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是复习,不是做题——解题技巧
高考复习是复习,不是做题——解题技巧(20)
近来,前来咨询的同学既感到浮躁又觉得渺茫,有的学生说,为什么会这样啊?我的学习问题怎么会越来越多,好多以前没有认识到的问题都冒了出来。有的学生说,现在已经到了高考的最后阶段了,可是我还是觉得没什么底。还有的学生说,我觉得问题仍然很多,感到压力很大,却无从下手,不知该如何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有的同学在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复习和努力后,自己掌握的学科知识上到了一个新的平台,对各个学科学知识的理解上到了一个新境界,就会发现一些原来看不到的问题,也会感到问题怎么越学越多?于是,他们开始困惑,开始盲从,甚至于相互比着开夜车,相互比着看谁做题多,看谁做的难题多。
是啊,离高考越来越近了,很多人把拚命做题当成了攻坚的重点,找来大量仿真题目、模拟考卷等等,走进教室有些学生的课桌上书已经堆成了山,真可谓“试卷等身”。但是经过大量做题以后,学习成绩并没有上升。
上述问题带有很强的普遍性,给相当多的考生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如果不能帮助他们认识目前的困难,搬走横在他们面前的大山,那么就会从根本上动摇他们的信心。没有了希望,就有可能会放弃。
复习要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需要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也需要运用一定的技巧,最终体现出来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一、该怎样做题
高考复习要大量做题,这是毋庸质疑的。然而高考复习重在复习,而不仅仅是做题。复习是一个把所学知识连为一个整体,从中去寻找知识之间的联系和演变及变化的规律,并且将其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最终建立自身知识结构体系的过程,而做题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1、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
做题是这一阶段最应当做的一件事,现阶段学习更要重视结构,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
知识梳理分为四个层面:
第一层面:关上书本,看看自己能否说出课本目录,能否回忆出各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和所学的主要内容。
第二层面:梳理各部分典型题目的解题思路、解题步骤有哪些。
第三层面:是公式、概念、定理等等基础知识是否记牢。
第四层面:学会“看题”,看完题目后思考一下“我该怎么做,该怎么去解”,思考完后直接看答案,看其解题思路与自己的有什么不同,有差异就找原因。这又分为做完题后立即“看题”和抽时间系统地“看以前做过的题”。
最好把梳理的结果画成一张结构图,这样就能对自己掌握和未掌握的知识体系一目了然,同时又易于记忆,也就不会出现茫然没底的情况了。
2、做题要注意难度搭配
做题要注意难度搭配。首先要把基本题型搞扎实,不要一味去做难题,同时,要思考难题与基本题型的演变关系。自己还得权衡一下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要敢于放弃难题。根据高考命题原则,抓住中等难度题就抓住高考总分的80%。
3、做题要注意题量分配
没有谁能把与高考有关的题全部做完的,然而题海无涯,题型却有限,所以在重视做题量的同时,还要重视题的类型。可以把约30%左右的时间放在题型分析和思考上,避免出现“只知道埋头拉车,不知道抬头看路”的情况。假如在复习时只是盲目做题,而不在寻找规律上下功夫,不仅起不到做题的效果,而且做的题越多越会感到糊涂,盲目搞题海战术,那有如没有方向地在大海中游泳,那是误人子弟。
要学会调整做题和知识复习间的关系。有不少学生已经做了很多题,仍然感觉心理没底,其中一个关键就是对知识结构的复习没有到位。在做题的同时有必要想想自己能否清楚地勾画出各学科的结构来,包括知识点、原理、关联性、对应题型及解题思路等。
4、学会归纳总结学科知识,提高思维能力
把各个学科的知识归类处理,可以从总体理解、原理分析、单一题型、综合应用等多个方面去划分,去处理,去解决。从所学知识出发,所有的复习都紧扣教材,以教科书中的原理为主线,从基本原理、基本题型出发,这样,就可以轻松面对各种问题。后面的问题解决起来也会更加容易和快捷。
5、把各个学科的问题归类处理
很多同学往往在发现了问题的表面后,就不再追问问题的内在因素,常常被表面问题迷惑和吓倒,从而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看起来很多的各种问题。这个问题表面看起来是学习问题,其实是一个心理问题。你在问题面前知难而退,或采取回避和拖延的态度,那么这个问题将会始终存在,这也是很多人一直到高考都始终感到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原因之一。
把发现的问题按照学科和知识大点,进行归类,把自己学习中的问题用列表或画图方式排列出来,并且逐个分析原因,迅速形成一套解决策略,真正做到心中有数。一旦你把问题列出来,并且分学科,按难易和轻重缓急的优先处理顺序排列出来,你将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目标方向的清晰也会让自己对高考多一份信心。
同样的,需要优先处理基础性和原理性问题。至于那些难题,在你解决了基础性和原理性问题后,随着掌握的知识内容和范围广了,难题也就不再难了。难是因为不会,会了也就不难了。
6、不同学习成绩水平的学生侧重解决不同问题
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书本知识已经弄懂了,加强练习,多做题,便能熟能生巧。家长应继续强化学生的信心,让学生明白只要策略对路,方法得当,再加上多练题就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对于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家长应鼓励他进一步发掘潜力,在巩固现有成绩的基础上实现有所突破,有所提高,目标不宜过高,尤其要克服与其他同学攀比的心理。
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可能因为基础差,也可能因为方法不正确,书本上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还掌握不透彻,所以需要先看书,把基本知识弄懂,然后再做题。如果这时的你直接就做题,那么一是你做题速度会太慢,花费的时间会多,这是在浪费时间!如果弄懂了知识再做题,你的做题速度自然会大大加快,学习效率自然会大大提高。在剩余的时间里,要明白一个知道,对于得610分左右的好学生而言,要提高10分是困难的,对于得450分左右的学生而言,要提高50分甚至100分,却是大有可能的,所以你才是潜力最大的学生!而不是没有希望的学生,是差生。
上面谈到的几个方面很多同学不愿去做,但是如果能够强迫自己去做并完成的话,就会对原来的学习起到很大的提升作用,就会受益匪浅。
学生要正确面对现实,巩固优势,总结经验教训,查漏补缺,充分合理地利用剩下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其实,学生都是很聪明的,只要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抓住了实际基础,对所学知识有较强的框架感,再使用一些技巧,那么他们的水平就会提高得非常快。不要害怕时间不够,学生的学习潜力非常大,只要入了门,看到了希望,他们学习的进度会快得惊人,学习劲头也会让你觉得不可思议。这就涉及到了心理效应的运用范畴。
二、该怎样运用心理效应
前面我们谈到了高考复习是复习,不是做题,这与学习有关,绝大多数家长和部分学生会觉得既然与学习有关应该解决的是学习问题,怎么又谈到了心理效应的运用这个层面上来了。其实道理很简单,学生的浮躁和渺茫就属于认知,属于心理范畴。
我们知道,没有处于升学阶段压力的同学是很少会感到浮躁和渺茫的,这个问题的产生和升学压力的积累有关,越临近高考我们感受的压力会越大,此时往往会无意识地放大情绪的感受。一些原来并不起眼的问题,甚至是被忽略的问题,会突然“变得”非常重要,这是心理状态发生了变化,让我们对同一问题获得了不一样的感受。心理不调整好,没有一个好的情绪和心情,怎么能学得好?怎么能痛痛快快地学习?而我们的家长往往会忽略了这一点,一天到晚只知道催促同学学习,学习,再学习,而不是去想方设法为他们准备一个好的情绪环境。
学习有它自身的规律,只有遵循学习的规律,有一个好的环境,才能让他们学得轻松愉快,学出效率来。如果家长坐在那里独自着急,觉得不知道该如何帮,或有劲帮不上,那是家长你还需要学一点高三家长如何当的相关知识(不仅仅是高三家长的十大任务(家长教练技术培训课程)、家长)和学习一些心理效应运用的方法(《提升学习竞争力》、写给家长的话)来充实自己。
根据多年的咨询经验,心理问题首先出在家长身上,然后影射到学生身上,所以首先得解决家长的问题,请见《提升学习竞争力》的相关章节。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