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修《元史》,为何那么急?

天天见闻 天天见闻 2022-08-23 综合 阅读: 376
摘要: 对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长期以来,人们一直相信正史的记载,他就是穷苦农民出身。按此,在朱元璋儿时生活的元末时期,兵荒马乱,灾难连年,普通百姓居无定所,作为穷苦农民的儿子,他是没有机会接受学堂教育的。但对朱元璋稍有研究的人便明白,朱元璋肚里的墨水并不少,而且行军打仗也颇有谋略,哪像一个目不识丁的一介武夫?

朱元璋像。

对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长期以来,人们一直相信正史的记载,他就是穷苦农民出身。按此,在朱元璋儿时生活的元末时期,兵荒马乱,灾难连年,普通百姓居无定所,作为穷苦农民的儿子,他是没有机会接受学堂教育的。但对朱元璋稍有研究的人便明白,朱元璋肚里的墨水并不少,而且行军打仗也颇有谋略,哪像一个目不识丁的一介武夫?

朱元璋亲笔令(故宫博物院藏)

笔者通过近20年的研究发现,朱元璋并非像他本人所言的“祖上世代务农”,而是出生于元朝王室家族,但又非元朝帝王之裔,其5代以上先祖生活在今亚欧两洲交界的里海地区,属钦察国国王家族,而朱元璋本人,成年之前竟有一段离奇的川东生活经历,尤其是在川东华蓥山麓的岳池县。

需强调的是,笔者开展这一研究,是极其严肃的,丝毫无调侃之言,无歪曲历史之意,更无撕裂我中华民族之想。综观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乃至整个世界的文明史,任何一个民族都不是以血源关系来划分的,而主要是以其文明方式来定义的,尤其是它的语言与文字。在历史的长河中,任何一个民族都是在与外界不断融合的过程中发展的。

笔者之所以坚持开展这一研究,目的一个: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第一部分:从朱元璋急修《元史》说起

《元史》,是中国二十四史之一。二十四史,即从《史记》开始,到《明史》结束,是反映中华民族从上古时期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明朝末年间上下数千年历史的最权威的官方史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正史。

二十四史中,《元史》是编得最烂的一部官方正史。这句话可不是笔者说的,明清以来,史学家都不乏这样的观点。如清代“史考三大家”之一的钱大昕便这样评介《元史》:“古今史成之速,未有如《元史》者,而文之陋劣,亦无如《元史》者。”

当代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博士曹泳兰(韩国人)批评起《元史》来,更是不留一点情面:“《元史》纂修,总共331天,修成210卷,几乎一天时间修成一卷。时间如此迫促,兼之史臣不谙体例,故书中舛误甚多,在历代正史中最受讥议。由此,便注定了《元史》从它脱胎之日起,就存在严重的先天不足——史实阙(缺)漏,舛讹百出。《元史》中前后重复,史实错误,缺漏和自相矛盾之处,比比皆是,甚至把一件事当成两件事,一个人当成两三个人,这种混乱现象在二十四史中是最突出的,故历来有‘元史难治’之叹。”

《元史》之所以编得这么烂,这与朱元璋的猴急心态不无关系。

在常人看来,朱元璋年少时读书不多,还当过乞丐,参加起义后,一路打打杀杀,居然推翻了元朝而当上了皇帝,就其帝王的位置不说,他纯粹就是一介武夫,哪里有什么历史人文情怀?

但事实恰恰相反,朱元璋对历史似乎特别地看重。明书《皇明大政记·卷一》记载,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明太祖发兵攻灭陈友谅,即下令访求遗书。这里的“遗书”,或指陈友谅临死之前留下的遗言,更或许指陈友谅留下的家谱(重庆涪陵余成良考证,陈友谅与朱元璋或属同一宗族),亦或指其大汉政权所留下的书册。另据《明太祖本纪》记载,洪武元年(1368)八月二日,徐达进入元都,封存府库图籍。

徐达攻下元大都(今北京城北部及北部近郊地区)后,第一件事竟将元朝皇宫里的图书全部封存,这自然有着朱元璋的旨意。徐达封存图书的目的是什么呢?看看朱元璋的表现就知道了。

据史料记载,洪武元年(1368)底,朱元璋便诏修《元史》,下诏后又多次过问催促。经过一段时间准备,纂修《元史》的班子终于搭成,左丞相李善长为监修,宋濂、王祎为总裁,并征来山林隐逸之士高启、汪克宽、赵壎、胡翰等人为纂修官,修史地点设在南京朝天宫东侧的天界寺,这里也是当时的皇家史馆,同时掌管天下寺庙的最高机构僧录司也在此。

这儿需说明的是,修史的这一班人马中,除李善长外,其他均是山林隐士,其中,宋濂与王祎在朱元璋称帝前就已被朱元璋用在身边,为朱元璋修《起居注》。

洪武二年(1369)二月丙寅(初三),宋濂、王祎等人便正式开启了《元史》的纂修工作。尽管这一班人都没有在元朝作史官的经历,但由于有徐达先前在元大都封存的府库图籍为基础,他们历时188天,也就是半年时间,便宣布《元史》纂修完工。这个工程量有多大呢?一共159卷,大约有300多万字。这样的工程,这样的修史速度,即便放在高度智能化时代的今天,也让人不得不服,更何况当时全靠毛笔一笔一笔地书写。

然而,这只是第一次修《元史》,洪武三年(1370)二月乙丑(初二),仅隔一年之后,第二次修《元史》又开始了,为啥呢?

原来,这一次是专门修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期间发生的事。按史料的说法,他们手中没有现成的参考资料。

第二次修《元史》,宋濂、王祎仍为总裁,但具体的纂修官作了一些调整。如,王祎原计划邀请徐一夔参与续修,但徐一夔却婉言拒绝了,在拒绝前还说了一段话:“上次开局修《元史》,既有元十三朝《实录》,又有虞集《经世大典》可以参考,而且当时参加修纂诸公,如胡仲申、陶中立、赵伯友、赵子常、徐大年等,皆有史才史学,勤勉成书。至于元顺帝三十六年之事,既无《实录》可据,又无参考之书,惟凭采访,恐怕未必确实,语言未必通顺,首尾未必贯穿。以前参与编修的诸公,有的已受官任职,有的隐归山林,都散走了,而要以我这不才又多病之人来承担继续修撰,我虽愿达到执事的希望,但又如何做得到!”(详见《白话二十四史·明史·徐一夔传》)

这里就让人感到奇怪了,元顺帝之前的帝王都有史料可考,而元顺帝在位36年,难道一点文字就没有留下么?更何况,历代帝王在位期间,都有专门的臣子随时记录其言行,难道历代帝王中,就只有元顺帝没作这样的安排?也或说,元顺帝的相关内容没有留下来?更或是朱元璋有意将元顺帝36年间留下的真实史料给毁了呢?

而更奇怪的是,前后两次修《元史》,时隔仅一年,为何第二次修《元史》时,第一次修史的那些人员又不参与了呢?

尽管没有任何参考,尽管是重新搭建修史班子,但第二次纂修《元史》很快又开始了,历时133天后又宣布完工,加上第一次纂修内容,共成书210卷,《元史》终算大功告成。

按徐一夔的说法,第二次纂修增补元顺帝期间的史实,是很难完成的,但以宋濂、王祎为总裁的一邦人竟也很快完成了,他们是怎么完成的,这恐怕至今就是一个谜。

抛开朱元璋下诏修《元史》不说,我们不妨看看其他朝代的史是怎么修的。

我国自汉唐以来,各代纳入正史的典籍,多由新代人编旧代史,一般耗时数十年,甚至隔朝隔代才完成。如元修《宋史》,在元世祖忽必烈时期就有人提出来了,但迟迟未能启动,直到元末顺帝时期脱脱任右丞相,才正式得以推进,终于在元至正五年(1345)形成定稿。再如清代修《明史》,虽然在满清入关的第二年便开始着手编修,但一直到康熙十八年(1679)才形成初稿,后来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等人,在康熙初稿的基础又加以整理完善,到乾隆四年才算全面完成,从开始编修到正式成书,将近百年。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朱元璋称帝第二年就开始下诏修《元史》,两次修史加起来才331天,竟不到1年时间,这和元修《宋史》、清修《明史》的时长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根本不值一提。更何况,元朝最后一任皇帝元顺帝这36年,一点资料就没有,朱元璋请来的山林隐士们,竟也能克服种种困难,不到半年就完成了。

一时间,我们真有点搞不懂,朱元璋这么急着修《元史》,是真的为了传承历史,还是暗藏着其他什么秘密呢?

【下期预告】第2篇:《元史》里的奇怪记载——钦察与土土哈

其他相关

长城万里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10本关于大秦大国的历史好书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5-31 阅读: 1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大秦王朝统一六国,并不仅仅是秦始皇一人之功,而是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本期书单关键词:...

雨天来到泸州张坝桂圆林,为大家讲述一段关于它三百年的历史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5-31 阅读: 1
声明:本文为江阳沽酒客原创作品,图文皆是,未经许可和授权不得,否则必究。 你有没有见过雨天的张坝桂圆林,当然我说的是现在。过去几十年,在张坝还没搬离原住民的时候,我相信他们每一个人都有雨天张坝的印象。 ...

这三个国家都有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记载,为何差异这么大呢?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5-31 阅读: 1
1、美国 在美国的历史上对中国很是正视,从亚洲《世界历史》书中有可以看出。里面涵盖的内容很是全面,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全都涉及到了,这跟中国的历史记载很类似。 ...

关于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的问题,我们不妨看一下历史上的做法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5-31 阅读: 1
最近,司法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在网上引起了一段热议,不仅仅是媒体人,一些学校的教授以及更多的社会中的普通人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但仔细分析,其实更多的是带着一种抵触的心态,他们认为这样做的后果会更多的侵害到自己的利益。但是,随着世界的日益开化,这也会是一种主流,如今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华人们不就是一种最好的证明吗? ...

关于圆明园的历史,你知道多少?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5-31 阅读: 1
圆明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其修建和扩建历经了多个阶段。以下是关于圆明园历史的详细概述: 修建时间: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但根据另一份资料,其修建始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并至1809年基本建成,历时一个世纪。此后,嘉庆、道光、咸丰三代皇帝又屡有修缮扩建,历时150多年。 占地面积与组成:圆明园占地约350多公顷,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并以圆明园最大,故统称圆明园(亦称圆明三园)。 历史事件:1860年,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侵入北京,疯狂劫掠并焚烧了圆明园,这场大火持续了三昼夜,使得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中外罕见的艺术宝藏被付之一炬。1900年,八国联军再次入侵北京,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

历史上关于明成祖朱棣活刮3000宫女的说法,是真?是假?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5-31 阅读: 1
在古代凌迟是一个技术活,不同的朝代要求凌迟的数量不一样。最严重的有3600多刀。你可以想象一下这需要多长的时间。如果真的需要活剐3000人,那得需要多少刽子手?那得多少时间才能完成这样的事情? ...
我来说两句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