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鸣的CEO修炼法则:反惰怠、情绪化和自我强化

天天见闻 天天见闻 2024-04-03 科技 阅读: 1
摘要: ”这一年,张一鸣除了反思思想上的惰怠,还反思了自己行为上的惰怠。5克服情绪化情绪化,是企业经营的大敌。“机器人”张一鸣并不是天生的,他有自己的修炼过程。6克服过度自我强化自我强化,是一个心理学词汇。2月,他说:“做产品确实是反人性的,一激动一紧张,就无法体会用户的感受了,并且容易自我强化,轻视用户。

_张一鸣的CEO修炼法则:反惰怠、情绪化和自我强化_张一鸣的CEO修炼法则:反惰怠、情绪化和自我强化

说明:舵舟研究字节跳动的所有信源,均来自创始人张一鸣的(2010-2012年)的个人微博,公开信息,以及一些相关人士的采访。

1人和人的差距在哪?在舵舟研究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的系列文章(《张一鸣的组织逻辑》、《转折中的张一鸣》)发表之后,一些朋友给我们留言探讨。其中,有一位来自美团的朋友说:“你描述的头条的那些特性,都是我进入美团就司空见惯的。”还有一位朋友说:“看到你研究头条,我真心建议你也应该来看看小米的组织变革。”很高兴的是,这些来自大公司,亲历过规模化组织管理的朋友,能跟这一系列文章有所共鸣。这也跟我所预期的东西很像——管理的底层都是相似的。如果我们想让战略得以实现,规模不断增长的团队得以协同,我们就不得不去遵循一些“真理”——尽可能的选择我们需要的人,尽可能的让大家接近共同目标,建立与之配套的文化,不断拆解目标到每一个成员,并建立相应的指标系统。通过琐碎且耗费心力的过程管理,来帮助和保证大家的产出。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尽可能的加速。如果有人被验证确实不行,企业应该毫不犹豫的按照规则进行及时淘汰,有人产出优秀,就应该得到及时激励。因为这既是对目标负责,也能给其他全力以赴的同伴的信心——我们真的打算做好这件事。当这件事情做完之后,我们不仅收获了目标成果,也收获了团队和自我成长。书看多了,会发生化学反应,因为好书的底层逻辑都是相通的,讲的都是相关联的一回事。

这个道理,也可以放在组织打造上,你看,粗浅的管理原理几句话就能说得很清楚。尽管舵舟认为,在创业之初,创始人就应该关注团队建设,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每个阶段的重点又不一样。比如初创期,活下来最重要,你得提供市场所需的产品。等到产品被验证,就需要验证你的供应链能力,你是否有规模化上量的能力。往往到了这个时候,企业主才会关注到组织的打造。因为团队不再是老板一声吼,就可以齐刷刷的动作了。由于团队滋生出来的各种弊病,加上经济周期的起起伏伏,让上量这件事总是坎坎坷坷。如果早期基础没打好,这个时期的企业主是最痛苦的。因为他搞不懂为什么团队突然就失去了创业的活力?为什么公司就他一个人想事情?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承担责任?危机当前,保命要紧,创业者是最爱学习的群体。有人选择自己看书,有人脉圈的,会去请教牛人。还有人选择上培训班,看看成功经验到底是什么样的。学习的需求太旺盛了,以至于一般创业者培训班都很贵,几千,上万,甚至几十万不等。总之,条条大路通罗马,你总有办法知道这套外表包装不一,但其实内核极其相似的管理方法。但学习的效果如何呢?上周舵舟发表研究张一鸣及其组织的文章后,有个朋友的发言,可以代表一部分人的观点。

他说:“看这些成功人士的做法有什么用,他的成功能复制吗?我懂得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道理都是朴素的,人人都听得懂的,搞组织说起来无非就那几个动作,落实起来当然如去构建万里长城一样复杂。可为什么有人能够做到,有人就做不到,知行合一的难点到底在哪?说来说去,其中四个字很重要——克服人性。中国人讲贪嗔痴,西方人讲七宗罪,企业主私人喜好越多,企业经营和组织打造就越困难。那么如何克服人性呢?舵舟读者浙江浦江农商银行董事长李九良概括的一句挺好:“只有增强‘两感’:强烈的危机感、坚定的方向感,方会持续激励你与人性做斗争。缺乏‘两感’的人和组织,很难持续对抗自己的懈怠、恐惧。”2012年的张一鸣,创建了今日头条(注:本文研究的所有信息,均来自于他2012年的微博)。按照公开信息的解读,通过算法做内容分发,是张一鸣一直看好且非常想做的方向。时也命也,从此他的事业和人生都得到了提速。这个过程中,他们也是九死一生,详细信息可以查看历史上今日头条的所有负面新闻。直到今天,一些公众之困惑,还需要他们的答案。公众的质疑,团队的青涩,巨头的围剿,不难从中推断,这个团队是少不了危机感的。80后张一鸣和我们所有的创业者都一样,都是凡人,有自己的七情六欲。但他有自己的特点,他像“驯化自己最引以为傲的算法一样调试和迭代自己”,“他真的像机器人一样工作”。创业公司的困惑,大都可以去大企业的成长过程中找找答案,我们来看看张一鸣是如何克服自己人性的。

2克服恐惧据小道消息,张一鸣的人物性格偏纠结。纠结的背后是什么?选择意味着风险和代价。做出其中一个选择,就意味着会伤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所以一些共情能力高的人,在面对选择时,容易以各种形式来逃避。最后这种做法不仅伤害了被选择的两方,也伤害了自己。但普通人又很难抵挡住当下的恐惧——做选择伤害立马就会产生,回避产生的伤害虽然会更强烈,但是会稍晚到来,能拖一时是一时。2月,张一鸣在微博上说:“理解为什么别人这么清高。你每给别人一个不坚决的回复,就给人带来一个期望,给你带来一份烦心。”也许他意识到自己的不确切回复,会带来很多很多烦恼。不光在创业公司,很多两性关系的惨剧,也源自于模棱两可的信息传达。2月,他说:“信任大大影响交易成本。”我们为什么不信任别人,因为我们恐惧自己被伤害。但你不信任别人,直观结果是,别人也不信任你。作为老板,你对身边的高管都将信将疑,结局就是你会被孤立,你会患得患失。没有信任做润滑剂,战略目标的推进将会事倍功半。幸好,从目前的公开信息看,还没人说张一鸣是个疑心重,不放权的老板,可能克服得不错。3月,他说:“在公司说话要减少铺垫。”当我们要宣布一项决策时,也有可能会伤害到一部分人的利益。

所以很多管理者基于恐惧,说话时喜欢绕一圈子。这就有可能削弱关键信息的传达,讲了半天团队不知道他要表达什么,也难怪政令出不了会议室,铺垫和废话太多,大家都没听懂。所以“久经考验的”张一鸣给了CEO们建议:“当感到沟通困难时,最好的沟通方法不是想太多技巧和说法,而是:更坦诚的沟通。”需要克服“坦诚的说出心里话”恐惧的,不止张一鸣一人,还有他的团队。2月,他说:“我总鼓励员工大胆和上级说出想要的期望,不要考虑合不合适。虽然这些期望经常不能达到,但可以灵活调整和沟通。如果不说,Ta最终转成别的形式来满足甚至离开,损失更大。为人Nice的员工经常为公司考虑,不好意思提,其实不提不好。”为什么团队不敢说出心里话,恐惧自己显得蠢,恐惧被嘲笑,恐惧被报复。想要尽可能减轻这种恐惧,创业者有义务打造一个能说真话,能接受真话的组织环境,有效的方法就是——以身作则。对于创业高强度的劳动,而且极有可能不见得有多大回报的恐惧,也盘旋在年轻的今日头条团队上空。2月,他说:“今天和朋友谈,我说:把面试、合作交流当作闲聊、聚合一样有趣;把分析竞争对手数据、体验产品当作电影电视一样沉迷;把讨论分享,team 当作腐败party类的活动;工作创业一定都不会比外企、国企的休闲生活差!Enjoy it !”可惜的是,如此自我调节的张一鸣,还是迎来了3月份,因为工作挑战过大,节奏过快,吓跑了刚加入第一天的新人。

张一鸣说:“虽然我觉得小伙子1个月之后应该就能enjoy,但愿他不是去那些‘毁’人不倦的公司。”张一鸣是一个迷恋挑战的人,对于创业他倒可能没什么恐惧,而且他也不认同大家所谓的恐惧。秋天的8月,他说:“最近听到不少说法说:现在小团队创业越来越难。但一年前却弥漫着,创业挺容易的,基本都能成的说法。其实容易的时候也没这么容易,难的时候也没这么难,这么不坚韧(容易)动摇,那确实有点难。”3克服惰怠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懒惰是显而易见的,而创业者的惰怠往往是隐形的。他们忙到顾不上妻儿老小,披星戴月,最后身体都可能受损。但实际上一直在自己熟悉的路径上打圈,走不出来:偏向于做紧急重要的事儿,而不会去提前规划不紧急但很重要的事;偏向于就问题出解决方案,而不是系统化的解决问题;偏向于骂团队不给力,而不是去想办法帮助一起分解步骤,或者去找更能胜任的人。以至于整个团队赔上血肉之躯,跟着瞎忙。懒汉的懒惰也就是伤害了自己,以及关心他的人;创业者的惰怠,不仅伤害了自己,还伤害了全体员工身后的家庭当下以及未来的幸福。2012年的张一鸣,也在思考自己的惰怠。2月,他说:“步骤比方向更难。”方向一旦定下来,不会轻易改变。但定步骤既考验专业和提炼的能力,还得天天埋在琐碎里,克服这份枯燥就不容易。张一鸣的思维方式很有意思,有个叫石振勇的网友在我们上一篇里留言,说起了这样一件趣事:张在微博上回复他早期员工的一个困惑——回家后不想看书怎么办?张一鸣认真帮他分析,像个心理学家,而不是成功学家。他说:“一次别以看一本为目标,比如看五页为目标,当下的力量0.1 >0。”这条回复很牛逼,为什么?因为不仅只给方向,而且还给行动步骤。

在自己熟悉的路径上打转,是CEO们比较常见的惰怠形式。2月,张一鸣在微博上提醒自己:“live :需要不一样的眼光看问题 ,并能做出不一样的决策。”很多公司还有一种惰怠,就是“做事不留痕”,活动做了一场又一场,经验和方法都在老大的脑袋里,永远长不到员工的心里。老板不迭代,公司就没有办法迭代。这样的公司注定长不大,也很难培养出真正的人才来,因为经验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3月,张一鸣说:“ - (让决策过程形式化),招聘,人事变动等重要决定上(更)应该如此。不是形式上的正式,而是正式的思考并决定,并且写下来。这样避免‘不认真‘, 并使将来提高有了基础。”3月,张一鸣反思:“自己之前还是看问题多,看机会少。做安排多,下决策少。改进。”对于很多公司而言,用“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来批评,是恰当的。4月,张一鸣反思:“生活中不是缺少挑战,是缺少自我要求。”翻译一下是,机会总是有的,就是很少人有逼自己真的去挑战。7月,张一鸣反思:“什么叫’实在不行就xxx’。工作中(说这句话)多半是降低要求。

”这一年,张一鸣除了反思思想上的惰怠,还反思了自己行为上的惰怠。比如4月份,要求自己在放假前,做好工作计划(老板怎么可能休息?)。6月,反思自己行动慢:“最近已经3次了,感觉不错的人,心里想再考虑下,过几天尝试和他联系,然后,然后发现微博说明变了,去新东家了。 !(行动,行动,行动)”4克服短视在《思考的快与慢》里,作者提到了人类靠两套系统来思考,一套是靠下意识的反应,另一套是理性思维。理性思维能够发挥作用,需要人类的自我训练。第一套系统是祖先传给我们的,根深蒂固的扎在我们的基因里,以保障我们在当下能够寻找到食物和避免危险。这套系统不好的地方就是我们很难抵挡短期的诱惑,尤其是在愤怒、高度压力,以及饥渴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做出不理智的选择。试想一下,如果唐僧走到女儿国,看到漂亮又有权势的妹子,舍弃了西天取经的大业,决定留下来了,他身边的猪啊,猴啊,马啊怎么办?不要觉得没什么,大家可以一起在女儿国享乐啊。失去了梦想的人,就是任命运宰割的羔羊。1月,刚刚决定调整方向(从99房到今日头条)的张一鸣在微博上留言:“练习保持耐心,即使是快节奏和压力的情况下。”重启机器最费油,磨损最大,事主的压力也就越大,正是考验事主的时候。

2月,张一鸣说:“宋江太想套现了,从来就没野心博个大的。”原本在梁山上几无折损的兄弟们,被宋江带着投诚朝廷之后,有的战死,有的被朝廷陷害,最后有好结局的没几个。所以这里对比一下,唐僧要比宋江高啊。要做到有耐心,克服短视,有什么方法呢?在个人成长上,1月,张一鸣提了一条建议:“stick to truth , stick to 。(直击真相,直击靶心)”他还建议大家多看看传记,包括电视剧《阿信》那样的也可以,看看别人的风景和旅程,更容易想清楚自己的选择 。8月,他发问:“我们希望莫忘初衷的原因是什么?”将军赶路莫追小兔,正如张一鸣8月份的喃喃自语:有一种特质是“对最重要的结果不顾一切的强烈追求”。在组织打造上,如何克服短视呢?2月,张一鸣说:““组织的成果都在组织之外,所以不要把做完了某某项目说成成果,而应该始终关注对外体现的成果,如:用户在什么方面体验得到了提升,公司在业界得到了什么益处。”完成不是硬道理,产出才是硬道理。3月,他说:“(给大家一个)经验:当无法选择或判断的时候,离远一步,远到用更重要的原则和更长的时间尺度来衡量就清楚了。”5月,张一鸣强调除了提高招聘门槛,还应该投入到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的优化,以减少反复修修补补的工作和提高讨论交流的有效性,减少平庸的重力。

不说谎的人,可能都承受过说谎的痛苦,不管是自己骗过别人,还是被骗过。9月张一鸣说:“谎言的最大弱点是,就是很难编圆了,说越多越不圆。”10月,他在这条基础上,还加上了一段阐述:“我一直认为这个世界越来越透明。所以有2个原则越来越重要:1、不要假设别人不知道而可以把底线降低,要做(就得做到)如果公开也完全能承受。2、如果是隐私就不要上网留下痕迹,qq、SNS、微博、网盘。。”严重同意,做一个事事都可以摆在阳光下的人,长远考虑,人生真的是舒坦啊。5克服情绪化情绪化,是企业经营的大敌。去大部分公司看看,如果说我们50%的工作时间被会议占领,这其中主观估计又有70%的时间充满着情绪化,以至于模糊了我们要到达的目的。假如一场高管会议要花掉3小时,每位高管的平均时薪是220元(以月薪5万,每月22天工作日,每天工作时长10小时来算),与会人员10人。那么抛开所有硬件设施成本,这场会议的人工成本是6600块。70%用于发泄情绪了,给公司带来的浪费就是4620元。这还是可以计算的成本,不可以计算的成本是这些高管所带来的负面情绪,对于中层,基层员工的负面影响,项目的消极推进。如果公司经营者不能正视情绪化,并解决管理团队普遍存在的情绪化的问题,那么大家都只能被情绪化拖在泥坑里打转转。

“机器人”张一鸣并不是天生的,他有自己的修炼过程。1月,他对自己说:“应该让肾上腺素和理智一起发挥作用。”祖传系统固然让人兴奋,但必须保持理智。1月的北京还很寒冷,正在做业务转型的张一鸣估计是很兴奋的:“重新复习一下:speed up & slow down。(加速以及保持冷静)”6月,他说:“记录下影响自己心情的事情类型,恢复时间,总结方法提高免疫力,(直至)彻底免疫。”这真的很像迭代机器人的方式来进行自我迭代,这种方式蛮好的,建议有兴趣的年轻人可以学学。在我看的仅有的几页《理想国》里,有一段话对我影响很大。苏格拉底问一位老者,你老了,感觉怎么样?老人说:“我觉得很幸福,因为我终于成为了我自己,而不再被欲望所驱使。”如果我们可以用一种方法,尽早成为自己,去完成自己想完成的事儿,而不是被多巴胺驾驭着横冲直撞,真好。即便是张一鸣,想要锻炼自己的极致理性,也需要时间。8月,他反思:“工作上理性,生活中感性。如果反过来则易一团糟。”有时候绝对的理性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9月,他说:“有难度的不是并发地工作,而是并发多种心情地工作,难怪朋友说要练淡定。”可见,是人都有闹心的时候。9月是他“反情绪化”的大月,他还总结了一个公式:理性的思考&感性的行动=纠结。

这个月前后,他见证了5个从pre angel到post B不同阶段的团队内部出问题,感叹道:“全力以赴成功都难,内部还出问题就基本没戏了。国人注重面子和偏感性,好的机制也不普及,团队相对更容易出问题不好解决。”通过这大半年的练习,这一年9月,张一鸣最后发表了关于情绪化思考的微博:“能让我郁闷的事情越来越少了,但是重要的bug事故总还是能让我郁闷 :( ”情绪化可能由多种原因导致,比如吃的食物的刺激,过度的压力,不够的睡眠等等。张一鸣的自我迭代之路,应该还有很长,12月新年交替之际,他留言勉励自己:“怀旧不恋旧,迎新不休息。”果然是加班狂人,自我迭代猛人张一鸣。6克服过度自我强化自我强化,是一个心理学词汇。本意是人们根据自己的观察、判断来安排自己的活动和生活,每达到一个目标就给自己一些奖励。自我强化时人们倾向于做出自我满意的行为,拒绝那些个人厌恶的东西。自我强化的尺度很难把握,尤其是在创业的过程中,当你通过自我判断,觉得那是对的,但市场并不这样认为,用户(员工也是用户)并不这样认为的时候,创业者就有可能陷入“自嗨”的境地。那些不愿意自嗨的客户以及员工,自然就会远离你。留下的,可能是找不到更好出路的人,配合你来上演一场一群人的狂欢,其实是你一个人的寂寞。

自我强化过度的人,容易对过去的成功经验着迷,而事实上这些经验已经过时了。放在现在用,就变成了形式主义——迷恋走流程,但产出不了结果。2012年是今日头条搭建产品的元年,除了组织,就是产品最能体现创始人的性格特征了。张一鸣开始认真辨别哪些只是提供了安全感的,自嗨的动作,哪些是有效动作。2月,他说:“做产品确实是反人性的,一激动一紧张,就无法体会用户的感受了,并且容易自我强化,轻视用户。既要放松,又要敏感不漏。最后,即使想清楚了,还要能保持强大合适的节奏。”这也是舵舟为什么教创业公司开会的方法中,特别强调的一条,除非有特例,老板尽量最后发言的缘故。如果全程都是你在表达自我强化的内容,本身雇佣关系又是不平等的——你当然是权威。加上人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最后就变成了你的独角戏。当然这里也要避免走入另一个极端,本来让大家畅所欲言,结果变成了吵架会也不行。总之,如张一鸣所说:(无论建组织,还是做产品)既要放松,又要敏感不漏。3月,张一鸣说:“堆砌的产品没有安全感,准确的抉择才有。”此时的今日头条团队,应该在紧锣密鼓的搭建产品。在很多公司,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是,如果没有清晰的目标指引和过程管理,我们的团队特别擅长做一堆动作,就是不擅长做有效动作。

如何避免这种”自嗨“的团队现象呢?张一鸣提了几点自己的看法。第一:贴近事实4月,他说:”没有捷径,如有的话,就是比别人更靠近事实。”第二:用户说好才是真的好。4月,他说:“想了,做了,做了一些了,可以完成,完成了,完成好了。只有让你的用户都很好的体验到了才是完成好了!”第三:要做必须做到非常好。4月:他说:“做不好的就别做了,要做就必须做到非常好。”第四:少谈些主义,多认真解决问题。5月,他说:“少谈些主义,多认真解决问题,做一步看几步。为理想的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努力没有解决好现实问题,忽视了需求,好人也没办好事。”第五:忌愿望式分析问题。6月,他说:“8个case错了4错误,工程师说我再看看它们是不是个例。我说:你是不是希望问题是个例,而不是分析它们是不是问题。——不能愿望式分析问题。”老板们的自我强化,还体现在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比如很多老板喜欢看员工加班。加班并没有什么不对,员工的任务没有完成,且在规则之内,就应该加班。因为你在公司必须要有产出,公司可不是慈善机构。但是很多老板只关注加班这一现象,而不去追产出,最后就导致形式主义了。一看到大家10点半都还在,就有安全感。殊不知,大家都是很苦恼的做给他看,因为你喜欢嘛。

据网络搜集到的信息,字节跳动也是有加班倾向的公司,但据说他们的目标管理做得很好,所以庞大到5万人的规模,基本能保持高速发展。2012年3月,张一鸣说:“要求大家提高效率,提高早上和下午的状态,准备今天开始,晚上10点就赶大家下班。”不要沦为享受员工加班的老板,享受他们的效率才对啊。创始人的自我感觉良好,也是企业发展的大忌。如果你切实感受到你的老板很自满了,那你就要小心了。可能接下来的公司,大概率就要进入存量市场的搏斗,内斗就会很厉害,不要把青春付出给这样的企业。3月,张一鸣说:“有感:人生的差距就是在自我感觉良好中拉开的 —与朋友共诫勉。”我们小时候都可能遇到过这样的同学,超级努力,凌晨5点起来读书,晚上12点睡觉,但是考试只能考中等。我们不是嘲笑这样的同学,ta可能是方法不对或者其他。但对自己的警告是:不要用早出晚归来自我强化,自我满足。6月,张一鸣微博道:“以大多数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我的版本:以大多数人满足感延迟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什么是努力?早出晚归,常年不休的人很多,差别极大,区别好像不是努力。”如何判断自己过于自我强化了?张一鸣这里有一个判断方法,10月,他献策:“判断自己对不同事情乐观还是保守:记下自己的预测和实际结果,看平均差值。

问题是你是否愿意估计得更准?似乎乐观和保守的人都并无意愿去纠正。”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跟我一样试一试这个方法,而且我也打算调整自己的判断,以免误导同事和朋友。7不断迭代自己是能有所成就的底盘张一鸣2012年的微博内容就分析到这里,最后再推荐我最近看的两本自传。一本源自今今乐道读书会上同学的推荐,我一直认为人的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就了不起了,但是有一个人居然是通才,无论在政治,科学、哲学,文学等领域都有极其重大的贡献。这个人就是我们小学课本上放风筝的美国开国三杰之一本杰明·富兰克林。我很好奇,他一定有一套通用的逻辑来帮助他成事,所以抓起《富兰克林自传》就开始读。另一本是《安迪·格鲁夫自传》,起因是舵舟在给创业公司做组织辅导的时候,一般都会关联到OKR的使用,而格鲁夫是OKR的缔造者。这次我研究张一鸣的微博,安迪·格鲁夫的名字也不止一次被张一鸣所提及。那么这个让张一鸣、任正非(华为也推行OKR)受益的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好奇,赶紧拿来读读。通读完两本,这两个人各有其不同的家庭背景,性格,成长过程,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顽强的生命力。人生所必须遇到的大体困境每个人都差不多,比如原生家庭的缺陷、青春期的烦恼、朋友的背叛,事业的不顺心等等。

在这些相同困境之下,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显现出来了。有的人选择颓废,在泥坑里躺着,有的人就是不服,就是能越挫越勇,不断学习,不断迭代自己,寻求更好的着陆点。富兰克林和安迪·格鲁夫就属于后者。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截止目前为止,根据公开信息和我们的研究,也属于后者。我们很难打包票,张一鸣以后一辈子就是这样的人,字节跳动必然能够常青不败,因为历史上昙花一现的商业现象比比皆是。毕竟张一鸣也才36岁,很多一开始开放的人,到了后期,自我满足了,“老了”,也会选择封闭。宝刀不老,持续迭代,终生成长才是有趣的人生。

其他相关
退休阿姨博客创业 月入几十万

退休阿姨博客创业 月入几十万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4-01 阅读: 1
创业从博客开始时间回到2004年,胡阿姨在女儿的帮助下第一次接触到博客。这些人气极高的网站,为胡阿姨的博客带来不少点击。...

“只要有酒在,突破次元放肆嗨”|创业最前线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3-26 阅读: 15
百威集团12大品牌全部上阵加入狂欢,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社交场景选择不同的品牌:让大家可以一站式品尝到不同风土人情的啤酒口味,一方面满足了潮流年轻人热爱尝鲜的心理。...

网络项目资源网 网赚项目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3-23 阅读: 17
真实可靠的网赚有哪些其实互联网和现实中一样,都是要“骑驴找马” 简单的说就是, 不要说我哪怕几个月不赚钱也要找个适合自己的项目,几个月不赚钱,脑子只能越来越生锈。为啥说骑驴找马呢,就是我说过的,越赚钱脑子越灵光,哪怕今天赚100,人的本性都是贪婪的,都会想想我明天如何赚200.没见过哪个年赚百万的人是天天找项目……...

低成本创业项目有哪些 低成本创业项目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3-20 阅读: 11
农村低成本创业生意项目有哪些了解村里的优质农产品资源,做农户的农产品经纪人。先到周边300公里范围内行业大批发市场谈好批发商(或者借他们档口销售,销售利润提成方式),再回到村里统一采购发货。农民往往生产技术好,但销售能力差。但生产种植风险又最大,尽量不去投资,容易受市场,天气等不可控因素影响。做中间环节,收购价……...

低成本创业项目 低成本创业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3-20 阅读: 13
在一线城市不想打工,低成本创业项目有哪些低成本的话、你要思想打开一点,其实任何行业任何事物都有可以挣钱的地方,先摸清楚规则。譬如,现在即将进入5G时代,从之前的人控人到以后的人控物,5G是一个风口,好好把握作为同样在一二线奋斗的青年,我认为当下如果没有资本创业的情况下,可以打工或者送外卖,干些小成本的摆摊生意……...
中小板---未来不可忽视的一大板块

中小板---未来不可忽视的一大板块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3-05 阅读: 45
创业板与主板市场有非常大的制度区别,所以我们在谈论A股市场时,要不就说主板,要不就说创业板。炒作的安全边际大于创业板,波动活跃度大于主板。中小板叠加主板的估值与混改优势和创业板的小盘股与票面轻的优势,双驱动力定将带来丰富的想象空间。...
我来说两句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