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教学方法:交际法、认知法与功能法
勤思教育隆重推出《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辅导,为广大考生提供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考试时间、考试科目、考试流程等考试常识,帮助大家一次性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
五、交际法
(一)交际法及其理论基础
1.定义: 交际法( ),又称“意念法”、“功能法”或“意念-功能法”。它是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培养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法体系。
2.时间: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中心在英国。
3.创始人: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代表人物还有英国的语言教育家亚历山大、威多森、荷兰的范埃克。
4.运用交际法编写出的最有名的教材是《跟我学》( Me)。
5.理论基础:语言学理论基础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70年代形成高潮的社会语言学。心理学基础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和20世纪60年代后期兴起的心理语言学。交际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首先要分析学习者对第二语言的需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确定都必须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交际法还认为,学习者在言语中出现一些错误是正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学习者所追求的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交际,而只能是有缺陷的但有效的交际,因此,对学习者的语言错误不应苛求。
(二) 交际法的主要特征
交际法教学有8个主要特征。具体内容从略。
(三)交际法评价 。具体内容从略。
六、认知法
(一)认知法及其理论基础
1.定义: 认知法( ),也叫“认知-符号法”。
2.产生时间、背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美国,这种教学法是作为听说法的对立面而产生的。20世纪60年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间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各个领域的激烈竞争,要求大量能够直接进行国际间科技文化交流的高水平人才,以培养口语能力为主的听说法已不适应这种形势发展的需要,外语教学界要求用新的方法代替听说法的呼声越来越高;此时,美国的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等基础理论学科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这就为创立新的外语教学法体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这种背景下,认知法便应运而生。
3.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卡鲁尔。
4.理论基础:语言学基础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理论。心理学基础是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论、发现学习论等。
5. 教育学原则:“学生中心论”。
6.教学过程: 认知法把外语教学过程分为语言的理解、语言能力的培养和语言的运用三个阶段。
(二)认知法的主要特征
认知法有以下8方面的主要特征。 (1)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指导学生从言语实践中发现规则,并为学生提供创造性地活用规则的机会和情景,从而使学生掌握规则。 (2)注重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有限的语言规则创造性地理解和生成无限的句子。 (3)注重理解,在理解语言知识和规则的基础上进行操练,反对机械性的死记硬背。 (4)反对听说领先,认为语言的声音和文字在语言学习活动中相辅相成,主张一开始就进行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听说读写齐头并进,全面发展。 (5)容忍学生的语言错误。主张对错误进行分析疏导,只改主要错误,反对有错必纠。 (6)通过母语与目的语的对比分析,确定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7)必要时可利用母语,允许适当利用母语进行讲解和翻译。 (8)广泛运用直观教具和电化教学手段,有助于创造语言环境,使外语教学情景化、交际化。
(三)认知法评价
1.主要优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有意义的学习和有意义的训练,注重理解。
2.缺点:认知法作为一个独立的外语教学法体系还不够完善,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充实。从理论说,认知法理论基础的一些理论还处在形成和发展阶段,如转换生成语法体系怎样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从实践上讲,缺乏与该理论原则相适应的配套教材。该法在美国多用于教本国人学外语,而在国内外教他族人学英语基本上不用此法。
(四)历史意义
认知法是与听说法相对立的第二语言教学法一大流派。认知法来源于翻译法,但不是翻译法的机械重复,而是有所发展和提高。它把当代心理学的最新成果“认知学理论”运用到语言教学研究中来,首创了对学习者的研究,使外语教学法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之上,对第二语言教学做出了贡献。
七、功能法(意念--功能法、交际法)
代表教材《跟我学》
①时间:20世纪70年代
功能法产生于70年代的西欧
②代表人物:[英]威尔金斯.亚历山大 威多森 [荷兰]范埃克
③语言学基础:社会语言学 功能语言学
④心理学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
勤思教育拥有安静的教室,温馨的学习环境和具有顶级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为您的学习效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欢迎广大考生前来咨询《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报考信息及相关辅导。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