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正德皇帝亲征应州大捷,十万人厮杀一天:到底杀死多少蒙古军

天天见闻 天天见闻 2022-10-10 中国古代史 阅读: 279
摘要: 很多人都对十多万人参战,互相砍杀一天,结果,蒙古人才死亡16人的应州大捷非常质疑,这是明武宗被黑了啊!这一战导致蒙古不敢南下啊!《武宗实录》如此描述此战:是役也,斩虏首十六级,而我军死者五十二人,重伤者五百六十三人。其他伤亡人员应该是被蒙古人带走了。而且正德12年应州一战以后,也没有遏制住蒙古南下抢掠。

很多人都对十多万人参战,互相砍杀一天,结果,蒙古人才死亡16人的应州大捷非常质疑,这是明武宗被黑了啊!这一战导致蒙古不敢南下啊!《武宗实录》如此描述此战:是役也,斩虏首十六级,而我军死者五十二人,重伤者五百六十三人。

整个战斗过程是这样的,鞑靼人是来抢掠的,双方在十月戊申那天“战百余合”,鞑靼人采用了最擅长的战术,就是小分队骑兵不断挑衅射箭,明军并没有崩溃,阵列整齐,鞑靼人占不到便宜只能后撤,一旦明军阵列不稳,鞑靼人才会发动冲锋进行纵骑蹂躏,这时才会发生大量伤亡。

我们看明军损失,是52死亡,563人重伤,可以想象轻伤人数更多,从这个伤亡比例看,双方主要是小部队骑射骚扰战术。如果是刀枪白刃战,不会发生如此悬殊的伤亡比例。死亡对重伤1:10,死亡对整个重伤轻伤比例就更加悬殊了。可见,双方并不是进行了一整天的白刃战,而是进行了一整天的骑射骚扰,中间也有很小规模的白刃战。

蒙古人的死亡和负伤人数,实际上明朝人也不知道,他们只看到了16具备遗留在战场上,没有被带走的尸体。其他伤亡人员应该是被蒙古人带走了。因为,在战场上蒙古人整齐退兵,明军因大雾难以追击,因此,无法知道对手的确实损失人数。

蒙古人都是一个人带三五匹马,抢到尸体后,就直接往多出的备用马匹上一扔,撒丫子就撩了,明军是追不上的,除非尸体自己掉下来。所以就会出现,明军打了一天,也没有几个斩首数字的情况。

其他战斗其他也差不多,正德六年11月,总兵官王勋奏虏入寇,败之于观音山,斩首二百六十六级。正德七年正月,都指挥董杰,斩首百十有九级,正德十一年十月,虏二万骑分路掠偏头关等处,我军追袭败之于岢岚州斩首八十余级。正德十二年2月,参将孙棠太监王秩等,追至创忽儿河斩首八十七颗。

正德十二年2月,初,虏七万骑分道入寇....掠头畜二万三千五百有奇,阵亡及被伤官军三百八十一人,所获虏首仅九级。可以看出,明军追击的,就会多得的一些首级,不追击的就得不到几个首级。

而且正德12年应州一战以后,也没有遏制住蒙古南下抢掠。正德十二年10月,鞑靼就发动了入侵,大同,辽东,延绥,宣府,万全明军都出动设伏防御,正德13年11月秋天以后,鞑靼抢掠甘肃,陕西等地,所屯聚不下2000多里。正德15年8月,鞑靼深入宣府大同抢掠,极为惨烈,患在门庭............

第一,应州之战,蒙古人损失多于16人,但是其他尸体都被带走了,明朝官员无法考证准确数字。第二,应州之战主要是小分队骑兵交战弓箭射击为主,没有爆发主力决战。第三,明军取胜,明军始终与鞑靼人保持缠斗,阻挡了对手抢掠,看到没有机会,鞑靼人就撤离了战场。

第三,应州之战,没有让鞑靼人不敢南下,鞑靼人还一样持续抢掠,在应州战后,鞑靼人依然对明朝北部和西部边境进行持续的大规模抢掠行动。在正德年间,在嘉靖年间,南下抢掠的规模,甚至还越来越大。

其他相关

关于历史的书籍推荐 关于历史的书籍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4-08 阅读: 1
有没有什么比较好比较全的中国历史类书籍,最好是能跟世界历史匹配起来一起阅读的问题中两个关键词“好而全的中国历史类书籍”,“能跟世界史匹配”,从这两点出发,我推荐一本中国通史类书籍,柏杨的《中国人史纲》。柏杨的通史类著作《中国人史纲》,把历史写得精彩好看,而又不乏深刻洞见。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体例创新。1、本书以公……...

西方人绘制的中国地图,和我们自己绘制的,差距不是一般大!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4-03 阅读: 1
解密中西地图之谜:历史背后的辨真与辨伪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揭开一个有关中国地图的神秘面纱。或许你会感到疑惑,地图里怎么可能有故事呢?事实上,我要分享的是关于西方人绘制的中国地图和我们自己绘制的地图之间存在的差异,而且这涉及到古代的多个朝代。跟随我一同揭示这个关于地图的秘密吧!...

洪秀全秘书睡老婆被判奸淫罪,东王打屁股50下,老百姓:不行不行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4-03 阅读: 1
卢贤拔是拜上帝教中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熟读四书五经,入会后一直在洪秀全身边担任专职秘书,从事文字处理工作。定都天京后,卢贤拔被东王杨秀清看中,调入东王府担任秘书。由于他工作卖力,而且得力,很受东王赏识,先后被封为秋官又正丞相、镇国侯。 ...

明代蓝田是即墨人,为何敢不听皇帝的话,被打屁股,情商不高吗?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4-03 阅读: 1
我们知道,青岛即墨区有五大家族,分别是周黄蓝郭杨,上次我写了崂山区北宅街道周哥庄社区的来历,曾经是周氏家族代表人物周如砥庄园。既然写了国子监祭酒周如砥,就陆续把五大家族全部写完吧。我依据史料,但又不会完全拘泥于史料。写史即写人,史料是枯燥的,而人是鲜活的。我希望我的文字,能让你愿意看,也能够轻松地看完。青岛这片区域,过去归即墨县管辖,青岛以前只是个小渔村,即墨在春秋时期就是一个名邑,所以青岛的历史很厚重,有历史有底蕴。 ...

明朝最大规模廷杖, 一天140人被打屁股, 起因竟是大臣不让嘉靖认爹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4-03 阅读: 1
廷杖,古已有之,通俗的说就是在朝堂上打屁股,是惩罚官员的一种方式。到了明朝,朱元璋以及他的子孙们将廷杖被发扬光大了,到后来,被打的官员不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因为很多时候被廷杖都是因为敢于直言、违背皇帝而被打,被打反而成了有气节的代名词,为了能够青史留名,打一顿屁股也值得,当然最好不要被打死。 ...

明朝臣子很惨,犯了错要被皇帝打屁股,还要当场脱了裤子打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4-02 阅读: 1
大臣们犯了错误是要被惩罚的,要是你认为,就像电视剧那种,砍头就完事了,那你就太天真了,早期臣子们要是犯了错,会被私下里解决,或者是让其自己了断,但是到了金、元朝,尤其是明朝,那些大臣们就比较倒霉了。 ...
我来说两句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