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学习笔记4
《黄帝内经》这本书怎么来的,《黄帝内经》这个书为什么这么叫?
这不是黄帝写的书,是一个托名,假托黄帝。
假托黄帝有什么好处呢?
因为黄帝是中国文化的始祖,作为文化界的东西,加上黄帝二字,大伙信任。
黄帝是怎么回事呀?
黄帝,是中国古代氏族社会的一个氏族,是有血缘关系那个氏族,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有血缘关系,当然是很大的一群人,那个族叫黄帝族,但是在后世,逐渐地就把黄帝给比喻为是一个贤明的君主。
黄帝作为一个人来看,怎么看的呢?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第一》五帝的第一帝,就是黄帝,说黄帝是“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所以我们现在大伙常说轩辕黄帝。
下面司马迁对黄帝的描写是“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说黄帝这个人,生下来就非常灵敏,有“神灵”,年龄很小就很善于言辞,年龄很幼,想问题就很周全,思维很敏捷,等年龄长大了一些,就很敦厚、很聪明,很敏捷。
那《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第一篇怎么描写的呢?只有一句话不同,它是这么说的“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内经》上最后一句话叫“成而登天”,说长成后,登天子位。看来《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这样描写,可能是作者在写这几句话的时候,是从《史记》那儿引出来的。
因为最后一句《史记》说“成而聪明”,《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最后一句说“成而登天”,其它都相同。
关于黄帝,还有人说黄帝不是姓公孙吗?可是又说黄帝是姬姓,为什么说是姬姓呢?因为他长时间地居住在姬水这个地方,过去人们居住在哪儿就姓什么,所以说姬姓。传说当中,说黄帝和炎帝战于阪泉,黄帝和炎帝打完仗之后,两个族就融合在一起了,就成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了,所以讲炎黄子孙就是这么来的。还有黄帝战胜蚩尤,他战于涿鹿之野,然后天下诸侯就奉黄帝位天子。
说黄帝有“土德之瑞”这和《内经》就有关系了吧,土色黄,所以叫黄帝。
西北很多地区都是干旱,或者说是丘陵,草木都很少,可是呢,黄帝陵的周围几公里范围森林茂密,那个地方水土就没有破坏,可能,一是那个地方风水选得好,一是几千年来,人们再砍伐、再捣乱,他没有到哪里去破坏它,不砍伐,所以那桥山周边那几平方公里森林茂密,非常漂亮。这是中华民族崇尚祖先,给我们保留了很多的文化遗产。
医学著作,为了让它很好的流传,也托名黄帝,所以就叫《黄帝内经》,这是黄帝托名的问题。
为什又叫《内经》呢?
与《黄帝内经》同时代还有其他一些著作,还有《黄帝外经》、《扁鹊内经》,还有《旁篇》,但是,那些著作都已经失传了,唯独《黄帝内经》存于今世。
为什叫《内经》、叫《外经》呢?
这个“内”和“外”据考证,没有太多的深意,只不过像现在我们写书,分成上篇、下篇,这样一个分法而已。
尽管《白氏内经》、《白氏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这些其它的书没有了,但是在中国古籍当中不是医学著作的古籍当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分类方法,比如说,庄子有《内外篇》,韩庄子有《内外储》,都是以内外来分类的,看看这些书它们在分内外的时候,没有太多的深意,只是分成上下篇,这样一个意思而已,所以《黄帝内经》的“内”字,不具备更深刻的含义。
而这个“经”字,到是很重要的。
“经”的本义是丝织品的那个纵线,经纬吗,横的叫纬,竖的叫经,这个纵线又可以引申它就是主干,再引申那就是基础的、最原则的、最重要的那就叫经。所以在文献上一称为经的,那就是最重要的原理,最基本的理论就在那,就是大家必须所遵循的,这就是经。
也就是说《黄帝内经》是研究人体,是研究医学理论的最经典的东西,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则,所以把它称之为经。
这就是关于《黄帝内经》的名称的问题。
《黄帝内经》是两部书组成的,一部叫做《黄帝内经素问》,一部叫做《黄帝内经灵枢》,各有八十一篇论文。
为什么叫《素问》?
《新校正》是宋代时候的校正医书。《新校正》有这样一段论述:《乾凿度》云:“夫有形者生于无形,故有太易,有太出,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
“太易者,未见气也”-——气还没见到,那是最古老的时候,
“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初,这宇宙之间有了气,
“太始者,形之始也”-——太始,这时出现形体了,不但有气,气能成形了,叫太始。
“太素者,质之始也”-——太素,不但有形,而且有质存在,素是质的意思。
《素问》,“问”是学问的意思,素就是质,为研究质的问题,研究什么质呢?看来就是研究人体的质。
人体的质是什么?
体质、气质、生理、病理都有质之存在,有了形质存在,才有其它一切可言。
有了形,人的人体,才能研究人的其它学问,说“气形质具,而疴瘵由是萌生,故黄帝问此太素,质之始也。”
“气形质具”-——气和形体、和质都具备了,
“而疴瘵[zhài]由是萌生”—— 疾病才开始萌生,
“故黄帝问此太素,质之始也”-——这是《新校正》说,为什么叫《素问》。换句话说《素问》就是研究人体的生命规律、生理、病理以及治疗等方面的规律,所以叫《素问》。这就是《黄帝内经素问》书的命名。
还有关于《灵枢》的问题,《灵枢经》这个书的命名,是有个流传过程。当然就这两个字来说“灵”就是灵验,“枢”就是枢纽。也就是说,它里边讲的主要是针刺经络穴位的问题,是针刺治疗疾病,经络对人体来说作为一种枢纽,用起来非常灵验,可以理解为是《灵枢》。
《素问》这部书有九卷,《灵枢》也有九卷,当时《灵枢》这九卷没什么名称,就因为它有九卷书,所以当初这部书这个书名曾经叫过《九卷》。
《伤寒杂病论》,张仲景的原序说“撰用《素问》《九卷》”,《九卷》就是《灵枢》。
《黄帝内经》这部书分为两部,每部书各有八十一篇文章。
为什么是八十一篇呢?
因为九九八十一,九为数之极,没有再大的了,再大就是十,十又是一十,又从一开始了。所以从中国的传统概念上,九是数之极。
九九八十一篇,表示我那个医学理论是天地人无所不包,最完善的东西。所以两部书各取八十一篇文章。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