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墓发现嫦娥踪迹,嫦娥原来不叫嫦娥,难道神仙真的存在?

天天见闻 天天见闻 2022-09-06 文物 阅读: 331
摘要: 湖北一座千年古墓竟发现了嫦娥的踪迹,神仙难道真实存在?千百年来,人们一直相信嫦娥奔月只是个美丽的传说,但是1993年一座千年古墓的发掘中竟意外发现了嫦娥的踪迹。湖北省文物局收到这一消息后高度重视,立刻派了专家赶往了施工现场。这个千年墓穴又和嫦娥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嫦娥”被称为“姮娥”在古籍中是有迹可循的。

一、千年古墓发现嫦娥踪迹

湖北一座千年古墓竟发现了嫦娥的踪迹,神仙难道真实存在?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相信嫦娥奔月只是个美丽的传说,但是1993年一座千年古墓的发掘中竟意外发现了嫦娥的踪迹。

1993年3月的一天,湖北荆州市邱北村王家台的村民正准备挖一个鱼塘。在挖掘过程中,村民们挖着挖着感觉到不太对劲,仔细一看里面竟是一座类似于墓葬的地下建筑。

于是村民们就不敢轻举妄动了,立刻将这件事上报给了湖北省文物局。

湖北省文物局收到这一消息后高度重视,立刻派了专家赶往了施工现场。专家在仔细勘测后确认这是一座秦朝时期的贵族墓葬。

这个古墓中虽然没有发掘出珍贵的金银玉石,但是一共出土了813枚竹简,大家都知道在考古学上墓中出土的古籍、青铜器上的铭文要比黄金玉器意义更加重大。因为透过这些文字可以解读出遗失千年的真相,使尘封千年的故事重现于人间。

很快,专家在这批竹简中发现了易经《归藏》,神秘古籍失传千年后再度现世,这让整个考古学界都震惊了!

专家们立刻对竹简做了保护性的清理和解读后,发现在《归藏·归妹》中有这样的记载:“归妹曰:昔者恒我窃母死之”。

这后面虽然不幸残缺了一个字,但是见多识广的考古专家认为文中的“姮我”就是“姮娥”,文章后面缺失的文字为药。

这段文字讲述的其实就是现在广为流传的嫦娥奔月的故事。

在上古时期的古汉语中,“娥”通“我”,这么说来竹简中记述的“姮我”可以理解为“姮娥”。

那么,姮娥与嫦娥是一个人吗?

这个千年墓穴又和嫦娥有什么关系呢?

二、嫦娥原来不叫嫦娥,千古谜团能否就此解开?

湖北千年古墓中发现失传古籍,里面竟记载了嫦娥踪迹!

嫦娥原来竟然不叫嫦娥?

嫦娥奔月的故事又是否真实存在?

其实“嫦娥”被称为“姮娥”在古籍中是有迹可循的。

《淮南子》中有这样的记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姮娥窃之奔月,脱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

这句话翻译过来大概是:后羿的妻子姮娥偷偷吃了后羿从西王母那求来的不死神药,吃了神药之后嫦娥飞上了月宫,变成了一只蟾蜍,成为了传说中的月精。

这段记载虽然在细节上与现在广为流传的嫦娥奔月的故事有所不同,但是内容上与现在的版本倒是大同小异。在这本书里面,我们现在熟知的嫦娥记录为“姮娥”。

姮之所以变成嫦是因为在我国古代有一个非常传统的避讳习俗。

在古代,皇帝在登基后认为与他名字读音相同的字犯了忌讳,而皇帝作为天下的主人当然不可能改掉自己的名字,自然是其他人为了避讳改掉自己的名字。

西汉早期的君主汉文帝名叫刘恒,“姮”与“恒”读音相同,为了避讳皇帝的名字,姮娥改为嫦娥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此次发掘中出土的竹简还有一段有关嫦娥的记载,不过还不太确定,因为这段竹简的内容也残缺了,只有中间的“奔月而枚占”五个字。这枚残缺的古籍透露出来的信息是奔月之后占卜。

但是奔月和占卜的故事为什么会联想到嫦娥身上呢?

原来在宋朝有个叫史绳祖的学者,在查阅典籍和历史资料后对嫦娥奔月的故事作了细致的研究,他发现嫦娥很可能有另外的名字叫“常仪”或“常羲”。因为在上古时期仪和娥的读音相同。

常羲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月亮女神,传说她为上古时期的月亮之母。

《山海经》中关于常羲有这样的记载:“常羲与羲和同为上古天帝帝俊的妻子,她曾生下十二个孩子,这十二个孩子分别代表着十二个月份,因此我们如今的一年按十二个月份记。”但是史绳祖的解读由于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只能作为一种参考。

在1964年还出土过一个刻有画像的汉代石块,上面画着一个人首蛇神、奔向月亮的女子。有人认为这就是嫦娥,但很奇怪的是这个嫦娥有着蛇的身子,这在以往的传说记载中根本没有找到。专家们在查阅典籍、经过仔细的对比研究后一致认为那件汉代石块上人首蛇神的女子是女娲。因为石块下面还画了个与之对称的人首蛇神的男性形象。很显然这上面画的是女娲和伏羲的故事。

明朝著名的文学家杨慎也对嫦娥奔月的传说作了考证。他认为嫦娥奔月的传说是由常仪占月的故事发展而来的,常仪是个善于观测月相并做出占卜的神异女子。

我们在王家台秦墓发掘前,一直认为最早有关于嫦娥的记载出现于《淮南子》中,现在我们才知道原来嫦娥的故事在先秦时期就有了。

难道嫦娥奔月这个神秘传说的故事原型一点也不神秘?

千年秦墓中出土的古籍能否就此得到破解?

三、千年传说越传越离谱

湖北千年秦墓中发现失传已久的神秘古籍,或将重新解读“嫦娥奔月”。

流传千年的传说竟然是越传越离谱?

依据先前的杨慎等文学家的考证再结合王家台秦简的记载,考古学家们推断出“奔月而枚占”就是描写的常仪占月的故事。

常仪占月讲述了一个名叫常仪的女子非常善于观测月相,并且她还能通过月相和星相来推测出明天的天气。人们都觉得十分神奇因而把她当做神仙对待,因此有关她的传说就流传下来了。

要知道在古代人们可没有先进的望远镜和天文台来观测天气,只能通过观察星星和月亮来推测接下来的天气情况,因此还出现了不少有趣的谚语和俗语。比如“月亮旁边有圆圈,刮风就在明后天”、“星星水汪汪,下雨有希望”、“星星眨眼睛,出门要带伞”等等。

专家们最后推测出这样的结果:由于人们书写和读音的习惯在千百年来一直在改变,常仪占月这个故事也就传得越来越离谱,最后演变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嫦娥奔月的神话。

在理清楚嫦仪占月与嫦娥奔月的由来后,很多人感觉受到了欺骗。因为他们觉得如今广为流传的神话故事根本就是以讹传讹的结果!

以上所说只是考古专家们根据残缺史料而得出的一段推导,至于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还要寄托于以后更多的考古发掘来展现。

其他相关

“三毛”也是徐汇人?来听听地方志里的文化密码!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6-01 阅读: 1
地方志凝聚着一方水土的故事,也是地方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为了促进方志文化更好服务社会发展,5月16日下午,徐汇区方志文化“三进”示范推介展示会暨湖南街道方志文化街区建设发布活动在徐汇滨江党群服务中心举办。 ...

长城万里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10本关于大秦大国的历史好书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5-31 阅读: 1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大秦王朝统一六国,并不仅仅是秦始皇一人之功,而是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本期书单关键词:...

中国上下五千年,那关于那些没有历史记载的被我国称为什么时期?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5-31 阅读: 1
常常听说,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而之前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是上古时期。以目前的考古情况来看,大约是在夏商之前。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淮阳发现了一座属于黄帝时代的古城遗址-平粮台古城遗址,在这里发现了标志文明的青铜和文字。考古工作者在陕西也发现了黄帝时代的骨刻文字。这些考古发现充分说明,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在五千年以上。 ...
纪念金庸先生百年诞辰论坛在香港隆重举办

纪念金庸先生百年诞辰论坛在香港隆重举办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5-30 阅读: 1
4月28日,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支持,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主办,大公报、点新闻、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协办,艺术香港文化推广中心承办,华山论剑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独家赞助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纪念金庸先生百年诞辰论坛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隆重举办。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中央驻港联络办宣文部副部长林枬,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主席、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董事长李大宏,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会长张国良,著名文化学者、陕西文联副主席、华山论剑西凤酒品牌文化顾问肖云儒,金庸前秘书、金庸作品编辑和研究者李以建,华山论剑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小军以及来自各界代表出席活动,共同见证了这场文化盛会。论坛由香港新闻联常务理事林芸生主持。...

山水画写意,是因为根植着老庄思想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5-29 阅读: 1
由此看来,老庄哲学思辨一直贯穿并延伸于整个中国山水画史。但无论是哪个朝代,其山水画的发展都潜移默化地受到老庄哲学思辨及审美心境的影响。无论是哪个时代的山水画,都受到了老庄生命美学的催生与感染,追求生命意识和心性的神韵,是中国山水之『魂』。...
六波罗密多

六波罗密多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5-25 阅读: 1
一、檀越波罗蜜:梵语擅越,亦名擅那,译为布施;运心普周名‘布’,辍己惠人名‘施’。’又六波罗蜜经说:‘菩萨摩诃萨,应当更发二种胜心:一者,所有资财,库藏诸物,知自性空,尤如阳焰,梦想幻化。二、尸罗波罗蜜:尸罗译为戒,亦名防止。四、毗梨耶波罗蜜:译名精进,精而无杂,进而不退。...
我来说两句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