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创作者的感想
王舸
扎根人民
用心走好创作之路
王 舸
自由舞蹈编导、一级导演
我是王舸,是一名舞蹈工作者,也是新文艺群体中的一员。去年12月,我很荣幸作为全国文代会代表,在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备受鼓舞、倍感振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积极推动文化建设和文艺繁荣发展。”我和祖国的舞蹈事业一同成长,从一名舞蹈演员转型成为一名舞蹈编导,虽然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我始终保持着对舞蹈艺术的初心,在创作中不断明确和践行着舞蹈人所肩负的使命,为把新时代的中国舞蹈发展成为民族的大众的艺术而努力着。
20多年的舞蹈艺术实践让我明白,“德艺双馨”不是口号,而是自我要求。“德艺双馨”既是我母校北京舞蹈学院的校训,也是指引我艺术方向的重要旗帜。在我看来,“德艺双馨”就意味着,艺术应当以道德为人文根基,去探求艺术的永无止境。
德为根基。从艺先从德,做艺先做人。作为文艺创作者,我们不仅需要提升个人的道德水平,还要保持对社会的关注,对生活的观察,用艺术表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必须始终牢记艺术为人民服务,为时代而发声,让艺术作品成为我与人民群众、与社会生活深度对话的桥梁。
作品《父亲》,是我有感于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现象,也是以我的父亲为原型创作的。当我看着父亲,看着他不再年轻的身影,看着操劳一生的他在岁月的时间中慢慢老去,心里很不是滋味。常年奔波在外的我们,和父母聚少离多,常常忽略了对他们的照顾和陪伴。其实父母他们要的也只是一个平安的电话、一条关心的短信、一句轻声的问候,就能得到他们的理解。我渴望用舞蹈作品寄托一份对父母的思念,更重要的是,给空巢老人这个社会群体带来更多的社会关注和社会关爱,也表达所有儿女那份最深深的牵挂。
艺无止境。热爱、探索、创新,激励着我不停地拷问自己如何让形式更加新颖、让情感表达更加真切?如何让作品把中国故事讲好、讲精彩?如何在打动观众的同时,能够与观众获得精神与情感上的共鸣?所以,每一次创作都源于现实生活中所感知到的那一份真实的情感。
舞剧《天路》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铁道兵战士和藏族同胞在青藏铁路修建过程中的真实故事,用舞蹈这种最具直观性和动态性的艺术形式,体现了希望与信仰、生命与死亡、家园与梦想、爱与力量……他们用生命和青春谱写了“天路精神”。他们在人类生存的“禁区”,创造了世界屋脊上的奇迹,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青藏铁路。五公里长的关角隧道,夺走了一百多名年轻铁道兵战士的生命。在缺氧、地震、塌方面前,他们没有退缩,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我静静地坐在他们的墓碑旁,决心要把这样的一个真实故事、这样的一种奉献精神告诉现在的年轻人,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和奉献才创造了这样的一条“天路”。
作为一名舞蹈工作者,我经常在问自己,我为什么而舞,为了谁而舞,我用舞蹈去表现什么,向世界传达什么?2004年至今,我先后创作了舞蹈作品《中国妈妈》《父亲》《凤悲鸣》《烈火中永生》以及舞剧作品《红高粱》《大禹》《天路》《歌唱祖国》《旗帜》《五星出东方》等文艺作品。在这其中,既有缅怀革命先辈的红色题材,也有聚焦当下生活的现实题材,既讲述古代英雄人物的豪情壮志,也描写当下老百姓的时代心声。这些作品在跨越时空的对话中,都有一面“旗帜”贯穿其中,传递着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
小型舞蹈作品《烈火中永生》再现了重庆解放前夕江姐等人在狱中保守党组织秘密,同敌人展开顽强斗争的革命群像。作品在七八分钟的时间里,通过几位革命者在牺牲前回忆自己的革命之路,以革命浪漫主义情怀烘托他们的大无畏精神与信仰中的重生。
广州起义是工农红军第一次以五角星和红色旗帜来引领起义,旗帜就是革命信仰的缩影。舞剧《旗帜》以广州起义为蓝本,运用现实主义手法真实塑造英雄群像,在人物创作中,通过引入平面时空的设计,与当时的革命者隔空对话,挖掘革命者的真实情感,让这些人物更加有血有肉地呈现出来,在排演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了革命先辈的红色信仰,也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当代青年舞者的蓬勃朝气。
2021年,全党全国喜迎党的百年华诞,我以王莘先生那首《歌唱祖国》为题材,创作了舞剧《歌唱祖国》,用红色题材舞台作品,献出舞蹈人对党和国家最真挚的感恩和祝福。“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 ,铿锵有力地对新中国成立的赞美和祝福……是王莘先生在70年前写下的歌词。这首歌从1951年阅兵仪式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几乎见证了新中国不同阶段的发展历程。王莘先生曾经说过,“我一生只写了两首歌曲,一首是用音符谱写的《歌唱祖国》,另一首是仍在用心灵谱写的《歌唱祖国》。”从人民艺术家身上,我真正地看到什么是初心,也激励着我的艺术创作和人生目标。
我用舞蹈表达着对祖国和人民最真诚的感激,也感恩这个美好的时代。感恩新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安全的环境和幸福的生活,也充分给予了文艺工作者极大的创作空间。我有幸参与了中国文联、中国音协、中国舞协为建党百年创作的“各族儿女心向党”主题晚会,也有幸多次跟随中国文联、中国舞协组织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采风创作活动。从一次次采风创作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要想创作出老百姓喜欢的作品,不能只是走马观花,更不能浮光掠影,而是要低下身子,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向前辈们学习。这也是我对“德和艺”丰富内涵的一种深刻理解。
今天,“德艺双馨”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捧在手上,让我有了更多的使命和责任。培养更多年轻的创作力量,是我当下更重要的任务。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领他们在艺术道路上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为时代留下更多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守人民立场,创作出更多可歌可泣、触及人心、情感共鸣的文艺作品,用艺术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
(本文系王舸在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交流发言)
王舸简介
王舸,男,汉族,1975年12月生,中共党员,自由舞蹈编导,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一级导演。
创作舞剧《骑楼晚风》《徽班》《红高粱》《诺玛阿美》《天路》《东厢记》《大禹》《歌唱祖国》《旗帜》《五星出东方》及舞蹈《千红》《桃夭》《父亲》《中国妈妈》《过早》《长恨》《汉宫秋月》《凤悲鸣》《尼苏新娘》《烈火中永生》,音乐剧《我是川军》等作品。
创作作品多次获中国舞蹈荷花奖、文华奖、桃李杯、CCTV舞蹈大赛、全国舞蹈大赛等奖项,作品入选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