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总是“YYDS”,好看就是“炸”,你是这款吗?
表达赞美总是“YYDS”,好看的舞台一律叫“炸”,棋逢对手的高水平竞争都称之为“神仙打架”……当我们打开社交网站,放眼望去都是类似的流行语表达。有人担心,各种“梗”充斥着网络空间,会让一些人离开梗就不会说话,让“文字失语”现象愈发严重。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什么是“文字失语”?很难被精确界定,概而言之,就是难以准确表达自身感受。创建于今年1月的豆瓣小组“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如今拥有14多万名成员,他们这样介绍自己:“长期以来,作为倾听者和旁观者的我们,逐渐忘记了如何组织文字的逻辑、怎么清楚地运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观点。”在“万物皆可‘绝绝子’”的网络语境中,表达似乎变得轻而易举。从热梗到表情包,从影视作品截图到网络段子,所有可见的表达都有现成的素材可供随时取用。就比如,经历了一件惊心动魄的事情,讲一大通却说不到自己真正想要表达的点上,一个“你懂我意思吧”的表情包就能缓解尴尬并将对话继续下去。
但在表情包的你来我往中,一些原本想要表达的丰富的意蕴仍处于一片混沌。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了,而65.4%的受访者将贫乏的原因归结为同质化表达、全民复制的网络氛围。语言发展是一个“用进废退”的过程,单纯的“拿来主义”“搬运惯习”势必会造成表达能力的萎缩。“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想说却不知如何说”“突然丧失了表达能力”,不少“文字失语”者都曾遭遇这样的窘境。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思考世界的工具,表达方式的选择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语言的单一最终会转变为思维的匮乏,语言的退化会导致思维的简单化。有人举了一个例子:“我觉得西瓜很好吃,雪糕也很好吃,但是这两种好吃不是同一种好吃。如果雪糕是yyds,西瓜也是yyds,那它们之间的分别就被抹除了。”当一个词可以指代一切的时候,它原本的意义边界也将逐渐模糊,而意义模糊之后,完全由网络热梗构成的表达便会逐渐滑向单纯情绪的宣泄,挤压实在意义和审慎思考的空间。由此而言,网络流行词对正在学习规范性表达的中小学生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也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代人拥有一代人的网络热词。语言是社会符号,不可能在脱离社会发展的真空中存活。最早表示男生女生的“GGMM”、自媒体发展初期的“男默女泪”已经成为“00后”口中的互联网“考古”词汇,“蓝瘦香菇”这样的谐音梗、火星文等也随着工具平台的迭代已然翻篇。从互联网的发展进程来看,网络流行语符合时代特性,是互联网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正如余光中所说,“语言诚然是活的,但应该活得健康,不应带病延年”。加强正向引导,清除网络用语中的消极成分,语言的河流才能维持良好的生态。
“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语言更是如此。从戒除对流行语、表情包的过分依赖YYDS什么意思网络流行语,多进行完整的文字表达,到建立读书打卡群,倒逼自己阅读、思考YYDS什么意思网络流行语,一些“文字失语者”正在不断尝试各种方式找回“自如地用文字表达想法的能力”。让丰富多元的表达方式各放异彩,我们共同的语言社区才会更加枝繁叶茂。
这正是:万物皆可绝绝子?陈言务去且深思。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