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案失败还遭“背刺”,欧盟高官质问:美国算不算我们的“盟友”?
据悉,22日欧盟委员会提出了一项“大方案”,要为明年的天然气找到新的出路。该提议首次宣布将俄气“限价”为275欧元/千瓦时,从明年1月1日起生效。虽然“限价令”的出发点是避免盟友们哄抢抬高气价,实现低价买气的目标,但不切实际的想法立刻就引来了很多国家官员的表态。他们认为如果按照欧委会这条路走下去,欧洲不仅买不到所谓的低价气而且其他国家也会拒绝出售给他们能源,真正闹“气荒”了。
就在该提议出台刚满两天,意大利等15个国家带头表示不签字,他们拒绝任何讨论的可能性。各成员国的态度转变也让法案彻底成了一个“笑话”,限价这件事只存在于他们的想象中。与此同时欧洲国家企业也正在面临“外逃”的危机,由于能源价格居高不下,加上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政策补助的巨大吸引力,欧洲很多公司计划搬迁生产线甚至将公司转到美国,为此法国总统马克龙亲自请这些企业家吃饭,呼吁他们能“留下来”。
24日,欧洲一名匿名高官在“政客”网站上发表了对美国抨击的社论文章,引发很大反响。他声称尽管美国和欧洲属于“大西洋联盟”,但现在美欧关系正处在“历史性的关头”,来自能源和贸易的双重背刺可能会让美欧在俄乌冲突等问题上失去民众支持;拜登政府必须要认识到,在许多欧盟国家公众舆论正在发生转变,他们对美国的怨言在日渐增多;真相是从这场战争中获利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因为他们以更高的价格卖出了更多的天然气和武器。
这名官员质问,如果做到这个地步,那么美国“到底还算我们的盟友吗?”有分析称当前欧洲很多人对美国的不满主要来源两点:其一是美国拒绝为他们提供平价天然气供应,欧盟遵照美国约定对俄发起大制裁并承受长期痛苦,美国有义务帮助他们稳定物价和能源;事实却是美国以“上不封顶”的价格向欧洲兜售海运天然气,美能源公司的盈利让他们还清了多年的债务,当然这些成本最后还是分摊到各个欧洲人头上的,欧洲受到来自美俄的“两面挤压”。
如果说前者还是美国“趁虚而入”的话,那么拜登政府推出的“通胀削减法案”就堪称是“主动出击”了。趁着欧洲能源价格高涨,用低能源、高补贴的方式将他们的企业“挖”走,还要把占有很大优势的欧洲电动车挤出美国市场;目前德法两国已经同意联合对美“反击”,以补贴的方式互相对峙。对此有评论称:“如果欧洲到这个地步还是没有魄力和美国来一场贸易战的话,这些抱怨也不太需要了;欧洲官员在怀疑美国是不是他们的盟友,大多数国家都知道这个答案:在有利可图的时候美国是,在其他时候则不是。”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