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鲁斯博物馆开展“遇见古埃及文物特展”
澎湃新闻获悉,“遇见古埃及:木乃伊文物特展”4月20日起在遇见博物馆(北京798馆)开展,展出来自西班牙巴塞罗那埃及博物馆馆藏的114件(组)文物,讲述古埃及文明中生命观的变迁。
展览共分为“奥西里斯崇拜:木乃伊起源 ”“永恒之屋:木乃伊居所”“来世金装”“尼罗河的礼物”四个单元,展品囊括黄金木乃伊棺盒、动物木乃伊及其面具、古埃及神像、卡诺皮克器官罐、乐器、壁画石刻等。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聚焦于古埃及的生死观。法老时代的埃及文化对于生活十分热爱,整个社会从上至下都弥漫着对永生的追求。数千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古埃及人不遗余力地追求永生:坟墓、神话、仪式、木乃伊、陪葬品……都是他们渴望永生不朽的见证。
古埃及人想象中的死后世界与现世生活是高度相似的,在他们关于来世的想象中,一方面,人的身份是永恒不变的,因此,将身体制成木乃伊保存则显得十分必要;另一方面,死后的躯体所需要的并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个可以达成永恒不朽的“居所”,它容纳了死者生前所希翼的一切。同时,不断重复逝者的名字和形象,也能使他们获得重生,这一仪式在整个葬礼中占有特别重要的比重。
展览现场
从奥西里斯神话看起
对埃及人来说,尘世生活是一个过渡阶段。在人的肉体死亡的那刻,“精神”离开身体,开始一段旅程,去往由奥西里斯神主持的审判大厅,在那里,将决定他们是否能在埃及的极乐世界“laru”(伊阿鲁)里享受永生。
古埃及文明对于来世的所有想象都发端于对冥王的崇拜——奥西里斯的神话故事。
据说,奥西里斯是一位善良的国王,他的臣民都很尊敬他。因为嫉妒和对权力的贪恋,奥西里斯被他的双胞胎兄弟塞特所杀,尸体被切成许多碎块并被散落在埃及各地。奥西里斯的妻子伊希斯穿越尼罗河寻找丈夫尸身的碎片,并且将这些碎片重新拼制成了第一具木乃伊。当奥西里斯的木乃伊制作完成后,借助强大的魔法力量,奥西里斯获得了重生,并且成为冥界的国王,来决断人死后是否可以永生。在这种情况下,伊希斯和奥西里斯甚至能够孕育出荷鲁斯——未来的继承人,从而在人与神两个维度建立了法老权力传递所遵循的模式。
由此,奥西里斯的形象也被以多种材质、不同的艺术手法反复呈现。
木质涂层奥西里斯(约公元前715—前332)
青铜奥西里斯像 (约公元前664—前525)
荷鲁斯的故事和传说一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早期的古埃及神话里,他和奥西里斯、伊希斯同为盖布与努特的儿女,后来他成为奥西里斯与伊希斯的儿子,之后又被看作是法老的守护神。在一场为父报仇的暴力斗争中,荷鲁斯被塞特夺去了左眼,后被女神哈索尔和托特修复,代表神明的庇佑。
荷鲁斯(约公元前715—前332)
在古埃及时代,如果是祭拜国王、王室和一些有身份的高层人物,祭祀活动通常需要在巨大的封闭空间内进行,如上埃及与下埃及的金字塔式神庙(古王国和中王国时期),或新王国时期的“百万年神庙”。相比而言,私人陵墓中的祭祀面积要小得多,位于墓室核心的小神庙中(古王国时期),或直接在岩石中挖凿出一个空间进行(中王国和新王国时期)。在这里,替代性的雕像、假门石碑、贡品桌、壁画以及所有祭祀仪典中的物品与元素都十分常见,展览中也呈现了这些“替代性的雕像”。
两位音乐家的墙面浮雕 (古王国时期)
女祭司壁画(新王国时期)
努比管家雕像 (中王国时期)
永恒之屋:木乃伊的居所
展览的主体部分名为“永恒之屋:木乃伊的居所”。古埃及人的陵墓不仅是人的庇护所,还包含了永恒生存所需要的一切。整个陵墓从功能和地形划分成两个不同的区域,一个是完全封闭的走廊和房间,房间内安放着墓主人的遗骸和陪葬品;另一个是进行祭祀的空间,以供墓主人的亲属或祭司等神职人员进行祭祀活动,提供他们认为逝者所需要的一切物品,其目的在于唤醒死者进入永恒,这些习俗包括不断呼唤逝者的名字、凝望其形象以及歌颂其生前的事迹等等,以求逝者可以不朽并重生。
一件木乃伊半身棺盖(木质彩绘)是晚王国时期的遗存,这是一个木乃伊头部的棺盖,逝者头戴三面假发,棺盖绘有圣甲虫神凯普里图案。面部特征十分清晰,眼线和眉毛为青铜色,瞳孔是用黑色的石头做的,白色的眼睛是用骨头做的,戴着一个漂亮的胸甲,上面有鹰隼头的装饰。花朵在葬礼仪式中拥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逝者的坟墓中,还发现了由彩陶珠子、树叶和花朵组合制成的项链。棺盖上描绘的宽项链(即韦斯克赫特项链)装饰的花朵象征着为逝者提供更鲜活持久的再生能力。
展览现场 木乃伊半身棺盖(木质彩绘)
另有一件晚王国时期的木乃伊棺盖则非常写实,棺盖上描绘的面孔代表了古埃及人心目中的理想形象,同时,肖像也表明了在通往来世的道路上,古埃及人认为平静与信心也非常重要,这件棺盖的图像很好的传达了这种信念。
展览现场 木乃伊棺盖
古埃及时期,万物皆可木乃伊,现场也展陈了用于存放制作木乃伊时保存内脏的卡诺匹斯罐和各种动物的木乃伊。
卡诺匹斯罐、盒
鹮木乃伊棺
猫木乃伊
沙伯提俑是古埃及用于葬礼的一种小雕塑,上面一般写有死者的名字。许多重要的墓穴中葬有大量这类小雕塑,目的是为了让它们去完成地神可能要死者去完成的各种任务。在公元前1900年左右的中王国到托勒密王朝末期,沙伯提俑陪葬的风俗一直被沿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都将沙伯提俑视为古埃及文明标志物之一。
展览现场 沙伯提俑
象征着部落首领威力的眼镜蛇雕像
展览中最重要的几件展品包括三件高达一米七的木乃伊棺盖、棺椁。
古埃及人通常称石棺和棺椁为“生命之主”。除了保护制作成木乃伊的尸体,逝者的灵魂也可以通过它得以穿越今生与来世。棺椁表面通常布满与葬礼有关的宗教图案和文本。一件棺盖刻画了阿努比斯和荷鲁斯的四个儿子,他们作为墓地的守护者与保护神出现。假发的款式表明主人是一位女性。她戴着一条大的韦斯克赫特项链,上面有两个戴着太阳盘的猎鹰头。象形文字记载了典型的祈祷:“国王献给奥西里斯的祭品,掌管地平线的人,伟大的神,阿比多斯的主,请赐予他一个美丽的墓冢……”
展览现场 木乃伊棺盖
另有一件内特哈特的木乃伊棺盖,棺椁属于一个叫内特哈特的人,根据象形文字记载,他是赛姆木的儿子,生活在第26王朝。彩绘的图案是一条巨大的韦斯克赫特项链和一位有翅膀的女神,下面是荷鲁斯的四个儿子。象形文字显示要向奥西里斯、伊希斯和尼菲提斯祭祀供品,获得庇佑。埃及人通常使用两种类型的棺椁:一种为矩形,类似坟墓的结构;另一种为类人形,即接近人体的形状。
展览现场 木乃伊棺盖
还有一件全身镀金的木乃伊棺椁,它属于一位姓名无从考据的年轻女子,从年代看,她生活在罗马时期。棺椁内的木乃伊有多层绷带,因添加了石膏和水泥,绷带更加坚固,棺椁上的面具使用了耀眼的金箔,引人注目,描绘了理想化的图景,在古埃及墓葬肖像学中的寓意十分丰富。
全身镀金的木乃伊棺椁
全身镀金的木乃伊棺椁(局部)
展览中,也呈现了反映古埃及日常生活的各种器皿、首饰、乐器、武器、工具等,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了解古埃及独特的文化和社会生活。
古埃及王国时期的项链
古埃及王国时期的项链
发布会中,巴塞罗那埃及博物馆馆长、克洛斯考古基金会总经理玛丽安赫拉·陶勒·德洛尔,同时是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之一。她表示,这次来到中国的展品,比如三个法老石棺和镀金木乃伊棺椁(金箔、亚麻)等,都是第一次在巴塞罗那埃及博物馆之外的博物馆展出。此次展览的目的之一,是向中国的观众展示古埃及最具影响的神话思想。
此次展览展期持续至7月9日。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