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词中看宋朝,正是这个软弱的朝代,才造就了宋词的崛起
一提起宋词,我们立刻就会想到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欧阳修的“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李清照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些脍炙人口的词句,时时都会在我们的耳边心响起,从而使我们的生活增添一分诗意的色彩。
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曾说过:
“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立志高远的第一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孜孜以求的第二境界。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终于成功的第三境界。”
王国维引用的这三首词,尽管都是讲述恋爱相思的,但因写出了深度,也从中悟出了哲理的真谛。
说到宋词,我们自然就会想到唐诗,“唐诗宋词”,这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双璧。
总的来说,唐诗的特点是雄阔宏伟,几乎没有什么领域是不可以进入的。而宋词则要狭窄得多,主要写花前月下的离情别绪,听歌赏舞的所思所感。
词就是歌词,大名鼎鼎的宋词就是从十世纪到十三世纪,北宋王朝和南宋王朝流传下来的歌词,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格律诗。
词既是歌曲的组成部分,当然就要随着音乐一同发展变化。
从隋朝开始,特别是到公元八世纪的盛唐时期,由于和西域地区交往频繁,就传进来一种叫胡乐的音乐。这种音乐与中原地区原有的音乐融合以后,又产生了一种叫燕乐的新音乐。
一时间,王公贵族和普通百姓都喜爱听这些音乐,有些歌曲唱红了以后,文人学士就产生了旧瓶装新酒的念头,干脆依照原来的曲调自己写一首新词,填到曲子里来歌唱,借以挥发自己的所思所感,这就叫倚声填词。
宋太祖赵匡胤
所谓的填词,所依据的曲调就是词牌,康熙时期编写的《钦定词谱》,就是专门收集词牌的书籍。在书中,共收集了唐代、宋代、元代这三个朝代的词牌约八百多个,现存宋词的词作者一千三百多人,存词两万多首,是一份非常丰富的文学遗产。
大宋王朝是在一次宫廷政变中建立起来的,即陈桥驿兵变。大宋王朝的建立者赵匡胤当时担任后周王朝的太尉,手里执掌着兵权。
公元960年初,忽然接到了辽国入侵中原,赵匡胤奉命率领部队前去抵御辽军。当部队行军到了开封东北郊陈桥驿这里时,部下竟然背着他暗中策划,强行将黄袍披在他的身上。
随着一阵“万岁”的声音,就把他喊上了皇帝的宝座。就这样,赵匡胤成为了宋朝的开国皇帝,这也就是“黄袍加身”成语的典故由来。
无论赵匡胤真的是被迫“黄袍加身”,还是一场演戏,但不容争议的是,他建立了大宋王朝。
根据史料记载,赵匡胤在发迹之前,曾见到一个人在写一首赞美朝阳的诗。他走上前看了看,觉得这首诗立意浅陋,不能让自己满意。
于是,赵匡胤就提笔自己写了一首诗:“太阳初初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
除此之外,他还写了两句歌咏月亮的诗句:“未离海底千山暗,才到天中万国明。”
从这些诗句中就可以看得出来,赵匡胤从来就不是一个老实人,如今兵权在握,往前走一步就是皇帝的宝座。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当然,不想当皇帝的将领,也不是一个好将领。
宋太祖赵匡胤在站稳住脚跟后,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防止自己的事件再次重演。
为此,他导演了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还开门见山告诫武将们说:“与其提心吊胆,争权夺利,实在不如交出你们手中的兵权,做一个闲官,多为子孙积累一些田产和金银财宝,尽情享受声色犬马的愉快以颐养天年。”
从此,大宋王朝无论做什么事都起用文臣,甚至就连行军打仗,镇守边关也不例外。使用文臣逐渐成为当时的一个成熟的文官制度,也就造成了宋朝的“重文轻武”的局面。
宋朝的第二位皇帝,也就是赵匡胤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曾说过:
“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唯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
宋高宗赵构
这也就是说,有外族政权存在并不可怕,充其量不过是打进来抢走一些东西,或者是占领一块土地。
正是在这种基本国策的指导下,在签署澶渊之盟时,宋朝军队明明占据了上风,依然还是向辽国赔银子赔绢,情愿作出妥协。更为可惜的是,南宋初年岳家军士气正盛时,宋高宗赵构听信秦桧的谗言,赶紧把岳飞杀了,以防止有难以预料的灾祸发生。
宋高宗赵构认为,若是不杀掉岳飞,万一他真的把金朝灭了,随后成为了一名跋扈将军,到时候就没有人能够制服他了。
在历代王朝中,仅有宋朝的军事力量对外不堪一击,但在内部却很稳固,存在的时间长达了三百多年。
岳飞塑像
不仅如此,宋朝的官儿也是最好做的,不仅俸禄优厚,而且往往还不止一份俸禄。就算正职被罢免了,还可以领取兼职的官俸,不至于衣食无着。
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宋朝的官没有什么大风险,若是说错话了而得罪皇帝,一般不过是贬降两级官罢了,大宋王朝杀戮大臣的事件甚至比最为开放的唐朝还要少。
士大夫的物质生活充裕,只要不去自寻烦恼,也就没有什么可担忧的事情。于是,当他们办完公事以后,就开始在家里把酒言欢,填词唱曲,尽情欢乐。
词在当时本来就是歌楼酒馆助酒兴的,是唱着玩儿的,有了这样的社会条件,宋词又怎能不越唱越红火呢!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时任宋朝宰相的晏殊就是这样,成天在家里摆筵席,唱着这种小调取乐。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宋·宋祁《玉楼春·春景》
这是曾经参与编写过《新唐书》的大学者宋祁在当时的北宋都城开封郊外泛舟游湖时所著的,尤其是“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中的“闹”字,就使欣欣向荣的春天仿佛有了声音。
为此,宋祁还得了一个“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的美号。
那时候的大宋天下承平日久,人们讲究享受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风气,日日歌筵,朝朝舞宴,也可以理解!
靖康之耻
可是,“靖康之耻”后,直接导致了北宋的灭亡。侥幸存活的赵构在群臣的拥护下,在南京应天府(如今的河南商丘)建立南宋政权,史称宋高宗。
按理说,在经历了北宋灭亡的耻辱,赵宋王朝按应该奋发图强了吧,可情况显然并没有什么改变。
朱敦儒逃到临安(今杭州,南宋都城)没过多久,就看到了这样一幅醉生梦死的景象:
“看西湖,画船轻泛水,茵幄稳临津。嬉游伴侣,两两携手,醉回別浦,歌遏南云。
没有经历过靖康之耻的新生一代,以及历过靖康之耻的老一代人,竟然都像夏季雨过天晴一样迅速,早已把宋朝的耻辱和战争的阴云从脑海中抹得干干净净。
于是,在西湖这销金锅里,销尽了朝廷正气,销尽了时代风云,销得只剩下一段软弱又屈辱的历史。
南宋末文及翁游西湖时,曾经发出了这样痛心疾首的呼叫:“一勺西湖水,渡江来,百年歌舞,百年酣醉。”
我们在朗读宋词的时候,会觉得士大夫一个个都满脸正经,说的往往都是有关纲常名教的门面话。其实,在宋代的士大夫眼里看来,词是唱着玩儿的,很难登上大雅之堂。
当苏轼进入词坛后,才把诗词的这种分界打破,他以诗为词,凡是诗的题材都可以拿过来为我所用。他的这一举动,让许多人都目瞪口呆,甚至连一些崇拜他的人,都觉得他走得太远了。
当北宋王朝灭亡后,建立南宋的宋高宗赵构守住江南一角,使得南宋时期的一些词人又勇敢地担起了忧时念乱,杀敌报国的主题,才让宋词的创作题材得以进一步扩大,才有了苏轼开辟的豪放派。
而那种写春花秋月,离情别绪,以风格细腻、意境婉约见长的词风,则被称为婉约派,代表人物有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豪放派和婉约派各有所长,都有着非常感人的佳作。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