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呼吸,伴我同行”精神康复患者及家属支持小组 | 社工案例计...
单位|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达观社会创新发展中心
一、小组基本情况
(一)小组名称:“让爱呼吸 伴我同行”精康支持小组
(二)小组性质:支持性小组
(三)小组时间:2023年3月7日-4月26日
(四)小组开展地点:景源里社区
(五)小组节数:6节
(六)参加对象:精神康复者患者及家属
(七)小组人数:每节8-11人
二、小组背景
精神康复者是一个普通又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普通人对精神病的本质缺乏理解;
而他们在康复期间由于疾病和药物的影响使身体机能和社会功能低于正常人,容易产生不良的情绪,表现出对事情提不出兴趣、无事可做、常有消极的自我认知和低自我评价。
在面对情绪困扰时,他们不清楚自己面对的是什么情绪,这些情绪对身体和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缺乏如何去处理负面情绪的方法。
同时,精神康复患者家属或其他照顾者因为患者患有疾病不放心让其自主进行社会活动,这是使其参与生活的资格边缘化或者忽视了其参与生活的权利。
患者家属在照顾康复者的过程中由于经济、心理等方面的压力,出现了消极情况。家属与康复者之间也缺少平台进行沟通交流,彼此之间的相互支持较少。
因此,达观社工根据辖区内精神康复者的特点,充分考虑精神康复者的活动能力和实际需要;
计划针对精神康复者及家属开展支持性小组,引导精神康复者及家属参加减压、手工、趣味运动会等活动;
促使精神康复者在参加活动的同时,锻炼精神康复者的动手能力、激发想象力,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和自我价值感。
同时,通过小组活动的开展,缓解照顾着的压力,提升照顾着的照顾能力。
三、理论运用
(一)互动小组模式理论
互动模式关注小组中组员与小组和社会环境间的关系,希望通过个人、小组和社会系统之间的开放和相互影响达到增强个人和社会功能的目的。
互动模式将小组工作的重点集中于组员与组员之间为满足共同需要所产生的互动过程。小组的目标在于小组成员的交互影响,共同活动,分享情感。
这一模式强调人与人的交互反应关系,强调成员的互相帮助,强调个人必须从群体生活中学习。
小组互动有助于个人形成良好的自我与发展健康的人格。
小组成员相互依赖并分担相互帮助的责任,有助于满足小组成员娱乐、交往与感情交流的需要,也有助于面临共同问题的人进行信息交流,获得心理支持,学习正确的态度与行为,从而缓解个人的危机和问题,小组成员在小组中分享责任与小组经验。
(二)社会支持理论
社会支持网络指的是一组个人之间的接触,通过这些接触,个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服务和新的社会接触。
社会支持理论认为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越能更好的应对来自环境的各种挑战,而“朋辈支持”是社会支持网络重要环节。
本小组在社会支持网络理论的指导下,社工借助小组活动,推动精神康复者进行信息交流,满足他们娱乐、交往和感情交流的需要,获得朋辈支持。
同时,社工借助家属分享减压支持和技巧,推动家属之间的互助,增强对家属的信息支持、情感性支持和同伴支持,从而提升家属应对压力的能力,缓解照顾压力,增加康复者家庭的幸福感。
(三)优势视角理论
优势视角的核心信念为优势、赋权以及成员资格。
1.优势
几乎所有的事情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都可以视为一种优势,包括体验、个人品德、天赋、感悟、故事、灵性和社区资源。
2.赋权
对扩大案主能力和优势的强调;将案主视为积极的能动主体。
3.成员资格
优势取向要求社会工作人员相信所有的服务对象与自己一样,是一类成员,并享有与身份随之而来的自尊,尊重和责任,而不是将其身份边缘化和异化。
精神康复者虽然患有精神疾病,但是并不能认为其没有优势或者无能。
康复者及其家属是有能力和潜力的,只是需要一个或者多个途径去发挥优势、挖掘潜能,将劣势转为优势。
康复者及家属在这过程中,基于康复者及家属参与、支持和沟通,获得愉悦感以及成就感,这是包括康复者、家属在内所有人应具有的资格。
并且,当康复者、家属在小组中提高相应的能力并满足共同的需求后,有助于更好的发展原生家庭以及参与社会生活,从而促进康复者、家属乃至家庭的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社会价值。
四、小组目标
1.总目标
为康复者及其家属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建立社区康复者的互助社交网络,锻炼患者的动手能力、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缓解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压力。
2.分目标
(1)每节小组过程中,80%的组员知道当节小组的具体内容。
(2)在小组过程中,至少80%的组员相互分享参与制作过程及其感受。
(3)每节小组结束后,有80%的组员成功完成每节活动中的手工作品。
(4)小组结束,通过填写小组参与反馈表,至少80%的参与者满意此小组。
五、小组程序设计
(一)第一节
1.主题
相互认识,手工入门。
2.目标
促进组员的相互认识,共同制定小组规范,建立良好的专业关。
3.内容
(1)组员签到:社工介绍小组内容及目标。
(2)破冰游戏《滚雪球》:所有组员按照顺序,第一个人作自我介绍,第二个人先重复第一个人的自我介绍,然后再作自我介绍;
第三个人先重复第二个人的介绍然后再自我介绍,依次循环,直至所有的人都认识为止。预热气氛,增加相互认识。
(3)订立小组契约。
(4)康乃馨手工花制作:社工先展示成功作品,并将活动中所需要的材料为组员进行一一介绍;
社工为组员分发制作材料;社工讲解制作方法,并带领组员进行手工制作;所有组员进行作品展示。
(5)组员分享:社工引导康复者对本节小组进行回顾,分享参与活动的感受,启发他们表达对整个小组的期待,引导他们表达对下节小组的建议。
社工引导组员进行合作交流,帮助他们获得朋辈支持。
(6)预告下节小组时间和内容,合影留念。
(二)第二节
1.主题
播种绿意,积极生活。
2.目标
巩固组员间的认识,锻炼组员的注意力和动手能力。
3.内容
(1)组员签到;社工介绍小组内容及目标;引导组员回顾上节小组活动内容。
(2)热身游戏:拍拍操。社工通过播放律动音乐,带领组员进行拍拍操练习,帮助组员锻炼自己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
(3)彩绘花瓶制作:社工先展示成功作品,并将活动中所需要的材料为组员进行一一介绍;社工为组员分发制作材料;社工讲解制作方法,并带领组员进行手工制作;所有组员进行作品展示。
(4)社工回顾活动,并就组员在本节小组中的表现、感受、改变以及对以后活动的期望进行总结。
同时,也鼓励以及引导组员将本节所学习、感受的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引导组员积极面对生活。
(5)预告下节小组时间和内容。
(三)第三节
1.主题
'垫’亮多彩生活。
2.目标
增强小组之间的凝聚力,构建组员之间的好感,形成组员对整个小组的认同。
3.内容
(1)组员签到:社工介绍小组内容及目标;引导组员回顾上节小组活动内容。
(2)热身操:手指操,社工带领组员进行手指操练习,帮助组员活动手指,活跃现场气氛。
(3)马赛克杯垫制作。社工先展示杯垫完整作品,并将活动中所需要的材料为组员进行一一介绍;社工为组员分发手工材料包;社工讲解制作方法,并带领组员进行手工制作作品展示。
(4)组员分享:社工引导组员对本节小组进行回顾,分享参与活动的感受,促进组员发现自己在活动中的改变,并启发他们表达对下节小组的期待和建议。
社工回顾活动,并就组员在本节小组中的表现、感受、改变以及对以后活动的期望进行总结。
(5)预告下节小组时间和内容。
(四)第四节
1.主题
“香”伴同行。
2.目标
增强组员之间的动手协调能力,改善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
3.内容
(1)组员签到;社工介绍小组内容及目标;引导组员回顾上节小组活动内容。
(2)睡眠小讲座:九峰卫生院的精康医生、武东医院的心理医生针对精康患者的发病原因、症状等方面进行睡眠健康讲座,帮助组员获得健康的睡眠方式。
(3)香薰蜡烛制作。社工将活动中所需要的材料为组员进行一一介绍,并告知组员在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社工为组员分发所需材料;社工讲解制作方法,并带领组员进行手工制作;作品展示。
(4)组员分享:社工引导组员对本节小组进行回顾,分享参与活动的感受,促进参与者发现自己在活动中的改变,并启发他们表达对下节小组的期待和建议。
社工回顾活动,并就组员在本节小组中的表现、感受、改变以及对以后活动的期望进行总结。
(5)预告下节小组时间和内容。
(五)第五节
1.主题
趣味运动,与爱同行。
2.目标
增强小组成员团结互助意识,增强组员的社会支持网络。
3.内容
(1)组员签到;社工介绍小组内容及目标;引导组员回顾上节小组活动内容。
(2)趣味运动会;本节活动设计了多项趣味运动项目,分别有趣味保龄球、纸杯传球、螃蟹背西瓜等项目。最后社工进行积分统计,并为获胜者发放奖品。
(5)组员分享:社工引导组员对本节小组进行回顾,分享参与活动的感受,促进参与者发现自己在活动中的改变,并启发他们表达对下节小组的期待和建议。
社工回顾活动,并就组员在本节小组中的表现、感受、改变以及对以后活动的期望进行总结。
(六)第六节
1.主题
亲近自然,互励成长。
2.目标
为巩固小组前期的成效,处理好组员离别情绪。
3.内容
(1)社工带领组员到达活动场地;签到;社工介绍小组内容及目标;引导组员回顾上节小组活动内容。
(2)互励成长:社工先带领大家做了热身操,让大家活动身体、放松心情,活跃现场气氛。
然后通过“击鼓传花”、“夹水杯”、“幸运套圈”等一系列互动游戏,让大家在趣味活动中学会相互支持与配合,进一步促进同伴们之间的的沟通和交流。
(3)九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张医生、武东医院的李医生一起带领大家进行放松训练,赞扬了大家在整个小组中的表现,并引导大家分享自己在小组活动中的心得感受。
(4)处理组员对小组结束的情绪,引导组员分享对本次小组的看法和感受。
(5)邀请组员填写满意度调查表等。
六、小组发展状况
(一)小组筹备期
1.小组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仅靠社工的力量难以招募到参与者。本小组为精康支持小组,组员比较特殊,精神康复患者因为疾病原因对外人非常防备,所以依靠社工的力量,不能招募到足够的组员。
2.社工采取的行动
小组筹备期,社工积极对接资源,成功链接到九峰街道卫生服务中心资源,与医院的精康医生张医生达成合作关系,最终依靠张医生成功招募到11名组员。
(二)小组初期
1.小组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在小组的开始阶段,组员对社工的戒备心理比较强,对社工的引导不关心,只听张医生说话。同时,组员对小组的归属感比较差,组员之间较为陌生,所有组员都不与其他人交流,都保持持观望态度,保持沉默或少发言。
2.社工采取的行动
一方面,社工积极丰富自己的情绪,以防给组员带来压力,让组员都尽可能的放松。
同时,社工面对组员在手工活动中存在困难时,积极主动地为他解决,增强他们对社工的信任。
另一方面,社工在小组活动开展中,要多强调小组的保密性,保证他们的隐私不会透露出去,并寻找他们信任的张医生进行确定,减轻组员对社工的戒备,提高社工的可信度。
(三)小组中期
1.小组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在第三节、第四节中,组员之间的凝聚力得到提高,对小组产生了归属感。组员妮妮在小组中表现的十分活跃,主动分享自己的手工作品,也积极与社工互动。
但是,小组中还是有两三名组员不听从社工的引导,自己进行手工制作,也不与社工和其他组员沟通。
2.社工采取的行动
小组中,针对不与其他人交流的组员,社工积极向大家展示他的手工作品,向大家介绍他的优点,为他提供与他人交流的机会,帮助他破冰,引导组员积极互动。
(四)小组后期
1.小组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小组后期组员间的凝聚力比较强,且小组成员间能够主动分享自己的事情。社工只作为协助者在推动小组进程。
随着小组成员的成长,小组也接近了尾声。小组成员间的离别情绪没有太强烈,大家都认为通过社工的活动仍然能够经常见面。
2.社工采取的行动
小组成员能够表示在小组中有所成长,且因小组成员经过参与社工的活动,对社工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都表示会经常参加社工的活动,故小组成员间没有特别多的离别情绪,无需社工额外处理。
社工只需要与小组成员总结回顾所学,积极引导小组成员将所学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七、小组评估
(一)评估方法
1.参与者满意度调查。
2.社工在小组中的观察。
3.与组员的访谈。
(二)目标达成情况
本小组目标包括四个方面:
1.每节小组过程中,80%的组员知道当节小组的具体内容
在小组过程中,通过提问以及满意度调查表显示,80%以上的组员能够知道当节小组活动内容。
2.在小组过程中,至少80%的组员相互分享参与制作过程及其感受
据社工观察,每节小组活动中,90%的组员能够相互分享参与制作过程及其感受。
3.每节小组结束后,有80%的组员成功完成每节活动中的手工作品
据社工观察,每节小组结束后,所有组员都能成功完成每节活动中的手工作品。
4.小组结束,通过填写小组参与反馈表,至少80%的参与者满意此小组
在小组结束后的参与反馈表显示,95%的组员非常满意此小组。
(三)组员评价情况
本小组发放了参加者满意度调查表,其中有效回收调查表共11份。
100%的组员对社工的工作表现和工作态度、活动主题等给予了“满意”评价,95%的组员对社工的工作表现和工作态度、活动主题等给予了“非常满意”评价。
在与组员的访谈中,组员表示印象最深的是参加小组学习体验了手工制作、趣味运动、感受大自然等多项呢绒。而收获最大的是在小组活动中获得了朋辈支持。
由此可见,组员对于该小组整体上是较为满意的。
八、总结与反思
1、该小组是精康支持小组,社工小组活动开展过程中,对小组活动计划书进行了三次修改;
如何使活动内容契合精神康复者、如何在小组中体现互助、合作等内容、如何更好地满足精康者的实际需求等,这些在一次次的小组活动后都会新的改变。
项目主管对项目计划书给予了很多的意见,让小组计划书不断完善充实,最终顺利完成该小组,且效果较好。
社工认为在策划小组时就需要综合考虑各因素包括服务对象的选取、内容的适切性等,这样才能保证小组在执行过程中能够顺利推进且推动小组成员成长。
2、社工的角色要随着小组阶段变化而变化,社工发挥的作用也应有不同。
前期社工更多的是作为一个领航者、推动者,注重营造一个轻松的小组氛围,使小组成员以轻松的状态进入小组,同时也要让自己融入到小组中,与康复者们产生互动和联结,推动小组的发展。
在中后期,社工角色渐渐淡化,要学会在背后默默推动,在过程中多使用鼓励、赞赏、引导互动、内容反映、复述和总结技巧,让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更加紧密,更愿意进行表达和互动。
社会工作经典书籍
《社会心理服务:社工入门手册》
给零基础社工的工作指导书
看了就能懂,懂了就能用
限时8折
扫码拿下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