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不送充电头两年了地球减少了多少碳排放
4月下旬,一向热衷于环保议题的苹果公司公布了两年以来的环保成绩。用一句话概括:争议多于赞扬。
苹果在报告中表示,自2020年iPhone12取消赠送电源适配器后,据估算已经少开采了55万吨铜、锡和锌矿,减少了200万吨碳排放。
“不再随附电源适配器,对苹果来说是一个大胆的改变,对我们的地球而言则是十分必要的举措。”苹果这样表示。
这一话题在4月24日晚登上热搜。回应大多分为几类:虽然苹果不送充电器,意味着用户需要额外购买,实际上的消耗不会减少;当然,有充电头的iPhone老用户确实不需要重复购买,节能客观存在。
更深的质疑是:苹果为何不统一安卓的 type-C和快充协议,以做到真正减少重复消耗。
自iPhone12不再赠送充电头后,安卓厂商也纷纷跟进。不送充电器已然成为惯例,厂商们节约了原材料,省钱的同时更环保。
很难判断苹果此举中,环保和利润考量谁占的比重更大。如果在全球范围内计算,原本应该属于厂商的排放,部分转移给第三方充电头厂商,而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举措,会不会造成更大浪费,也很难短期内下结论。
谁在排放?
当决定停止赠送充电头时,苹果给出了自己的理由。“如今全球不算第三方产品,已经有20亿苹果充电头。”苹果负责环境、政策和社会创新的副总裁Lisa Jackson如此说,事实上,适配苹果 lighting充电接口的手机不过7亿部。
苹果总部使用光伏发电。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如果只看绝对数量,充电头的确已经供过于求。尤其很多老用户,手中有不止一个苹果快充头,对这部分人群,赠送的确意味着浪费。
然而,不再赠送充电头对减少电子垃圾排放(E-Waste Explosion)事实上作用有限。
根据联合国大学可持续循环项目负责人Ruediger Kuer的报告,电子产品产生的排放包括电池、配件、屏幕等等,充电器产生的排放不过整体的0.1%,如果只考虑苹果,这一数据不过0.05%。
除了生产使用的材料,充电器还涉及塑料包装,这部分消耗是否减少更难以统计。
Lisa Jackcon提供的数据有个漏洞:20亿个充电头是否足够?毕竟,人们会在不同场所,不同房间准备充电器,很少有人只用一个充电头。根据调研机构Market Watch数据,充电头市场每年还在以3.2%的速度增长。
更何况,iPhone12支持5G后,适配20w快充头。苹果此前赠送的5w充电头功率过低,用的还是Type-A接口,iPhone12转换线却是Type-C接口,用户必须另行购买。新充电头需要额外的包装,反而增加浪费,这和苹果初衷背道而驰。
苹果为自己设立了激进的碳中和目标,要在2030年前实现产品生产”碳中和”。以苹果目前的进度,实现并不困难。但另一个可能,是苹果将自己的碳排放悄然转移给其他第三方公司。正如科技媒体Verge所写:“苹果整体碳排没有减少,不过是分散到了不同的公司。”
更封闭的生态
取消赠送充电头,苹果是否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降碳不得而知,但生产成本确实是降低了。英国《每日邮报》测算,仅不再赠送充电头和耳机,苹果两年内节约了65亿美元。
不过对于毛利丰厚的苹果,这点成本上的节约不过锦上添花。
对于消费者来说,取消充电头的感知更为强烈,但苹果实际上还有更多的环保举措,比如苹果在自己总部使用光伏发电,全球数据中心以可再生能源供电,并且要求供应链使用可再生能源,这些对苹果而言并不会产生即时性经济回报。
事实上,苹果是从库克上任后才开始转向“绿色”,此前乔布斯对此并不热衷。库克本人的行事风格和价值观,在苹果“减碳”行为上有迹可循。
如今的苹果正在深入手机行业“减碳”更核心的环节——与其在意塑料包装和充电器,更重要的是如何减少手机零部件消耗,后者才是造成碳排放的主角。
2019年,苹果在iPhone11中,已经开始使用回收稀土;到2021年,苹果新款iPhone、iPad、AirPods等,焊接材料都是用100%再生锡,iPhone13前后摄像头金属线也用再生金制造。
这些步骤比单纯去掉充电器更重要。可再生零部件加上苹果使用的回收机器人,最终形成一个封闭的回收体系,旧手机上的材料经过机器人快速拆解,回到苹果产线,造出新的iPhone。手机厂商们不再产生更多电子垃圾,才是减排最关键的一大步。
但苹果仍然在回避更核心的质疑。
至今,苹果仍然拒绝转向更通用的Type-C接口。近年iPad Pro虽然妥协,可以用Type-C充电器,但出货量最大的iPhone仍然固守Lighting。
苹果对无线充电的把控同样严格。过去iPhone无线充电可以使用通用的Qi标准充电器,iPhone12的MagSafe充电系统虽然能兼容Qi标准,但无法达到15w功率,要无线快充还是得额外购买MagSafe充电座。至于第三方要适配MagSafe,必须满足苹果自己设立的MFM认证。
原本只需要做一种充电座的厂商们,不得不为了MagSafe增加产品线,这当然是另一种浪费。
合理质疑之外,我们也必须承认,苹果这样的大公司身先士卒走在环保减排一线,远好过它们不作为。苹果、亚马逊、谷歌等等足以影响产业链上下游,长期来看必然会加速全球碳中和进程。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