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十年乡村题材影视剧创作回眸
前不久,中办、国办印发《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文艺工作者努力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乡村建设题材文艺作品。于央视热播的《大山的女儿》《高山清渠》,以及地方卫视播出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就是乡村建设题材艺术的典型代表。农村题材影视创作有着优良的历史传统,涌现了不少精品力作。十年来,广大影视创作者在守正创新中奋力前行,用光影生动描摹“中国奇迹”和“中国变革”的壮丽画卷,呈现出不少新特点、新亮点和新收获。
题材类型在赓续传统中推陈出新
从1930年代的《春蚕》到解放初期的《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从1960年代的《小二黑结婚》到改革开放初期的《黄土地》,从1990年代的《被告山杠爷》到新世纪初的《天狗》等,均是载入史册的经典之作。它们共同的现实主义创作特征是在塑造典型人物中关注乡村现实问题、直面农村社会主要矛盾、服务时代发展需要,积极挖掘民族生存发展中的伟大力量和人性光辉。
新时代以来,农村题材影视作品积极传承前期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同时在题材类型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实践。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一点就到家》《你是我的一束光》,将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与浪漫主义创作风格进行有效融合,以创新思维开掘城乡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空间。创作者或立足中国都市看乡村,或从基层乡村看中国城市,在城乡变奏的交互视角中捕捉乡村建设的高质量表现对象,就创作方向和创作题材类型而言,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创新性。
农村题材网络剧《在希望的田野上》,网络电影《毛驴上树》《草原上的萨日朗》广受欢迎,作品丰富了农村影视创作和传播的新类型,拓展了农村影视创作的边际和空间,深化了我们对农村影视美学的新认知。创作者借助互联网技术平台为农村影视艺术创作打开了新视野,将传统农村影视创作延伸到了网络农村影视创作的新领域,网络农村影视创作呈现出通俗化、年轻化和大众化的审美特征。
《绿水青山带笑颜》《江山如此多娇》《大山的女儿》是“青春农村剧”的创作典型,创作者注重挖掘文化帮扶、电商帮扶和产业帮扶方面的新题材和新生活,反映了青年一代知识分子科技下乡、文化下乡和信息下乡的乡村建设新成果,以现代科技力量撬动传统文化资源助力乡村建设的新气象。
乡村纪录片《记住乡愁》系列季、纪录电影《出山记》是新时代“纪实农村片”的优质作品。前者在聚焦古老村落的时代变迁中,讲述传统而现代的中国乡土故事,侧重在小故事中寻觅乡愁和乡情,注重以时代精神激活农耕文化,努力实现传统乡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后者以客观冷静的镜头语言记录了大漆村村民易地扶贫搬迁走出大山的艰难历程,突出表现了他们挪穷窝、拔穷根和奔小康的穷则思变精神,以及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
由此可见,新时代以来农村题材影视作品多取材于中国社会脱贫攻坚的真实历史事件,在审美方面普遍追求纪实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注重在小切口、大深入和大主题中揭示基层社会变革的动力源泉和共同规律。可以说,厚重多元的乡村建设素材丰富了影视创作,许多作品在年轻化审美呈现中赢得了青年观众的认同。
人物塑造自觉突显时代感和命运感
新时代十年农村影视在时代新人塑造方面大胆突破,人物既具有现实主义的典型性和深刻性,又具有理想主义的信念和光芒,围绕人物命运和时代命运的同频共振进行重点书写,他们多是带着新思想、新信息和新技术奋进乡村建设的新一代农民,新的农民意识和农民理性正在形成。
农村题材影视作品中,《杨善洲》《李保国》《农民院士》中的杨善洲、李保国教授和老朱院士具有代表性,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外来”文化主体成功激活了本土农民群众主体的创造性,唤醒了他们作为乡村建设主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作品将英模人物发挥主体性助力乡村建设的优秀品质,以及反哺乡土和奉献社会的崇高追求很好地呈现出来,在“小人物、大时代”的审美观照中彰显了时代新人的初心使命。
农村剧《山海情》中的马喊水、马德宝和马德福父子,《马向阳下乡记》中的马向阳均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是基层社会“当代脊梁式”的主心骨人物形象,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迎难而上和战天斗地品格,以及艰苦奋斗和坚韧不拔的时代精神正是民族精神的赓续和拓展,人物主体在乡村建设发展中实现了自我的精神成长,作品注重以人的解放的程度反映社会历史文明演进的高度。
农村题材影视作品《出山记》《高山清渠》中的村支书申修军和黄大发,是“当代愚公式”的典型人物形象,两位书记咬定青山不放松,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带领大家打通生命通道,为最终摆脱贫困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可以说,新时代农村影视中的新农民已然成为乡村建设历史实践中的主体和主角,奋斗的农民形象、感恩的农民形象、幸福的农民形象成为时代新人的主要特征。
人物是故事的历史,这些典型人物形象或群像不是机械化、概念化的,也不是往昔强调的“高大全”式的人物形象,而是依托乡村建设的故事情节生动地、积极地并且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他们都是具有一定阶层基础和情感倾向的代表,是新农民和新思想的典范,国家的精准扶贫战略助推其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求生存、求发展和求幸福的动机并非来自单纯功利的个人欲望,而是来自战胜贫困和奔赴小康的民族复兴的历史潮流,这是新时代农村题材影视作品典型人物塑造最为显著的审美追求。
思想内容追求阔大深邃的高远境界
农村题材影视作品《老农民》《山海情》《我的父亲焦裕禄》等作品在思想内涵挖掘方面富有新意,创作者试图从多元视角展示乡村社会贫困的历史和现实成因,注重以大历史观记录乡村波澜壮阔的脱贫史和奋斗史,侧重体现新中国扶贫实践对乡村社会的形塑和建构作用,揭示了好政策、好干部和好群众三方形成的强大“历史合力”,是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深刻内因,诠释了精准扶贫战略和“两山”理论给基层乡村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增强了全社会对乡村建设事业的认知度和认可度。
以《十八洞村》《右玉和她的县委书记们》《最美的乡村》为代表的农村影视作品寓意深刻,这些作品注重以新的启蒙方式挖掘民族复兴中的自信力和文化定力,可以说,脱贫攻坚战唤醒了乡土社会的实践自信和文化自信,具有浓郁的“农民感情”和“乡土情怀”。作品告诉我们,唯有顺应农民群众过上好生活的历史夙愿,充分尊重农民的选择和意愿才能调动农民主体的积极性,方可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和创造动力,作品展示了“人民至上”思想蕴含的巨大社会变革力量。
以《山海情》《经山历海》《花繁叶茂》为标志的新时代农村剧,生动阐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预示了共同富裕的历史必然趋势,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在乡土中国的成功实践,诠释了乡村建设“富口袋”和“富脑袋”同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剧中书写的福建和宁夏之间的“东西协作”情感,既是一种团结友爱的兄弟情,又是一种集体主义的家国情,彰显了政党制度的先进性和人民性,是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的又一次胜利,呈现了人类最终战胜贫困难题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由是观之,十年来农村题材影视创作取得了突出成绩,既是影视艺术家个人才华和努力付出的结晶和回报,也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伟大实践条件与社会需要、时代需要相互碰撞交融的累累硕果。
【作者系太原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乡村振兴视野下百年中国农村题材电影的传承与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