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男童被狗咬,狂犬疫苗没打完就去世,真相让人痛惜
最近发生了个让人难过的事:
安徽一名六岁的男孩,在家门口被一只黄色土狗咬伤后,父母带他去了医院注射狂犬疫苗。可是,在第13天、距离注射第4针狂犬疫苗还有两天的时候,孩子却突然发病死亡,经过专家会诊,确认病因是狂犬病。
从孩子被咬的照片来看,右眼、右腿多处有明显的牙印,已经贯穿皮肤。
事发时,父母带着两个孩子跟在后面,男孩跟一个哥哥在前面走,走到一个厂门口时,一只狗突然冲出来,将男孩扑倒了。
父母带男孩在医院接种了3次狂犬疫苗,在第4针还差两天的时候,男孩就说被咬的地方很痛,父母以为是发烧引起的,就给他吃了一点消炎药,并带他去了医院检查。
谁知,从医院回来后,男孩就发病了,最后被诊断为狂犬病发作。
可为什么打了疫苗依旧会狂犬病发作而死呢?
专家表示:狂犬疫苗需接种多针,前后过程约一个月,但狂犬病毒潜伏期有长有短,如果潜伏期只有几天,患者在疫苗产生效果之前就发病,那就没有办法了。
潜伏期长短不一,多数在3个月以内,潜伏期的长短与年龄(儿童较短)、伤口部位(头面部咬伤的发病较早)、伤口深浅(伤口深者潜伏期短)、入侵病毒的数量及毒力等因素有关。
此外,还跟如下因素有关:
咬伤后,没有第一时间有效、正确地处理伤口;
严重咬伤者没有按要求使用抗血清或者使用时间太晚;
疫苗接种方法不当或疫苗有问题;
接种后大量饮酒、喝浓茶或吃刺激性食物,使用某些特殊药物,可能会降低疫苗效果;
与本身免疫力低下、携带疾病或者情绪不稳有一定关系。
全球每年约6万人死于狂犬病,
中国报告的病例数量居世界第二!
狂犬病是迄今人类
唯一的、100%致死的急性传染病!
所以,狂犬病,只能防,不能治!
狂犬病俗称“疯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
人一旦被感染(多因咬伤)狂犬病毒后,主要会出现两种情况:
狂躁型:这是大部分狂犬病患者会表现的类型,约占70%。表现为极度兴奋、恐水、怕风、喉头痉挛、肌肉抽搐、唾液分泌增多、像狗一样哈气、恐惧的走来走去等;
麻痹型:这类患者占30%左右,表现为肌肉麻痹,逐渐昏迷最终呼吸衰竭而死。
那么,狂犬病一定是被狗咬了才会得吗?
错!
在全球范围内,99%的狂犬病是由犬引起。在中国,大多数狂犬病死亡病例都接触过可疑狂犬(85-95%)和猫(5%)。
此外,家畜(猫、猪、牛、马)和野生动物(蝙蝠、浣熊、臭鼬、狼、狐狸)也可能传播。
据研究,五岁以下的孩子,最容易发生狗咬伤。因为孩子身体小,对狗狗没有什么震慑力,而且,孩子的身高和狗狗差不多高,如果注视或逗引的话,会让狗狗觉得受到威胁,极易发生撕咬。
带孩子出门,如果遇到狗,无论有没有绳子拴着,都要紧紧拉住孩子的手,能避开就避开。
更不要为锻炼孩子的胆量,强行地让害怕的孩子去接触各种狗,安全永远比勇敢重要!
那么,假如孩子一旦被动物咬伤,该怎么紧急处理才能保命呢?
① 洗
不管咬人的动物是否有病,一旦发生了咬伤,就要用水冲洗,水量要达到1000毫升以上,而且,最好是用20%的肥皂水反复冲洗,时间要达到半个小时以上。
只有这样,才能把含有病毒的唾液、血水冲掉,绝不可忽视这个环节。
② 挤
伤口如果是外口小,里面深,在冲洗伤口的过程中,就需要用手去挤伤口周围的软组织,这样利于扩大伤口,也更利于把沾在伤口上的狗狗唾液和血液冲洗得更干净。
③ 消毒
冲完后,用碘酒或者酒精擦拭伤口内外。如果伤口依旧出血,可以贴上创可贴或者是简单包扎一下,再去医院急救。
★ 敲黑板提醒:如果不出血,无需包扎或者将伤口紧紧裹住,尽量让伤口裸露在外面。
最好在24小时之内注射狂犬疫苗,不管伤势如何,接种疫苗的时间超过了24个小时,都要接受5针的疫苗,并在28天内打完,每两针的间隔时间分别为三天、四天、一周和两周。
伤势严重或者咬伤超过3处者,在接受狂犬疫苗之前,还要先注射血清,在伤口周围皮下肌肉浸润注射,以此来中和狂犬病毒。
此外,就算没被咬伤,以下情况也要注射狂犬疫苗!
① 裸露的伤口被狗舔了,或者是裸露的伤口接触到了狗狗的唾液。
一旦伤口被动物“污染”了,一定要注射狂犬疫苗,而且在注射之前,一定要用洗、挤和消毒的三个步骤清理伤口。
②被蝙蝠咬伤更要接种狂犬疫苗,而且还要在接种狂犬疫苗的基础上再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
带孩子出去旅游,在一些山洞中会藏有蝙蝠,最好能给孩子戴着帽子或口罩,穿上长袖的衣服,避免被蝙蝠伤到。
★敲黑板提醒:被鼠类或兔子咬伤时,通常无需接种狂犬疫苗,禽类、鱼类、昆虫、蜥蜴、龟和蛇不会感染和传播狂犬病的,所以被咬伤后无需接种狂犬疫苗。
都说养孩子不容易,因为有很多未知的危险,都是潜伏在他们的身边。作为家长,我们只能火眼金睛,尽量把危险都扼杀在摇篮里。
当然,动物是孩子的好朋友,我们没有办法避免孩子百分百不接触到。
所以,当孩子跟动物“亲密接触”时,一定要教给孩子必要的自我保护方法。
① 猫、狗都是防备心很强的动物,陌生的猫、狗一定要远离,如果是朋友家的猫、狗,在逗引之前一定要先问清楚它们的脾气。
② 和一个狗狗正确打招呼的方式为:首先要蹲下,给它一点零食,先伸出一只手让它闻一闻,然后抚摸或者拍拍狗狗的胸部,而不是头颈。
③不要从背后摸动物或者碰它的尾巴,以免条件反射被咬。
④狗狗睡觉、吃饭或者是啃骨头的时候,不要去接近,以免激起它们的反抗情绪。
⑤识别狗狗咬人的征兆:耳朵向后紧贴脑袋,腿绷得紧紧的,背上的毛也竖了起来。开始叫唤,牙齿露了出来。
告诉孩子,如果真的被狗狗追赶,一定不要拔腿就跑或者挥舞手臂,因为突然的动作,会让狗狗误会为你在挑衅或威胁,激起它们的攻击。
正确的做法是:
① 保持别动,眼睛看地面,不要盯着狗狗的眼睛看,等几秒,狗狗没有任何的攻击的倾向后,再慢慢走开。
②立刻转身背对着狗,把身体蜷缩呈球状,保护好手和脸并且呼救,而不是逃跑或者尖叫。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的博士对537例儿童被狗咬伤案进行分析,结果显示:80%的伤口都是头部和颈部。所以告诉孩子,一旦遭遇狗狗攻击,一定要保护的就是头部和颈部。
国庆假期马上就要来临了,这也是很多儿童安全事故高发的时期。
在此,我们再次提醒父母们,带孩子出去玩,尤其是动物园,一定要小心、谨慎、保护好孩子。
动物园负责人说,即使大型动物被“保护”得很好,可是,如果游客不遵守规则,也会导致悲剧发生,以下的事情坚决不能做:
① 挑逗动物
家长要告诉孩子,不要随意去挑逗动物,触摸、惊吓或者追赶它们,以免发生意外。而且,即使在高兴的时候,动物可能也会咬伤人。
动物园一些区域为了方便游人参观,是以栅栏为主的。家长尽量不要让孩子太过于靠近,尤其是逗引动物,孩子反应速度慢,避免被伤害。
湖南常德市动物园,一个小男孩在老虎区爬上1.5米的护栏,还伸出左手不时挑逗老虎,老虎被这个举动吸引,一下子飞奔过来,等孩子害怕想离开的时候,左胳膊当时就被老虎的爪子扯住,当即脱臼。
② 随意投喂动物
在动物园,随处可见警示牌,提醒游客“请勿投喂”“注意栏杆间隙”等。
有很多家长,想让孩子感受一下亲手喂动物的感觉,会拿一些食物让孩子去喂动物,这样是非常危险的。
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就发生过一起黑熊咬伤游客左臂事件,是因为游客在自驾过程中私自打开车窗,向黑熊投喂食物,却没有想到被黑熊紧紧咬住了左臂。
③ 尖叫或者大喊大叫
家长要告诉孩子,不可以拍打玻璃或护栏,发出尖叫或大喊大叫,这样会打扰到动物的正常的生活和固有习性,也会让动物们误以为你对它们有危险。
④ 近距离拍照
为了拍照效果,有的父母可能会让孩子紧紧靠近护栏,或者把手伸进护栏,这样做是绝对不可行的,假如在拍照有闪光灯的情况下,可能会让动物受惊,暴躁伤人。
在荷兰一处野生动物园,有一对法国父母让年幼的孩子下车和猎豹近距离拍照,结果被几只猎豹追着咬,好在他们及时回到了车里,不然后果将不堪设想。
不过,对于孩子的安全问题,家长们也不要过于担忧,平时给孩子做好安全教育,在外出玩耍的时候多留一点心,一般问题都不大。
最后,祝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