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老师,带妻子住进山里,花光350万元,生儿子后,结局离奇

天天见闻 天天见闻 2023-01-19 大学 阅读: 144
摘要: 有一个北大教授,带着妻子,隐居山林21年,花光了350万元。 他就是:王青松。 中国第一代战地记者唐师曾先生,在回忆“北大往事”的时候,写过这么一段文字: “几年后,我分到中国政法大学教书,学校请来一位门徒四百万的石松大师传授气功,大师一口气下去,政法大学从学生到校长上千人满地乱爬。我闻讯忙背上相机赶去拍照,不料大师竟是王青松。 他站在台上高声断喝:‘众徒儿散开,来人是我同学。’还是那口信阳乡音。言罢把我拉上台握手拥抱,让人们万分羡慕,感动得我真想也趴在地上。”

有一个北大教授,带着妻子,隐居山林21年,花光了350万元。

他就是:王青松。

中国第一代战地记者唐师曾先生,在回忆“北大往事”的时候,写过这么一段文字:

“几年后,我分到中国政法大学教书,学校请来一位门徒四百万的石松大师传授气功,大师一口气下去,政法大学从学生到校长上千人满地乱爬。我闻讯忙背上相机赶去拍照,不料大师竟是王青松。

他站在台上高声断喝:‘众徒儿散开,来人是我同学。’还是那口信阳乡音。言罢把我拉上台握手拥抱,让人们万分羡慕,感动得我真想也趴在地上。”

北大时期的王青松

唐师曾是一位涉猎甚广,受人尊重的“大咖”级别人物,许多人亲切地称呼他“唐老鸭”。

他口中门徒四百万的同学王青松,如今身上最醒目的标签是“北大隐居教授”。

他们俩是北大国际政治系79级同学,睡在一个宿舍上下铺的兄弟。

唐师曾说,自己是唯一一个,在王青松隐居山林期间,能随便出入大山的人。

也是唯一一个,王青松会克服交通不便的难题,愿意为他上门送菜的人。

后来,许多媒体在报道王青松的消息时,所借鉴的资料和照片,大部分源唐师曾。

由此可见,二人之间的关系可谓亲密。

唐师曾

当初发生了什么,竟至于王青松放弃大好前程,携妻隐居山林?

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唐师曾要为王青松重返社会铺路?

现在,王青松一家人过得怎么样?

一段段前尘往事,在逝去的青春和不复返的岁月里奔涌而出。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的王青松,证明了这句话并不是百分之百准确。

1957年5月,王青松出生在河南洛阳新安县的农村。

土地贫瘠,家徒四壁,农家娃子,从家里大炕到田间地头,处处离不开一个“土”字。

务农、上学、练武术,这是他从小到大的世界。

务农是祖传;上学成绩优秀,家里对他抱有期待;练武术是父亲为了让他强身健体。

没有出现神童的征兆,也没有风水先生预言他。

北大时期的王青松

所以,当他在高二时被河南信阳机要局相中,可谓是“一鸣惊人”。

这得益于他过目不忘的记忆力,虽然他一直对外宣称,只是自己善于总结,掌握了学习方法而已。

但是,他还是被当地人传得神乎其神,在一众和羡慕的目光里,化龙腾空。

你以为这是他人生的巅峰?

不,这只是正餐之前的开胃小菜而已。

在机要局背没有标点的文言文,一遍即过;几百个电话号码,一天对号入座……

这样的记忆力,让他在工作岗位上如鱼得水。

谁还管他有没有总结什么诀窍,中间费了什么功夫,大家只看结果,只要结果牛,他就是牛人。

牛人王青松并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上世纪70年代末,国家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他内心燃起新的希望。

凭借过目不忘的本领,他以洛阳市文科状元的成绩,考上北大79级本科国际政治系,那一年,王青松22岁。

刚上大学,老成持重、觉悟高的王青松成为班里的团委S记。

跟唐师曾分到一个宿舍,是系里为了“安定团结”,专门安排。

宿舍里那帮不服管教的毛头小子,需要这么一个各方面优秀的人指引方向。

上过几年班,地委机要干部,根正苗红,自然让毛头小子们心怀敬畏。

但敬畏的背后,肯定不是心甘情愿。

王青松爱学习,常常晚归,回来磨磨蹭蹭,洗漱上床,影响到别人的正常睡眠。

王青松大学时期的同学

于是,这帮人精背地里鼓捣出不少玩法,专门整蛊王青松。

在门框上放皮鞋、笤帚、装上水的盆,钻里等王青松进门看笑话;把宿舍12个人的方凳全部倒放,矗立48条板凳腿,黑灯瞎火等王青松摔跤……

他们越玩越过分,竟然借着“民主选举”的机会,把王青松的“团委书记”选举没了。

事后回想,这帮当时的毛头小子们都认为玩得有些过火。

知道大家故意整他,但王青松没有针锋相对,而是一边跟这帮人精维持表面和谐,一边继续刻苦攻读。

能下定决心丢掉铁饭碗的人,可不在乎这一亩三分地里的输赢,他有更宏大的理想。

1983年,王青松本科毕业,同时考上北大法律系研究生。

硕士毕业后,王青松如愿留校任教,成为北大老师。

在北大读研期间,他等来了人生巅峰。

国民学气功热潮

80年代中期,全民兴起学习气功热潮,各类气功大师受到追捧。

从小学习武术的王青松也沉迷于此,不过作为高级知识分子,他比普通人段位更高。

他将自己学过的武术跟中医理论和古代气功结合,研发出“独门养生”。

他的履历为他加分不少,他成了万众信服的“气功大师”。

那时候的气功大师出场,场面绝对不亚于现在的娱乐明星。

这才出现了唐师曾记忆中,“石松”大师在政法大学授功时的恢宏场面。

那时候,追随他练气功的人也多是知识分子,这让他在这一行声名鹊起,慕名而来的文化人越来越多。

在北大开设“养生课”,每人收费10,根据人数算,王青松到手几百万元。

金钱、名誉双双而来,爱情也不甘落后。

有一次,他在台上唾沫横飞、神乎其神地演示气功时,看到了人群中一个漂亮的姑娘。

姑娘正瞪大爱慕的双眼,盯着这个其貌不扬,但西装革履,倍儿精神的北大才子。

姑娘叫张梅,比王青松小12岁,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学生。

两人互生爱慕,由此渐渐吸引,1989年,二人步入婚姻的殿堂。

张梅、王青松

同年,张梅考取了北大研究生。

毕业之后,因为王青松的关系,张梅顺利成为北大英语系老师。

王青松也因为各项表现优秀,被评为副教授。

郎才女貌,铁饭碗,不缺钱,全民向往的北京,高级知识分子荟萃的北大,这还不是普通人心中的天堂?

王青松总算到达心中的远方,应该踏踏实实做他的王教授了。

但,80年代末90年代初,气功养生潮的褪去,却让王青松的人生猝不及防地急转直下。

大把大把的外块没了,众星捧月的场面没了,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也没了。

他一时适应不了这种落差,内心惶惶,焦虑不安。

思来想去,能让自己“鹤立鸡群”的唯一方法也只有学习。

对,考博士,只要考中了,自己还是与众不同的王青松,别人还得高看自己。

第一年,他报考北大哲学系博士生,单科和总分成绩都是第一名,未被录取。

第二年,他报考北大法学系博士生,同样单科和总分成绩都是第一名,仍未被录取。

要说第一次打击之后他不肯放弃,第二次后,他就只能感到绝望了。

一次是意外,两次就不是巧合了,这里边肯定有原因。

但他能怎么办?

一个农民之子,从黄土地一路耕耘,走到如今的高度,已使出洪荒之力。

但看看现实,并不是他使出洪荒之力就能得到想要的。

他想要,没人愿意给,他只能死心,缩回伸出的手。

他还在为人师表,但却开始酝酿“出逃”,这里容不下他,自有容他之地。

目睹王青松的纠结和痛苦,张梅感同身受。

这个自己崇拜的男人,面对人生的不公,没有任何还击之力,而自己,又能帮他什么呢?

一天下课后,他们不约而同地向未名湖畔走去。

他们在同一个地方伫立,抬头看向夕阳洒落的余晖。

想象中的美景,被两束升腾在半空的浓烟遮挡。

二人相对无语,心里压上了沉甸甸的石头,他们开始寻找心中的清净之地。

中为王青松

1989~1991年,他们开始在香山方向租房居住。

1992~1993年,他们去了张梅的老家,北京和河北交界处的一座大山。

那里离北京不远,少了喧嚣,适合度假疗心。

他们承包了土地,准备闲暇之际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生活。

当时的山林离村庄近,总有人对他们指指点点,把他们当成神经病。

为了远离世俗之人,他们又把居住的地方往大山深处迁移。

1994~1997年,他们在北京一百多公里之外的地方,承包荒山2500亩,租期50年,租金不到20万元。

但每天单程5个小时的上班时间,扑灭了他们的激情。

瓜果蔬菜没时间种,鸡鸭没时间养,反而每天急吼吼地只剩下赶时间。

图什么?清静没享受到,只体验到疲惫和烦躁。

身为人师,追求生活自由,又难免有违师道。

时逢北大要求教师掌握电脑操作,开始电脑授课。

此时,非常厌恶现代机械化产品的张梅气不打一处来。

评了几年讲师评不上,糟心事也挺多,遂萌生退意。

在王青松支持下,1998年,张梅果断辞职。

2000年,王青松渐渐脱离北大。

山里自给自足的生活

双方家人极力反对,好不容易跳出农门,竟然又走回头路,这不是自毁前程,让人看笑话吗?

但二人根本不在乎这些,一门心思只想寻找他们的“世外桃源”。

他们开垦荒地,专门种植农作物、蔬菜,果树,还养上家禽家畜,开始了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

山里不置办任何现代化的东西,包括电视、电话、网络,只留下一台收音机,接收外界消息。

洗衣服用皂荚、草木灰;刷牙不用牙膏,用盐水;吃饭的筷子,是他们种植的高粱秆。

刚开始照明用蜡烛,后来买了太阳能灯。

请当地农民挖了一座小型水库,造了一个水潭。

留恋河南老家的样子,专门从老家请来工匠,在山顶建了一座石屋。

他们不允许外人进山,怕带来外界污染,必须的生活用品都是王青松用扁担挑进大山。

他们不允许雇工在山上过夜,离开前,必须带走自己的东西。

就连张梅的父母想进山看看他们,张梅都把他们拦在离上山15米远的地方。

二人的“怪癖”让张梅的家人都觉得不可理喻,每当亲戚朋友问起,就没好气地回答,他们出去了。

十几年间,张梅出过两回山,一次是办理身份证,一次是挂失存折。

王青松一年去一次县城,去一次北京。

王青松、张梅

空闲的时候,夫妻俩看书赏月唠家常,没有外界的纷纷扰扰,他们过得安静肆意。

那时候,他们手里还有钱,王青松教授气功时挣的几百万是他们追求理想生活的底气。

他们有资本折腾,也有资本对不利自己的事情说不。

在自以为完全由自己掌控的王国里,他们离世人的烟火生活越来越远。

突然有一天,张梅怀孕了,他们的自由王国迎来新的曙光。

孕期的张梅没做过任何产检,就连2003年生产时,都没有去医院,而是王青松亲自接生。

一家三口,天为被,地为席,享受了几年难得清静的好日子。

如果他们有源源不断的金钱来源,这样的日子也许会一直持续下去。

如果不用考虑孩子长大后的教育问题,他们也可以继续蛰伏在梦想乐园。

问题是,手里的钱越花越少。

王青松和儿子

从1989~2010年底,22年的时间,花光了350万的积蓄。

张梅讲GRE、T的报酬,编写教材收入;王青松当初讲课的积蓄;河南老家的卖房款;朋友和学生的资助,全投进了他们的“理想生活”。

每年农忙时要雇二、三十名劳工播种收割,闲暇时也需要十几个,每年支出30万;修房子修路修水库要请工人;跟山下的村民关系紧张,下山明里暗里交过路费;不用化肥、农药、机械,投入多收获少……

一切追求纯天然、原生态,花钱的地方太多,进钱的路子太窄。

他们尝试过出售自己种植的农作物和蔬菜,打着“无公害”的口号高价售卖,并没有掀起水花。

缺钱的事实就这么摆在眼前。

恍然间,儿子也长大了。

他从没有出过大山,穿的都是张梅妈妈送过来的旧衣服,每天在山里疯玩,3岁开始放羊,7岁开始学习。

每天上午3节课,语文、数学、英语,大量背诵《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

除了学习,儿子成了一百多只羊的总司令,他给每只羊都起了名字,每天以指挥羊群为乐趣。

当农忙季节,儿子看见人群的时候,那种兴奋、渴望的眼神,触动了夫妻俩内心最青春的神经。

有一次,一位记者突然到访,拿在手里的照相机被儿子摸来摸去,舍不得放手。

对相机充满好奇的儿子

他本是高级知识分子的孩子,应该在未名湖畔听着朗朗书声长大。

如今,却因为父母追寻自己的理想,成为大山的儿子。

他们可以追求世俗的宁静,但孩子还小,他没理由在懵懂无知的情况下,成为他们追求理想的牺牲品。

“孩子应该像一朵花一样绽放,而不是拿爱去捆绑。”张梅说。

他们决定,为了孩子出山,让他去山外接受教育。

王青松

于是,2011年5月19日,唐师曾接到那个河南信阳口音的电话。

“我是王青松”,一句话,解开老同学多年的猜想。

他不是出去、出家和身亡,他只是“遁入山林,与世隔绝”而已。

唐师曾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了一篇关于王青松的文章,迅速引起媒体连锁反应,北大附小也决定接收孩子上学。

但此时,一篇某媒体的报道让这个好消息化为幻影。

据说,因为王青松私自接受媒体采访,披露了一些青春的过往细节,此次“入世”之念束手无措夭折。

2011年,面见唐师曾的王青松这样形容自己:

“八亿农民中的普通一员,蓬头垢面,普通烂衫,两手老茧。一没钱,二没权,三没职称。就一项:一家三口,和谐、善良、身体健康。”

王青松

他已经“出世”太久,在城市的街道上,他必须捂紧口罩,即使这样,他还闻得见污浊空气的刺鼻气质。

回到家里,他三、四天都被这种气质围绕,久久恢复不到“神清气爽”的正常样子。

看到别人送给唐师曾的药物,他闻来闻去,认为对治病不利。

唐师曾的母亲收拾出许多旧衣物和鞋子,让王青松带回山上。

张梅用皂荚一一清洗过,要晾晒三、五天才敢使用。

她说:“不经过这样晾晒,上边的污染物根本散不掉。”

即使唐师曾跟他关系密切,到了临上山的地方,也不得不放下车子,跟着王青松步行上山。

他们不允许任何人开车上山,怕空气中混入汽车尾气。

王青松背着大砍刀,一路带着老同学步行回家。

回到山上,他们跟孩子一起去放羊,一起看桃花,一起吃山里饭菜,一起体验现代生活环境下,比山民还要山民的生活。

在北大的时候,王青松想自编自导一部小型纪录片,名字叫《未名湖的冬夏春秋》,以献给北大的百年华诞。

王青松三口之家

但他做了逃兵,美好的愿望随风而逝。

再见唐师曾,他说自己想写一本书,名字叫《新桃花源》或者《原生态》。

他想把他的探索过程写出来,还想借唐师曾的盛名帮自己宣传一下。

10年过去了,不知道他的书写到了什么程度。

张梅告诉一位老师:“这环境其实谁都能待下来,主要是看自己的心境能不能真的搁在这儿。”

从他们30多年的坚持看,他们真的愿意把自己的人生搁在那儿。

可是做农民,真的需要做到如此程度的“与世隔绝”吗?

王青松

许多人看过他们的报道,难免心生疑问。

就像一位网友说的,洗个脸梳个头这么难吗?难道农民就是蓬头垢面的形象吗?

是啊,我们提倡做新农民,建新农村,提倡与时代发展同步,但王青松夫妻却用一生的时间与之背道而行。

他们放弃一切现代化的东西,追寻内心的世外桃源,到底值得吗?

因为当年帮助王青松重入社会,有人连带对唐师曾都不感冒。

他们用讥讽的语气说:

“最近几年,唐师曾频频吹捧一个自称气功大师的神棍王青松,很让人讨厌。”

气功大师是王青松曾经的骄傲,却也成为他人生的污点。

但,不管是气功大师,北大教授,还是农民,都是王青松为自己人生努力的见证。

况且他重新入世的意愿,仅是出于一名父亲对儿子的爱。

张梅和儿子

努力和爱, 虽每个人的追求方式和表达方式都不相同,但都无可厚非。

唐师曾爱憎分明,特立独行,选择帮助王青松,也是感念真实的同学情谊。

2011年,一个成为富豪的同学在唐师曾的博客上,看到了王青松蓬头垢面、满脸沧桑的照片,忍不住大哭。

他想方设法联系上王青松,言语激动地喊:

“你怎么成这样了?你用多少钱,我给,我不能让你们一家人这么受苦。”

但王青松告诉记者:

“他不知道我的内心有多富有。”

这句话,除了王青松自己,没人能判断出真假。

也没人猜得出,这几十年,王青松到底是追求内心、精神升华,还是固守自尊、不敢后退。

谈这些,已经没有意义。

难得的是,张梅一直不离不弃地与王青松一起守着这片“世外桃源”。

比王青松小12岁,肤白貌美的才女,别提当年有多少同学羡慕王青松了。

但他们,却共同选择了一条与世俗观念完全相反的路。

王青松

“按中国古人的标准,此乃清士,寄情山水之间。但跟魏晋名士谈玄误国一样,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精英,偏执于个人追求,不去承担社会责任,此风不可长。”

“我不相信他们完全是因为清高,只是看破世事,无力反抗,又不愿意同流合污,故而避世。”

“每个人的天性和心志不同,选择必然不同。我们没有资格评判别人的选择,只能多体察,多理解。”

至于纷纷扰扰的流言蜚语、猜忌评论,他们早已置若罔闻。

从1989年萌生出世之念,到2011年为子重起入世之念,过去了22年;

从2011年入世受阻,到2022年音讯寥寥,过去了10年。

32年,半生之旅,一生成型。

算起来,他们的儿子王小宇应该是一名高中生了,那个无忧无虑,看不懂世界的孩子也要“入世”了。

曾经像风一样在山坡上疯跑,曾经对山外充满向往,他会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

小时候的王小宇

王青松说过:“他有选择自己人生的自由。”

那就祝愿,孩子能得到内心真正的自由吧。

2500亩的山地,50年承包期限,时间已过去一半。

也祝愿王青松、张梅夫妻在自己的桃花源里收获真正的快乐。

不负此生,他们在努力,每个人都在努力……

参考资料及图片来源:

1,唐师曾:北大往事

2,世界华人周刊:《北大学霸王青松携妻隐居山林,花光350万积蓄,结局令人唏嘘》

3,李砍柴:《北大学霸携妻子隐居深山27年,花光350万巨款,背后故事太离奇》

4,部分网友评论

其他相关
自闭症男孩用色块绘制中国地图

自闭症男孩用色块绘制中国地图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4-02 阅读: 1
本报长沙讯 近日,家住株洲的徐女士晒出自闭症弟弟用色块绘出中国地图的视频,引发网友热烈讨论。有不少网友在视频评论区留言:“找到我家了!”3月20日,记者联系上徐女士,她告诉记者,他们一家是浙江兰溪人,目前居住在湖南株洲。 徐女士的父母都是生意人,家族成员中也没有在艺术行业工作的。弟弟大部分时间一个人在家待着,玩iPad或者做手工。“弟弟的很多创作逻辑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地图也是这次回家他突然给我看才发现的。”徐女士说。 用手指在屏幕上一点点画出地图并不是一件易事,对专注力和细节把握能力要求很高。对于弟弟用色块绘制出中国地图,徐女士一点也不惊讶。“已经习惯了,弟弟从小就很厉害,一直很为他骄傲。”...
国防七子,西方最怕的中国七所大学

国防七子,西方最怕的中国七所大学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3-31 阅读: 1
“国防七子”是指原国防科工委下属的七所高校,分别是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为一级保密单位。北京航天航空大学,脚踩航天、航空两艘船,在航天领域紧追哈工大,在航空领域坐稳大哥交椅。...
江苏成人学历教育什么是开放大学?开放大学有什么优缺点?

江苏成人学历教育什么是开放大学?开放大学有什么优缺点?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3-31 阅读: 1
开放大学(Open University)是一种非传统的高等教育机构,其主要特点是无需考取高考资格、无需在校学习,即可自由报名学习。 学制 开放大学的学制比传统高校要灵活。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由选择学习时长,一般为2-7年。学习时长的选择与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有关,例如某些专业需要更多的学习时间和深度,而有些专业则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学业。同时,开放大学也提供了课程选修和学分认证服务,学员可以自主选择需要学习的课程和获取的学分。...

30岁爸爸不如5岁女儿,爸爸犯错女儿大哭求情:我爸爸知道错了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3-30 阅读: 1
都说父亲是一座山,可以为孩子遮风挡雨。但是有一位父亲,不顾五岁女儿的劝阻,殴打列车员,被警察带走。他不但没能照顾自己的女儿,反倒是在被警察带走之际,让女儿哭的梨花带雨,向警察求情:“我爸爸知道错了……” 李某某带着五岁的女儿,在上海车站送父亲回老家。列车进站以后,李某询问列车员他们的铺位在哪里时,可能是因为当时乘客比较多,列车员忙不过来。所以李某认为列车员的态度不好,他们二人随后发生口角。 ...

陕西8所高校入选“双高计划”高水平学校4所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3-27 阅读: 13
继211,985工程后,国家推出高校“双一流”建设,“双一流”是针对本科院校,高职(专科)院校无法参与“双一流”建设。...
大学休学理由怎么编 大学休学理由

大学休学理由怎么编 大学休学理由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3-26 阅读: 22
大学休学的理由大学的休学原因有很多分别是:第一个可能是由于身体的问题,想要休学。第二个是自己有抑郁症,想要出去闯荡一年然后再回来。第三个是不熟悉学校的环境,所以休学。一般有以下几种原因:1、因病经学校指定医院诊断,须停课治疗、休养时间占一学期总学时三分之一以上者。2、在一学期内请假、缺课时间达到该学期总学时三分……...
我来说两句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