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涿州
这是一座
出乎意料的城市
它的扬名于上古
在历史长河中闪烁着不可磨灭的光辉
它就是
涿州
涿州既有万年之古
黄帝斩蚩尤于此
奠定了炎黄中华
涿州还有百年之新
如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缩影
是时候
重新认识这座号称
“天下第一州”
的城市
到底会带来怎样的精彩?
01
拒马河孕育下的涿州
自然地理视角下的涿州
是一个在县级市里
不多见的肥沃的存在
这得感恩于“涿水”
就是现在得拒马河
首先
涿州处于华北平原西北部
首都北京的西南部
东临固安
西接涞水
北通北京
南到高碑店
东西36.5km
南北25.5km
总面积742.5平方千米
(涿州市研究区行政位置图)
涿州市境内地形总体特征
西高东低
为地势相对平坦的缓坡
最高处海拔 70.4m
最低处海拔 19.8m
地面坡降较小
地形地貌主要受北拒马河冲积扇面影响
二级阶地
分布于南北两侧
高低落差不超过 4m
涿州市东南部为相对宽缓的平原区
东北部主要为河水泛滥所造成的沙地
除个别区域外
东北部地势高差不明显且相对平缓
西城坊村、林家屯村附近地区
海拔相对较低
北拒马河下游地带
小清河流域及京石高铁以西
由于河道排水不通畅
所以形成河水泛滥的洼地
成为北拒马河在涿州市的主要滞洪区
大清河沿岸凹凸不平的冲击区
及西北部北拒马河河道两侧
也属于滞洪区
(地质概况图)
北拒马河洪积扇、冲积扇平原
位于太行山东麓
经过中生代燕山运动的隆起后
又经过喜马拉雅运动抬升
地貌整体
西北高, 东南低
坡度较缓
地形较为平坦
自西北向南成扇形展布
冲积扇位于涿州市西部
切割并堆积在洪积扇体内
(北拒马河冲积扇扇缘剖面)
自古生界以来
涿州市区域基底地块一直处于上升的运动状态
且上部地层被严重剥蚀
致使侏罗系以来的部分地层缺失
直到中生界,涿州区域地块在张应力作用下
开始自南向北下沉并开始是接受土体沉积
但覆盖范围较小
仅在市区以北部分地区出现有中生界地层
新生代的沉积厚底约为 1600米
(涿州市及附近地层岩性分布图)
地表降水、山前径流、河流入渗及农业灌溉渗透
是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
含水层分布规律大致为
西部地层颗粒粗、含水层数较少、单个厚度较大
地层富水性好
逐渐向东含水层土体颗粒变细、含水层厚度不断増大
单个厚度变小,含水层含水量减弱
在拒马河冲积区中上部台子村—涿州市市区西部
北西郭村—东城坊村南部
含水层主要为单个或双个结构
地层岩性主要为细粒砂土
且渗透性和富水性较好
含水层土体颗粒以粗粒为主
水含量比较大
(涿州水文地质剖面图)
在大地构造位置上
涿州地区位于华北地块的北部
中生代时期的太行山构造运动
组成了目前涿州市地区
地质构造的基础骨架特征以及现代地貌特征
在华北地块水平拉张构造应力作用下
涿州地区构造变形受伸展正断层控制
尤其是新生代以来
区内新构造运动逐渐强烈
基底运动环境复杂和活动断裂发育
目前,涿州地区已形成了一系列以北东向为主的断裂构造
区内主要活动断裂有
八宝山断裂(F1)、黄庄-高丽营断裂(F2)、顺义-良乡断裂(F3)、
大兴断裂(F4)、东垒子-涞水断裂(F28)
断裂位置规模、产状和活动特征如下。
(涿州市以及附近主要断裂分布图)
八宝山断裂(F1)
位于涿州市西部地区
走向呈北东 40°至 50°展布
长达 90 公里
该断裂(F1)
是三叠世晚期
伴随北京西部北东向断裂褶皱形成而初具规模
之后随着
晚侏罗世
发生拉张活动成为中生代北京断凹的西界。
黄庄-高丽营断裂(F2)
位于涿州市中部偏西地区
呈东北 25°-30°方向展布
长度达 100 余公里
沿北拒马河北段分布
并且由于该断裂的活动造成涿州附近地形变化异常
从而使北马河南段发生曲折并在延伸 1km 左右后流入北拒马河主支
顺义-良乡断裂(F3)
位于涿州市中部偏东地区
走向东北 35°-40°
全长 100km
该断裂(F3)是涿州市内规模较大的隐伏断裂
位于大兴断凸的西部边界并呈 s 形展布
主要活动时期在新生代早期和第三纪晚期
且该断裂基底元古界顶面落差达 900m 以上
而第四系厚度变化不大
第四系高度等直线与该断裂呈斜交的角度
表明该断裂呈独立关系
没有控制上覆土层厚度等直线的现象
大兴断裂(F4)
位于涿州市最东侧
走向北东
长 110km
第三纪时期该断裂(F4)
是大兴断凸与大厂断凹的分界线
并且该断裂(F4)基底由远古系地层组成
上覆地层与其成相叠加的关系
大兴断裂(F4)主要活动时期为晚第三纪末期
燕山构造活动导致涿州市地层再次水平活动
并将涿州地区纵向分割为南北两块
早期断裂活动顺断层的滑动
晚期伴随区域构造活动的变化转变为张性正断层
第四纪以来
该断裂与顺义-良乡断裂共同造就了大兴断凸的现代构造地貌格局
东垒子-涞水断裂(F28)
位于涿州市南部地区
走向东西
全长 23km
该断裂(F28)基底由系震旦系地层组成
垂直断距 1100~1200m
水平断距 900~2000m
上部覆盖层为 95~215 米厚的第三系地层沉积物
(涿州市以及附近地震带分布图)
研究区临近北京
近些年来经济发展迅速
外来人口猛增
区内主要河流北拒马河、大清河、小清河等
在工业发展下污染严重
因而
在 90 年代以后
许多企事业单位
被迫竟相开凿深井
形成大量开采地下水的局面
与此同时
引发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
(1980 年-2015 年涿州及附近区域地下水位变化图)
02
天下第一州
涿郡、涿县、涿州
因涿水得名
“涿,流下滴也”
《说文解字注》
涿州建制2300年
但是据考古研究
早在6000年前,涿水之畔就有人类活动,繁衍生息
位于涿州市东仙坡镇的青岗村西
发现了距今大约7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
(青岗仰韶文化-红顶钵)
“……距今4600多年前,黄帝部族与蚩尤部族为了争夺中原,在今河南省中部接战。黄帝主动向北撤退,蚩尤跟踪追击,最终进入涿鹿(今河北省涿县)地区……”
(上文出自《中华文化精粹分类辞典》,下图为黄帝战蚩尤)
以前涿州还有城墙的时
涿州城的轮廓并不是规则的
城东北缺个角儿、西边向内拐了个弯儿的形状
从前的人们站在城内的通会楼上俯视整个涿州城
活像一头面朝西卧着的牛
而城内的双塔恰好像是牛的两个犄角
因此涿州城又被称为卧牛城
“城周九里,形如凹字,相传颛顼时所筑。”
(上文出自《名胜志》,下图为涿州城城图)
黄帝战胜蚩尤后
蚩尤的部分尸骨就葬于涿地
后人在规划涿州的城墙时
觉得把蚩尤坟划在城内不吉利
为避蚩尤之孽就在修城墙的时候
在蚩尤坟的位置拐了个弯儿
涿州俗语说:"活够了?想出西门了?"就由此而来
因为人们都相信蚩尤就睡在西门外面
“涿州城原为土城,明景泰初知州事黄衡始甃以砖石,垣高四十尺,基之广倍之。方各有门,门有楼,前曰迎恩,后曰通济,左曰进德,右曰积庆。女墙一千八百三十,隍深十尺,广倍之。城之中有夹城,如人之束带,中有券门,曰通会……康熙六年知州李勋重修,周围高厚皆仍其旧,东西南三门亦如旧,唯北门改通济为拱极。城周九里五十九步,延袤一千六百四十九丈,垣高三丈。雉堞二千一百九十九,城池深七尺,广倍之。厥后以时加葺,固若金汤。”
(上文出自清代《日下旧闻考》,下图为涿州城墙公园)
春秋战国时期,涿州为燕之涿邑
秦王政二十三年(前224年)
秦灭燕后,于涿邑置涿县
西汉高帝六年(前201年)
分广阳郡南部、钜鹿郡北部及恒山郡一部,置涿郡
郡、县治所均在今涿州城区
新王莽始建国元年(9年)
改涿郡为垣翰郡
东汉建武元年(25年)
复改垣翰为涿郡。灵帝中平五年(188年)涿县属幽州
三国魏黄初七年(226年)
涿郡改称范阳郡
西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年)
范阳郡改称范阳国。幽州刺史迁返蓟。在原阳乡侯国地建苌乡县,属范阳国
东晋十六国时
涿地先后属后赵、前燕、前秦及后燕
南北朝时
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苌乡、方城2县并入涿县
隋开皇元年(581年)
析涿县西境原遒县地置范阳县,属昌黎郡(今易县)
大业三年(607年)
幽州改名为涿郡(治所在今北京)
唐武德元年(618年)
罢涿郡改称幽州,武德七年(624年)涿县改名范阳县
安史之乱后范阳郡又称幽州
五代,后晋天福元年(936年)
涿州范阳县属辽。辽于涿州置永泰军
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
划范阳、良乡、宛平3县边地置万宁县(后改名奉先,元改名房山)
隶属于涿州
(涿州市老城区街道剪影)
元朝
采行省制,涿州升为涿州路,辖范阳等7县
明洪武元年
涿州属北平府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
顺天府分设四路厅,涿州属顺天府西路厅
民国二年(1913年)撤州
涿州改称涿县
民国三年(1914年)
顺天府改称京兆特别行政区,涿县隶属京兆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
抗日战争爆发,涿县被日本侵略军占据
(涿州市老城区的双塔)
1941年
与房良县、涞水县并称房涞涿县
到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
平南县南部组成“涿良宛”县,至1947年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
涿县县城为国民党政府接收,设第六督察区于涿县
1949年8月
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涿县划归河北省保定专区
1970年
保定专区改称保定地区,辖涿县
1986年9月24日
撤涿县,以涿县辖区建涿州市,仍属保定地区
1999年
保定地、市合并,涿州隶属保定市至今
“涿鹿茫茫百草秋,轩辕曾此破蚩尤。”
(上文为唐代诗人胡曾的《咏涿州》,下图为涿州市永济公园)
03
八景涿州
通会灯市似火龙,双塔晴烟报主凶。
拒马长虹行逆水,胡良晓月除夕明。
邵村花田景优美,督亢秋成退肖兵。
楼桑春社松齐顶,盘坡积雪不易融。
涿州的元宵灯会,
始于汉,兴于唐,盛于明清,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
古人曾有"南有扬州,北有涿州"的说法。
涿州古城原城中有夹城,门名"通会",夹城上有重楼三间,名"通会楼",俗称鼓楼。
楼上左鼓右钟,楼高四丈。二十里外即遥遥在目
。每年正月十五是闹花灯之日,从通会楼至南门置72架木制等牌楼,十字路口置灯棚7座。
每到此日,大街小巷,张灯结彩,耍龙灯、狮子、踩高跷、放鞭炮,
真是火树齐开,星球碎挂,千家万户,燃烛通宵。
元宵之夜,登上鼓楼,远眺长街,龙飞凤舞,颇为壮观。
这一景象称为"通会灯市"。
诗咏:"春风初到月初圆,不夜城中沸管弦,万盏灯光双塔影,一时辉映鼓楼前"。
(通会灯市)
指矗立在涿州古城内东北的云居寺塔和智度寺塔。
双塔建于辽代,这两座塔的建成,民间有着动人的传说。
说是有两位巧手的姑嫂,一夜之间建成,实际上是佛教文化产物。
所谓"双塔晴烟",
一是说:在风和日丽的天气里,
远看双塔正象几缕青烟在蔚蓝的天幕上袅袅升起。
一是说:在晴朗的天日,双塔顶部周围能看到几缕青烟。
诗咏:
"丰碑犹自纪金辽,双塔凌增逼九霄,
佛火不明铃语寂,晴烟几缕逐飘"。
(双塔晴烟)
城北拒马河上的永济桥
拱跨度大,形状优美,飞跨拒马河两岸
桥的倒影映在河水中
宛如一道彩虹
因此,被称为"拒马长虹"
(拒马长虹)
城北十里胡良河横跨一座石桥,
南来北往的行人登上这座石桥,
都免不了停步,欣赏这里的景色。
尤其是将近黎明时,
当雄鸡报晓,天色微明,在晨光熹微中,静静的河水流着,水中映出一片残月,
波光桥影,景情交融,引人入胜。
诗咏:"破晓事行役,去去之胡良。残月淡如水,
天寒知欲霜。钟声逗曙色,宿火明渔庄。晨鸡时一鸣,隐隐腾朝阳。"
(胡良晓月)
城西北稻田区的百尺竿乡大、小邵村一带,地处胡良河流域,
土地肥沃,水源充沛,小桥流水,沟渠纵横,誉为"小江南"。
也是易学大家邵康节的故里."邵村花田"是指这一带农田景色。
每当稻田插秧后,方田披上新装,一块块莲花点缀,又有远处青山相衬,
确实把人带入了
"山光泼翠水托蓝,获稻分秧事事谙,
十顷荷花万株柳,卜居须住小江南"的诗意中。
(邵村花田)
战国时期涿邑隶属燕国。
督亢,即指当时涿州东南部大面积肥沃地带。
荆轲刺秦王,奉督亢图入秦,
因身单力薄,大功未成,被秦王杀死,
空留下一个"图穷匕首见"的故事。
诗咏:荆卿图督亢,献地秦人喜。风萧自古传,黄云复万里。
丰年禾黍多,百室歌盈止。壮士何处寻,西风吹易水。"
黄云复万里,丰年禾黍多"两句描述了督亢一带原野庄稼丰收的景象。
(督亢秋成)
楼桑村在涿州城南十五里,为汉昭烈帝刘备故里。
汉昭烈帝庙,庙宇宏伟壮丽,工程浩大,庙貌巍然。
主要神像,均为木制,尤为壮观。
院中古柏参天,碑碣林立,花木繁茂,
往来游人驱车过此徘徊瞻眺,流连忘返。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在这里举行盛大庙会,
方圆数十里的乡邻,扶老携幼,纷纷到此赶庙,
各家商号,争相开业,小商小贩,江湖艺人蜂拥而至。
"父老相携载酒游,果然春社胜于秋"等前贤诗句,即当年写照。
(楼桑春社)
盘坡又称三坡,
即今著名的野三坡,隶属涞水县,
距涿州城二百里。
诗咏:
"连云一白接天涯,积雪犹堆六出花,
十丈红尘飞不到,玉山深处有人家"。
(盘坡积雪)
04
说英雄,道英雄
(双塔之一)
涿州这座城烟火不冷
英雄不绝
如今依旧英雄辈出
(建设银行下的新燕)
在涿州有这么一群人
头戴铝盔走天涯
(东方物探的科技园大楼)
战天斗地练红心的找油先锋
日夜奋战
为祖国加油
为民族争气
他们
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突破着“卡脖子”的关键技术
这就是涿州
一万年的新城!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