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观酒|多部门解读《酱酒保护条例》 是一场政府积极“市场营销”
本周,酒行业值得大家关注的一件事,是2月27日,贵州五个部门联合解读《贵州省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生产环境保护条例》。在封面新闻小编看来,这实际是贵州政府部门在为贵州酱酒站台,是一场政府积极“市场营销”。
《条例》解读透露出哪些信号?
2月27日,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了《贵州省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生产环境保护条例》新闻发布会,贵州省生态环境厅、省人大环资委、省司法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要负责人对《条例》进行解读。
去年12月2日,贵州省正式发布《贵州省赤水河流域酱香白酒生产环境保护条例》,《条例》将于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该《条例》针对“串酒”和“违规添加”等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和处罚细则,并对违规排放、违规建设等新增数条处罚规定,同时在实施范围上还表示在赤水河流域内其他香型白酒也要求需参照执行。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党委委员、副厅长陈莉表示,《条例》主要是通过“源头控制”的预防制度、“永续发展”的指导制度、“有机绿色”的供应制度、“微生物群”的保护制度、“质量管控”的监督制度,这些制度促进酱香型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确保生产环境高水平保护。
《条例》在建设项目审批中设置产业准入与环保准入的“双重准入”规定,在生态承载力允许的范围内优先发展优质企业,保障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产区这个最适宜优质酱香型白酒生产酿造的区域和空间利用,最大程度地优化土地资源,实现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产业可持续发展。
《条例》规定鼓励酱香型白酒企业采取订单种植、规模种植、有机种植等方式推动原辅材料产业可持续发展。明确窖泥窖石分区管控制度。《条例》明确赤水河流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开展酱香型白酒生产所需窖泥、窖石等用料资源的开采规划和管理工作,划定限采区和禁采区,加强窖泥、窖石等用料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为啥说是一场完美“市场营销”?
目前全国白酒产能是整体过剩的。2016年全国白酒产量为1358.4万千升,到2022年,产量仅为671.2万千升,下降了一半。
但相对应的是,近三年,贵州酱酒产量却大幅提升,2020年产量为26.6万千升,2021年产量34.8万千升,2022年则达到了45万千升。其营收也是连年上升,在2016年,营收仅884亿元,2020年达到1221亿元,2021年1570亿,2022年高达2100亿元。
同期全国白酒销售,2016年为6126亿元,2022年仅6626.5亿元,基本没多少变化。从利润来看,2022年全国白酒利润为2201.7亿元,而贵州茅台仅一家就达到了626亿元。
贵州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省十大工业产业实现利润总额1409.05亿元,其中酱香白酒974.8亿元,占比69.18%。
据公开数据,2022年,贵州全省财政总收入为3194.18亿元。
全国白酒产量萎缩,营收滞涨,而贵州酱酒反而大幅增长,这说明贵州白酒在大量抢占市场。在所有香型白酒中,酱酒利润率又是最高的,贵州地方政府当然要重视了。
另外,《酱酒保护条例》还有利于维护贵州白酒的品质形象,白酒的酿造靠的是微生物发酵,依托的是环境,《条例》中对环境的重视,提到的“有机绿色”“微生物群”保护、“质量管控”,都是围绕品质在叙说。
同时,《条例》中,对窖泥、窖石等用料资源的规划管控,对项目准入的限定,还可以制造出一种稀缺印象,加上对小酒企的准入限定,有利于保持价格稳定。
如果把当地政府比作一家企业,这就是一场对酱酒积极“市场营销”,对当地酱酒的发展及市场拓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贵州白酒产区建设还在加速推进
其实,在刚过去的2月,贵州在酒业的动作远不止这些。
遵义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四区多点”的产区建设纲领,贵州省发改委,也发布了重大项目名单,仁怀“两会”则表示2023年要再清退100家小酒企,贵州省酿酒工业协会发布《关于同心协力助推贵州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倡议书》。
贵州省发改委公布的2023年拟推进实施的2500个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清单中,共有101个项目涉及酒业,其中与酒类产销相关的共95个,另外还有6个项目为酒企投资的非酒类项目。按照已公布的产能数据计算,此次发布的投资项目预计新增白酒产能达52.44万吨,啤酒产能10万吨,项目总投资合计1373.20亿元,其中2023年计划完成投资总额超过200亿元。
遵义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牢牢把握国发〔2022〕2号文件重大机遇,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推进“四区多点”产区建设;加快茅台集团系列技改和习酒、珍酒、国台、董酒、安酒等技改扩建重大项目;推动白酒包装配套产业80%以上实质性落户遵义,建设“一超多强”的遵义白酒“航母舰队”。其中,“四区多点”产区指的就是包括仁怀、习水、赤水、汇川、桐梓在内的多个白酒生产地。
据仁怀“两会”消息,2023年,仁怀将新增清理退出白酒企业(作坊)100家以上,确保白酒生产企业的总数控制在1000家以内。有行业人士表示,推进小作坊的兼并重组,不是让这些产能消失,而是通过产业优化和结构升级,进一步盘活闲置酿酒资源。
目前,仁怀已将120.44平方公里的酱酒生产功能区分级划定为三大产区,包括15.03平方公里茅台酒产区、53.03平方公里茅台镇传统优势产区、52.38平方公里仁怀集聚区。
在贵州酱酒发展突飞猛进的同时,另一方面,全国酒商库存给白酒发展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 据中信证券的研报,从库存来看,有近一半的经销商库存目前超过半年;22.2%的经销商库存一至三个月左右;仅有16.7%的经销商库存在一个月内。
据酒业家发布的《2022年度酒商现状及发展报告》数据也显示,自2019年起,主流白酒品牌普遍库存压力明显增大。目前33.6%的酒商库存在3~5个月,近40%的酒商库存甚至在5个月以上。
封面新闻记者 喻奇树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