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余账号恶意侵权,李子柒被迫改名?停更290多天的李子柒发声:不实,让背后花钱的人失望了
300余账号恶意侵权,李子柒被迫改名?停更290多天的李子柒发声:不实,让背后花钱的人失望了
4月30日下午,@李子柒 微博发布声明称,根据法律规定,“李子柒”及其派生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侵犯。
声明称,近几日发现 300 余账号在抖音、微博、今日头条、小红书、快手等网络平台发布“从此再无李子柒,只有……”“李子柒被迫改名”等虚假信息和不实言论,还出现大量假冒李子柒的账号,擅自盗用李子柒的照片做头像,使用“李子柒”商标、图片以及视频等企图混淆视听、误导大众的违法行为,该等行为严重侵害李子柒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等人格权益和相关作品的著作权,而且还存在利用“水军”大规模造势意图带偏网络舆论之嫌疑。
声明提出,将根据委托内容,择机采取包括司法诉讼、向主管部门投诉举报等措施在内的一切合法方式,追究网络违法者的法律责任。
01
李子柒:遭大量账号冒充,自己不会改名
2021年7月14日,李子柒发布了关于“盐”的视频,此后便停更了,至今已有290多天。
“从此再无李子柒,只有真名李佳佳!”随后,抖音上出现了一些名为“李佳佳”的账号,发布的内容几乎相同。
在抖音上搜索“李佳佳”可以发现,会出现很多同名的账号,有的粉丝几个,有的粉丝几千,有的也有几十万,而很多账号还是用的李子柒头像。
同时,有很多“李佳佳”账号发布了“从此再无李子柒,只有真名李佳佳”的内容,文案都是一样的。
02
李子柒“停更”事件引发的资本博弈猜想
时间倒回到2021年7月14日。自这天更新《我们中国人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视频后,李子柒便停更了。此前,李子柒持续4年用短视频以月更的节奏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一个多月后的8月30日,李子柒出现在警察局。这让其全球过亿的粉丝们担心并猜测其视频“真空期”的变故。而两个月后,李子柒再一次被舆论聚焦:她与“老东家”的利益撕裂问题。
2021年10月25日,由李佳佳(李子柒本名)控股49%的四川子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子柒)新增了一条立案信息,该公司向法院提出起诉,被起诉人为杭州微念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微念)及其创始人刘同明,经办法院为四川省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值得注意的是,被起诉的刘同明也是控股四川子柒51%股份的大股东,同时还是4年前与李子柒创下网红与MCN机构之间合作伙伴“双赢”的佳话的主角。可以说,刘同明及杭州微念就是李子柒的“老东家”。
2017年,双方正式组建团队,并开始对“李子柒”个人品牌进行全方位的经营和推广,“李子柒”也在迅速成为流量大咖和品牌强IP。
截至2021年11月10日,李子柒微博粉丝达2762.7万人。抖音上,李子柒有超5500万粉丝;快手上,李子柒有超1030万粉丝;而在YouTube上,李子柒粉丝数量达到了1630万人,该数据使得李子柒在2021年1月以当时1410万的YouTube订阅量创下了“最多订阅量的YouTube中文频道”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此外,据全球海外网红营销服务平台Noinfluencer数据显示,李子柒频道在YouTube上单月的广告收入约人民币68.38万元~83.23万元,按此标准,一年即有约900万元人民币的广告收入。这仅是一个平台,而“李子柒”IP在各大视频平台上的总粉丝已然过亿人,流量惊人,该数据直逼部分一线明星。
03
“农夫与蛇”的故事?
易观互娱行业中心高级分析师胡钰鑫告诉《商学院》记者,MCN和达人之间的合作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公司投入所有资源,包括人力、物力、渠道等,像这种账号和收益一般是归公司所有的;另外一种是公司为达人做推广、商业化,与达人之间收益分成。胡钰鑫表示,“目前MCN机构与达人之间的纠纷这么多,说明这种模式是存在很多隐患的。”
而“李子柒事件”则是因其影响力让舆论再度质疑这一模式的经济问题。
#杭州微念申请李子柒商标被全部驳回#在2021年10月27日登上热搜,截至在2021年11月10日,该话题阅读量达1.7亿次。一时间,“李子柒”商标的归属成为舆论猜测的“资本游戏操作”。有消息称,杭州微念申请的“李子柒”商标均被驳回,商标流程状态变更为无效、等待驳回复审等,国际分类涉材料加工、餐饮住宿等。
《商学院》记者发现,中国商标网显示,2016年8月29日是“李子柒”最早的商标申请时间,而申请人为四川子柒,不过记者进一步查询到该商标是由杭州微念转让而出。据记者查询,杭州微念申请的“李子柒”商标皆在陆续转让给四川子柒,而杭州微念目前持有的“李子柒”商标多处于驳回、无效以及等待驳回状态。这意味着,大部分的“李子柒”商标所有权被四川子柒拥有,而杭州微念则在前者申请的商标品类下无法将“李子柒”商标用于商业用途。
值得注意的是,许浩对《商学院》记者指出,“若杭州微念转让其持有的所有‘李子柒’商标到四川子柒,杭州微念则无法在该商标品类规定下将‘李子柒’商标用于商业用途及获取商标带来的收益,仅可以在此前有效期内的双方协议合同的规定范围内使用。值得注意的是,‘李子柒’商标所有权在四川子柒而非李佳佳个人所有,而四川子柒的股权穿透是由杭州微念创始人刘同明持股51%,李佳佳持股49%。这也意味着,要将‘李子柒’商标用于原定协议外的其他商业用途时,必须要公司股东们达成一致。即如果李佳佳、刘同明中有一人要将商标用于商业用途,另一人不同意,则无法使用该商标。而目前刘同明虽然被冻结股份但并不影响其参与公司决策,仅表明刘同明无法将股权售卖。”
这就意味着,“李子柒”商标的所有权使用,李子柒本人并未拥有完全控制权。事件发展到在2021年11月1日,“早在一年多前,杭州微念就启动了李佳佳的股权计划并和全体股东签署了相关协议,且尊重她本人的意愿。公司愿意就双方合作持续坦诚的沟通。”杭州微念就与李子柒对簿公堂一事发布说明并表示,公司从未控制过任何李子柒的相关平台账号,且曾多次与李子柒就股权等权益事项展开沟通,但未有实质性进展。
对此,有网友猜测,或许这是一场“农夫与蛇”的故事。不过,在2021年11月1日当晚,李子柒助理发布微博反驳:“带股权纠纷的舆论节奏?听谁说的?”“连合同都没跟投资人、股东如实披露的公司,谁敢要它的股份?”“打嘴仗没意思,要打打官司!”
此前,该助理曾表示李子柒与杭州微念已无经纪合约,而李子柒这几年埋头做内容,忽略了很多现实问题的东西,现在需要整理清楚。在2021年11月2日,四川绵阳市中级法院裁定杭州微念被冻结其在四川子柒的股权,冻结数额为51万元人民币。
对此,互联网产业分析师张书乐告诉《商学院》记者,“李佳佳作为‘李子柒’,其本身承载的就是商业化下一个IP具象的存在,因此在商业模式中她的角色扮演或最初人设决定了她在商业价值分成初期的劣势,而现在由于其IP影响力的急速扩张,让她有了改变分配格局的能量。”对于网红与MCN之间的矛盾,张书乐指出,李子柒并非首例,只是名气更大才特别引人关注。其实主要是利益分配上,随着网红从孵化到成长,早期的一些约定不再适合现在的状态,而双方之间没有达成一个互相认可的平衡,造星者认为投入大,大网红认为IP强,于是就有了无尽的烦恼。此次事件无所谓对错,只在于双方既有的微妙平衡被打破而已。
显然,股权、IP及利益的分配成为了外界对此次“李子柒事件”猜测纷纷的核心原因。对此,海豚社创始人、电商战略分析师李成东告诉《商学院》记者,就双方的利益分配问题,应该在此前有过协议约定来确定合作的收益,而目前因为协议未公布,并不好说。一方面,杭州微念做公司单独资本融资,估值也日渐涨高,不排除头部网红有自己更多的诉求。不过,目前舆论更多关注的是李子柒作为杭州微念孵化最重要的品牌,她在公司却没有股权与收益。
李成东对《商学院》记者表示,自己也支持李子柒本人在拿到原本协议约定的账号分成收益和品牌授权收益之外,根据自己的贡献,去谈判拿到母公司杭州微念资本化的股权收益。因为对于网红机构来说,孵化重要品牌是需要加强绑定关系的,那是有必要发放部分股权给头部网红,这就是为什么大公司会给员工发期权以加强双方联系的激励机制。
胡钰鑫表示,让旗下名气相对大的网红入股,是MCN机构与头部达人之间比较合适的处理方式,这样的话对于网红可以有更多的收益,而对于公司来说也相当于和这个达人形成了深度绑定的关系。不过,杭州微念并没有这么做。
聚焦于网红达人与MCN机构背后的利益链条及其制衡问题,张书乐对记者表示,契约是一个最合适的制衡链,由于造星的概率问题,让MCN和网红之间类似于风险投资。因此,阶梯式的利益分配方案以及弹性空间是必须的选择,但又不可能在“造星”初期真正完全实现平衡。双方之间力量的不对等和不断变化,都会带来利益链条在某个时段的失衡。
04
“李子柒”归属谁家?
从知遇之恩到对簿公堂,从商业携手到即将分道扬镳,“李子柒事件”将对其品牌IP带来消耗。其中的矛盾和纠纷也都再次让舆论聚焦资本运营及网红效应背后的“一地鸡毛”,以及重新思考其中契约所塑的微妙平衡。
随着李子柒视频的火爆“出圈”及其快速的流量积累,杭州微念也融资迅速。据企查查显示,加上2016年开始的天使轮,截至2021年7月,杭州微念已融资7轮,据消息称,此轮融资后公司估值约50亿元。而2013年杭州微念的注册资本也才仅仅是520.08万元,杭州微念似乎独自荣耀,而李子柒至今也未在杭州微念持股。
此外,据海豚智库发布的《2021 最具成长性的中国新消费品牌》显示,李子柒2020 年销售额为16亿元,同比增长300%;其中仅李子柒的螺蛳粉一年销量突破了5亿元。此外,据《财富FORTUNE》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李子柒在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9月1日期间的网红主播收入排行榜中位列第四,其总收入在22.314亿元,两年时间收入超22亿元。
在张书乐看来,顶流网红的从0到1,本身可遇不可求,是个小概率事件。而杭州微念MCN本身的“造星”能力和衍生能力都还在摸索中,失去资本投资和顶流网红,或许将带来未来的直线下落。一方面,失去公司打造衍生链的“李子柒”品牌,或将缺乏商业实战能力,事实上只是代言人的李子柒本人重塑衍生链的难度也极大。
另一方面,在对簿公堂后,李子柒还能拿回“李子柒”吗?
在李成东看来,李子柒拿回“李子柒”较难。“因为‘李子柒’属于李佳佳和杭州微念的共创品牌,共同持有。而李子柒是其IP背后的支撑,但就品牌所有权来说,杭州微念控股还是51%高于李佳佳的49%,那李子柒即使将控制权拿回,但大头依旧是杭州微念。此外,因为账号及品牌的所有权在杭州微念手里,所以李子柒想拿回所有权或者控制权,就需证明双方在合作的过程中,杭州微念在利益的安排上有明显不合理以及利用自己优势地位获取了不正当的谈判利益,甚至是隐瞒了部分不合理条款;或者李子柒需要证明在后续的合作中,杭州微念违背了当年的合作协议,没有支付相关的权益费用,甚至在合作当中损害了‘李子柒’的品牌。”
李成东对《商学院》记者解释,“目前我了解一个数据,现在推广一个账号获取粉丝的获客成本达到每个两元以上,而李子柒在全网的粉丝达到亿级,想要做到相同量级就可能要投入数倍的成本。此外,商品运营难度也非常大,杭州微念投入了200人的专业团队打造供应链。而李子柒是否具备品牌IP的操盘能力或能否找到合适的团队是一个疑问。但同时这又非常重要,因为不是说好的内容就一定有好的用户关注度,品牌运营、商务运作是一个专业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事情。”
张书乐对《商学院》记者表示,最终会达成双方都认可的“让步”方案,再一次形成微妙平衡。“如果分道扬镳,李子柒基于商业目的如自己操盘衍生品,无外乎是王老吉和加多宝之争的重演罢了。手艺不代表商业,商业衍生链才是‘李子柒’品牌目前最大的价值所在,因此网红影响力再大,如果不能有效衍生和运营好商业蓝图,也仅仅只是网红。”张书乐解释,双方都明白现阶段无法彻底离开对方这个症结。而重归于好,事实上基于商业考量,也会冰释前嫌,只是双方也会在做有备无患的第二手方案,如李子柒开启第二战场,杭州微念则会加快孵化新的“李子柒”。
最终,“李子柒事件”后续结果如何仍是一个疑问,但不可否认的如若杭州微念没了李子柒,其知名度及后续连锁反应或将使其陷入难局,毕竟,正如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曾直接简单地评价:“李子柒这样的网红太少了。”而在李子柒这里,其视频中“一箪食一瓢饮”的如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的生活也让大众对中国传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苦农村生活发生转观。也或许因此波折,李佳佳的本我将更被大众所认知,而她也曾说,“我只是想保护‘李子柒’这个名字。”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