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市井文化” 发力文旅融合 “运河名城”扬州对话“三国之城”荆州
开栏的话
1982年,国务院公布24座城市为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40年过去了,在这40年间,每座城市又都在古城保护上做出各自的创新和发展。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金字招牌更加熠熠生辉。2月18日起,大运河传媒联合扬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院、中国名城杂志社推出特别策划“23+1:名城‘对话’”。扬州将与其他23座名城一一“对话”,一城一视角,展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亮点,探讨新路径。期待在对话中交流,在交流中借鉴,在借鉴中发展,再续名城华章。
荆州
古称江陵、郢都,是湖北省地级市。荆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扬州一样,也是一座滨江城市。“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荆州建城历史长达3000多年。自公元前689年楚国建都纪南城,先后有6个朝代、34位帝王在此建都。从爱国诗人屈原到李白、杜甫,历史上有大批文人墨客曾在荆州吟诗作赋。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魂,也是一座城市旅游业形成、发展、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纵观国内的古城旅游市场,大致呈现出较为成熟的市场氛围、强大的消费群体的状况,古城旅游的发展问题也成为了业界和学界普遍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古城扬州、荆州同为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发展文化旅游条件得天独厚。如何顺应目前体验经济的发展趋势,找准市场定位、把握消费者心理,使古城文化旅游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此问题之思考对于古城的保护、开发、可持续发展尤其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大运河传媒特邀常驻扬州的《中国名城》杂志副主编、高级记者王凌宇与襄阳市江汉旅游研究院院长、荆楚理工学院教授杜汉华进行对话。
扬州
古城保护
活化利用是最好保护手段
王凌宇:古城保护的目的是保存历史传承文化,而活化利用是最好的保护手段,这其中开发古城旅游又是首要的活化利用。扬州的古城旅游主要包括几个历史街区旅游和原在城郊现在城内的园林旅游,贯通南北的运河旅游正在开发和发展之中。荆州的古城保护和古城旅游,与扬州是不是异曲同工?
杜汉华:荆州古城保护利用的得失,在湖北省的古城“保育”之中,发挥着风向标和引领作用。1981年冬天,我在荆州古城内实习了一个多月,跑遍了荆州古城内的大街小巷、博物馆,以及城内外的寺庙道观等文物古迹。那时的荆州古城,古城墙保存完整,杨柳依依,除了市中心有几座高楼之外,基本上是一派传统风貌。如果那时有整体保护荆州古城的努力和规划,如今荆州古城在湖北省的旅游地位,以及对省内外古城“保育”的积极影响,可就大不一样了。
荆州城内外的玄妙观、太晖观、开元观,当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它们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保持着明代建筑的古色古香。特别是荆州城外的太晖观,几座殿宇式的古建筑至少几十年都没有重新大修过,古朴苍凉的味道极浓。荆州城内的开元观辟为了博物馆,展示古人的绘画和传统的刺绣服装。荆州人很早就有爱护文物和展示文物的意识,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这是非常了不起的。1990年,荆州博物馆成为全国仅有的几家有接待外宾资格的博物馆,而且有古乐队表演古代音乐,这些当时在湖北省的地市一级,都是远远领先的。
1982年荆州被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后,湖北省城建厅、文化厅专门邀请全国著名专家召开了座谈会,把荆州古城墙的保护范围调整为“城墙内50米、城墙外200米范围内为重点保护区;城墙外200米-600米范围为一般保护区”。这样对待古城墙内外环境的超前保护意识和做法,对荆州古城墙的完好保存至今,发挥了极大的具有先见之明的积极意义,对湖北省的其他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至今仍然有非常重大的启示意义。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荆州古城墙得到了完整的保存,重建了宾阳门等城楼,恢复了东门护城河200多米宽的原貌,形成了“荆州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区”。不仅有荆州古城墙,还有荆州博物馆、九老仙都景区等国家4A级旅游景区,荆州关帝庙、关羽祠、关公馆、张居正故居等一批3A级景区,以及荆州盆景园、玄妙观、开元观、太晖观、长湖湿地保护风景区、楚王车马阵景区等一批旅游景区。其中东门宾阳楼、护城河端午龙舟比赛、大北门朝宗楼、“关公巡城”、“梁元帝游园”、“元顺帝册封”、楚乐表演、荆楚民俗表演等,都是荆州古城旅游的亮点。
2020年底,“荆州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区”和荆州博物馆、张居正故居、九老仙都景区等一起作为“荆州古城景区”通过了文旅部的5A景区质量评审。荆州市还在寻找恢复古城风貌之路,努力疏散古城内过于集中的人口,启动了“古城文博核心区”“古城历史文化博览园”“南纪门历史文化街区”“九老仙都夜游经济街区”等项目。
荆州
古城旅游
让丰富文化资源成鲜明品牌
王凌宇:同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古城保护与利用方面,扬州与荆州走了类似的道路。扬州在1980年代就提出了古城限高,所以在扬州最著名的景点瘦西湖内是看不到周围任何现代建筑的,古典园林氛围浓郁。在古城不仅挖掘展示了宋代西门、南门、北门遗址,还在东门遗址恢复修建了城楼,并与“中国十大名街”之一东关街连成一体,成为国内著名的古城旅游景点。到扬州的游客,看了“瘦大个”,一般还要再逛逛东关街。扬州有“巷城”之称,除了东关街,一些喜欢城市深度游的游客到扬州还要体验古巷游,扬州皮市街、仁丰里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总体来说,扬州的古城游越来越旺,当然近期因为受疫情影响,游客偏少,但我相信疫情过去,扬州的古城旅游市场应该能快速恢复。请介绍一下荆州古城文化旅游的现状如何?
杜汉华:应该说荆州的旅游资源利用还有进一步挖潜的可能。
荆州坐拥文化资源富矿,种类繁多,其中,楚文化、三国文化是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也应当是其发展的重中之重。但是效果一直差强人意,其中一大原因在于,长久以来将两种文化主题视为彼此独立的,没有主动去创建两者之间的联系,文化旅游热点贫乏。再有,荆州市文化旅游在发展过程中,未能将景点、资源按品质分级,有重点地投入资源要素,优先发展高品质景区,特色发展不太足。
于旅游者而言,他们开展旅游活动更在乎的是现实的体验感,是精神层面的冲击,同时也有在繁忙生活之余放松身心的需求。如此,古城镇的独特性、稀缺性以及其特有的慢生活气息,便可使其从多如牛毛的现代城镇中脱颖而出,其“市井文化”更对旅游者有天然的诱惑力。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市井文化”成为人们因追寻过去那种最质朴、最原始、最纯真的生活方式而认同的一种文化景观。而“市井文化”又离不开原住居民、原有生活、原有功能。据相关数据显示,荆州青壮年多外出谋求生计或外迁,在市原住民主要是留守老人、儿童,这不利于“市井文化”的塑造。
此外,荆州所拥有的三国文化、楚文化、美食文化等都是无可复制的,但在市场上却是处于“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尴尬状态。谈及楚文化,大部分人会想到武汉,却不知道荆州有可与秦始皇陵兵马俑相媲美的熊家冢车马阵;谈及三国文化,大部分人会脱口而出“三国赤壁”却不是荆州古城;公安锅盔广为人知,却没有太多人知道它就在荆州。究其原因在于,荆州忽略了特色产品和服务、名人效应的营销作用,没能在资源基础上形成独立鲜明的品牌形象。
扬州
古城开发
整合资源,延续“市井文化”
王凌宇:在上述方面,扬州还要保持特色、继续发力。那么您对荆州古城文化旅游创新发展有何优化策略?
杜汉华:我的确有几点建议,首先,构建文化链接,打造旅游话题。一方面,针对荆州现有的文化遗存将资源按照时期分类,以楚文化和三国文化为主线,创建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关系,推出别具一格的旅游产品,打造旅游热点。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不同时期的人物、事件也有着一定的关联。在众多旅游景点之中,熊家冢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楚王为主)与荆州古城(以关公为主)当居中心地位,一个是“楚时的王”,一个是“三国的将”,对比两者所在时期的君臣关系,结合人物性格推出与众不同的旅游产品。当楚王和关公分别在楚时和东汉末年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可邀请天下各路好手为此作文,以说书讲故事、舞台表演等形式演绎出来引导旅游者对比客观事实进行思考。如此这般利用文化打造出不一样的旅游热点,再利用“抖音”“小红书”等网络平台加以宣传,做好导游讲解、展示、互动工作,备好抓住旅游者眼球和心理的功课,能够有效地激发旅游者出游动机,刺激客源市场的扩大。当然,一切要以尊重客观事实为前提进行发挥创造,决不可为了创造噱头而违背历史事实,误导群众对历史的认识。
荆州
另一方面,也可将同时期的文化资源在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按其现有资源存量、资源活度(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因子等)以及已知的发展规划分为三个级别予以整合开发,在整合分级策略的基础上,实现景区的无缝链接。
其次,深化原住民文化认同感。“市井文化”因其地域性和亲近性,具有无限的风情,是旅游者最钟情的东西。而“市井文化”的最佳载体就是那些遗留几百年乃至上千载的古城、古镇、古街、古巷,这里有最真切、最世俗、最醇厚的生活化体验,因而成为旅游者乐意追逐的目的地。对于荆州而言,其最具代表性、最具发展潜力的当数荆州古城。简单来讲,古城其实就是城墙、街区和居民的结合体。在特色古城镇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尽可能地维持其原有风貌,保持其地域特色,在合理的前提下进行历史文化街区的修护工作。因为对旅游者来说,古城镇不同于现代化城镇的模样,才是他们所追求的理想样貌;而对居民来说,最初的城镇模样也是他们生长的地方,保留城市原有风貌才能牵动居民心中的故乡情,才可能引导居民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深化文化认同感。在城区建设过程中,需加强对居民意见的收集,尊重居民意见,保障居民合法利益,使居民认可并参与旅游发展,以主人翁的角色接待远道而来的旅游者,延续“市井文化”,使城市独有的烟火气息得以留存。
【点评】
从专家的角度上看,荆州古城对于文旅融合方面,还是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的。而当地的专家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并提出了具体而切实可靠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其实并不只是针对荆州,对于其他历史文化名城的文旅融合,同样有着借鉴作用。从某种程度上看,扬州在古城文旅融合方面,还是取得一定成绩的,但我们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总之,古城文化旅游应以活化历史文化为导向,以文化创意驱动为核心,充分展示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表现古城文化的活力。(朱广盛 吴年华 王鑫)
实习编辑 延晨 徐蓉
一读 桂艳 张莉
制作 曹宇
责编 肖东
审稿 晖军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