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兵马俑和芈月的小秘密

天天见闻 天天见闻 2023-09-29 历史 阅读: 66
摘要: 既然生前从来没有为自己建过陵墓,像兵马俑这样宏大的陪葬坑肯定不是秦始皇。1984年,陈景元在“大自然探索”1984年第三季发表“秦俑新探--坑的主人不是秦始皇”,“确认秦俑坑的主人不是秦始皇,而是半个世纪前的宣太后。争论的焦点非常多,选择其中一二来感受一下,兵马俑是如何成月的。这两个字就是“日月”。坑里出土的车都是坦克,不是秦始皇的车,怎么都能骑四马?

《瞭望东方周刊》文化新闻中心

《芈月传》终于大结局了。

苦等几年、心累地追了一个半月,以为一切随风就这样结束了,谁想到结尾放大招,当头棒喝——兵!马!俑!是!月!儿!的!

芈姝你真该输得心服口服。

于是去亚马逊查了查原著,人设还真是如此啊!

《芈月传》序言:“秦俑真正的主人,更有可能是秦始皇的高祖母,史称宣太后的芈氏。芈氏是秦惠文王的姬妾,当时封号为‘八子’,所以又被称为‘芈八子’。”

兵马俑咋就成了芈八子的了?!

蒋胜男在《芈月传》小说序章中,“坦言自己创作《芈月传》的灵感,是从央视2008年10月4日一部纪录片《兵马俑神秘主人之谜》开始的,这部纪录片爆出一个惊世骇俗的观点,就是兵马俑的主人是秦宣太后。”

郑晓龙也有类似表达:

灵感缪斯都如此一致,不知两位真是缘分使然,还是曾经统一过创作动机口径……

不过蒋胜男确实颇受影响啊,2010年曾为了这个纪录片连发两条微博:

那我们就来百度一下这个纪录片的主角陈景元吧!

在CCTV9《兵马俑的神秘主人》纪录片中,陈景元是这样被介绍的:

片中说,早在1974年以前,陈景元就完成了一部《骊阿集》,在书中,从建筑学角度阐述了阿房宫并非秦始皇所建,并提出其生前并未为自己修建陵墓的惊人观点。既然生前没有为自己修建过陵墓,那么像兵马俑这么宏大的陪葬坑,肯定不是秦始皇的。

1984年,陈景元在《大自然探索》1984年第3期发表《秦俑新探——俑坑的主人不是秦始皇》,“确认”秦俑坑主人不是秦始皇,而是早半个世纪的宣太后。

文末是作者简介:

2009年7月,他又出了本书——《兵马俑真相》,豆瓣评分也不低啊

听说拍摄电视剧《芈月传》,老人家很是激动,发了个长微博:

2015年11月29日,他又在博客里写道“为何《芈月传》会有一些麻烦”,首先对比《武媚娘传奇》《甄嬛传》分析了一下古装剧市场:

谁跟你说娘娘台词功底差的O__O(不过这不是重点)

但是!!!【此处一定要有但是】

“芈月”自带闪光点~~~有了兵马俑,宣太后必胜!

《芈月传》的火爆让“兵马俑主人不是秦始皇而是秦宣太后”的观点再次被注意。百度“兵马俑真相”之类的关键词,会看到这样的新闻标题:

翻翻知网,这些缄口不言的专家其实之前也确实讨论过。

1984年陈景元的《秦俑新探》一出,学界就很重视。同年十月,纪念秦兵马俑坑发现十周年的秦俑学术讨论会上,还专门讨论了这篇文章。当时《文博》杂志中有篇简讯:

“热烈讨论”“各抒己见”,不过最后一句倒也是来得干脆:“从历史文献、考古资料等方面,对上述新观点表示了明确的否定态度。”

后来也有历史学家在文章、电视节目中以历史事实反驳。在CCTV9《兵马俑的神秘主人》纪录片里,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馆长、被誉为“秦俑之父”的袁仲一教授【就是蒋胜男微博里评价“答辩的很苍白”的那位】,对陈景元提出的每一个质疑有问有答。知网上发表过的论文也不止以下这些啊只是略截图。

争论焦点甚多,择其一二感受一下,兵马俑是怎么变成芈月的。

——————我们不生产理论,我们只是理论的搬运工————

ROUND 1 何来“芈月”

【陈】根据T10五过洞陶俑左臂铭文判读(下面这个)

应是

和“月”的合体文字。这两个字就是“芈月”。“芈”是楚国王族姓氏,十分罕见,“芈”表明俑坑的建造很可能与姓“芈”的楚国王族人物有直接或间接的练习。(PS:历史上名字不详的芈八子,之所以现在叫芈月,也是打陈老师这儿来的——

【驳】陈文拆字解字法违反古文字释字常规,古文字隶定的原则之一是必须忠实于原字形。(PS:学中文的人大概都知道,所谓“隶定”就是把古文字按照原有结构写成现代字体)

字结构上由肉月旁与

组合而成,只能隶定为

为古文“毕”,毕与卑通假,应释义为“脾”。俑坑发现的一百多个陶文,按内容基本分为工匠名与编号两大类,尚未发现陶俑身上刻王族姓氏先例,按陈文,刻有“咸阳午”“得”等,将如何解释?

ROUND 2 芈月陵!

【陈】秦始皇陵东侧不远,有一座大型墓葬,此人不仅与芈姓直接联系在一起,而且还是秦始皇本人的先祖,她——就是赫赫有名的、曾经统治过秦国长达41年之久的秦宣太后!现在人们已经在兵马俑坑的北侧,发现一座很不寻常的秦墓,距地面约19米,墓室平面接近300平方米,还有几十米长的斜坡墓道,从规模看远远超过上焦村附近发现的秦始皇公子、大臣们的陪葬墓,相比之下,应该是一座具有更高等级的大型墓葬,如果今后发掘,很可能是这位出身楚国的秦宣太后的所谓芈氏陵。

【驳】此墓呈甲字形、南北向,墓道在北边。墓室平面近于30平方米,深21米,周边有二层台,墓道长约40米,在墓室中除探出有木板的朽灰外,未见他物。墓内埋的是男是女、是何年代一无所知。怎么能够断定此墓就是昭王的母亲宣太后陵呢?考古资料证明,甲字形的墓级别并不高,始皇陵东侧上焦村的一批甲字形墓的墓主人是被杀的,草率从葬。在假说此墓就是宣太后陵的前提下,把一、二、三号兵马俑坑附会为其陪葬坑,十分牵强。仅一号俑坑的面积就相当于此墓的45倍,一个面积仅30 平方米的小墓,怎么会有面积达2万余平方米的规模宏伟的陪葬坑。

ROUND 3 歪发髻

【陈】俑坑里大多数武士俑,都有一种历史上极为罕见的头冠和发髻,它像一只羊角那样,隆起在头顶的一侧,具有一种异国风姿,因为秦汉之后看不到哪个民族再有男子辫发盘髻的习俗。《淮南子·主术训》记载:“楚文王好服獬冠,楚国效之。”这种与中原各国有显著不同的獬冠。既然在秦国都城出现,不能不认为是受到楚国遗风强烈影响和渗透下造成的。

还真有些许似曾相识……

并不是在玩儿找不同……只是听说强迫症的网友帮子歇扶正了……啊跑偏了

【驳】秦俑坑的武士俑有的头绾圆髻,有的外着软帽,还有的梳扁发贴于脑后,没有一件戴獬冠。而陈文所谓的“獬冠”不过是对绾圆髻和戴软帽武士俑的一种误解。发髻与冠属于两个概念, 不能混为一谈。

ROUND 4 车不同轨

【陈】俑坑出土的车子,车舆尺寸大小各不相同,有的大于当时的六尺,有的小于当时的六尺,不仅完全违背“车同轨”的根本制度,更与“舆六尺”大法背道而驰,无论一、二、三号坑内,都是“一车四马”制,与“乘六马”的规定完全不符。秦国推行一车六马制,在统一前的秦国,不受它影响,秦惠文王以“驷”为名,可见当时推行的是一车四马制;那时还没有“车同轨”的规定,所以车舆尺寸不要求完全统一。

【驳】俑坑中的车轮距一般都是1.9米左右,即使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天下也有不同类的车,有辇车、战车、独轮车等之别,不同类的车当然车轨不一样。大量的文献和考古资料证明,四马车的来源很久,从殷周到秦汉一直存在,与秦惠文王名驷无关。关于驾六马的问题,《后汉书·舆服志》:天子“所御驾六,余皆驾四”。这就是说,只有皇帝所乘的那辆车驾六马,其余都是驾四马。俑坑出土的车都是战车,并不是秦始皇的车舆,怎么能都驾四马呢?

(这大概也能解答蒋胜男微博里的质疑吧……)

太后的辎重车

【陈】公元前306年,昭王年少即位,太后(秦始皇是她的玄孙)摄掌政事。太后临终之际下令近臣为她殉葬。秦昭王为人仁厚宽容,在人殉的要求未予满足的条件下,为自己生母塑造真人大小的殉俑,布置一个辎重车队,象征性地让太后回归自己的楚国故地。

【驳】辎重车是一种带有车盖、主要用作载物的车,而出土的二十几乘车,全是驾四马、“不巾不盖”的战车。车的编号也是按军队排列,如二号坑甲士三人编制的战车六十四乘,组成一个独立的小方阵;车徒编制的十九乘车组成一个小长方阵;车骑结合的六乘车与骑兵组成一个战术单位;战车之前还有弩车组成的战术单位,车旁均发现有实战的兵器,连辎重车队的影子都没有。

ROUND 6 黑衣服

【陈】秦朝尚黑,而俑坑里几乎所有的武士俑,从上到下身穿大红、大绿的战袍;紫色、蓝色、白色的长裤,真是五颜六色,异常鲜艳,哪里有一丝一毫“尚黑”的意味,一定要把这种从根本上违抗秦王朝王令国禁的兵马俑群,说成是为秦始皇从葬的军队,是对秦始皇不可容忍的挑战。

太后也讲过耶——

【驳】尚黑是以黑为贵,不是规定全国人民都穿一种颜色的衣服,周代尚赤,并不是全国上下都穿红,汉代尚黄,不是全国上下都穿黄。当时秦国流行的服色有黄、绿、白等,秦武士服装来源问题,云梦秦木牍两封家信写道:遣黑夫钱,毋操夏衣来,今书即到。母视安陆丝布贱,可以为禅群者……可见秦士卒服装自备,秦俑塑造的士卒形象来自全国各地,而各地服色各异,因此服色杂的特点完全合乎情理。

ROUND 7 丢盔弃甲的兵

【陈】俑坑里呈现的这支部队(就是下面这图⬇)在战争上不具有任何战斗力。因为所有要冲锋陷阵的武士,有的精梳各种发髻,有的头戴一顶软帽,而攻坚作战中自身防卫所必须的头盔,一个都没准备,大量的武士没有护身的铠甲,哪里谈得上消灭敌人?“盾”的装备一直没有出现,这与秦军本来的面目大相径庭,这就是秦始皇横扫六国的精锐之师?

(对不起明显起见所以让各位老师自带光环了……)

【驳】没有头盔和盾是事实,单说大!量!的武士没有铠甲则有点夸张。一号俑坑有俑约6000件,不穿铠甲的俑不足400件,其所占比例很小,同时不穿甲的俑位于军阵的前锋。担任前锋的武士要能“逾高绝远”“轻足善走”,因此必须轻装。军阵主体部分的兵士要重装。据文献记载,秦国军队打仗时和山东六国军队不同,“山东六国之卒,被甲冒胄以会战,秦人捐甲徒裎,左契人头,右夹生虏。”(PS:来来来,解释一下,大概意思就是说山东六国的兵呢,披甲戴盔来打仗,而秦兵呢,扔掉甲胄赤身裸体,也可以击败敌人,左手提着个人头,右臂挟着个俘虏——还真是英猛= =)俑坑武士没有盔和盾,正是这种勇猛善战精神的体现!

——————我们就搬运到此了好吧————

争议还是不老少的,毕竟陈老师还写了一本书【亚马逊上版才3块钱】。

豆瓣上的书评就更犀利了——

讲了半天陈景元,其实本文的初衷并不是想科普啊,而是想探讨,为何《芈月传》要芈月赢了天下?

陈老师这样写道——

都说到这份儿上了……所以芈月想不赢?

文/

◆ ◆ ◆ ◆ ◆

瞭望东方周刊

其他相关
长城万里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10本关于大秦大国的历史好书

长城万里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10本关于大秦大国的历史好书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5-31 阅读: 2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大秦王朝统一六国,并不仅仅是秦始皇一人之功,而是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本期书单关键词:...
雨天来到泸州张坝桂圆林,为大家讲述一段关于它三百年的历史

雨天来到泸州张坝桂圆林,为大家讲述一段关于它三百年的历史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5-31 阅读: 2
声明:本文为江阳沽酒客原创作品,图文皆是,未经许可和授权不得,否则必究。 你有没有见过雨天的张坝桂圆林,当然我说的是现在。过去几十年,在张坝还没搬离原住民的时候,我相信他们每一个人都有雨天张坝的印象。 ...
这三个国家都有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记载,为何差异这么大呢?

这三个国家都有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记载,为何差异这么大呢?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5-31 阅读: 2
1、美国 在美国的历史上对中国很是正视,从亚洲《世界历史》书中有可以看出。里面涵盖的内容很是全面,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全都涉及到了,这跟中国的历史记载很类似。 ...
关于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的问题,我们不妨看一下历史上的做法

关于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的问题,我们不妨看一下历史上的做法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5-31 阅读: 2
最近,司法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在网上引起了一段热议,不仅仅是媒体人,一些学校的教授以及更多的社会中的普通人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但仔细分析,其实更多的是带着一种抵触的心态,他们认为这样做的后果会更多的侵害到自己的利益。但是,随着世界的日益开化,这也会是一种主流,如今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华人们不就是一种最好的证明吗? ...
关于圆明园的历史,你知道多少?

关于圆明园的历史,你知道多少?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5-31 阅读: 2
圆明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其修建和扩建历经了多个阶段。以下是关于圆明园历史的详细概述: 修建时间: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但根据另一份资料,其修建始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并至1809年基本建成,历时一个世纪。此后,嘉庆、道光、咸丰三代皇帝又屡有修缮扩建,历时150多年。 占地面积与组成:圆明园占地约350多公顷,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并以圆明园最大,故统称圆明园(亦称圆明三园)。 历史事件:1860年,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侵入北京,疯狂劫掠并焚烧了圆明园,这场大火持续了三昼夜,使得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中外罕见的艺术宝藏被付之一炬。1900年,八国联军再次入侵北京,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
历史上关于明成祖朱棣活刮3000宫女的说法,是真?是假?

历史上关于明成祖朱棣活刮3000宫女的说法,是真?是假?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5-31 阅读: 2
在古代凌迟是一个技术活,不同的朝代要求凌迟的数量不一样。最严重的有3600多刀。你可以想象一下这需要多长的时间。如果真的需要活剐3000人,那得需要多少刽子手?那得多少时间才能完成这样的事情? ...
我来说两句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