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文化艺术联展(兰花篇)
新京报讯(记者郭薇)根据展览计划,故宫博物院将于3月7日(周二)进行“国子文脉——历代进士文化艺术联展”第二次展品调整,新展出的展品包括:《宋拓多宝塔感应碑》册、(传)柳公权《行书蒙诏帖》卷、蔡襄《行书自书诗》卷、陆游《行草书怀成都十韵诗》卷、赵孟坚《墨兰图》卷、杨维祯《行书鬻字窝铭》轴、王守仁《草书龙江留别诗》卷、钱维城《君子图》轴。
《多宝塔感应碑》立于唐天宝十一年(752年),岑勋撰文,徐浩题额,颜真卿书丹,史华刻石,系唐代名家颜真卿的书法代表作。颜真卿为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进士,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其行书气势遒劲,正楷宏伟端博、法度森严。此碑笔用中锋,提按顿挫分明,结体严密,秀润多姿,布局纵横而不刻板,取“二王”之飘逸,褚书之潇洒,结合唐初诸名贤书,融汇诸家之长,实为集大成之作。其整体于端庄中孕育着变化,字体欹侧又不失庄重,体现出颜体书法雄浑壮美的艺术特点。此碑多为学颜书者所宗,对后世影响深远。
《行书蒙诏帖》卷传为柳公权所写的信札,信中告诉对方,虽有闲官职位,但因自己年老体衰、能力有限,故无法相助,望予以谅解。柳公权为唐元和三年(808年)状元,是唐代著名书法家,尤以骨力劲健的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后世有“颜筋柳骨”之誉。据史料推测,该帖应写于柳氏任翰林院书诏学士时,而帖中“出守翰林”在文辞上与当时称谓不符,亦与柳氏用笔悬殊,应是宋人仿本。
《行书自书诗》卷的作者蔡襄是北宋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其书法精熟,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此卷书于北宋皇祐二年(1050年),是时蔡襄罢福建转运使,召还汴京修起居注,遂从福州一路北行,历时半年多。沿途见闻有感于怀者,皆成诗章,即成此卷所书五言、七言诗十一首。因属个人诗稿,无意求工,故笔致飘逸流畅,点画婉转精美,充分展示了蔡襄中年清健圆润的书风特色与纯熟功力。此件由张伯驹先生于1956年捐献,张氏评价其“为蔡书之最精者”。
《行草书怀成都十韵诗》卷是陆游晚年为其友人手录旧日所作七言古诗一首,内容描写作者50岁左右在成都做官时的生活景况。陆游于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被赐进士出身,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一生笔耕不辍,诗文成就斐然。其一生创作诗词近万首,诗歌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饱含爱国热情,意气风发,激情豪迈。陆游亦擅长书法,笔姿瘦硬清新,风格独具,然为诗名所掩,知之者稀。此卷格调豪放跌宕,书风亦瘦硬通神,可谓词翰双美。
《墨兰图》卷的作者赵孟坚为南宋宝庆二年(1226年)进士,擅长绘写水仙、梅、兰、竹石,其墨兰画法对后世画坛产生巨大影响。此卷画出兰花一丛,兰叶向外柔美地伸展,其交叉分合、阴阳向背、疏密关系皆得生动表现。兰花及兰草用笔流利洒脱,土坡用飞白笔扫出,上以浓墨破出苔点,浓淡相交,虚实结合,幽香清雅。
《行书鬻字窝铭》轴的作者杨维祯为元泰定四年(1327年)进士,善书法,风格拗强苍劲,诗风奇诡,号“铁崖体”。此轴录《鬻字窝铭》,赞扬江都盛端明坚韧严谨的治学精神,同时概述文字学发展成就,可称是一篇研究文字与书法发展史的学术论文。书法布局绵密又通达,结字或厚阔或疏盈,用笔圆活,融合汉隶、章草和“二王”格局,古澹朴拙中透出秀劲挺拔。
《草书龙江留别诗》卷系王守仁抄录同友人乔宇、吴一鹏、鲁铎等人的宴饯唱和诗。王守仁为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是明代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曾于会稽山阳明洞讲学,设书院,世称“阳明先生”。正德十一年(1516年)九月,王守仁“领南赣之命”,升都察院左佥督御史。离别之际,好友设宴送行,与王守仁把酒唱和,留下“未去先愁”之伤楚、“百年何地”之感怀。本卷为王守仁手书赠吴一鹏之作,行笔清劲晓畅,章法舒朗自如,透出明雅爽脱的风神。
《君子图》轴的作者钱维城是清乾隆十年(1745年)状元,历官刑部侍郎等职,为当时重要的词臣画家。此轴图绘松、柏、梅、兰、水仙“五君子”,松与柏立于整个画面,虬枝盘曲、雄伟挺拔,梅花在其后盛开,自然优美,双勾水仙、撇出的墨兰则相伴左右。构图平中见奇,笔法清细繁复,格调柔雅静洁。
根据展览计划,出于文物保护的需要,包括(传)颜真卿《行书湖州帖》卷、文彦博《行草书三札帖》卷、解缙《草书自书诗》卷等五件文物将展出至3月5日(周日),次日撤展。
编辑 陈静
校对 陈荻雁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