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张逸菲:浅谈波斯文学中的人性光辉

天天见闻 天天见闻 2023-02-01 情感 阅读: 129
摘要: 浅谈波斯文学中的人性光辉 ---作者:北京外国语大学 张逸菲 我仍清晰的记得,刚入学的我第一次自主选课,看着新生研讨课的选课大纲,仿佛冥冥中有种牵引,只一眼就被“波斯文学”吸引住了。 然而选课依旧经历了波折。从高中以来,文学一直是我感兴趣的领域,但正因如此我一直认定自己对政治、外交缺乏了解,而我即将学习的专业也与此二者关系密切。因而我一直在“享受”与“补漏”之间纠结。正式选课时,我因妈妈的一句“还是多学点儿”忍痛把已经选好的波斯文学退掉,后来看到波斯文学已选满时才发现自己在第一轮预选的时候已经幸运地中签了。

浅谈波斯文学中的人性光辉

---作者:北京外国语大学 张逸菲

我仍清晰的记得,刚入学的我第一次自主选课,看着新生研讨课的选课大纲,仿佛冥冥中有种牵引,只一眼就被“波斯文学”吸引住了。

然而选课依旧经历了波折。从高中以来,文学一直是我感兴趣的领域,但正因如此我一直认定自己对政治、外交缺乏了解,而我即将学习的专业也与此二者关系密切。因而我一直在“享受”与“补漏”之间纠结。正式选课时,我因妈妈的一句“还是多学点儿”忍痛把已经选好的波斯文学退掉,后来看到波斯文学已选满时才发现自己在第一轮预选的时候已经幸运地中签了。

我当时正在旁听一门专业课,也算是我进入大学后上的第一节专业课,可是当我发现自己没报上一直以来都心心念念的波斯文学时,我什么都听不进去了,在课间的时候就忍不住哭了出来。

我瞬间明白了自己真正想要的,如果当下就是最后的机会,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我喜欢的、我向往的。我于是再不考虑其他所谓能“充实”自己的课了,我发现对知识的渴望就像身体里的营养,在极度渴求时会发出信号,无论是不是只有一次机会,我也希望自己能选到自己最喜欢的,从中获取给养。

很幸运地,我还是在一个美丽的清晨,失而复得了我宝贵的波斯文学课。此后我才知道,这还是我仅有的一次新生研讨课的机会,幸好幸好,我没有因选择而造成遗憾。

波斯文学家们

我进入于老师的课堂,每一堂课对我来说都仿佛是缘分牵着我的手,带领我走入那座芬芳馥郁的蔷薇园。

我抛掷一个下午的光阴,投入《阿维斯塔》,读琐罗亚斯德教的神迹妙笔,惊觉光明的声音就是人类的声音、宗教的赞誉也可以是世俗的颂歌;我听于老师感人至深的育人故事,感慨人生之路的自我探寻,感恩生命之间的美好相遇;我有多么欢喜,于老师为我们带来了波斯语的原版诗集,为我们分享波斯的热茶,为我们分享浪漫诗意的占卜…我从未如此深深地投入到诗的海洋,可以自由、畅快地从诗的语言里寻觅自己的心语,也许正如歌德说的那样,谁要寻找诗的踪影,便要到诗国拜访,而波斯就是这样一个溢满了诗歌的地方,借着诗歌美酒人们手里握着火光,火光带领人们翻阅波折险阻,火光带领人们找到希望之路。

静水流深的岁月,或许就是如此。还记得高中时,我们的校刊很浪漫,取的是“枕流漱石”之意,我对某年春分刊的发刊词印象深刻,那位学长写道“愿时光的脚步慢些,所有与文字相处的时间都值得”。如今春日又要来了,好在假期也跟随着来了,唯愿窗明几净,眼目增明,手捧书籍,嚼碎窗外的莺啼与玫瑰,享受独属于时光与文字的岁朝乐事。

下面,来尽情地陷入回忆,重温课堂里的欢乐:

(1)人性:善恶美好,二元神论。

从《阿维斯塔》走进琐罗亚斯德教,走进灿烂辉煌的波斯文学。我认识到善应不只是一个向着美好的模糊的定义。我将对“善”的理解分为三个层次。

美德。善可以是个人的行为准则,也可以是社会统一的价值观念。从实践的角度,

阿胡拉·马兹达为人们指出了“善思、善言、善行”的原则。

气质。善者享受赞颂的欢乐,以真诚为本原,皈依正教、听取教益,而非对一成不变的道理言听计从。一个不受烦恼折磨的从善者,能形成区别于受苦受难者的精神气质,在尘世里能使精神独立而存在,保持灵魂的高尚纯洁。

智慧。理智是善的实用之美。《飞鸟集》里说:“神等着人类在智慧中重获童年。”《论语》里写:“仁者有勇。”善的终极追求是理智与人文兼具的意志、是在积累中返璞归真的姿态,或许就像“仁”这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概念,尽管如此我们仍旧值得倾尽一生为其不懈追求,而善,或许是一扇,能循环数次开启真诚、天真、敏感的窗户,来吸纳人性中耀眼的光辉。

中华民族传统的先贤也不乏对人性善恶的解读,但或许“人性本善”或许人之在世,除了思考自我,更要担负一己之外的责任。而“善”本身也需要不断反思,需要跨越不同的境界。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善恶,而只有易受魔鬼驱使、容易倒向邪恶的人。一味地追求周全体面,会消匿身影于世俗,难免伪善;一味地身心自我的正义而不听从客观,也难保尽善尽美。二元神论启发我,要保持“打开”,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没有可以总结出来的准则,有时我们不得不选择随波逐流,但是我们至少应当保持一种警惕般的敬畏,敬自然,敬自己桢桢可鉴、但求现在的生命:“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2)religion:凯扬灵光,religion精神。

religion其实是我在有限的生命中很少思考的问题,我原以为我会因不了解religion而难以进入古波斯文学,但我逐渐发现,religion精神是人们都可以理解的。religion与迷信有明显的区别,religion共识与道德共识也不尽相同。

我们跟随着世界的刻度又迎来了新的一年,在2022年的开端,我给自己的仪式感是去看了两部伊朗的经典电影:《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和《生生长流》。通过这两部电影也让我确定了自己一直以来阅读《王书》的选题,我想探讨《王书》里教导伊朗民族的生死哲学。以生死哲学为凭借,实际上是想要解释这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在面对世事无常时,是如何的举动和心态。

religion赐予个体“联结”。高于我们的生活、离开世俗的一地鸡毛,我们该去听一听夜深人静时、自己内心中忍不住想要表达的声音。我多么希望疫情赶快结束,我多么希望国与国之间的边界可以不再僵持、严肃,我多么希望文化与文化之间独立又多元的交互、认同能够无拘无束,我多么想步入那梦境中的蔷薇园,我多么想面对刺眼的阳光、耳畔依旧嘈杂声响,仍旧能发出平和、悦耳的声音,道尽我的真实,把握每个时刻的庞大。在我眼里,religion就是宇宙之主赐予的“联结”的力量,超越小我的境界,也并非无限大到自然、虚空,只是着眼于此刻、着眼于人类社会,“以给日月星辰光芒的造物主宣誓”。

因而在电影《生生长流》中,出现了十分趣味的画面:当时地震的废墟还没有清理干净,人们新的住所就已在重建,山坡上搭起了电网,夜里人们准备继续关注所谓“四年一见”的世界杯球赛。关切地震情况的大人问:“能跟我说说当时的情况吗?”,而孩子只是天真无邪地答复:“好的,苏格兰先进了一球。”

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我们来不及悲伤,世界的脚步就已在匆匆前行。生命本身就是时间无涯的荒野里、转瞬即逝的一段,不管路长路远,我们是同路人,能够一时结伴,不要难过分手后各奔他乡,因为我们之间的“联结”已然存在,正如我们与依赖却又终将告别的世界一样。

(3)文化信仰:命运相连,回归真我。

在我最难忘的高中时光里、在于老师的育人故事讲座里、在我至今未完成的寻觅中,我听到了同一个声音:走向大世界。每一次回顾一段过去的学习经历,我总感觉自己还是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小心翼翼,一点点窥探、一次次试错。书写的过程就仿佛是在相对扩大的时空场域里,要记得回归心中的世界。

人们常说:中国人没有信仰,中华民族是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我们面对死亡的虚空,也只能说“生命无常”“自然而然”。而事实上不是这样简单。于老师告诉我们:文化的终极成果是一种集体人格。长久以来恪守礼法的民族,他们的生活里充满了诗意与智慧,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着文明。中国文化重视人生自我价值的充分实现,追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先贤为我们留下了重要的思想,他们告诉我们知行合一、天人合一、情景合一。中华民族是自古能够自我约束的民族,没有宗教上的信仰,但是依旧保持着敬畏感。无论是通过修行、与造物主合一,还是通过认识、与天地合一。人类发扬“善”的精神没有变,人类的溯源行为没有变。

正如当代中国面向世界所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坚持文化为我们塑造的精神气质,坚持文化信仰我们提供的人类视角。顾城说:“人生如蚁,而美如神”。富足的文明底蕴让我们能够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

波斯诗人萨迪

于老师说联结,她的世界里的联结是那样美好,是保持温度的,是绵延不绝的,打破了我对联结的认识。我以为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即使存在,但大多短暂。我们都活在一个漂浮人生里,去这儿那儿的停脚,时而在相聚,时而又走散。起初意识到这儿时,我还会非常难过,但直到分离逐渐变成一种常态,每天都在告别过去、迎战消亡,我发现我对于分别的态度变得越来越淡漠了。经过了波斯文学课,这段从古老文明里慢慢捡拾的旅程,我亦惊醒过来,随即也感到恐慌。难道就要把“联结”本身孤零零地寄放在回忆里?我想起于老师说的,她在初学波斯语时,每天都会自发地写下成行成段的文字。情感该是生而为人最该珍视的,文字的缓慢记录看似笨拙,但是几乎不借助什么巧劲,只是掏出一颗真心、铺开不愿终结的记忆。我们的“联结”就在文字中延荡开了。如果我们不利用好表达的能力,即使临别之下的表达只能是仓促而抽象的,也不该因此放弃它,不该放弃吐露情感,因为文字应当替我们站在原地,为未来留下回音。

我曾经信奉:“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而这段文化之旅告诉我:“大地啊,到你岸上时,我是一个陌生人;住在你屋里时,我是一个旅客;离开你家门时,我是一个朋友。”

一个无畏生死的民族是总能找到光明和希望的,愿造物主的凯扬灵光能常护佑人们。

随笔洋洋洒洒,纪念波斯课堂带给我生命感动。一切有缘的相遇都像是在梦中的长廊等候已久。我想我没有走,缘分始终在我睡梦中的长廊里,在阳光与我触碰的间隙,我能通过一切再找寻她,我们都不会忘记。

文章由于桂丽老师授权今日见闻【波斯文化坊】原创编辑和发布,同步微信公众号、企鹅号、微博等平台。

其他相关
快穿小说推荐完结文笔好 快穿小说推荐

快穿小说推荐完结文笔好 快穿小说推荐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4-08 阅读: 1
快穿文有cp的好看的推荐一下《黑莲花攻略手册》女主穿书攻略里面的男二,最后原书里的男女主还是在一起,女主和原书里的男二在一起了。我觉得这篇文是甜的没有虐的,男二开始是喜欢原文里的女主,到后来就会又解释,不是真的喜欢只是一种感情的依赖。女主和原书里的男主的感情是慢慢在相处中才有的。亲亲,快穿文有很多的选择,最著名……...

三秦文学朱泉利:风雪中的稻城亚丁(散文)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4-06 阅读: 1
风雪中的稻城亚丁文/朱泉利稻城亚丁就是这样,这儿是一个高海拔、半开发的景区,遇到风雪交加更是艰难。三秦文学朱泉利:蔡家川——外公回忆录之十六(散文)三秦文学朱泉利:石堡川村——外公回忆录之十五(散文)三秦文学朱泉利:香格里拉与香巴拉...

落魄的时候,去朋友或者亲戚家“拜个年”,你才会看懂以下4件事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4-04 阅读: 1
网络上有句话说得很现实,人穷的时候,才能更清楚地看透这个世界。其实,有一位前辈跟我说过,当你穷的时候,连狗都活得比你有尊严。可是,当你没有价值的时候,别说称兄道弟了,或许别人还不想认识你。试想,过年走亲戚,本就是正常的事儿,为什么总有人会小题大做,非要做这般“狗眼看人低”的事儿呢?...
中医哲学基础(六四)/心主神/什么叫神

中医哲学基础(六四)/心主神/什么叫神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4-04 阅读: 1
我们前面学了心的生理功能,心主血脉,这一节我们继续学习心的生理功能,心主神是怎么回事?如自然科学当中有自然科学当中的神,社会科学当中有社会科学当中的神,那么,从中医角度来讲,神’的慨念到底是指什么呢?...

中国十大国宝排名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4-04 阅读: 1
中国国宝是指中国历史和文化中具有重要价值和代表性的文物或艺术品。作为世界上文化遗产保护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拥有众多珍贵的国宝。下面将介绍中国十大国宝排名。 第一名: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国古代陵墓中最为壮丽的部分。它们是秦始皇陵的守护神,规模宏大,数量众多,造型逼真。兵马俑是中国古代艺术的杰作,也是世界考古史上的重要发现之一。 ...
贾平凹《废都》:人最大的失败,是败给了人性

贾平凹《废都》:人最大的失败,是败给了人性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4-03 阅读: 1
​​1992年,贾平凹写了一本书。他万万没想到,这本书成就了他,也几近摧毁了他。他从文坛最干净的人,瞬间变为文坛最流氓的人,饱受争议,几乎被雪藏。这本书,就是《废都》。一个人最大的失败,不是败给了生活的磨难,也不是败给了他人的刁难,而是败给了人的劣根性。他的死,都是败给了他人性里的“贪欲食色”。...
我来说两句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