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弹“悬”在头顶,加沙上演大逃亡,500人联名写信:普京救我
核弹“悬”在头顶,加沙上演大逃亡,普京收到“求救信”,目光刚看向加沙,以军立马警觉。
前言:巴以冲突已经持续了一个月,以军对加沙的轰炸行动还在不断升级,地面部队快速纵深穿插,日前已经抵达沿海地区,成功将加沙地区一分为二,当地网络通信完全中断,现场大量视频曝光,加沙这个被称为世上最大的“露天监狱”,俨然变成了“人间炼狱”,而这似乎还远远不够。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普京收到了谁的“求救信”,解决加沙危机的“救星”,难道只有普京吗?
1、给加沙扔核弹,以高官语出惊人
日前,以色列高层官员接受媒体采访时,语出惊人,叫嚣要向加沙地区投掷核弹......话音刚落,瞬时引起全球舆论沸腾,巴勒斯坦人心惶惶,猜测这番话是这位官员的个人立场,还是在替以色列政府试探国际风向,试图对加沙使用核武,一劳永逸解决上千年的恩怨?
首先,关于以色列是否拥有核武器这一问题,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被外界高度关注,面对质疑和猜测,以色列一直不否认也不承认,如今,这位官员的话,似乎回答了这个问题,拥有核武器对以色列来说不是问题,而是要充分考虑使用时机。
分析指出,核弹一旦在加沙地区爆炸,即使当量再小,也会引发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尽管这番言论被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严厉驳斥,但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加沙“头顶”,已经悬上了一枚隐形的“核弹”,随时有可能爆炸。
所以,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逃亡正在加沙地区上演。
2、500人联名写信,向普京求救
据媒体消息称,在埃及、以色列和哈马斯的三方协议下,拉法口岸将限期开放允许外国公民撤离。
但已经撤离的人员中,大部分来自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巴西劳工党控诉以色列,在撤侨一事上搞区别对待,多次拒绝巴西公民从加沙撤离,有媒体猜测,以色列这是不满巴西在巴以问题上的立场。
值得注意的是,以色列不仅仅“针对”的是巴西,还有许多国家公民仍然滞留在加沙,在不间断的轰炸中四处逃亡,为了尽快回家,他们想尽了各种办法,甚至直接给本国总统写信。
报道称,有滞留在加沙的500名俄罗斯人联名写信,向普京求救,希望俄总统立即采取行动,让他们尽快回到祖国。
他们在信中写道,从哈马斯和以军展开激烈交火后,我们就成为了这种局势中的人质,目前加沙与埃及之间的唯一通道已经关闭,经拉法口岸撤离的人员相当有限,我们每天都处在危险当中,房屋被炸无处可依,一堆人挤在帐篷里,没水没电没食物。
据悉,大部分被困的俄罗斯公民都位于加沙南部,撤离工作正在缓慢进行中,俄罗斯公民什么时候才能离开加沙,至今还是个未知数。
如此危急的形势下,普京收到的“求救信”,也不止有本国公民的,还有加沙儿童的。
随着巴以冲突不断加剧,加沙儿童向普京录制了一段求救视频,他们希望普京能出手相助,帮忙停止这场战争,视频中,这名儿童颤颤巍巍的说道,我来自加沙核心地区,家园已经被毁,希望普京看在上帝的份上,帮帮忙!
但巴以形势复杂,加沙的“救星”,可能并非普京。
3、民怨四起,以色列很难收手
普京表示,但凡是个“正常人”,都会对加沙儿童“鲜血淋漓”的画面感到愤怒,如果没有,那这样的人就没有心,心是石头做的,不过,俄罗斯人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愤怒很容易,但我们要弄清楚邪恶的根源在哪里。
他说,俄方在巴以问题上的立场从不自私自利,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建立拥有主权、独立自主、货真价实的巴勒斯坦国.....
也就是说,靠拳头是打不出结果的,只有停火止战,恢复和谈,才有可能平息这场战乱。
但眼下巴以冲突几乎发展到了失控边缘,以军很难收手。
首先,以政府需要对民众有个交待,内塔尼亚胡执政以来,主打“安全”牌,但哈马斯突袭,不仅仅是打了以色列政府的“脸”,更印证着内塔尼亚胡的“失职”,冲突爆发后,内塔尼亚胡支持率直线暴跌。
面对国内的巨大舆论压力,以色列必须在军事行动中“好好表现”,替人民出气,而摧毁哈马斯,就成为了以色列政府急需兑现的一项承诺。
专家分析称,在以色列国内民怨平息之前,内塔尼亚胡短期内可能不会接受停火协议,这注定是一场漫长而艰难的战争。
4、加沙苦难,看不到尽头
但枪炮一响,是没有赢家的。
长期的仇恨,你来我往的报复打击,巴以两国人民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
纵观历史,从来没有天生的仇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和平共处的上千年,并非水火不容。五次中东战争,耗时十年,最终还是在谈判桌上解决问题,签订了《奥斯陆协议》,或许,巴以之间也需要冲突释放怒火,但为此承受代价的,却是加沙无辜的平民。
超百万加沙平民被以色列炮火从北部驱逐到南部,再一路向埃及西奈半岛迁移,设立“帐篷城”,但埃及又怎会愿意接纳如此大规模的外来人口,届时或将引发新一轮的区域冲突。
这不让待,那不让去,被视为“最后生路”的拉法口岸也不可靠,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三访以色列,也没谈下个所以然,加沙的苦难,似乎看不到尽头。
结语:关于目前巴以局势,大家还有什么了解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和故事。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