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拳师常说的一句话用肩打人用胯走路(走步本来就不是单纯用腿和脚...
(走步本来就不是单纯用腿和脚来走而是用身子来走的)
用肩打人,用胯走路
都说练以致用,只有知道怎么用,练的时候方能有的放矢,不至于瞎摸乱撞走错路。很多朋友之所以肯耐着性子站桩,无非是希望自己能籍此发力发得漂亮,敦实均整,爆炸穿透。而实际中却往往看到站桩站了多年的人,发力的时候,落点还是飘的,空的。自身感觉力量很大,也很有震动,打在沙袋上或对手身上却没有效果,也即老话说的“力量绑在自己身上“(为拘魔所困)。
针对这种情况,今天讲一个小要领:
打人的时候,要把你的肩膀头搁在对方身上;
踢腿的时候,要把踢出那一侧的胯骨,贴到打击点上去;
走步的时候,要用骨盆走;
当然,上述是比喻,不是讲传统近身打法中的肩打和胯打,也不是真的让大家坐在地上走路。这是针对多数人习惯梢节局部用力的错误定型,进行的一个纠偏。从拳术训练的角度来说,也是可以帮助拳术修为和体认更上一个台阶的重要方法。
具体来说,中国传统拳术的运动模式,是在肢体建立起刚性势能的前提下,整体而动,手脚只是力量传导的管道。这与拳击中常见的通过蹬、转、撞把拳头抛出去的打法有所区别。站桩帮助我们把肢体的刚性结构建立起来,形成了自身整体爆发的“本钱”,我们在实战中最关键的就是通过“找点”和“得点”,把我们的“本钱”通过接触点给对手“过”过去。也就是以前的老拳师说的,我全都给你,干干净净的,自己一点都不留。给得越干净,这力就越像电一样透进去,破坏对手的内部组织和脏器。那么很多人身上有整劲的“本钱”,可是用不出去,手打出去是飘的,打到“点”上是滑的,这样等于打了半天都是白费自己的气力。就好像我们小时候体育课扔铅球和实心球一样,有些同学身上力量很大,但是全套动作做下来,力量到了手上就飘掉了,只有三分之一传到球上,成绩肯定不理想。
我们在自己练习的时候,找到点之后,先不要急于发力,先体会一下,比如这个点是条活鱼,你的力有没有吃住,有没有锁定。这个时候要打,不是光手摸上去了,而是要仿佛自己的肩膀头都按在这个点上了,注意力不在手上,在肩膀上。这个时候一震动,把力量发出去,效果就会好得多。
两手两臂就好比两杆大枪,我们用大枪的时候,枪是死的,重点在持枪的人,我们指望光靠抖枪花画圈圈是不能把力量送出去的,要点在于接触的瞬间,两膀一较力,施受双方形成完全刚性传递(此时感觉是零距离的),大枪透甲而入。当然,讲的虽然是肩膀的力直接作用上去,这力还是从身上整体发生出来的,这样就不需要再赘述了。大家自己可以多体会体会,开始的时候左右发力最容易体会,再体会下按,上挑,最后再体会正向前发力。空发体会熟练了之后,可以在沙袋和墙壁上体会。还是需要慢慢做,一下一下做,重要是体会力量的传导,自己感觉有没有充分顺畅地传过去。练拳的人,是比绣花还要细心耐心的,练拳可不是像头蛮牛一样,不管不顾,乱打硬练,出一身躁汗就能练出功夫的。老祖宗传的拳术如果是“强食靡角“那样的蛮干蛮练,早就可以扔进阴沟里了。很多细微精深的地方,是我们带着敬畏与沉静,终生揣摩不尽的。
那么踢腿的时候,以散打中的鞭腿为例,很多人划了一个大大的弧线,声势惊人,但踢出来还没有足球运动员小小幅度的一脚力量大,关键还是在胯上面。散打里面会讲“翻胯“,”变胯“,我们想进一步来讲,与前面说的肩的作用一样,当你以身子为鞭子柄,把腿作为鞭子抡起来之后,在踢中的一瞬间,这一侧的胯骨,主观上要好像贴在击打点上面一样,一翻一压,那么这时候的力量就不仅仅是大小腿伸缩弹踢的局部力量,而是可以把身体根节的力量发挥出来。
这也是为什么说中国的拳术可以以小胜大的原因。你的个子小,体量小,本钱少,但是你举手投足可以把自身的80-90%力量放出来,并且消耗和浪费极少,而他虽然个子大,本钱多,但可能只调动起来不到一半的有生力量,再加上自身的阻碍和内耗,能真正释放出来的就不多了。当然中国拳术不是神话,世界上任何一种运动方式任何一种拳术门派,只要能把自己的运动模式高度合理化,都是可以臻于顶峰的,这当然也是我们这些热爱运动和身心锻炼的人所乐于看到的。抱着自己的门派金字招牌,固步自封,以为是无上之学,只能是把自己的生命力扼杀掉了。
最后说说走步。站桩站不好,走步就更走不好,因为走步本来就不是单纯用腿和脚来走,而是用身子来走的。我们只要看看动物世界里面,那些善于奔跑跳跃的野生动物,他们移动起来的状态,就知道确实是这样。那么如果站桩把本钱站好了,还是走不好步子怎么办呢?不妨试试忘掉两脚,忘掉两膝和两腿,仿佛就骨盆拄在地上,最大限度地减少两腿两脚的自主用力。动起来发挥脊柱和腰的力量,通过两胯传递到地面,再感受地面的反作用力怎样作用到两胯。这样走起来,你会感觉大不一样。如果做一点震脚和发力,会感觉力量特别沉实敦厚。意拳站桩的训练当中,有一项是坐着练的。师父当年说这是较为高级的训练。乍一听完全不理解,坐着不是更省劲吗?其实坐高凳时,双脚离地,不管是抱球还是试力、发力,完全要靠臀与胯的力量协作,与我这里所说的用胯走路,是一个道理。我也就只说到这了,剩下的请你自己慢慢用心体会吧。方法再好,不花时间和心思去练,也是白搭。
我总是说,意拳是把人越练越简单的,(而不是像多数人误解的练拳就是会越来越多的精妙繁复的手法与招式),是最终让人回复到单细胞状态的。以前的师傅们不会给徒弟讲这些,自己好好站就行了,东西都从站桩里面出来。我现在讲的,等于帮大家撑一把船,在上台阶的时候拉一把。若碰巧有在这个关口打转的朋友,也许可以帮你捅破这层窗户纸。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