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川》票房破3亿,口碑却远不如《八佰》,到底是为什么?
2020年10月23日,年度战争大片《金刚川》,趁着《八佰》31亿全球票房冠军的“主旋律”东风强势来袭。
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的献礼片,电影的群众基础毋庸置疑。
1950年12月,军旅作家魏巍被派到战况惨烈的朝鲜战场,采访3个月后回国。
其所著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最先于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刊登,后入选中学课本,深深感动了几代中国人。
本片主演张译,在第4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上放出豪言:“我以我的人格担保,《金刚川》不次于《八佰》!”
“影帝”都这么说了,观众没理由不支持!
上映三天,《金刚川》票房表现势如破竹,累计票房已破3亿,登顶周票房榜NO.1。
我也满心期待和友人一起走进影院,结果第33分钟的时候,就开始坐不住了,只能轻声耳语:“这节奏不行啊!冗长拖沓,把耐心都耗完了。”
事实证明,咱还是太天真。接下来90分钟简直是大型现场!
“回环往复”的不止是2500年前的《诗经》“风谣”,还能是21世纪热兵器时代战争电影。
这明显是想用镜头语言写“诗”啊!关键还没有泰伦斯·马力克《天堂之日》那两下子。
有人说《金刚川》借鉴《敦刻尔克》,毕竟把时间线和秒表声都Copy了。
但我还是想说一句“不带这样碰瓷儿的”,东施效颦,更上火!
虽然诺大爷的“叙事诡计”看多了也烦,但人家起码没用大量重复素材恶心观众,也有足够精巧的非线性时间剪辑。
《金刚川》把一晚上的情节换了几个视角,絮絮叨叨四遍,连机位都不换一个,疯狂复制粘贴,搞成了《西游记后传》,何必呢?
《演员2》“暴躁老头儿”李诚儒说:“现在的电影形式大于内容”,《金刚川》也是这毛病。
短片量级的故事情节,压根儿搭不上从“敦刻尔克大撤退”扒来的壳!
“叙事本质上是信息流动,当相同素材必须被不断复现时,剧作要考虑如何保持基本张力,这是此形式最大的挑战。本片恰恰败在这里,导致叙事从内部瓦解。——王写写”
只有当观众对剧情中的某个结果抱有预期时,张力才能构建起来。
好的电影,从头到尾可以一直引领观众的注意力,让大家心绪波涛起伏,散场后依然回味无穷。
可《金刚川》我看一遍都费劲。
四段式的结构,水平参差不齐,拼接方式笨拙。
视角混乱,导致叙事主体形同虚设。
负责回忆的老兵“小胡”和“史密斯”,在电影中基本没什么戏份,存在感弱到无以复加。
前半小时就从士兵视角匆匆交代了一遍故事,后面三遍,敌人视角、高炮班和“人桥”,因为“剧透”严重,根本无法建立一种悬而未决令人牵挂的精神状态。
已经得知结局的观众,也无法保持对故事走向的关注和好奇。
能把人看睡着了,就是没有戏剧张力的电影!
压根儿不想看第二遍,也不算好电影!
因为不打算展现志愿军与美军的正面交锋,而是以部队能否顺利开进战场,即“交通线的保障”为焦点,《金刚川》名义上是战争片,战争场面却少得可怜!
延续《八佰》的套路,从小人物视角切入,试图煽动观众情绪。
故事单薄成这样,未免也太儿戏了!
真以为观众不看剧情,内心的爱国小火苗是“太阳能全自动”?
第一Part“士兵”,刚参军不久的小胡等待着最后的决战,渴望拿下光荣的奖章后回家过安稳日子。
切个高空航拍,显示那条“又深又急的江,拦住了我们”。
这就是“金刚川”,金城前线的一条大河,河面最宽处可达60米,必须借助桥梁运输,才能确保部队和后勤补给顺利送达前线。
转瞬镜头就给到了吴京、张译的师徒“权力交接”。
“丧门神”一来,就是紧跟着的说明性字幕“B26轰炸桥体”。
桥毁了,工兵连冲上去修桥。
没多久“榴弹炮远程轰炸桥体”。
炮火中的白马、夜色云翳、俯拍灯火,意向堆叠玩儿诗意!
“喀秋莎远程轰炸美军阵地”后李九霄发现炮兵点火暴露位置,留下一句:“他们这是不想活了,老子要过去帮他们。”
结果“延时炸弹引爆”,炸死了桥上的老高和女通讯兵。
铺垫不够,情绪不到位咱不怕,血腥镜头来一发!
半截身子的邓超说:“别管我,去修桥”,我只感叹血浆挺多,通过感官刺激来营造战争残酷,还是1.0水平!
“B29燃烧弹轰炸桥体”,慢镜头把李九霄拍成了仿佛下一秒就要变身的超人,就俩字儿“魔幻”。
导演倒是没忘给后续情节的不同角度埋下细节伏笔,但点又多又碎,把前30分钟撑得太满,观众消化不了,还觉得节奏有问题。
第二Part“对手”,切换美军视角,从一段英文独白开始。
“B26轰炸桥体×2”。
老美的“牛仔”飞行员看着一片焦土的战场,诗兴大发,背上了《新约圣经》的最后一章《启示录》。
“第一位天使吹响号角,雹混着火与血自天而降,树木青草等均被烧去三分之一。
第二位天使吹响号角,燃烧着的山脉滚滚落入海中,海水即成血水,三分之一的海中生灵死去,船只毁坏。
第三位天使吹响号角,就有那名唤作茵陈的大星,燃烧着自天降入江河及其水源上,随之江河中水味变苦味如茵陈,又有许多人死去。”
朝鲜战场,在敌人眼中就是末世。
他会语带嘲讽地抱怨:“听说中国人用两根树枝吃饭。他们连自行车都造不出来,但这桥却总莫名其妙被修好。”
也必须承认中国士兵的强悍:“三小时前刚炸完,我们三天都修不好一座桥。”
面对生死存亡,对手不留余地,战斗机瞄准炮位开火。
“前面就是金城主战场。桥在,就是我们的地狱;桥不在,就是他们的地狱。”
“喀秋莎轰炸空军阵地×2”
“延时炸弹引爆×2”
最后打着打着,士兵之间起了个人恩怨,飞机和大炮上演终极对决。
又是熟悉的慢镜头,空炮兵同归于尽!
这段人物和情绪都不到位,矫情尴尬,简直全片观感最差,有“滥竽充数”的嫌疑。
第三Part “高炮班”勉强扳回一城。
张飞(张译饰演)和关磊(吴京饰演)先是因为炮弹不够而争执,结果徒弟反手就把香甜的食物留给了毒舌师父。
可他上一秒还在啃着玉米,下一秒就化成了战场上的血雾。
情深义重的两人来不及告别,千言万语寄予坟前的一支烟和一滴男儿泪。
伴着悲壮的催泪音乐,“飞机和大炮对垒×2”,镜头下是双方狰狞的脸。
战场上的炮火连天、血肉横飞,在此处达到高潮。
画面一转,被炸断胳膊和腿的张飞,忍着剧痛包扎止血,拿上炮弹,去了师父关磊的另一个炮位。
他艰难地拖着残肢再次点起火焰,唱着“长坂坡前救赵云,喝退曹操百万军,姓张名飞字翼德,万古流芳莽撞人” ,用尽最后一丝力气,为老关报仇雪恨。
似曾相识的戏曲和三国元素!
敌人死亡的瞬间,张飞也在“燃烧弹”下化为焦炭。
他既是最好的战友,也是最可敬的英雄!
张飞与关磊之间的师徒情和战友情终于触动内心,堪称全片高光时刻!
结尾Part “桥”算是首尾呼应的总结,视角切回第一部分的“小胡”。
凌晨04:35,被燃烧弹灼伤眼睛的士兵,徐徐袒露心声:“那一年俺们都是十七八岁,唯一想的事就是通过那座桥,俺能闻见那股焦糊味儿,俺们这些人真的没有一个怕死的!”
他心里清楚:“仗打赢了,带来的就是老百姓的安宁。”
敌人也被迫承认:“不可能就是他们的武器!”
那个叫史密斯的美国老兵,依然记得金刚川上炸不毁的“人桥”。
“我知道你们不信神,但你们却创造了神迹。”
“大部队已经过桥,没有什么能阻止他们!”
湍急的江水中,是冒着枪林弹雨,用身体撑起一座“打不断、炸不烂、冲不垮”胜利桥梁的志愿军。
《我的祖国》配乐响起,情绪瞬间就上来了。
说实话,一堆口号式的旁白并未打动我。真正流泪献给了片尾志愿军遗骸回国的纪录片彩蛋。
当年的志愿军“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拥有全世界最先进武器、全机械化的美军。
他们才是视死如归、舍生取义,因保家卫国坚定信仰而牺牲的“最可爱的人”!
结语:
不管《金刚川》定性为三个月“赶工之作”,还是主旋律“命题作文”。电影的豪华班底都应该是肉眼可见的“品质保障”。
毕竟光导演就请了三位,以往作品票房累计破百亿。
有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曾执导《八佰》的管虎;有凭《流浪地球》46亿票房开启“中国科幻元年”的郭帆;还有《绣春刀》系列“新一代鬼才导演”路阳。
摄影、视效和电影配乐也是业内顶尖级别。
摄影师罗攀、刘寅;视效徐建、尹端阳;配乐阿鲲和安德鲁·卡钦斯基,基本是《流浪地球》《芳华》和《八佰》的原班人马。
主演团队更是全员演技派。
中年档有跻身“百亿影人”行列的吴京、张译和邓超;青年档有《八佰》中贡献精彩表演的欧豪、魏晨和李九霄。
可是,最重要的编剧任务,却只有管虎一人负责。对故事文本的尊重,我完全看不到!
《八佰》切入点选了淞沪会战尾声中相对冷门的“四行仓库保卫战”;《金刚川》就定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战“金城战役”前夕。
“炸桥——修桥——炸桥——修桥——再炸——人桥”的故事来来回回讲了四遍。
我能说作为标准急性子,第一单元结束,就不想再看了吗?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但电影演四遍,真的会烦啊!
诗意表现和情绪烘托差强人意,更像是一场消费爱国情怀的蒙太奇幼稚实验片。
故事情节太少,除了最后的“人桥”,正片全程无感。友情提示:不带纸巾也OK!
走出影院,妆容干净完整,一点都没花。朋友忽然感慨:“幸好是来这儿看的,不然肯定十分钟就关,或者看睡着了。”
我回:“是呢!好好一支战争大片‘肾上腺素’,咋就硬生生给拍成了强力‘褪黑素’?”
还能说啥?可惜了志愿军这么好的题材!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