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巩皇!若有气质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58岁的巩俐又火了!
最近巩俐凭一组街头写真照,
登上了法国杂志《W》的封面,
周身散发着东方女人的大气磅礴美,
充满自信从容的魅力和气场范儿,
不禁让人感叹58岁的好状态:不愧是巩皇!
若有气质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回看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的巩俐,
凭着一条立领旗袍,惊艳众生。
巩俐非常喜爱旗袍,
曾在一次访谈节目中说:
“中国人穿旗袍是最漂亮的。”
她经常穿旗袍出席戛纳国际电影节,
旗袍也见证了她从演员到巩皇的蜕变之路。
旗袍是东方文化的符号,
它更是一首岁月鎏金的诗,
透着东方女人的智慧和神韵,
藏着「各人」浓烈而纯粹的「故事」。
旧光影里的冷艳香凝
“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每每念起这首诗,
眼前就仿佛看到,
一个个身姿婀娜的旗袍女子,
婷婷袅袅,穿过渺渺云烟,翩翩而来。
▲《金陵十三钗》剧照
要说旧光影里的冷艳香凝,
陆小曼、林徽因、张爱玲定是其中之一。
就如张爱玲那句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
“我们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里”。
书香门第出生的陆小曼,
对时尚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过人的气质、姣好的容貌,
穿旗袍的她就像是雪山的泉水,
没有一滴杂质;
△ 陆小曼(左)、林徽因与梁思成(右)
作为建筑学家的林徽因,
被称为“一个穿旗袍搞建筑的女人”。
旗袍对于她来说:
一方面是端庄大气有修养的气质,
另一方面是飒爽英姿似巾帼的魄力。
金岳霖教授也曾为她撰写挽联: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而对于张爱玲来说,旗袍是一生挚爱。
“女人一生不能没有两样东西,
一样是玉镯,另外一样就是旗袍。”
▲张爱玲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
旗袍赋予了「她」最雅的风骨,
在斑驳时光里勾勒出一份风韵与勇敢。
旗袍陪伴了张爱玲一生,
同时也见证了她一生的爱与愁,
她在旗袍里逃脱时代的枷锁,
活出最真实的「自我」。
▲张爱玲原著小说《色戒》剧照
「旧光影里的旗袍」,
是沉香水榭里的一帘幽梦,
也是动荡不安里的神韵风骨,
一举手、一投足,摇曳间,
安抚了一个又一个绝境中的女人。
即使世界偶尔凉薄,
内心也要繁花似锦。
怀旧经典影片《花样年华》,
以60年代为背景,
影片里张曼玉饰演的苏丽珍,
数十套旗袍造型,衬出曼妙身段。
一低头一回眸一盼首,
弥漫着流水般的氤氲美感,
充满着诗意和恰到好处,
恰似绝美爱情应有的模样。
▲《花样年华》剧照
除了服饰本身诉说的万般风情,
旗袍里的东方美,更藏于细节中。
每一处绣花、每一丝纹理,
每一粒盘扣、每一衫衣襟...
都充满着灵性的注脚。
▲邓丽君身着旗袍
一丝一缕秀美的细节,
带着手工的温度把光阴精心折叠,
亭亭立在衣、领、袖间,
仿若惊鸿一瞥,仪态万千。
尤其是风情的侧高叉,
在“露”与“遮”之间达到
“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朦胧意境。
旧光影里的旗袍,
更像一首意蕴深长的词。
它虽然紧贴身线,
却并不会影响行为举止;
虽然质地柔软,
却能给人强大的力量;
虽然光泽华丽,
却能沉淀平和淡然。
新时代里的别样芳华
翻过半个世纪的日历,
旗袍走到今天,
早已突破印象中的传统模样。
如今的旗袍是时髦的、百变的。
不再局限于婀娜身姿,
它能包容任何身材和气质,
走向万千大众,
透着女性的个性与审美。
新中式旗袍在传统旗袍的样式基础上,
改良融入了Y2K、甜辣风等新式现代风格,
搭配也逐渐走混搭路线,日常可穿性变得更高。
新时代下的女性,
在时光的不断交替、
与时代无声的铿锵中,
披荆斩棘、乘风破浪。
穿旗袍对于她们来说,
更是穿一种生活方式。
无关取悦他人,
一种享受做真正的自己,
一种不受年龄的约束和限制,
坦荡地面对这个纷杂世界的生活态度...
利落的、不规则的裁剪,
是她们对这个时代最有力量的回应。
是果敢刚毅、是独当一面,
是柔中带刚、也是不被定义...
生活赋予了她们烟火气,
她们也在旗袍里寻找自己的另一面。
现代又不失复古的图案设计,
是她们在旗袍中塑造的个性灵魂。
精美提花、重工刺绣、
周身绽放的印花、立体花,
是现代摩登与东方韵味碰撞出的精致浪漫 。
Oversize的廓形,
是她们在纷繁的生活中,
寻求的一份松弛淡然。
弱化曲线感,
让新中式旗袍更具包容和实穿性,
演变成人人都能穿的服饰。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