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晓,特战队员从天而降
特战队员进行伞降训练。李龙波摄
凌晨,尖锐的哨声划破夜空。第74集团军某旅联合空军某部,展开一场陌生地域成建制伞降训练。
全副武装的特战队员到达某军用机场后,按战斗编组迅速登机。
“此次伞降训练,每支特战小队除完成固定翼飞机伞降训练外,还将成建制在陌生地域、复杂气象条件下展开多课目、多伞型携装伞降训练,提升空中指挥协同和敌后作战能力。”该旅伞降教员刘辉介绍,针对大飞机伞降特点,他们前期对易出现特情的环节进行重点研究,有针对性地进行平台模拟、水上离机、软着陆等训练。实跳前,每名队员都通过了地面动作、平台离机、吊环着陆、特情处置等多重考核,取得跳伞“资格证”。
拂晓时分,冷风劲吹。战机到达目标空域,机舱尾门缓缓打开,巨大尾流声传来。
“嘀!”一声长鸣,绿灯亮起,该旅特战小队长罗喻博率先跃出舱门,其他官兵紧随其后,依次跃出。顷刻间,朵朵伞花在天空竞相绽放。
“与直升机伞降训练相比,大飞机拂晓伞降训练难度更大。”负责组织此次训练的该旅部队管理科科长庄统周介绍,夜暗条件下能见度低,加上陌生地域、复杂气象等因素影响,对特战队员的体能技能、心理素质和特情处置能力是严峻考验。
按照训练计划,罗喻博离机后,需要开双伞。然而,即便他有丰富的伞降经验,过程中还是出现了状况――备份伞打开失败,伞衣充气不良,成条絮状穿过主伞,影响了主伞操纵棒工作,造成空中旋转。
罗喻博尽力调整姿态,抓住伞衣,向伞旋转相反方向抛出……一系列操作后,他化险为夷,安全着陆。罗喻博长舒一口气:“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摔打磨炼,才能练就过硬的战斗本领。”
陌生地域固定翼飞机伞降,不仅考验单兵伞降技能,还检验特战小队整体行动的指挥协同和应急处置能力。罗喻博告诉记者,对于特战队员来说,未来战场上,“到达”是基础,“打赢”才是目的,必须发挥特战行动“拔点夺要”的关键作用。
“此次联合空军开展陌生地域成建制伞降训练,旨在提高特战队员全时全域作战能力。”刘辉介绍,信息化作战条件下,全时全域作战要求更高、战场环境更严酷,必须加快提升特战队员实战技能,确保部队全时待战、随时能战。
“今年以来,我们多次组织特战小队低空伞降训练。此次固定翼飞机伞降训练,特战小队按照整体行动携装要求,进行成建制伞降,探索创新战法训法。”该旅领导说。
据了解,该旅连续3年联合空军某部开展伞降训练,借鉴吸收空降部队大飞机伞降训练经验,研究特战伞降行动方案;联合空军某部集智攻关,不断优化伞降训练内容和方式,探索创新特战小队分段编组、快速集结行动样式。同时,他们针对多种作战样式展开课题研练,破解成建制伞降协同作战难题,全面锤炼特战队员复杂环境下实战能力,部队战斗力稳步提升。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