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上空盘旋的阴霾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欧阳晓红
一
1月29日,中国资本市场上演冰火两重天。当日,国债期货全线收涨,30年期主力合约涨0.19%,10年期主力合约涨0.11%,5年期主力合约涨0.05%,2年期主力合约涨0.03%。
A股上证综指报收2883.36(-0.92%),深证成指报收8581.76(-2.06%)、创业板指报收1623.81(-3.49%),再创阶段新低;中字头、饮料制造板块涨幅居前;两市成交额8052亿元,较上日缩量235亿元。当日北向资金净卖出5.92亿元。
次日,市场走势仍在分化。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一度升至历史新高103.505,突破历史高点103.485。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报收2830.53(-1.83%)、8375.98(-2.40%)、1583.77(-2.47%)。两市成交额6636亿元,较上日缩量1416亿元;北向资金净买入17.42亿元。
通常情况下,国债被视为较为安全的投资工具,尤其在市场不确定性增加或经济前景不明朗时。国债期货价格上涨可能表明投资者正在寻求避险,转向更为稳定的资产。
形势逼人。龙年春节前夕,这仿佛是一场不能输的“保卫战”。近期监管层密集出台一系列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举措。
1月22日,国常会强调,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更加注重投融资动态平衡,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要加强资本市场监管,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打造规范透明的市场环境。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着力稳市场、稳信心。
1月24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表示,将进一步研究把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当日,证监会发布《建设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接受媒体采访》文章。文章称,从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如推进回购分红、发挥证券基金机构的作用回报投资者、梳理完善基础制度安排如发行定价、询价等机制等方面开展工作。这一天,央行宣布降准,将释放约一万亿的流动性。
多部门合力作用下,A股应声大涨。1月23日至1月26日,沪指上涨近6%,由2724点回升至2910点。
1月28日,证监会消息称,为贯彻以投资者为本的监管理念,加强对限售股出借的监管,证监会经充分论证评估,进一步优化了融券机制。
1月29日,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在北京出席部署走访上市公司工作、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全国视频会议。何立峰强调,各相关地方、部门要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支持力度,以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助力信心提振、资本市场稳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1月北上资金延续净流出,市场活跃度下行。据平安证券梳理,供给端,截至1月26日,1月融资余额较上月略有回落,为1.54万亿元,新成立偏股型基金约95.9亿份,北上资金净流出193.6亿元,较上月净流出规模上升。需求端,1月IPO+增发累计规模较上月回落,大股东减持规模略有提升至57.2亿元。交易端,1月市场换手率延续下降至2.9%。
尽管政策暖风频吹、市场生态也在持续净化,已收复大部分“失地”的A股却未能企稳。1月29日,上证综指失守2900点,创业板指数创2019年10月以来新低。
盘旋在A股上空的阴霾是什么?投资者的信心何以提振?
一位资深私募人士说,股市,也有自己的规律,技术上一旦跌破,就要跌到位才行。反弹与反抽改变不了趋势,影响的只是节奏与速度。
在这位人士看来,上证综指3731到2863是A浪下跌,2863到3424是B浪反弹,现在可能是最惨的C浪杀跌。他认为,沪市强深市弱,本质上是2018年10月救市以来,沪市涨幅小所至。同样时点,2440点至今,上证综指涨幅16%、创业板指数1184至1583涨幅仍有34%。所以,创业板跌得最快,因其涨幅大。
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分析,房地产行业几乎没有复苏迹象的情况下,监管机构承诺加快由市政府协调的新房地产融资计划,扩大商业地产贷款用于偿还债务的用途,并且广州取消了大部分购房限制。
“房地产销售和建筑活动继续显示急剧收缩。”陆挺称。他的逻辑是,与2019年同期相比,截至2024年1月28日,21个主要城市新房销售7日移动平均量的增长显著下降至-51.6%,较一周前的-42.8%进一步下降,这是基于农历日历的数据。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低等级城市的增长分别下降至-6.7%、-44.2%和-86.1%,而一周前分别为18.8%、-38.6%和-80.4%。在房地产建设方面,1月17日至23日,水泥运输量的年增长率从一周前的-32.6%下降至-34.4%。
不过,房地产市场投射至A股之负向反馈并非全部故事;国际投资者仍在关注A股。
二
A股怎么了?回眸2023年,这一年在全球股市普遍上涨的大背景下,A股与港股却逆势收跌,不免让人担忧中国股市是不是被全球投资者遗忘了?
并非如此,联博基金资深市场策略师黄森玮指出,全球投资者依然关注中国股市。
黄森玮强调,全球投资者依然相当关注中国股市的投资机会。美银证券每个月会针对全球各地的基金经理/投资经理做一个调查报告,其中一项问题是:“您认为当前最拥挤的交易为何?”1月中旬最新出炉的调查报告显示,“卖出中国股市(Short China equities)”是目前全球基金经理普遍认为第二拥挤的交易,仅次于“做多美股七雄(Long Magnificent Seven)”。
换句话说,黄森玮认为,对越来越多的国际机构投资者来说,卖出中国股票已是市场共识,但继续执行这样的投资策略恐怕难以产生预期差,更不用说获得收益。因此,此时应当是逆向思考的时候,重新回头在A股寻找投资机会。
从国际投资者及全球货币政策的角度来看,联博基金认为,2024年将是有利于A股的一年。当美元利率走高时,资金倾向流出中国股市;相反,当美元利率走低时,资金倾向回流入中国股市。
黄森玮解释,这个道理不难理解,当美元利率较人民币利率高时,美元通常相对强势,而美元计价的资产(美股、美债等)就显得更具吸引力,因此资金通常倾向赎回中国资产,并买入美元资产,反之亦然。
目前,许多投资者担忧外资卖出中国股票,是否不看好中国?事实上,从历史经验来看,这并不是外资第一次卖出中国股票,外资对中国股市的进出跟景气周期一样,有起有落。
现在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于2024年降息,而美国国债收益率也于2023年10月份触达高位并反转下滑,这代表资金回流中国股市的概率变高,增量资金将有利A股走势。
当然,也有人担忧地缘政治因素将影响外资的投资意愿,特别是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
黄森玮表示,从理性的角度与现实来看,供应链的转移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完成。中国是新兴市场当中,少数拥有优良基础建设以及庞大人口基数的国家。与其他拥有相近人口的新兴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口群体受教育程度较高,也相当勤奋,这些已培养数十年的“养分”,短期内恐难以被复制。因此,即使地缘政治因素有其不确定性,但联博基金认为多半已反映于当前A股偏低的估值当中。
不过,也有专家警示,需要防范A股越跌、估值越便宜的投资逻辑;不是A股估值越低,投资者就越会抄底;反之,需警惕跌跌不休的下行风险。
此一时彼一时。常言股市是经济的睛雨表。果真如此吗?
过去20年的中国经济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据天风证券分析,第一阶段是2000年—2007年的高速增长期,此时依靠着全球化红利,中国快速崛起成为“世界工厂”,出口对GDP(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一度超过50%,GDP增速一度超过10%。第二阶段是2009年—2016年的中高速增长期,出口对经济拉动力减弱,以地产和基建为抓手,投资取代了外需成为国内经济增长的引擎。GDP增速逐渐回落至5%—6%左右。
第三阶段是2018年以来的“L”形减速换挡期,随着房地产迎来长周期拐点,传统的投资驱动模式逐渐失效,政策开始强调通过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和制造业优势来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过程中,房地产行业的困境几令A股承压。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房地产行业的不稳定也给市场带来了额外的压力。
目前的挑战在于,政府采取的旨在稳定市场的措施,如加快新房地产融资计划和调整购房限制等,效果显现可能仍需要时间。
此外,政策尚未见效,可能是因为市场需要时间来吸收和反应政策变化。同时,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如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威胁和红海航运袭击,可能增加市场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和监管机构需要保持沟通的透明度,以减少市场的恐慌和不确定性。
如此,怎样驱散盘旋在A股上空的阴霾,提振市场信心可能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关键在于先要让A股“止血”。有人诘问,上市公司大股东有卖不完的筹码,公司一上市即颠峰,是大股东套现的起点,A股就像是融资市场,而非投资市场。
此外是“政策的连贯性和预测性,和长期稳定的经济政策”。需确保政策的连贯性和透明度,让市场参与者能够理解和预测政府的行动,这包括实施利于经济增长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再者是改善市场基础设施,增强市场透明度和公平性,促进上市公司质量,以及积极应对经济挑战,减少不确定性。
如何建立一个更加稳定、健康和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需要政策制定者、监管机构和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盘旋在A股上空的阴霾终会散去,如果我们真正懂得敬畏市场、尊重常识规律……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