从共和国过渡到帝国的科幻寓言,描述了民主最终从内部被摧毁的过程。
2
从太空“软科幻”到硬核科幻
从电影类型上来看,诸如《星球大战》系列、《星际迷航》系列的科幻电影,其实属于相对“软科幻”的“太空歌剧”类型,即将传奇冒险故事的舞台设定在外太空的史诗科幻作品。这类作品更注重故事的戏剧性而非相关科学学科的严谨性,这一类型由《星球大战》开启,之后出现的太空奇幻类电影《ET外星人》《阿凡达》系列也与之类似。
与这些“软科幻”类型相对的,是“硬核科幻”类型,这一类型的影片除了早期的《2001太空漫游》(1968)勉强算是以外,大多集中在2010年之后出现,例如《地心引力》(2013)、《月球坠落》(2022)等,其中普遍受赞誉的是《星际穿越》(2014)和《火星救援》(2015)。
这类电影的脱颖而出,除了其包含的勇于探索、奉献牺牲、行则将至的人文精神之外,是电影涉及的相关物理学、天文学设定有现实理论和实践做支撑且能够基本自洽,故事发展逻辑和其中出现的工业装备都比较符合客观规律,具有真实感。
这些“硬核科幻”作品的成功,背后是诸如NASA的国家级权威研究机构,以及诸如基普·S·索恩(Kip Stephen Thorne)等获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团队的深度参与。
以《火星救援》(2015)为例,NASA自20世纪90年代起就开始参与电影制作,但是大多以简单的场景搭建建议或是IP授权为主,而《火星救援》(2015)则开启了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全程深入参与电影创作的先河。
据多方媒体报道,由于该电影的小说质量上乘、其设定与NASA正在发展的计划“我们的火星旅行”(Our Journey to Mars)的时间表(2040年左右)基本一致,NASA对太空旅行和航天员的火星生活给予了非常细致的咨询服务和硬件支持。小到登陆火星的地点选择、火星车的模型,大到火星栖息地的建设,力求真实。
影片上映后,NASA在官网上建立了“真正的火星航天员”(The Real Martians)网页,除了仔细介绍电影中用到的NASA技术之外,还不时更新其火星之旅计划的相关信息。
▲文章:NASA在《火星救援》中的九项真实科技。图/NASA官网
3
中国科技进步给观众带来信念感
根据美国科技作家克里斯·泰勒(Chris Taylor)在其著作《星球大战如何征服全宇宙》(How Star Wars Conquered the Universe)的研究,《星球大战》系列取得巨大成功的三个重要原因分别是:
科幻不再是小众读物,逐渐成为社会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在影片拍摄和制作过程中创造性地发明和使用了运动控制系统和特效技术;
通过设置谜题和悬念吸引,引起观众对于答案的渴望并且积极参与讨论,打造粉丝与创作者共同创造的超级IP。
前文也提到,“硬核科幻”优秀之处在于人文精神、严谨自洽的科学论证和大国工业科技的深度参与带来的真实感。
以上所有特质,在2023年《流浪地球2》这部科幻电影中都有体现:电影出品方与北京电影学院联合成立了电影工业化实验室,致力于建立和完善电影工业的标准化管理和运作流程;上映十多天来,大量观众开始对“MOSS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等剧情和悬念进行拆解讨论和二度创作,网友将之戏称为“球学”;影片的机械狗、数字生命卡等周边模型截至目前已经众筹了1.2亿元。
据报道,为了完善影片的世界观架构,《流浪地球2》组织中科院等高校的二十多名物理、天文、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专家,组成“理论物理组”“天体物理组”“人工智能组”“地球科学组”“太空电梯力学组”科学顾问小组,还聘请众多来自军事、外交、法律等方面的专家,做到了包括理论推演、模型搭建、工程设计、视觉参考等模块的全流程保障。
▲《流浪地球2》中的未来科技可行性分析。图/《流浪地球2》科学顾问崔原豪供图
从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逐渐开始了产业转型,支柱产业从钢铁、汽车向航空、半导体、计算机转移,在肯尼迪的大力推动下,1969年实现了载人登月。坚实的工业能力和发达的科技水平为70年代起《星球大战》《星际迷航》等科幻浪潮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如今的中国,已有自主研发的九章、乾始量子计算机、天宫空间站。这些科技成果让观众对影片中的世界有了天然的信念感。
《流浪地球2》公映以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布了2017-2045航天运输系统发展路线图,并表示天梯、地球车站、空间驿站有望在2045年成为现实。在“你们尽管想象,我们负责实现”的超话下,影片涉及的可控核聚变、3D打印建造技术、智能建筑机器人、高科技钢索、7G网络等未来科技,也由中核集团、中国建设、中国石化、中国移动等企业主动“认领”,大国重器在《流浪地球2》里“梦幻联动”。
刘慈欣曾表示,有意义的科幻片应该像“未来的纪录片”一样真实。给观众带来“纪录片”式真实感的科幻电影,是中国电影工业发展以及中国工业和科技水平的体现。
撰稿丨新京智库高级研究员 孔雪
编 辑丨柯 锐
校 对丨刘 越
实习生丨韩朝璐
联系我们:
邮箱 futurecity@xjbsmartcity.com
微信 jimi906
新京智库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