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污水排海!国联水产周涨37%,水产养殖迎国产替代机遇?
日本核污水排放启动,太平洋将成为“核海”
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开始逐步将福岛第一核电站超过130万吨的核污染水排放入大海。据日本《每日新闻》预计,要把这些核污染水全部排完,预计会花费30到40年的时间。
(图片来源:央视网)
当日,核污染水经由海底隧道流进太平洋,从排放现场官方画面可以看出,海水已呈现出两种颜色。此后,伴随强大的洋流,核污染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将快速扩散至整个北太平洋海域,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和全球人类的生命健康。
(相关研究发表在《国家科学评论》,图源:中国科学杂志社)
专家指出,日本排放的核污水含包括氚在内的64种核放射性物质,并且七成以上都是超标的,多核素设备难以完全处理,半衰期从十几年到几千年不等。当核污水排入海后,海洋生物立即受到污染,其中放射性同位素会随食物链迁移。贝类、鱼类等海洋生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富集同位素,放射性污染物在海洋生物体内浓度将不断增高。如果人类捕食受污染区域海洋生物,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可能造成内照射危害,损伤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
食品安全引担忧,日本水产进口叫停
北海道渔场是北太平洋渔场的中心,也是世界第一大渔场,盛产沙丁鱼、秋刀鱼、三文鱼、鳕鱼、鱿鱼、蛤蜊、牡蛎等海产品,长期供应太平洋周边国家和地区甚至远销全球。
2022年,日本农林水产品和食品出口创下历史新高,超过1.4万亿日元,增长14.3%。而从出口目的地来看,中国大陆及中国香港地区占据前两名。金额分别达到了2783亿日元和2086亿日元。具体到渔业,中国香港和中国大陆依然占据2021年日本渔业产品出口目的地的前两名,金额分别到达6.07亿美元和5.38亿美元
(图片来源:摇钱术)
(图片来源:金十数据)
为防范受到放射性污染的日本食品输华,保护中国消费者进口食品安全,8月24日海关总署宣布即日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香港、澳门特区政府也宣布,禁止源自东京、福岛、千叶、栃木、茨城、群马、宫城、新潟、长野和埼玉10个都、县的水产品进口。
来源:海关总署,2023.08.24
危中有机,国内水产养殖或迎利好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升级,我国海产品市场需求广阔。2022年,我国海洋捕捞产值2488.91亿元,海水养殖产值4638.84亿元,海水加工产品1709.15万吨。日本核污染水排放入海后, “价格高、品质好”的日本水产品全面禁止进口,全球海洋生态也难免受到污染,海产品这一庞大的市场空缺将由谁来替代?
开源证券此前曾指出,海产品受污染或将提升淡水养殖景气度。
2022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6865.91万吨,其中海水产品产量3459.53万吨,淡水产品产量3406.38万吨,海水产品与淡水产品的产量比例为50.4∶49.6。在核污水入海的背景下,消费者出于对食品安全的考虑,可能会减少甚至放弃对海产品的消费,转而选择淡水产品作为替代。东北证券表示,国内淡水养殖产业或将迎来加速增长,利好水产养殖产业链上下游的养殖、饲料、动保及经销企业。
连涨三日的水产板块上市公司股价似乎也能对这一观点进行印证。8月22日,日本宣布排海消息后,国内多家水产上市公司股票经历一轮暴涨。8月24日,水产养殖板块暴涨7.17%。
如果不想错过水产养殖板块的利好趋势,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农业50ETF(516810.SH)实现一键布局。持仓股包括温氏股份、牧原股份等农业养殖龙头和海大集团、天马科技、粤海饲料等水产饲料企业。ETF还有分散个股风险、免印花税等优势。
风险提示:以上仅作为服务信息,观点仅供参考。提及个股不作为推荐,不作为投资依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上述基金风险等级为R4,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上述基金为股票基金,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指数基金可能出现跟踪误差控制未达约定目标、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成份券停牌或违约等风险。此外,ETF产品特定风险还包括: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等。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法律文件,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不保证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