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礼部尚书,儿子工部尚书,清代父子同时担任尚书者仅此一例
清代有一门多进士,兄弟三鼎甲,父子五翰林等科举佳话。同样官场上也是如此,有父子宰相、兄弟尚书、一门三督抚等等。可是,父子同朝为官,且同时官至尚书的,恐怕就只有宛平王氏父子了。
关于王氏父子同官之恩荣,清人笔记《郎潜纪闻》如是说:“王文靖难相国熙,以顺治十四年擢弘文院学士,时公父文贞公崇简适任国史院学士。上曰:‘父子同官,古今所少,以尔诚恪,特加此恩。’荣矣哉!”
父为前明进士,子为本朝进士
王崇简,顺天府宛平县人,于崇祯十六年登进士第,未一年京师破,王崇简全家南下金陵避难。根据史料的记载,他似乎没有继续为南明政权效力,而是归隐山田一心只读圣贤书,蛰伏近十年。
顺治皇帝亲政后,下诏广求贤士,王崇简得到在朝官员的举荐,被授予秘书院检讨,此后数年历任翰林院试读学士、詹事府少詹事,基本走得是学官的路线。
王崇简是一个学者型的人才,用官方的话说就是“儒臣”,对于前朝的典章制度非常熟悉,尤其在礼仪方面十分擅长。顺治十二年,王崇简擢升弘文院侍讲学士,不久迁国史院学士。
清初时期,内阁这个机构多有变化,顺治时期为内三院,即内弘文院、内国史院、内秘书院。三院的最高长官也叫大学士,次为学士。这与后来内阁定型后的大学士、协办大学士类同。
王崇简之子王熙的名气就很大了,他是顺治、康熙两朝最著名的汉臣之一,尤其在康熙朝官居武英殿大学士。
王熙是顺治四年进士,入翰林选庶吉士,他走得也是学官的路线,与其父的仕途轨迹十分类似。顺治一朝,王熙的仕途升转很快,短短11年的时间,就从七品的翰林检讨爬到国史院学士、礼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
顺治十五年,也就是王熙被擢升为国史院学士后,正逢京官三年一次京察,王熙考满名列一等,又被特旨加尚书衔。
凑巧的是,这时王熙的父亲王崇简正在弘文院学士任上,顺治帝觉得父子不能在同一官位上左都御史相当于什么官,因此将王崇简提拔为礼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衔。
客观地说,顺治帝对王熙更为器重,他临终前曾专门召见王熙,让他撰写遗诏。皇三子玄烨后来继承皇位,其遗诏就出自王熙之笔。
康熙继位后,王崇简仍在礼部尚书任上,而王熙则转为左都御史。不过,此时的王崇简已年老,升迁的机会自然不如王熙。康熙亲政后,王熙仕途迎来新的转折点,康熙十一年以工部尚书晋武英殿大学士。
至于王崇简在康熙朝,职务变动不大,久在尚书任上,也没有给予其他的荣誉性加衔。康熙十七年,王崇简病逝,康熙赐谥“文贞”,入祀乡贤。
父子同居尚书清代仅有一例
父子同为尚书,从年龄上来说是不符合正常逻辑的。从清代高级官员的任职情况来看,不管是进士还是翰林出身,都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爬到尚书的岗位。
正常情况下,翰林出身者的仕途路线都是从检讨起步(一甲三名除外),然后按照程序晋侍读、侍讲,又或是在詹事府任少詹事、詹事,旋迁内阁侍读、侍讲学士,进而再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这个过程走下来,顺利的话也要十几年的时间,而要升为六部尚书左都御史相当于什么官,没有二十年的时间肯定不行。这么算下来,做到尚书这个级别,年龄应该在50岁上下。而父子两辈人,至少要相差20年的时间,所以清代除了王氏父子以外,就没有其他的案例。
年龄仅仅是一方面,关键是在朝为官还必须要遵守回避制度。按例,有亲属关系的官员是不能再同一部门任职的,也不能在六部中担任同样的职务。
回避制度很好理解,比如哥哥担任吏部尚书,弟弟担任户部尚书,那么这样一来,大清朝的人事、财政大权不就是一家人说了算吗,谁敢保证中间没有猫腻?
正是由于父子同为尚书的情况基本上不会出现,所以王氏父子同官之恩荣被载入官方史料,成为清代官场上的一段佳话。当然,王熙后来官至大学士,得到了汉臣前所未有的礼遇,他死后,康熙派皇子允禔行下跪礼,赐谥文靖。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