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还是英特尔酷睿?在MacBook和Windows笔记本间抉择一次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快来新浪众测,体验各领域最前沿、最有趣、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本文来自爱活网
从第一台MacBook Air出现起,笔记本电脑的黄金设计标准似乎就在苹果的牢牢掌控之中。虽然硬件设计仅仅只是完整使用体验的一部分,但这也不妨碍人们把苹果笔记本与如日中天的iPhone、iPad一同捧上神坛,哪怕帮主的原意本是想让iPad取代移动计算,MacBook Air的巨大成功也宣告了苹果电脑从狂热粉丝专属摇身一变成为大众情人。
苹果笔记本的成功自然是由不那么成功的Windows笔记本衬托出来的。在近十年前,Windows笔记本外观设计平庸,性能难称得上令人满意,最重要的是续航时间完全没法和隔壁相提并论。不过时过境迁,在苹果一直苦心经营生态闭环,而任由MacBook原地踏步时,Windows本在几年时间里,伴随着微软在操作系统上对触摸交互和系统界面逻辑的反复探索,凭借硬件技术上的进步和工业设计整体水平的跃升,得到了脱胎换骨般的成长。
终于在2020年,坐拥庞大iOS生态的苹果放弃x86转向了ARM,而搭载M1芯片新款MacBook Air的出现犹如一颗巨石在行业里激起千层巨浪,一时间全网铺天盖地的“M1秒全家”暴论,各种测试里M1的跑分成绩吊打Windows平台,颇有MacBook Air当年改写笔记本电脑人生观再来的气势。而Windows这一边,也在2021年10月开始了最新版本Windows 11的推送。
现在,我看着面前的一台推出于2021年的Windows笔记本,不禁要怀疑,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用户来说,新的MacBook Air真的是昨日再来么?
抉择的两端
需要提前说清楚,由于笔记本市场在十年的时间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一系列细分定位的次级市场,到现在,大家比较熟悉的是游戏本、轻薄本以及夹在中间的全能本等等,跳过定位作比较不是理性行为,所以在考虑这个抉择问题之前,我们也要弄清楚比较对象的自身和市场定位。
售价7999元的2020款MacBook Air是一款使用苹果划时代的M1处理器的轻薄型笔记本,在这个区间分类里,人们期望获得的是便携能力和续航性能,同时性能应满足日常办公和轻度娱乐的需要。Windows阵营在这个区间段上的选择非常多,而且随着价格的浮动能选到一些工业设计丝毫不输MacBook的产品。
相对于戴尔、ThinkPad这些老牌选手,我手上这台搭载英特尔第11代酷睿i7处理器的华为MateBook X Pro虽然只是这两年才新晋到中高端Windows轻薄笔记本市场里的新人,它的表现却也和同级别的小伙伴们保持了一致的水准,至少机身外观设计水平至少给我的第一印象就不比MacBook Air差多少。硬件选用和集成在初步体验时,也不会上来让人很容易就挑出毛病。
再次强调,接下来的抉择判断分析过程,和上文一样主要从一个来自普通用户的使用感受来出发,基本不会各种跑分软件来计算衡量性能——第一,这类评测相信很多人在过去的一年里看过非常多,结果大多都已心里有数;第二,因为处理器架构和可用软件生态上的巨大差异,很难在相同的功用上找到二者能够通用的软件工具。两部笔记本电脑皆已更新至最新版Windows 11和macOS Monterey系统。
普通人用笔记本做什么:日常办公
对于体重在1kg到1.5kg之间的轻薄型笔记本电脑来说,它的目标群体是每日需要携带笔记本电脑游走于办公室、会议室,还有咖啡厅之类的城市休憩场所,忙着各种客户拜访,项目展示,文稿ppt处理等需要进行轻度负载计算工作的白领。
相比需要强劲性能来带动音视频创作软件和最新3D游戏的创作者及玩家,这群人更看重笔记本处理日常任务时的响应性和电池耐久力。那么,以上面登场的两台电脑在最普适的Office软件上的使用体验作为评判标准就顺理成章了。本文将考察Word和PowerPoint这两款在这个人群中使用频度最高的办公软件在M1版MacBook Air和华为MateBook X Pro上的表现。
针对Word的性能,由于以文本为主的处理天生对计算资源要求极低,在一般人的文件规模下很难体现出差距,所以本文作者从之前的翻译校对工作内容里选了一个87.3MB大小,内嵌相当数量的高分辨率图片,总页数129页的博士毕业论文文档。测试的主体是将其导出为PDF格式文件——大家分享文稿时保留自己母本的常见操作,然后看两部笔记本电脑这个过程的耗时。当然,在此同时,也会尝试一些诸如从加载到编辑响应这一类的直观体验记录。
从读取加载的情况来看,Intel平台的华为MateBook X Pro表现更胜一筹。尽管两部笔记本电脑都配备了最新的固态硬盘和处理器技术,由于微软Office 365在x86 Windows平台上的原生性,它展现出了更好的性能体验,首先,应用从点击到界面出现并可响应操作只需要2秒左右的时间并加载好文件的头部内容,随后会在10秒左右的时间内把文档的剩余部分加载完毕。
而MacBook Air就遇到了些麻烦,虽然Office 365的软件前不久刚针对苹果M1芯片做了适配已不需要Rosetta转译,MacBook Air还是用了43秒才完成全部加载,而这个过程中我只能干等着屏幕窗口出现。此过程中Word的图标在右下角弹跳了大约7秒,让我以为MacBook Air能和MateBook X Pro差不多快,可是在长达半分钟的焦急等待下系统都没有反馈,差点让我以为程序已经卡死了。
好在编辑和滚动文章翻找内容时,两部笔记本电脑的表现还是相当一致,响应都较为迅速流畅,不会影响打字校对体验。最后,我先使用华为MateBook X Pro将未作修改的原文件直接导出为PDF,Word会给出明显的进度条和等待提示,最后从点击导出到进度条消失,它耗时23.9秒。MacBook Air的表现则远不能令人满意,从另存为对话框选择导出为PDF并点确定后,Word程序不仅没有任何进度提示,而且macOS的小彩球光标转了足足3分钟左右才允许我重新操作Word,体验可不能称得上好。
有了Word的前车之鉴,我已经为接下来PowerPoint的对比作好了心理准备。不过因为用于测试的ppt文稿是在规模上并不如前面那片论文那么巨型——这份年度新品展示ppt大小虽然有94.1MB,总页数60页却并不算多。也许MacBook Air在它的处理上面能回归正常表现。
华为MateBook X Pro这次比Word的反应还要快,程序的启动速度就压缩在了1.5秒左右,而且全部内容加载完毕也只用了6秒不到,最后的原文件导出用了13.1秒,效率稍微超出了我的心理预期。MacBook Air这边总算正常了起来,程序从点击到界面出现耗时6.7秒,完全加载完成也控制在了5秒左右,而且PDF导出反而比Windows这边快了5秒。看来即使是同一个套件里的软件,优化和偏重也会产生很大的偏差。
以这两个办公桌上的最常客为例子来看,虽然性能表现上抛开Word部分的异常不谈能算是不分伯仲,从整体体验角度讲,华为MateBook X Pro的还是要比MacBook Air可靠些。当然,如果主要涉及的文案和幻灯片体量都不大的话,单就在应用内的使用感觉,二者是差不多的。
普通人最关心轻薄本的什么:续航
对轻薄本来讲,对笔记本的续航能力的考虑程度远大于除完成日常文案工作之外的其他任务,比如说游戏娱乐——虽然想用轻薄本打游戏的人肯定存在,但这不会是本文的重点——因为M1版MacBook Air现阶段仍是“几乎没有能玩的游戏”的状态,依然还不能站在同一起跑线,所以不存在对比的意义。
所以本文的此部分将会重点关注两部笔记本电脑的续航能力和充电效率。测试方法上,我会选择在bilibili网站页面播放一个总时长30小时40分46秒的网课,两部电脑都从满电开始以1080p清晰度,最大屏幕亮度播放该网课,MacBook Air使用系统默认Safari浏览器并关闭原彩显示及其他自动调节设置,华为MateBook X Pro使用系统默认的Edge浏览器,并且关闭睡眠。由于视频的时间过长,我预定在播放6小时后结束测试,并记录此时它们剩余的电量(假如还没有关机的话)。
由于处理器架构和其他硬件要素的整体影响下,这一回合单纯从持久力上看明显是MacBook Air胜出。华为MateBook X Pro在其最大亮度设置下,坚持了4小时22分钟后电量报警黑屏,而MacBook Air则坚持过了6小时,并且此时还有11%的电量剩余。
不过正如上一段开头所言,二者的规格差异不仅是ARM和x86的区别,屏幕方面华为MateBook X Pro比MacBook Air要高一截,前者的屏幕尺寸13.9英寸,分辨率为3000×2000,标称最大亮度500nits;而后者的这三项指标分别是13.3英寸,2560×1600和400nits。作为笔记本电脑的头号耗电大户,屏幕的规格会很大程度地左右续航时间,假如在更低的亮度上比拼续航的话,二者的差距一定会更近。但我相信那绝对不是多数人在使用笔记本电脑时的习惯,一块好的屏幕就应该在必要的时候,发挥它的最大优势。
虽然MacBook Air在自身续航上拿下一分,但要让它恢复到满电状态,就远不如华为MateBook X Pro轻松了。使用苹果为其原配的30W充电器,也要足足6个小时才能把MacBook Air的空电池充满,而且第三方厂商的大功率头还未必能对它起到显著的改善效果。
反观华为MateBook X Pro不仅原配65W充电器可以在1小时48分的时间把电脑的电量从1%充至100%,使用其他厂牌的快充头也可以很好地兼容,如果你有个功率比较大的安卓手机充电头,这意味着你可以少带200克左右的负重出门。在这一点上,MateBook X Pro又把比分扳了回来,甚至如果要考虑前面的配置差距影响结果的话,还可以认为华为MateBook X Pro小赢一点。
永远无法绕开的体验主题:生态
对Windows PC和Mac稍微有所了解的人都能得出二者非常难以在同一标准下比较的结论,在以往Mac还在使用Intel x86架构处理器的时候,可能部分人还会对此观点颇有微词,而现今随着苹果全面转向自研ARM架构芯片,两个生态之间本就存在的鸿沟变得深不见底。
有历史的原因在,我们中的绝大部分人都对Windows + x86(最具代表性的称呼还属Wintel联盟,即Windows+Intel)在大众通用计算市场上存在的态度就如同饮水和呼吸,海量的使用者和广泛兼容的软硬件使Windows系统上几乎能找到满足一切行业需求的生产工具,而Intel和微软的关系就如同当年的老话“安迪给,比尔拿”那样(注:已故的前Intel CEO安迪·格鲁夫),前者为后者以及扎根在其Windows操作系统上的生态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计算能力。直到微软已全面拥抱开源的今天,Intel仍然是在整列x86快车头部里无法替代的引擎。
苹果则从出身就浑身上下带着小众群体特立独行的作风,这种独特性自然能博取和吸引到一批价值观相合的死忠追随,但也让它很难突破自己的既有用户群体,让更多人投入Mac的怀抱。iPhone带来的光环虹吸在今日效果已经远不如当年,MacBook Air面临Windows笔记本电脑阵营在同级别上的追赶乃至超越,已经很难让它维系住出世时那种重新定义笔记本电脑大众标准的地位。
这还更不用提在Windows 11和成功转型的第11代酷睿处理器组合后,Windows笔记本的使用体验“又一次”无限逼近MacBook。也许有人会觉得我在暗讽Windows 11界面思路“抄袭”macOS,但就本文所涉及的真实环境日常测试来看,在条件较好的跨平台应用场景下,不论是日常工作性能还是续航,二者确实都不存在能一击必杀制服对方的特点了。
只有在更加专门细分的领域,比如视频剪辑、移动软件开发、CAD、科学研究、视觉算法,人工智能等具体应用上,会存在一方能做而另一方不能,或一方的效率显著高于另一方的情况。但转向ARM后,苹果的原生生态显然还有漫长的前路在等着它跋涉,现阶段macOS App Store上原生支持M1芯片的应用数量恐怕还没有上三位数。至于此前很多评测跑分里的数据,相信大多数评测工具改进过测试方法论后,会消除这种Intel x86处理器只用半个核心和M1全核心对碰产生的不合理单核分差。
而对我们这帮普通用户来说,macOS和Windows各自操作逻辑的巨大差异,恐怕才是阻断用户转化的真实门槛。几乎我见过的所有Windows/Mac双机持有者都抱怨过macOS这样那样的“反人类”操作。就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复制粘贴操作,如果有哪个Windows用户第一回尝试在访达里进行不同文件夹间的文件复制时没有点成原地拷贝,那我真的要佩服你。
写在最后
只要一方不退出,选A选B这样的问题争论在Windows笔记本和MacBook之间肯定还会继续上演,但现在已经可以明确一点,与它对应的抉择,绝对不会是因为“M1单核秒XX全家”这样的论调,而是自己一开始就处于什么舒适区,被捆绑在什么生态中罢了。
而对于现在整个社会工业里Windows和其下办公生产软件的分布情况,我个人斗胆认为,只要不被生态独享的特定工具捆绑,如果想要争取更低的工作沟通成本,新一代的Intel酷睿移动平台笔记本电脑仍然是更理想的选择。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