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传播工具?

天天见闻 天天见闻 2023-08-31 综合 阅读: 75
摘要: 唐的传播工具?说到古人的通讯方式,就不得不赞叹古人的智慧。从“烽火戏诸侯”可以看出,当时的通信通过烽火发出信号,从而让四面诸侯知道信息,但唐朝依然有烽火通信。1、到底是如何通过烽火传递信息的?古代城墙隔着距离有一个烽火台,烽火台是用来举报敌情的。平时烽火台上堆满了干草和狼粪,士兵来了昼夜轮流值班,一旦有军情……

唐朝的传播工具?

说起古人的通信方式,不得不赞叹古人的智慧。从“烽火戏诸侯”就可以看出当时的通信靠烽火来发出信号,从而达到告知四方诸侯信息,而唐朝依然有烽火通信。

1、究竟如何靠烽火来传递信息呢?

古代的城墙上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烽火台,烽火台就是用来通报敌情的。平时在烽火台上都是堆满了干草和狼粪的,由戍卒来昼夜轮替值班,一旦有军情则会点燃烽火接替传递。顿时就会狼烟滚滚,在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这样军情就被传到远方使军队进入战备状态。这种方式是运用风里来传递信息的,但它无法传递纸面的信息。

除了烽火,唐朝人还会运用另一种借助风力来传递信息的方式,那就是“风筝”,如果想要给城里的人带去纸质书信而又无法进去,古人往往在偏僻的地方用风筝的方式,顺着风向把风筝飞向目的地,风筝上面装进去的书信就能够被带到目的地。

2、竹筒通信是怎么一回事?

早在唐朝前,隋文帝期间就有通过“竹筒通信”让战报到达朝廷的。竹筒通信就是把书信放入竹筒中,密封好,让竹筒在水里漂流,顺流而下从而到达下游的站点。邮筒一次就是因而得名的。在战争年代因为邮驿被破坏,因而只能通过江流来使信息通过这种自然的方式进行传递。但在和平年代唐朝时期就建立起了水邮制度,建立了众多水驿站点,因而通过水上 的通信制度保证信息的上通下达。

唐朝时期竹筒通信广泛被文人雅士所接受,这种方式不仅便捷而且有一种文雅的情趣在其中,著名诗人元稹就经常利用这种方式和李白通信,除此之外还与白居易、李穰、钱徽三位诗人通过这种放方式交往。可见在唐朝,一根小小的竹筒就可以轻松顺流而下将信息传递给江边翘首盼望的人,也颇具诗情画意。

3、八百里加急是一天就要跑八百里吗?

除了水驿之外,唐朝还有陆驿,陆驿分为两种“步行和骑马”。步行可以解决短途的信息公文传递,而长距离的信息传递就要靠“骑马”了。因此在唐朝就建立了许多驿站,驿站里面可以休息,可以换马匹,驿站是官方信息和公文传递的主要渠道。我们经常在古装剧中看到八百里加急,但是并非一匹马一天可以跑800里。加急件的标准是300里,如果是特别而紧急可以达到600里,上线是800里。

唐朝时期,每20里就以一个一站,因此特别急的件可以接力换人换马,有时马和人的体力好一天之内是可以接替跑800里的。但是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好马也会被跑死。因此唐朝人也会运用省时省力的方式“飞鸽传书”来进行文书传递,这种方式在唐朝时期比较普遍。

无论是水路通信方式,还是空中通信方式,都不难发现这一时期唐朝人民的聪明和智慧。

为何唐朝时期最为广泛的公文传递方式是“信鸽传书”?

(一)飞鸽传书的起源是怎样的?

唐朝时期波斯商人和中原地区交流比较广泛,因而带来了信鸽,在唐朝之前我国古代很早就有“鸿雁传书”的说法,但是信鸽传书这种方式在唐朝时期大量被采用。据唐代段成式之《酉阳杂俎》言鸽,大理丞郑复礼言,波斯舶上多养鸽。鸽能飞行数千里,辄放一只至家,以为平安信。

但是唐朝时期信鸽被广泛用于书信传递还由于一个著名诗人“张九龄”。正是因为张九龄推广了信鸽传书,因而才在唐朝时期被广泛运用,这一时期,朝廷的官方文书主要的通信方式便是信鸽传书。除此之外,普通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也用信鸽传书,军事情报的传递也用信鸽进行传递。

唐朝初期,著名的宰相“张九龄”不仅才华出众,而且非常善于训练信鸽,根据史料记载他从小就喜欢养鸽子,张九龄和鸽子之间培养了良好的情感,他经常去亲戚家做客时带着鸽子以便训练他们两地往返的能力。渐渐开始让这些鸽子给亲戚们带信儿,把纸条卷成卷塞在鸽子腿上加以固定,这样鸽子便可以把信带到他曾经去过的地方了,他为此还给鸽子起了名“飞奴”。

后来在他当上宰相时变为唐玄宗训练信鸽,用信鸽来传递朝廷的官方文书。由于张九龄的推广,同时期各级官员们也均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公文传递,因此这样的方式逐渐被传递开来。

其他相关
第八百五十八章 杀人者人恒杀之

第八百五十八章 杀人者人恒杀之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1-09 阅读: 35
“把李世民和侯君集的尸体也带走,其他人就在这里烧吧。“程咬金杀了李世民?是侯君集属下的袁干承基杀了他。侯君集据说也是由你干承基杀的。...
高自力简介 高自立

高自力简介 高自立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1-02 阅读: 50
姓高的诗人有什么高适?唐朝诗人,与袁参并称“高岑”。其“边塞诗”以描写边疆风光、士兵生活、人民疾苦为内容。代表作有“燕歌行”。高适(704-765年),字达夫,沧州渤海县(今河北省景县)。唐代大臣·边塞诗人,安东都护高禹的孙子。天宝8年(749年),进士及第,封丘县尉授了。投靠河西使用戈什汉,任掌书记。拜左拾遗,监察御史......
七绝圣手是谁 七绝诗有多少句

七绝圣手是谁 七绝诗有多少句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3-12-27 阅读: 43
七绝诗简称几句七言绝句,简称“七绝”,是一种格律严苛的近体诗,其篇幅固定,全诗只有四句,一句只有七字。也就是说,七言绝句全诗只有28字。七言绝句除全诗篇幅固定外,在押韵上的要求也很严格,通常只踩平声韵,符合平准律。我们小学时就背诵的诗,其实是七言绝句,而且是七言绝句的模范作品。比如贺知章的……...

“免死金牌”的前世今生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3-12-26 阅读: 38
古代的不死金牌实际上是丹书铁券,但是这个版本的丹书铁券,因为没有提到业主可以免于死刑,所以有点犹豫。清朝统一江山后,丹书铁券被废除,铁帽王不是免于死亡的金牌,爵位的意思是后代的孙子可以世袭,没有免于死亡的功能。...
揭秘:“女皇”武则天,为何在斩犯人前在嘴里塞木头,原因很简单

揭秘:“女皇”武则天,为何在斩犯人前在嘴里塞木头,原因很简单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3-11-29 阅读: 46
在刑场上,武则天亲自去监斩,听见郝象贤骂了她一顿,随后将尸体分开,鞭打身为宰相的祖父郝处俊。为了防止在处理其他政敌时受到这样的冒犯,他下令在处决时把树塞进嘴里。...
文化学者孟宪实:还原一个真实的武则天

文化学者孟宪实:还原一个真实的武则天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3-11-28 阅读: 41
中国人民研究生院教授孟宪实以“武则天研究年”为题,解读武则天的经验,还原历史上的一个真实的武则天。但那是一个被妖魔化的魔鬼。孟宪实解释说,中国从秦始皇开始,最好的政治领袖被称为皇帝,整个古代中国大约有408人。有统计显示,夏商周的国王加起来有800多人。...
我来说两句

年度爆文