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参议院内斗白白浪费票赞成、36票反对
美国参议院本周四晚以63票赞成、36票反对的表决结果,“火速”批准民主党籍总统约瑟夫·拜登与国会共和党籍众议长凯文·麦卡锡就提高联邦政府债务上限达成的协议相关法案,从而避免美国债务违约。
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国会第103次调整债务上限。法案5月31日已在众议院获得批准,在参议院过关后,只待总统拜登签字生效。法案提出暂缓联邦政府债务上限的效力至2025年1月1日,并对2024财年和2025财年的开支进行限制。
“火速”通关
美国参议院设100个议席。据路透社报道,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民主党人查克·舒默和少数党领袖、共和党人米奇·麦康奈尔推动法案通过。舒默当晚在表决结束后说:“美国能舒一口气了……我们正避免债务违约。”拜登赞赏国会及时批准这一法案,表示将尽快签署。他定于2日晚7时再次发表声明。
今年1月19日,美国已触及31.4万亿美元的债务上限,财政部随后采取“非常规措施”避免债务违约。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屡次警告,国会须及时采取行动,否则相关措施到6月5日将用尽。
党争不断
美国政府因长期财政赤字需要不断提高国会设定的债务上限,债务上限问题逐渐沦为民主、共和两党的争斗工具。两党数月来就提高债务上限问题“缠斗”不断,尽管美债违约已进入“倒计时”,两党依旧进行最后的“极限拉扯”。
据路透社报道,共和党人坚持以削减政府开支为同意提高债务上限的条件,起初未获民主党人接受;白宫方面则推动征收“富豪税”以增加政府收入,又遭共和党人强烈抵制。最终,牵头谈判的拜登和麦卡锡双方团队找到妥协方案,不触碰防务和退伍军人开支、社会福利和医保项目,转而拿一小部分国内“可支配”项目“开刀”,5月28日晚才达成债务上限协议。
协议相关法案5月31日在共和党掌控的众议院以314票赞成、117票反对的表决结果获通过,其中165名民主党人投下赞成票,多于投票支持的149名共和党人。投下反对票的共和党人数也多于民主党人。众议院共435个议席。
危机无解?
据美联社报道,共和党强硬保守派众议员认定麦卡锡谈妥的协议就削减政府开支力度远不及预期,原本有意提出罢免麦卡锡动议,但因凑不够支持票数而暂时作罢。以共和党团“自由核心小组”为首的强硬保守派在今年1月众议长选举中多次阻挠麦卡锡胜选,致众议长出现160多年未见的尴尬“难产”。麦卡锡被迫作出大幅让步,包括同意任何一名众议员都有权提出罢免动议。
共和党强硬保守派代表人物、国会众议员玛乔丽·格林没有支持罢免麦卡锡这一想法。作为麦卡锡最亲密盟友之一,她认为,把麦卡锡赶下台会导致共和党人因内斗白白浪费众议院多数优势,这会让“美国民众彻底恶心”。
虽然美债违约的警报短期内解除,但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政府多年“寅吃卯粮”累积的债务危机并未得到根本缓解乃至解决。两党无法达成有质量的治本方案,外界所能期待的最佳结果,无非是美国再度提高债务上限。
内存
美国四处借来的钱都用来干什么了?
开支无度、纲纪废弛、寅吃卯粮……这是观察人士提到美国政府财政政策时的常用词汇。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2023年4月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3财年上半年即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美国财政预算赤字达到1.1万亿美元,同比增加4300亿美元。赤字扩大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支出增加,2023财年上半年美国政府支出同比增加13%,收入同比减少3%。
政府财政长期入不敷出局面是美国近半个世纪以来寅吃卯粮、开支无度恶习导致的结果,也是美国联邦政府债务不断积累膨胀的重要原因。在选举政治和霸权政策等因素作用下,美国大量财政资源遭到严重浪费,用于满足利益集团和政客私利,不仅疯狂扩张军费维护霸权,还持续撒钱讨好选民,既要“大炮”、又要“黄油”。
一方面,美国国防支出节节攀升。德国斯塔蒂斯塔调查公司统计,自2015年以来美国军费持续攀升,2021年达到7420亿美元。今年3月,美国政府提交的2023财年预算中,国防预算升至8133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这一数字或将增至9980亿美元。另一方面,美国政客为拉拢更多选票,不断推动政府出台缺乏可持续财政支撑的社会福利政策,通过寅吃卯粮式的“撒钱”讨好选民,但没有通过财政改革为这些额外支出寻找稳定财源,而是完全寄望于继续举债。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报道表示,近年来联邦政府财政支出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包括: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应对新冠疫情、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费用上涨,以及政府其他社会服务支出上涨。美国布朗大学“战争代价”项目数据显示,美国在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战争中投入已超过4万亿美元。
伴随债务高企,仅债务利息一项就已成为美国联邦政府的长期财政负担。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最新数据显示,2023财年上半年,美国政府仅债务利息支出一项就同比增加900亿美元,增幅达到41%。
美国政府问责局今年5月公布年度“国家财政健康报告”时明确表示,美国联邦政府正面临不可持续的财政前景。
本组文/新华社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